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石造景艺术的当代演绎方式研究

2023-06-25 23:08吉曼媛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山石造景是以自然中的真实山水为蓝本,将石料进行艺术提炼和概括而营造出的景观,旨在达到摹写自然的效果,其价值不仅在于表观物质层面的观赏性,还在于其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性——凝结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和匠人们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但是当代中国景观设计未能较好地传承这种造园艺术,对其认识浮于表面,存在有形无魂、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如何将传统山石造景艺术融入当代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此,造园大师枡野俊明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提出了各自的方案。青山绿水的庭是枡野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把水、岩石和植物当作画板,运用禅宗的虚空原则,创作出了人与自然融合的图画;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假山”是贝聿铭从苏州园林和山水画中获得灵感并以现代主义手法重新诠释传统的创意之作。文章比较两个作品的山石造景手法,从运用抽象语言、借鉴传统手法、结合现代工艺、注重意境营造这四个方面探索两位大师以现代手段演绎传统的方式,以期为当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山石造景艺术的应用提供借鉴,为未来的景观设计带来启示。

关键词:山石造景;苏州博物馆;青山绿水的庭;当代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3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山石奠定了基本轮廓。造园家们“筑山叠石”来描摹自然,借山石抒发胸中之逸气,诞生了许多佳作。但传统的石景在功能、形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与当代景观完全相融,因此,照搬照抄并不可取。正如陈从周所说:“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1]在古今结合的道路上,枡野俊明与贝聿铭这两名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其作品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山石造景方式,是当下值得探讨的话题。

1 当代中国山石造景存在的问题

1.1 有形无魂

《园冶》中提到“片山多致,寸石生情”[2]70,强调园林中的山石营造不仅是对自然山石的客观再现,而且蕴含着造园家思想情趣的主观创造,起着传达情感、营造氛围的作用。然而,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一些设计师未能领会场地的特点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生搬硬套传统园林中“筑山叠石”的形式,殊不知其精髓——意境,却未能随之传承。如今,人们所处的时代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若完全仿造传统园林山石造景的客体形式,即使再相像,也只是赝品。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勾起人们对过往时代的遐想,却无法唤起情感上的共鳴,最终的设计徒有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1.2 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中国传统园林山石造景艺术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作为最高审美追求,要达到不露人工痕迹的效果,就要使山石与周围的环境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当代景观设计有时未能延续这样的设计理念,山石景观存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问题。一些设计师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城市广场、建筑庭院中叠石造山,照搬传统山石形态,却未考虑其与地形、建筑、水体等要素是否能实现有机融合,导致山石显得突兀,整体景观也缺乏统一性。

2 枡野俊明与贝聿铭对传统山石造景艺术的解读

枡野俊明是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住持,也是享誉国际的枯山水大师。僧人和景观设计师的双重身份为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景观设计[3]。他将园林看作“心灵停驻的独特的精神空间”,将设计园林当成“一场充满禅意的修行”。他成功地继承和展现了日本园林艺术的精髓,巧妙地将古典元素融入当代景观,使其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其作品给人以清新沉静之感,同时蕴含着深邃的禅意。在枡野俊明设计的庭园中,石头被视为构成庭园的骨架,每块石头都具有独特的品格,他通过“阅读石心,与石对话”来确定石头的组合方式,展现出一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贝聿铭师从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被誉为“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认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空间感和意境,而这种魅力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法来传承和演绎。“筑山叠石”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要素之一,贝聿铭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一直试图对其进行吸收与创新。香山饭店中的山石景观以传统园林假山为参考仿其形,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汲取了这一教训后,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主庭院中营造出由传统“筑山叠石”演绎而来的当代“片石假山”。

3 青山绿水的庭与苏州博物馆的山石造景手法比较

青山绿水的庭位于东京闹市区的趜町会馆内,于1998年3月建成。庭园面积仅560㎡,其中一层为主园,占地272㎡。庭园建造在建筑物内狭小的场地上,但是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了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让人们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容力,又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该庭园通过传统园林与现代主义元素的精妙结合,将日本美的现代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与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完成于2006年,占地面积为10 700 m?左右。贝聿铭以“中而新,苏而新”为设计理念,遵循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新馆的中庭是一座精心打造的创意山水园,设计师沿用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选取水池、假山、曲桥、茶亭等极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要素进行再造和重构,融入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创造出既具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又有西方现代抽象之美的景观空间。

青山绿水的庭与苏州博物馆中庭的设计都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又用现代手段重新诠释,其中两者的山石造景最为人称道,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其演绎传统的方式。

3.1 运用抽象语言

日本传统庭园以中国庭园为摹本,其主要特征是表现自然山水。瀑布石组是日本传统园林的置石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模拟自然的石组,多置于大型游园中,以天龙寺庭园的龙门瀑为代表。在青山绿水的庭的主园中,并未摆放自然形态的瀑布石组,而是从空间尺度及建筑风格出发,将其抽象为几何梯形,自然地融入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且上窄下宽的形态也能使人联想到山的意象。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通过“筑山叠石”再现大自然中的奇峰峻岭,展现咫尺山林的野趣。贝聿铭认为这种传统的山石营造艺术已经登峰造极、不可超越,必须另辟蹊径。他以宋代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选用形似三角形的片石砌成高低错落的假山放置于拙政园的白墙之前,如同梁楷的“减笔画”,寥寥几笔勾勒出连绵不绝的山峦,构成现代立体山水长卷。

詹姆斯·罗斯在《园林中的自由》中认为:“要确定当代(园林)风格的基本元素,最好求助于抽象派艺术家。”枡野俊明与贝聿铭的山石营造都受到抽象主义的影响,取传统山石之精粹,经过概括、提炼、组合,山石不再拥有具象的造型和丰富的细部,但仍然蕴含着古代造园中的园林气势与精神内核。经过抽象表达的山石更具现代感,与其所处的现代主义建筑协调统一。

3.2 借鉴传统手法

日本枯山水是以石为主景的景观,通常以白砂铺地象征水流,运用堆砌或散置的用石手法,加上少量植物点缀,营造出远近高低、参差错落的山川海岛,以表达禅僧的内心世界。在青山绿水的庭主园的设计中,枡野俊明沿用了枯山水的置石手法,遵循枯山水石组视奇数为吉利数的传统,放置了11块岩石,分别为一组5块和两组3块,起伏错落以模仿山脉,但并未以砂代水,而是将岩石置于池面之上,高高的瀑布石组和低处山体般的岩石片就像是从水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园冶》中论及峭壁山时写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2]235这是传统的掇山手法之一:在墙中嵌理壁岩,犹如浮雕,有的虽与墙面相离,但十分逼近,亦达到了相同效果,两者均以粉墙为背景,以石为主体,加上植物的点缀,共同绘成一幅天然的图画。贝聿铭正是借鉴了这一艺术处理手法,以拙政园的外墙为画纸,借拙政园内繁茂葱郁的古树作为画卷的背景,利用外墙转折变化的空间错落有致地拼叠组合泰山石,并考虑到游客的视点,在画卷前设置了一定距离的水面空间,使画面极具韵律节奏感。

枡野俊明与贝聿铭都在山石营造中借鉴了传统的置石手法,又因地制宜地演绎传统。枡野俊明没有照搬枯山水样式,考虑到这个场地十分狭窄且邻近嘈杂的街道,他让细密的水瀑沿着有纹理的石墙潺潺流淌,悦耳的水声掩盖了外界的噪声,舒缓平和的氛围油然而生[4]。贝聿铭同样面对场地的局限性——拙政园外墙起伏和零碎,且不允许被破坏。他摒弃传统叠石采用的竖向堆叠法,堆出体量高大的奇峰峻岭,而是采用横向平置法,让精心雕琢的片石自然地融于4块转折的墙面形成的空间。

3.3 结合现代工艺

为了配合现代风的建筑物,枡野俊明不断尝试融合现代素材与工艺。青山绿水的庭中的岩石组均为天然石材,瀑布石墙却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上部用表面粗糙的细长石条贴面,墙面肌理不均匀但连续,营造出水平方向的动态感,下半部分墙身则是由许多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岩石覆盖而成。前方岩石组的自然形态与后方石墙的人工雕琢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们体会到与宇宙本源的联系——“天然与人工的结合形成揭示宇宙本源的体验”。

中国古典园林假山為追求“师法自然”,一般采用原状石材,避免对其进行加工。贝聿铭为使“片石假山”的立面造景更加简约,运用现代切割技术将泰山石切成理想的形状。他凭借自身对中国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将表面较有肌理质感的黄色片石作为近景,是为“近山有皴”;将灰色片石的表面切割平滑作为远景,是为“远山无皴”。此外,远山片石下部经过打磨呈现出上深下浅的效果,山间云雾缭绕,丰富了石景层次。

枡野俊明和贝聿铭都大胆采用现代工艺技术来仿写古意,同时不完全依赖科学技术和批量化生产。贝聿铭精心挑选了20多块泰山石,并手执火枪亲自喷烧,整整三日站在池塘边指挥工人堆排假山。枡野俊明则去山中寻找属意的石头,测量尺寸并手绘草图,标注编号。在施工时,他会在现场先模拟搭建石组,随时调整任何不协调的地方,力求做到极致。

3.4 注重意境营造

中国山水画传入日本后,山水画论在山石造景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以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的枯山水样式。透过窗檐望向屋外的枯山水庭,恰似一幅无轴山水画悬挂于眼前,禅宗精神与山水画意在此融合共生。这样的意境营造方式在青山绿水的庭中也得到了妙用。一层休息厅粗大的柱子和屋顶构成景框,透过落地玻璃窗,可以观赏到以郁郁葱葱的碧绿槭树为远景,飞流直下的瀑布石墙为中景,逶迤起伏的山形片石为近景的青山绿水图卷。天然岩石和人工瀑布之间的空间,展现了山水画强调的留白之美。观者长久伫立,宛若身临瀑布景观,能忘却所处闹市的嘈嚷,感受内心的宁静。

中国山水画与传统园林一脉相承,相互渗透。贝聿铭运用了山水画透视法中的“平远法”来堆砌片石,营造水墨山水画的意境。山水图卷共由21块泰山石构成,其中7块为浅棕色,其他为浅灰色或略带棕色,排在最后面的则为冷色。从远处观望,浅灰色片石与白粉墙明度接近,浅棕色片石与白粉墙明度相差较远,从前至后形成黑、灰、白这三种色调。这正似米芾笔下的南方烟雨云山,似真似幻、意境悠远。更妙的是,贝聿铭效仿苏州园林的月洞门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大厅的玻璃门,人们一进入大厅就能欣赏到这幅被框入月洞门的立体山水画,可谓“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2]236。

枡野俊明和贝聿铭都受到山水画的启发,灵活运用“平远法”“留白法”等绘画表现技法于山石造景中,但所形成的意境截然不同。枡野俊明作为日本僧人,通过置石把“内心的精神”表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在都市的喧嚣中逐渐丢失的寂静与禅意,唤起被忘却的朴素回忆。而贝聿铭出身苏州名门望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片石假山”同苏州古典园林一样,追求的是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营造的是赏乐情趣的意境氛围。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石景观作为文化载体,需要由内而外将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以全新的方式创造性呈现,只有这样才能造就集现代感与深厚文化底蕴于一身的作品。枡野俊明和贝聿铭都对传统山石造景艺术进行了创造性的当代演绎,值得学习借鉴。一方面,应立足传统的自然山水观,继承并创新传统的石文化内涵,结合当代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营造富含现代精神并能体现传统意蕴的山石景观。另一方面,两名设计师直接到场所中感知,用心挑选适合场地的石材,在面临场地缺陷时也能反向思考并将其转化为优点,其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也是在探索当代山石造景模式的道路上需要效仿的。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101-102.

[2] 计成.园冶[M].北京: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70,235-236.

[3] 滕腾.浅析禅宗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上的应用:以枡野俊明为例[J].中外建筑,2018(8):53-55.

[4] 林崇华,张海琳.以枡野俊明为例看日本庭园景观的当代演绎[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1,2(11):78-80.

作者简介:吉曼媛(1994—),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