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花》人物身份焦虑的批判性思考

2023-06-22 08:13:27包思婕
文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荷风园子资本主义

包思婕

内容摘要: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接受了左拉自然主义的影响,在描写人物形象时采用“照相机”的方式客观冷静地把角色特征展露出来。这部作品里的人物角色与当时日本所处的明治时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时的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期,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势力矛盾斗争加剧,加上现代文明迅速发展,新闻媒介传播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地狱之花》里的园子、利根子、富子、长义、水泽等群像式的人物正处在复杂且特殊的明治初期,人物角色的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焦虑,这种身份焦虑促成了人物角色的主要特征。在这部作品里既能看到永井荷风对西方自然主义思想的接受,也能看到当时关于日本明治社会的批判与思考,因此本文以日本明治时代特征为背景,对作品中主要人物角色各自不同的“身份焦虑”作出根源性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地狱之花》 人物角色 明治时期 身份焦虑

明治初期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期,它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形成。该时期的日本政府以西欧为蓝本积极推进资本主义制度。而精神上的开化主要以一些官僚知识份子通过思想上的民权运动和启蒙运动来加以实现。明治初期仍旧是德川幕府掌握主要大权,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进入日本并严禁基督教的传播。而在日本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动摇传统的统治者。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信息媒介的传播、启蒙运动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两极矛盾也更加尖锐。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发表于1902年,正处于明治初期。此时的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期,传统的封建思想与西方文化思想相互交融构成了其独特的复杂性。《地狱之花》里的不同人物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身份焦虑”,而这种“身份焦虑”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日本明治初期不同阶层人物的思想欲望和时代特征。

一.身份焦虑的表征

身份焦虑通常是在社会中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焦虑。产生身份焦虑的原因在于社会中的人试图构建身份认同。认同这个词的当代用法指的是人类中诸多人种、种族、国籍、性别、宗教或性等这样一些20世纪50年代后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引起的关注的特征①。根据扬·阿斯曼的观点可以把身份认同分为“我”的认同和“我们”的认同,“我”对应的是个人的身份认同,而“我们”则是关于集体的身份认同。同时,阿斯曼对“‘我的认同”又分了两个范畴,即“个体的认同”和“个人的认同”。由于“个体的认同”指的是一个人的“不可或缺性、自身与他者的不可混同性及不可替代性”;而“个人的认同”指的是“特定的社会结构会分配给每个人一些角色、性格和能力”②。

因此身份焦虑含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来源于这种不被喜欢、被隔绝、孤独或被抛弃的威胁”促成我们身份焦虑的原因,并非单一地源自个体心理,更多的则是源自我们与周遭的环境以及周围的他人,产生的摩擦冲突或者某种不和谐。简言之,“焦虑代表了一种冲突”③。本文研究的人物角色的身份焦虑主要是基于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的认同关系以及个人归属感的讨论。

二.日本明治时期的特征

(一)传统观念的变化

明治时期是日本文明的开化期,日本政府在经济政治方面以西欧国家为蓝本进行效仿。社会制度的改变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民众思想发生改变。明治时期的日本开始产生启蒙主义,并对当时的传统封建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1874年日本成立了明六社,明六社主要由当时致力于受到西方主义思想的学者为了民众启蒙而聚集在一起。尤其是18世纪西方的启蒙主义思想成为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觉悟的主要根基。“先觉者”认为传统的封建思想会阻碍日本近代化的形成,因此试图通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中“百科全书式”的方式去唤醒普罗大众的启蒙意识,以此为日本近代文明的开化奠定新的文化理念④。

(二)阶级矛盾的变化

明治初期的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时期,即日本的最后一个幕府。此时的德川幕府为了稳固已掌有的利益开始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还处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普通民众及商人也不在例外,也不允许外国的传教士进入日本传教,尤其是禁止基督教的传播。

但日本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出现了手工业与家手工作坊,伴随手工业的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雇佣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方面对原有的封建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对德川幕府的地位造成了根本性的动摇。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状态下,商人阶层感知到传统的封建制度严重制約着自身利益的发展。因此商人阶层的力量开始聚集并加强,他们呼吁对社会的现有制度进行革新。此时,一些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武士、大名、农民与商人阶层形成了具有政治性质的联盟,他们开始共同反对德川幕府的统治,并形成了后面众所皆知的“倒幕派”。

三.《地狱之花》人物角色的“身份焦虑”的表现

日本进入明治时期后,此时的日本知识份子在面对“脱亚论”和“兴亚论”两个不同的立场时,也首次面临着如何在国家中进行自我身份定位的问题。此时社会的演变与永井荷风的个人成长相互交融。永井荷风在面对历史演变和探寻自我文化身份时出现了当时知识份子共有的身份焦虑,他们或是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一员,或是成为“纯粹的文化主义者”。而永井荷风接受了左拉自然主义的影响,深刻感悟到明治时期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冲突下对人民的压榨,这些让永井荷风产生了明治时期知识份子特有的“身份焦虑”,他把当时社会对人个性的压抑投射到了《地狱之花》里,借不同人物角色之口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激烈批判。

(一)传统思想与启蒙思想交融下的“身份焦虑”

西方文化思想倡导民主、平等、自由,日本部分女性在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挣脱传统思想的樊笼。园子是作品的女主人公,她接受了日本明治初期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女性应当从旧思想中走出来。但由于养母利根子性格顽固,对于园子的管教极其严格,利根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封建传统的思想。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与养母利根子的管束使园子既想冲破封建旧式的传统理念,又让她畏于跨出内心的界限,这让园子处于一个自我矛盾中。在面对笹村的求爱时,园子最初的心理既欣喜又担忧。在利根子的严格管教下,园子性格羞涩腼腆,笹村的求爱让没有感情史的园子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但园子发现笹村的感情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纯粹时内心的信仰瞬时坍塌,水泽校长侵犯彻底击碎了园子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自我怀疑“身份焦虑”状态中,虽然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但依旧难以祛除封建思想的枷锁。园子把身体作为女性是否单纯的评判标准,并陷入彷徨、与敏感的极端状态。虽然在作品的最后,永井荷风让园子走出了往日的泥潭,勇于面对生活中的痛楚,并显现出女性身上独有的光辉。但在园子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她在传统思想与启蒙思想相互夹击的狭缝中呈现出对的“身份焦虑”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园子在“身份焦虑”的对抗中斩获新生,那么利根子则是被传统思想裹挟的人物。利根子一生没有踏入婚姻,以近卫流习字为谋生职业。她的生活如习字职业一般,以时刻注意边幅为人生宗旨,标榜自己为新思想的女性。这种人生宗旨即刻板、遵照规则,而“规则”则是旧式思想。她对园子严格管教,要求园子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态要遵循女性贤良淑德的准则来执行。园子去黑渊家任家庭教师时,利根子对黑渊家在社会上的非议有所耳闻,但对于资本主义背后金钱的向往让她没有反对。而黑渊家一度陷入社会舆论的泥潭中时,利根子则呈现出鄙夷与蔑视。她的“身份焦虑”在于对新思想女性认识的浅薄,内心无法摒弃的封建思想是她的武器,这都成为利根子不断加剧“身份焦虑”的助推器,即无法真正遵从自己,只能从园子身上寻找养母的权威来进行自我身份的肯定。

(二)现代舆论传播下的“身份焦虑”

明治初期的新闻媒体已成为社会信息交递的重要媒介,民众对媒介报道的事件真相揣着毋庸置疑的态度。《地狱之花》黑渊家所享有的财富一直受到社会媒介的非议。富子面对婚姻的破碎表现出了不卑不亢地态度,在舆论传播下富子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并成为舆论发挥想象的重要来源。富子面对谣言表现的无所畏惧,但同时也让她把自己的生活局限在住宅里。富子的“身份焦虑”是能够勇于面对舆论的压力,但又难以找到对自我身份进行肯定的出口。

如果说富子面对舆论传播是无所畏惧,那么长义则无时无刻都身处舆论传播的漩涡里焦虑难耐。长义用一生来忏悔以求得到社会的原谅,但他又对舆论愤懑不平,最终选择用悲剧结束生命,长义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他无法再面对社会舆论压抑之下带来的“身份焦虑”,他试图与社会进行和解,却无法找到途径。

(三)情感私欲下的“身份焦虑”

日本明治初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萌芽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着人们私欲的膨胀,私欲的膨胀又逐步加剧人性情感的割裂。《地狱之花》里的笹村同时与园子、缟子两位女性发生情感纠葛,他与缟子的结合更多地是出于私欲的贪恋。同而他对园子的情感表达也并非出于真情,而是源于试图满足自身的性欲,亦或找寻情感倦怠的出口。在缟子察觉到园子的存在时,笹村立马中止了与园子的往来,他害怕失去财富上的依靠。笹村游历在不同的情感中,用不同的情欲麻痹自己,似乎只有在不同的情感中才能找到自我。他无法做到与缟子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也无法从中抽离,剩下的唯有在“焦虑”中徘徊。

《地狱之花》里的水泽校长,他在成为校长之前仅是一名普通职员,通过多年工作上的努力以及机遇担任了校长一职。水泽面对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可谓非常满意,但在婚恋中不尽如意。他面对与自己年龄差距较大的园子时大胆示爱,在面对园子的拒绝后,水泽因为私欲而侵犯了园子,让园子陷入极度焦虑与迷茫的漩涡。水泽对园子并非出于爱意,而是源于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日本此时正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期,人们关于信念、地位都在进行着悄无声息的变化。没有伴侣的陪伴,水泽的生活就会立马陷入泥潭中而慌乱,他无法面对独居的生活,事业上的发展并不能改变他原本贫瘠的精神生活,两任妻子的离去让他形成了巨大的“身份焦虑”,并把伴侣作为对自我身份的肯定。水泽期望通过与园子的结合完成自我身份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以此消除空虚的精神灵魂。

四.关于人物角色“身份焦虑”的原因

(一)辨析能力的缺失

西方文化与经济制度对日本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较大,经济发展迅速。此时,新闻报刊广泛兴起,成为民众连接外界的重要渠道。由于旧式的传统思想受到撼动,新闻媒体传播出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成为民众新的精神信仰。《地狱之花》里的黑渊家长期因新闻报刊编撰的谣言而受到社会的非议,富子面对荒诞的传言不卑不亢但也无法让自己的内心真正自由,长义面对非议焦虑愤懑,最后选择了结自己和缟子的生命来结束这场无止尽的谣言漩涡,这是黑渊家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黑渊家长期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是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下的缩影,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丰富的信息传递,人们在新旧观念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试图找到与自身阶级相适切的观念或者情绪宣泄的途径。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的同时也失去了自身应有的辨析能力。

(二)精神匮乏下的自我迷惘

新旧交错的时代背景下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给世人抛出更多自我发展的机遇。当整个社会处于迅速崛起的时期时,它让人们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宣泄欲望的途径。作品中的水泽无法从生活中找到自我价值的认可,一度造就了精神匮乏下的自我迷惘,试图通过婚恋亦或年轻女性来实现自身价值,只能通过他人来肯定自我、认识自我;笹村游离在两段感情之间,对于情感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欲望和贪念。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上升期时人们自我、精神虚无且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重要时代特征。

(三)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斗争下对个性的压抑

日本明治初期的社會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但之前的封建残余依旧比较严重。此外,日本社会具有“集团主义”社会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因此,黑渊长义最后以悲剧结束实则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性。黑渊家代表着新兴的资本主义个人,舆论传播代表着封建势力,二者长期处在社会转型期间的冲突之下。黑渊家最后以悲剧告终,也就说明在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的矛盾斗争下往往是以个人的牺牲为结果,两者冲突的背后是处于不同阶层的个人均受到了社会的压制,难以在历史转型的潮流中找到自我身份的确立,最终只能自绝于社会。黑渊长义用整个后半生来忏悔以求得社会的原谅和被接纳,但社会所划出的界限如鸿沟一样不可跨越。

综上所述,通过《地狱之花》里不同阶层的群像式人物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物身上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身份焦虑”,这种“身份焦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日本明治初期的社会时代特征。此时的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力期,新旧观念的相互碰撞下所产生的冲突,以及新兴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势力激烈矛盾下对人个性情感的压抑,两极矛盾下是纤弱的个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在这种冲突与压制下人们逐渐失去自我价值的辨析能力,进而精神贫瘠空虚,这也是明治维新初期的重要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M].张容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3

[2]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5

[4]唐永亮.论日本明治时期伦理观念的变化及其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2008(4)

[5]叶渭渠《日本文化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永井荷风《地狱之花》[M].谭晶华.郭洁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注 释

①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M].张容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3.93

②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金寿福, 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2

③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5

④唐永亮.论日本明治时期伦理观念的变化及其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2008(4)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荷风园子资本主义
荷风莲韵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荷风秋月》《黄河九天上》
艺术学研究(2021年4期)2021-09-10 02:32:5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贾清荷:荷风清梦,漫步在传统文化的田野上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Simple Life and Art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6
园子匠
吐鲁番(2015年3期)2015-12-07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