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写作教学往往都是由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给出题目要求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写出的文章质量差,语句不通、抄袭等问题频发,而且文章中也没有体现出真情实感,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仿写训练能够以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写作,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也可以通过仿写的方式掌握优秀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仿写训练的目的
仿写训练是指在参照例文的基础上,吸收原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融入学生自身阅读积累后实施的再创作。仿写具有学习创新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仿写不单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开展仿写训练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因此,在实施仿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比较经典的模板,可以是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是课外书籍中的优美节选,要求学生对照模板仿写,汲取文章的精华,加速知识的积累。其次,仿写可以说是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在刚刚接触写作的情况下,对于如何写作欠缺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写出的文章缺乏逻辑性,通过仿写训练,能够掌握范文的写作技巧,将技巧逐步内化为自身能力,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然后,在小学阶段,通过仿写训练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思想认识融入文章中,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写作风格。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应该对仿写训练的目的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进行明确,确保仿写训练能够被有效地融入写作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写作教学中仿写训练的意义
1.培养语用能力
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应该明确,写作不单单是语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小学生对自身情感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仿写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对范文进行仿写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意识,有效克服应试教育存在的教学内容僵化问题。仿写训练可以深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也可以同时体现在口头作文以及书面作文里,学生在进行范文仿写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的转换,实现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
2.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做好积累,对积累的知识进行提取和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而良好的积累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不管是素材的积累还是修辞的掌握,都需要依靠阅读获取。仿写训练能够基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内容,配合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对素材进行相应的加工提炼,形成完整的文章。在实施仿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以及实际学习能力,做好仿写文章的选择和仿写内容的编排,强调从字词到句段再到文章,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保障训练效果。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仿写训练很好地迎合了小学生的天性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促进其作文水平的提高。
3.增强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语文素养指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稳定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通过仿写训练,教师能够传授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也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仿写技巧,对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应用。阅读是小学生写作内容的重要来源,在对优秀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拓宽视野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快速积累。积累的知识在经过理解消化后,会变成小学生自己的能力,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例如,在完成了对于朱自清《背影》的学习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一讲自己的父母,探讨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优秀文章写作方法的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融入真实情感。仿写训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其语文素养。
三、小学写作教学中仿写训练指导策略
1.优化指导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仿写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指导的方法进行优化,鼓励学生将文章写作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性的仿写将自身真实感受融入文章。具体来讲,小学阶段的仿写训练,可以采用的指导方法包括:
一是因材施教。在仿写训练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做好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合理分层。例如,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可以要求其进行词语的单句仿写,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仿写技巧,并且将其应用到文章中,实现词汇和知识的积累;对于高年级学生,考虑其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面和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指导其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在小学生接触的文章中,比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如“脸蛋红红的,好像苹果一样”,通过引导学生仿写的方式,学生能够写出“月亮弯弯的,好像小船一样”等内容,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循序渐进。在仿写训练指导中,教师应该强调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先对“形”进行仿写,在做到“形似”之后,再去考虑“神似”的问题。具体来讲,可以要求学生依照句式写出相应的句型,实现对事物的生动描述,在学生掌握好一定的方法后,可以提出一些具体明确的要求,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进行描写。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范文的写作顺序进行仿写,如倒叙、插叙等,要求其在阅读和仿写的过程中,主动积累优秀的词句,实现知识面的拓展,促进写作质量的提高。
2.完善训练体系
在仿写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似性仿写,以句子仿写为主,要求教师能够对仿写的句型进行拓展,例如,可以给出简单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拓展,在保持句子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加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形成更加优美的句子。例如,可以“小狗啃骨头”为例,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生活經验后,将其拓展成为“一只黄色的小狗趴在门口,高兴地啃着骨头”,这样就使得原本单调枯燥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第二个阶段是创新性仿写。仿写训练不仅是简单地模仿,还要求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确可以通过形似性仿写写出比较优秀的文章,但是这样的文章欠缺独创性,并不能凸显学生的个性。对此,在开展仿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大胆创新。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谁是最可爱的人》,以“我最崇拜的人”为题目写作,要求其在仿写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主观思维,开展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3.开发媒体资源
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仿写能力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在仿写训练初期,会感到实施难度巨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好对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往仿写训练中,很多时候教师都是直接展示仿写的文章或者片段,然后要求学生仿写,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对此,教師可以考虑在仿写训练中,做好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仿写训练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依照需要仿写的内容,营造出相应的多媒体情境,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仿写训练。不仅如此,多媒体资源的应用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其创作出更加新颖的作品。
4.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开展仿写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仿写训练的最终目的,并非使学生学会仿写,而是要求学生依照仿写的本质,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摆脱仿写在思维认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从而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章。仿写训练在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确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不过也必须明确,仿写训练的实质是为写作教学提供辅助,其本身并不能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位置。教师可以借助仿写训练来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进行培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这样在后期的写作中,学生才能真正摆脱素材的约束,凭借自身积累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从实践的角度,教师一般都会给出一定的仿写条件,如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情感要求等,通过对仿写条件的限定,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很多学生都只能做到形似,在神似以及创新方面有所欠缺,写出的文章很少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想更进一步十分困难。教师要尽可能避免学生被固有写作模式限制的情况,从情感角度做好引导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文章内容的“百花齐放”。例如,在仿写训练中,不少教师采用的是“景”“事”分开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之后的写作教学中,学生也很难将已经分开的两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对此,可以参照《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综合仿写,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借助事物的景色来对自身的感情进行表达,兼顾景色的饱满和事件情节的生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地球生态环境这一核心要素,开展仿写训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确保其在写作中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5.明确训练方向
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开始尝试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仿写训练落实到写作教学中的方式,强调对学生写作水平、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对仿写训练的方向进行明确,面向小学生在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全新的写作思维,带动其写作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对仿写训练的目标进行落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仿写训练的方向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对《落花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对照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开展相应的仿写训练,针对课文的写作意图、选材等,对仿写训练的内容进行安排,凸显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文章通过对普通的花生进行描写,采用借物喻人的方式,引发了人们对于不贪图虚名、默默奉献良好品质的思考,实现了内涵的拓展。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活阅历,从文章角度做好引导,为仿写训练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会给写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刚刚接触作文的情况下,更是容易遭遇瓶颈。仿写训练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教学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认识到其优势,将其合理应用到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帮助其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约束,实现作文水平和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