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博物馆实地打卡

2023-06-23 10:10:00
父母必读 2023年5期
关键词:馆内展品恐龙

为什么建议父母把自然类博物馆作为孩子博物馆打卡的第1站呢?这是因为很多孩子都对动植物感兴趣,尤其是体形庞大的恐龙更是很多孩子的心头爱,而自然类博物馆内陈列的动植物标本和恐龙化石,足以成为让孩子喜欢去博物馆甚至爱上博物馆的理由。

这次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有着93年历史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其中馆内最受欢迎的就是恐龙展厅。在恐龙生活的遥远的时代,重庆地区气候湿润、灌木丛生、河湖纵横,是恐龙心目中优选的聚居地,所以在重庆境内的20多个区县都发掘出了恐龙化石,重庆这座城市也因此被称为恐龙脊背上的城市,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内的恐龙展一定会带给孩子无限的惊喜。

3种打卡攻略

和恐龙明星的约会

● 中华第一龙—许氏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世界上发行的第一枚恐龙邮票的主角就是它。博物馆中的这架恐龙化石是中国人自己发现、发掘、研究和装架的第一具恐龙。许氏禄丰龙是在抗战时期于云南禄丰被发现的,当年杨钟健教授克服一切困難把恐龙的骨架运到了重庆,并完成了组装,而它的第一次展出就在中国西部科学院(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当时可谓是万人空巷,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 亚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之一—上游永川龙

说到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明星恐龙,当然少不了生活在距今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的上游永川龙。尤其珍贵的是,这具恐龙化石非常完整,在被发掘时它昂首翘尾,异常生动。上游永川龙是亚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之一,这一化石的发现对中国没有肉食性恐龙的说法做出了有力的反击。为此,峨眉电影制片厂还专门记录了完整的发掘过程,并制作了我国第一部恐龙专题科教片—《永川龙》。

● 世界上脖颈比例最长的恐龙—合川马门溪龙

合川马门溪龙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它的脖颈特别长,几乎占到身体全长的一半,由19节颈椎组成,它是世界上脖颈最长的恐龙。关于它的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本来这类恐龙被杨钟健先生命名为马鸣溪龙,但由于口音问题,被误认为是马门溪龙,因此而得名。

● 造型奇特的剑龙——多棘突欧江龙

多棘沱江龙也是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体长6米,高1.2米,相比其他恐龙,这款恐龙的体形短小精悍,却有着独特的身体构造,背部有两排约15对的三角形骨板,具有防御、伪装、散热的功能。多棘沱江龙是中国境内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剑龙化石,是目前亚洲地区发现的大型剑龙物种,为亚洲最著名剑龙化石之一。

学习代代相传的科学家精神

除了这些宝贵的恐龙化石以外,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另一项重要财富是从建馆至今一直传承下来的科学家精神。重庆自然博物馆有93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前身是由卢作孚先生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和由一大批科学家参与筹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当年这些科学家在抗战中得知前线失守的消息后义愤填膺,他们决心制作一块中国地形浮雕,来表达对祖国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的决心。这也是全面反映我国地形地貌的第一件地形浮雕,制作浮雕的主要材质是缙云山上的一棵有着数百年树龄的银杏树,因为被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所打动,所以这棵银杏树才被允许砍伐。

了解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历史,听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也是来馆内的必要行程之一。根据中国地形浮雕和许氏禄丰龙等历史事件,重庆自然博物馆还创作了小型情景剧《自然博物馆里的家国情怀》,呈现特定的历史时期科学家们克服种种困难,在抗战大后方开展科学研究的故事,让孩子深刻学习科学家的爱国、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

参与博物馆主题教育活动

博物馆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展示一件件展品的殿堂,而演变成了一个多元的、综合性的科普教育基地。重庆自然博物馆常年有200多场活动,这些教育活动都是依据馆内的展品设计和研发,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加入,将其设置为带孩子到博物馆打卡的另一种方式。

主题教育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通常还是以沉浸式教育的方式参观馆内的主题展品,但是在参观之前,博物馆辅导员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参观,参观结束之后还会借助竞赛或问答的形式带孩子再次进行梳理和总结。与此同时,博物馆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手工实践能力,还邀请孩子动手参与手工活动,包括绘画(熊猫化妆舞会)、组装拼接(制作3D地球仪和小小古生物学家—发掘出各种恐龙骨架并拼装)、动手制作动物头饰并现场编故事等。除了在馆内的深度探究以外,博物馆也尝试带孩子走出去,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比如最近推出的遇见自然、行走科普系列的研学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观前提前做好规划

从专注力和体力来说,低龄段孩子逛博物馆的时间最多应该在两个小时之内结束。博物馆内一般都会有好几个展厅,是走马观花,把每个厅都看完,还是有计划地每次看1~2个厅,仔细地看每一件展品,这需要父母和孩子事先做好规划。

伴随智能化场馆的建设,重庆自然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云上博物馆(搜索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找到云上自博即可)。在进馆参观前,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720度的VR全景漫游,还能提前了解馆内的镇馆之宝和特色展览,从而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板块和展品,让他带着好奇走进博物馆。

把观察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父母带孩子到博物馆,有些父母会围绕展品给孩子讲个不停,其实这时候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继而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中,视觉思维策略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件展品里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使你认为是这样的?你还能发现什么?父母可以借助这3个问题,和孩子进行实时互动,引导孩子自己完成观察和探索之旅。

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不要有必须给孩子一个答案的负担,有时候很多问题是开放的,有时候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从讲解员老师那里获得,也可以通过多次进入博物馆探寻,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后续的学习和查阅资料获取。

跟随专业讲解,让逛展更深入

恐龙,说起来大家都感兴趣,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学科方向。很多人对恐龙的认知更多地来源于我们之前看到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但是中国的恐龙有哪些,每个类别的区别体现在哪里,植食性恐龙跟肉食性恐龙的区别在哪儿,一般父母可能给孩子讲不清楚。这时候父母可以求助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这样既能帮孩子了解恐龙的分类和进化过程,又可以根据孩子现场的反应介绍更多的故事、背景知识。只需要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公众号进行提前预约即可获得专业的讲解服务。

把博物馆文物带回家

我们一直提倡把博物馆带回家,怎么带回家?其实可以把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带回家。但是要选择那种是对文物或标本进行科学复原的文创产品,比如重庆自然博物馆内的很多文创产品,包括恐龙模型等,都是等比例缩小的,孩子买回去,既可以作为一个摆件,同时也能让孩子继续观察和思考。云上博物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孩子参观后的学习资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经常温故而知新。

为什么要实地走进博物馆?

对于那些暂时还不能来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小朋友来说,父母可以通过带孩子一起逛云上博物馆,提前大饱眼福,但父母有机会还是要带孩子一起走进实地博物馆,而且最好能多次走入,让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带孩子实地观展,更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来看,博物馆算是一种新生事物,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站在博物馆里,就相当于站在一条纵向的时光轴上,向前可以回顾我们从何而来,向后可以洞察我们走向何处,这种感受在自然博物馆中就更加明显。自然博物馆呈现给人们的往往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生命进化的历程,这可能会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看待自我和期许未来的一些理念。

对孩子来说,走进博物馆是为了点燃他心中的那一份兴趣和好奇。当在博物馆里看到实物的展品时,他的脑海中会呈现无限的想象,比如还原它们生活的年代或者是标本被掩埋时的状况等。就像大家还是愿意走进电影院观影一样,身处博物馆内受到的心灵震撼、视觉感知、情感共鸣是完全不一样的。

猜你喜欢
馆内展品恐龙
跟着“五老”学科学
中国火炬(2024年4期)2024-04-17 11:27:44
印象·福州新馆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宝藏(2022年5期)2022-08-29 12:37:46
展品被盗了
一起跳
环球时报(2018-09-06)2018-09-06 04:16:34
逛图书馆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