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论述祠堂文化的当代价值、传承面临的困境及传承路径,以期为祠堂文化的传承助力。祠堂文化具有寻根、教化、文娱等当代价值,但其传承面临着祠堂建筑衰败、乡村群体关系疏离、村民精神道德伦理消融等困境。祠堂承载着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祠堂文化须加以甄别,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针对祠堂文化的传承困境,可以从政府、社会、村民三个维度寻求传承路径。政府要对祠堂建筑的维修给予财政支持,为传承祠堂文化奠定物质基础;宗族与村委会要组织优质的集体性文化活动,以此缩小族众与祠堂的空间距离;村民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重塑个人精神道德伦理。此外,要立足于时代,将祠堂文化应用于家国同构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并用祠堂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濡化村民,充分发挥祠堂文化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祠堂文化;乡村;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
祠堂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两汉时期的贵戚豪门之祠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家祠,祠堂文化基本形成。祠堂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主要演变为神祠、先贤祠、宗祠三类,而宗祠是最为常见的祠堂类型,也是本文探讨的祠堂文化的主体。
依据泰勒对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祠堂文化是一种多维的文化概念,是以祠堂为中心衍生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祠堂建筑、族谱、祠联等事物,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伦理和思想。祠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见证了村落的文化变迁。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古祠堂面临着诸多困境,祠堂文化亟须找到与之相适应的传承路径。
1 祠堂文化的当代价值
1.1 寻根价值
何为祠堂?许多学者认为祠堂是用于祭祀的建筑。清人钱大昕在《钱氏祠堂记》中指出,“祠于堂,谓之祠堂”。他认为这里的“祠”是祭祀的意思,祠堂实际上是“祠于堂”。常建华则秉承钱大昕的观点,指出“最初的祠堂一词指祠于堂。后来祠由祭之名变为祭之所,祠堂也就成了祭祀祖先的场所”[1]。
祠堂是同一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那么其对宗族成员而言无疑具有凝聚力。祠堂内供奉的神主牌位象征着祖先,通过祠堂祭祀,族众时刻提醒自己祖先的“根”深埋于此。祠堂在无形间增强了族人的宗族认同感,即使是漂泊在外的族人,也能够通过祠堂与家乡产生联系。近年来,国内出现一股寻根热潮,很多身居海外的侨胞正是利用祠堂的记载找到了自己的祖根。
宗祠是安放祖先神灵牌位、举行宗族祭祀的场所,是家族永存的象征,是后代子孙寻根谒祖的圣殿[2]。
1.2 教化价值
祠堂是宗族长老向族众宣讲族规家法的场所,很多祠堂内都挂着写有族规家法的牌匾,包含着以忠孝礼义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而祠堂中的楹联除了有追根溯源、宣扬祖先的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化族人。江西丰城寺前朱氏宗祠报本堂内有祠联“恒久悠远承先启后绵世泽,敬老爱幼本忠存诚正家风”,上犹黎氏宗祠有祠联“祖宗有灵,孰是孰非祸福终有报应;天地无私,为善为恶休咎总无负人”。这些祠堂楹联都体现了对族人的谆谆教诲。
虽然很多族规家法中的部分内容迂腐落后,但许多内容,如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崇尚节俭等,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符合当下的价值观,能够推动村民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
祠堂是村民开展祭祖、集会、议事等活动的地方,每当聚集于祠堂,他们总能感受到祠堂的肃穆与威严,祠堂的族规家法也在不断规劝人们向善,如今乡村地区的不少祠堂内都贴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凡此种种,都在潜移默化地教化村民。
1.3 文娱价值
很多祠堂都会搭建戏台,逢年过节,会请戏班为族众表演,全村上下欢聚一堂。此外,由于祠堂空间宽阔,所以祠堂内经常举行宗亲联谊活动来巩固村民间的感情。
很多祠堂历史悠久,且修建得恢宏气派,祠堂外部古色古香,内部富丽堂皇。这些祠堂有的展现了极高的古代建筑水平,有的表现出高超的雕刻水平,祠堂建筑极具观赏性,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
江西省的很多祠堂在平时是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老人们聚在祠堂聊天、唱戏,而当需要使用祠堂时又能够迅速转换。祠堂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开展娱乐活动的理想场所,弥补了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的空白,体现出了文化娱乐的价值。
2 祠堂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祠堂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逐渐式微,祠堂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祠堂建筑、群体关系、道德伦理三个方面。
2.1 祠堂建筑的衰败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由于一系列政治运动,宗族活动被极力打压,祠堂建筑也多在这一时期被拆毁或充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地区的宗族逐渐复兴,祠堂也因此被重新使用,可以举办正常的宗族活动,但缺乏修缮祠堂建筑的资金。此外,虽然有些祠堂在相关群体的资助下得以重修,但许多乡间力量并不具备大面积维修或重建祠堂的经济能力,只能对祠堂进行局部修缮。
祠堂的衰败除了表现在祠堂建筑本身的破败外,还表现在祠堂建筑的附近空间被占用。祠堂作为村落的集体财产,其广阔的外围空间被村民纳入公共资源范畴,这种免费的公共资源难免会被村民抢占。很多村民在祠堂附近堆放雜物,将祠堂的外围空间占为己有,导致祠堂附近的空间不断缩小。
祠堂建筑是祠堂文化的物质载体,它的衰败直接造成了祠堂文化传承的困境。
2.2 群体关系的疏离
原来族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村落,大家同属一族,祭祀共同的祖先,并且彼此认识,互动频繁,在生活和劳作上相互帮助,这种血缘与地缘的双重作用使村民间关系紧密,作为集体活动空间的祠堂也因此成为象征宗族的文化符号,村民看到祠堂就会想到自己是宗族的一分子,祠堂不断强化村民的族群认同,也常常吸引村民聚集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不再被束缚于土地之上,乡村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留守在乡村的多是老人与孩子,作为乡村主体力量的青壮年群体在乡村发展中缺席,造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的空缺。此外,城市化浪潮进一步撕裂了乡村社会关系的缺口。原先较为封闭的村落环境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变得开放,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他们不再局限于宗族与村落这一封闭的交际圈子,基于同一宗族的血缘关系和同一村落的地缘关系也因此慢慢淡化。
青壮年群体离乡和城市化冲击造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的空缺,使同一宗族的群体关系逐渐疏离,进而导致乡村公共活动次数减少,传统的集体性文化活动由于缺乏村民的参与,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而祠堂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与村民产生空间距离,祠堂文化因此难以传承。
2.3 道德伦理的消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下乡对许多村民的精神道德伦理而言是一次不小的冲击。血缘与地缘的联结使族众在封闭的村落空间内互帮互助,然而城市化浪潮将这一封闭的格局打破,村落的开放吸引了市场资本的流入,资本下乡虽然能带动村落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但也使很多村民在逐利的过程中变得冷漠,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而漠视乡土道德,村民的精神道德伦理在此过程中逐渐消融,前文提及的抢占祠堂外围空间正是个人精神道德伦理消融的表现。
祠堂作为宗族集体活动的场所,也是族内长老教化村民的地方。“和邻里”“睦宗亲”,祠堂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倡导村民邻里互助、帮扶弱小。然而,随着村民精神道德伦理的消融,祠堂原有的空间特性逐渐模糊,其维系乡村社会文化生活、规制乡村道德秩序和礼仪习俗的约束功能逐渐消解,不断失去它的传统伦理价值和凝聚力[3]。祠堂文化的传承缺少精神载体,其中优秀的道德内涵很难产生影响。
3 祠堂文化的传承路径及应用
针对祠堂文化面临的困境,本文从政府、社会、村民三个维度提出相應的传承路径,并探讨祠堂文化的应用。
3.1 祠堂文化的传承路径
3.1.1 政府层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祠堂文化,也应受到高度重视。
第一,政府和相关文物保护单位要制定一套祠堂价值的评估标准,并对辖区内的祠堂建筑进行评估,对符合标准的祠堂登记造册,并将其标定为重点建筑,对其实施保护。
第二,市级政府应当对村落祠堂的修缮给予财政支持,此外,还须完善祠堂修缮资金的筹措制度,引导县、乡镇、村落等多方主体共同出资,成立祠堂保护基金,号召社会各界捐款。而乡镇作为基层政府单位,要直接担负祠堂维修的工作责任,确保资金的落实和维修工作的开展。
第三,政府要联合文保单位成立专门的祠堂保护与维修部门,由该部门直接负责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以及其他事项,与通过审核的施工方长期合作,以此提高施工效率,节省祠堂维修成本。
3.1.2 社会层面
对祠堂文化的传承,不能局限于祠堂建筑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守住其文化内涵。传承祠堂文化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必须注重保护祠堂建筑周围的环境,保持原有的历史氛围[4]。
第一,祠堂建筑是祠堂文化的物质载体,修复祠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其文化内核。儒家思想是祠堂文化的精神内涵,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其中虽然有糟粕,但更多的是传统美德。乡土社会是祠堂文化产生的根基与土壤,乡村不应被物质利益腐蚀,村委会要在祠堂内组织更多优质的集体性文化活动,以此增进村民间的情感和凝聚力,修复乡村社会关系,缩小村民与祠堂的空间距离。
第二,村落和宗族要制定完善的祠堂管理制度,安排机构或专人负责祠堂的日常事务,定期打扫祠堂,保证祠堂环境整洁,并妥善管理祠堂内的实物器具,对祠堂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定期维修祠堂。
第三,祠堂在当下仍具有较高的教化价值。宗族长老和村委干部应当定期在祠堂向村民诵读英雄故事,并张贴美德榜,表彰好人好事,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重塑村民的精神道德伦理观念,为祠堂文化的传承搭建精神桥梁。
3.1.3 村民层面
传承祠堂文化最重要的一环在于个人,宗族由一个个小家组成,只有小家中的个人将祠堂文化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祠堂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第一,村民作为祠堂文化具体的传承者,要了解自己宗族和村落的历史,并与宗亲和睦相处,积极参与村落集体文化活动,外出的村民也要时常关注家乡祠堂发展,依据个人能力为祠堂捐款,增强群体归属感。
第二,村民要合理运用村落公共资源,不抢占、不滥用祠堂及其附近空间,爱护祠堂公共环境。
第三,村民要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践行新时代村规民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祠堂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要求融会贯通,重塑个人精神道德伦理。用道德指引行为,在无形中传承祠堂文化的思想内核。
3.2 祠堂文化的应用
首先,爱家与爱国是一体的。宗族与村落是小家与大国的媒介,一个父系继嗣群体的家户聚合成宗族,千万宗族再聚合成国家。封建王朝通过传统宗族治理乡村,传统宗族通过教化和管理族众来维护封建统治,传统的国家与宗族早已构成了家国一体的关系。古时提倡的忠君爱国,忠的是封建帝王,维护的是封建统治,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但爱国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始终强调爱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家是爱国的第一步,只有热爱家庭,才会更加热爱祖国,家族中的爱家与社会主义的爱国是一致的,家庭和睦、家族和谐才会有国家安宁,家族爱社会、社会扶家族,家国和衷共济才能迈向大同盛世[5]。祠堂文化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村委会应定期在祠堂内向村民宣讲爱国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要去其文化糟粕,推崇孝敬父母、诚信友善等中华传统美德,将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时代与社会。
祠堂是乡村的重要场所,对村民的影响很大。祠堂的文化内涵是以忠孝礼义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祠堂文化总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而祠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是需要加以甄别的,要剔除其中的封建文化,保留优秀文化,让儒家思想中优秀的传统美德濡化村民,充分发挥祠堂文化的现代作用,这对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祠堂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强调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要充分重视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时代内涵注入传统的祠堂文化。同时,对祠堂文化要做到生产性保护,在努力保持文化原貌的前提下,合理应用祠堂文化。
参考文献:
[1] 常建华.宗族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7.
[2] 王鹤鸣,王澄.中国祠堂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82.
[3] 方菲.乡村传统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良性再生产:以湖北恩施州咸丰县严家祠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4):1-7.
[4] 蔡宇安.文化产业视角下的祠堂文化建设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5(2):48-51.
[5] 徐俊六.族群记忆、社会变迁与家国同构:宗祠、族谱与祖茔的人类学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8,29(2):208-216.
作者简介:朱文健(1999—),男,江西丰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