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策略探讨

2023-06-25 20:10:41李丽贤
理财·市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存货库存民营企业

李丽贤

企业为提升自身经济发展实力,提升竞争力,就务必要落实好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质量。企业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存货管理,落实对企业完成产品、半成品、原材料、各类消耗物资的管理工作,可减少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类舞弊行为,避免业务、财务管理中出现记录错误的问题,同时也可显著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概述

一、存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存货管理指的是对企业自身的存货所实施的一项管理手段,对存货出入库、质量检验等多项环节实施管控,避免存货规格、数量、质量等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做好存货管理工作指的就是围绕企业存货的数量、规格、质量、金额等加以管理,确保账实相符,并最大化发挥存货的价值,提升存货周转率,加快存货变现速度,为企业创造盈利。

在落实存货管理工作时,需要中小民营企业重视存货管理的特点:一是存货属于一种有形资产,针对存货实施管理工作有别于对其他各类无形资产的管理,可取得更为显著、直观的效果。二是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企业的存货会一直处于购买、耗用、销售的过程中,因而存货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跟随存货的流转情况,实施动态化的管理。三是根据存货时效性以及预期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进行管理。往往未经使用的存货却会伴随时间流逝而导致其价值的流失,进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存货的积压也将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存货管理即需要依据存货的性质、时效性等进行管理,避免存货积压、价值流失。

二、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中小民营企业落实存货管理工作,有利于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按要求完成经营管理目标,提升经营效率与整体质量,存货管理的对象具体为企业生产与销售中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落实存货管理即是将各类存货依照计划、采购、生产、领用、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施管理工作,优化管理避免存货过多占用企业资金,优化并提升管理效率、内控质量,同时还将直接提升存货周转率,将存货更快变现为资金,实现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的周转。

提高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实际经营效率

加大对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力度,可优化并整合存货资源,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在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为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层会在每一阶段制定并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调整经营目标,而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则必须重视各项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如加强存货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提升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变现能力,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更为显著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二、防止各类舞弊行为

落实并优化企业存货管理质量,可避免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发生舞弊行为或者其他问题。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内控工作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并优化企业管理质量,提升资源利用率,如此一来,也可督促企业所组织、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能够遵循会计规定,让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业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按照规定进行,优化内控流程,这就避免了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有效杜绝了舞弊行为。

三、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告反映了企业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结果,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层落实重大决策,制定并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但由于管理不善,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出来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而加强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质量,进而保障财务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受这些问题的影响,企业发展质量难以提升。具体问题如下:

一、缺乏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

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并未意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其清楚地认知到了存货于企业发展所能够带来的利益,但却并不清楚存货管理的作用与存货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企业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关心企业经营结果,甚至在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时存在一人决策的问题,忽略了各个环节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的支持,进而造成了存货管理内控制度难以落实到位,即便建立了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也仍旧难以推行,难以发挥其实际效果。

二、信息化管理落后

信息化管理是现阶段中任何一个企业发展期间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办公如今已经灵活地应用到各个企业中,但是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经济条件、规模所限制,并未重视对信息化管理设备、系统的引进。在存貨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未能重视信息化管理,导致存货管理效率与质量相对较低,且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为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管理压力,甚至出现核算错误的问题,部分企业未在企业内部构建科学化信息管理平台,对于存货的购进、领用、销售以及资金周转情况并不清楚。

三、存货管理人员素质低

存货管理人员是中小民营企业实施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是直接责任人,要想提升企业存货管理质量,就必须以高素质的存货管理人员作为支撑。然而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来看,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存货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明显缺乏优秀的存货管理人员,中小民营企业无法为专业的存货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薪酬、福利待遇,使得企业难以留住人才。而针对企业内部的现有人才,企业却并未注重对人员加强培训工作,因而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难以提升。

四、存货周转速度慢,企业盈利受影响

企业的存货是具有可变现能力的有形资产,但是存货只有在销售环节中流通才能创造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然而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并不重视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采取不科学的管理方法,未能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来实施管理工作,存货周转速度较慢,且在存货验收、保管等环节也存在较多问题,管理人员未能按照要求处理低值易耗品、以往所购进的存货等,未能依据ABC分类法以及其他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管理工作,导致存货积压,存货周转率降低,企业盈利情况受到较大影响。

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措施

一、完善存货管理内控制度

在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为提升管理质量,确保存货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就必须完善存货管理内控制度,要以健全的制度做好存货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并就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改进,提升每个环节的管理质量。如在原材料采购这个环节中,需要中小民营企业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采购人员要重视依据企业产品生产情况以及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要求落实采购管理工作,根据销售计划清单与现有库存量形成生产计划,并执行BOM清单,落实采购工作。在存货使用阶段,企业要构建并完善入库验收、出库管理制度,针对采购人员采购的原材料,需要在入库环节进行登记与质量检验,确保入库时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等。在领用时要及时做好领用登记,包括领用人、领用数量、用途、领用时间等,且需要将先前购进的材料先使用,避免材料质量因闲置时间较长而受到影响。同时,针对存货管理的内控制度,还需要最大限度地实施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需要将采购人员、审批人员分离,以免发生徇私舞弊行为,对企业的利益造成影响。

二、运用ERP系统健全存货信息化管理

针对以上所论述的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的问题,需要企业围绕存货管理现状以及信息化程度实施管理工作,以提升信息化管理程度。如企业可依据ERP系统来健全企业内部存货管理系统,落实管理工作。在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中应用ERP系统,可完善库存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存货的购进、生产、领用等受到信息化监管。在出入库环节,库存管理人员需要将备件、原料的采购入库业务及时按照要求进行登记与管理,采取ERP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各类存货的数量、价值、型号、规格等加以管理,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同时,一旦发生存货的出入库环节的工作,就必须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以反映当前的存货价值、存货是否发生积压问题、存货价值是否流失等。而在实施转储操作这一方面的工作时,库存管理人员需要依据ERP系统的操作选项明确落实管理工作,将原材料、产成品等实施转库存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的管控,而非传统的依靠人工实施的转移管理。在盘点操作中,要求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系统库存以及实物库存进行核对,确保系统库存与实物库存信息相符合。企业要重视合理运用ERP系统来健全存货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程度。

三、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存货管理水平

为提升存货管理内部控制质量,需要企业重视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小民营企业可将招聘岗位定位于专业的库存管理人员,确保招聘来的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可满足企业库存管理的要求,并为其实施培训工作,与企业库存管理现状相结合。在为企业库存管理人员实施培训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老带新+考核。针对库存管理相关岗位的新进人员,企业需要实施老带新+考核的培训制度,主要是老员工系统性地为新员工讲解有关库存管理的知识,并让新员工了解中小民营企业产品生产现状、存货管理现状等,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新员工初步适应的第一个月月末,需要实施考核工作,若考核通过则正式上岗,若未通过则对存在的问题再度进行改进,以保证在下次考核时通过。第二,专题研讨。中小民营企业可围绕库存管理工作,让企业库存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讨论,分析在当前库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围绕问题提出积极的解决措施,慢慢提升管理人员在此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适应企业库存管理工作的要求。

四、提高企业存货周转速度,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库存管理人員做好存货入库、出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为此,企业库存管理人员必须依据企业库存管理现状与发展要求慎重选择管理办法,提升周转率。如针对存货类型相对较多的企业,可依据存货的价值高低、对企业生产的重要性影响进行A、B、C三个类别的划分,A类价值最高,B类次之,而C类价值最低。针对A类存货,需要给予重点关注,时刻关注A类存货的价值,A类存货积压而造成的资金占用问题,实施动态化的管理。针对B类存货,则需要尽可能提升其周转率,优化管理程序,提升管理质量。针对C类存货,同样要给予关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核查,确保账实相符。如此便可有效优化存货管理质量,提升周转速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

总而言之,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升竞争力,进一步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存货作为企业可变现的有形资产,加强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可提升存货周转率,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结构,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效果。以上围绕中小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有效提升企业存货管理质量,助推企业长远发展。(作者单位:深圳市克莱鹏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存货库存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福建轻纺(2017年12期)2017-04-10 12:56:32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3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