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扉
以前我有一个绰号叫“浪费大王”,因为我从来没把“粮食来之不易”这句话放在心上,经常随意浪费粮食,不喜欢吃的食物,就直接倒掉。父母一直批评我,可我就是不以为然,屡教不改。爸爸为了让我改掉浪费粮食的坏毛病,决定带我去体验粮食的种植过程。
此时正值春耕,爸爸把我带到叔公家,让叔公教我插秧。一大早吃过早饭后,叔公就带我去田里插秧了。我以为种植稻谷就像平时我们在学校花圃里种玉米一样,挖个坑,把种子丢进坑里,盖上泥土,就可以等着收果实了。但是听了叔公的介绍,我才知道种植稻谷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首先要犁田翻地,把田地里坚硬的泥土挖松、打碎、整平;然后清理水渠,把水引到田里;再耙田,把泥土耙成泥浆,并打上基础肥料。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才可以把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入田地里,盖上薄膜,进行育秧。叔公家的秧苗,经过几星期的培育,已长成茁壮的秧苗了。远看去绿油油的一片,像一块铺在水田中的巨大的绿色地毯。
叔公小心地拔起秧苗,把它们绑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扔到我面前,让我把它们整齐地放进大筐里。装满两筐后,叔公把秧苗挑到了耙好的水田边。接下来就开始插秧了。叔公先下到田里,给我示范如何插秧。只见他弯着腰,左手拇指快速分出一小束秧苗递到右手,然后迅速把秧苗插到泥土里。不一会儿,一排插得整整齐齐的秧苗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
原来插秧如此简单!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跳入田里,溅起的泥水,一下子就把我变成了一只泥猴。我模仿着叔公的样子开始插秧。我笨手笨脚地分出一束秧苗,用右手握着用力地插进泥土里,可是我刚一抽手,那一束秧苗便横七竖八地浮上了水面,根本立不起来。我又尝试了好几次,双手并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手中的秧苗给插完。可当我得意地抬起头时,却看到自己插的秧苗歪歪扭扭,深浅不一,像一群东歪西倒的懒散士兵。此时,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起来,仿佛在嘲笑我。
叔公走过来告诉我,插秧是有窍门的。要以旁边插好的秧苗为标杆,每插一束秧,都要观察它与其他秧苗的距离,就像写字一样要横平竖直,而且插秧苗的力度要适中,这样秧苗才能立得住。我在叔公手把手地指导下,慢慢掌握了插秧的要领,插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但是,插秧时我总会踩到泥中的石子,痛得龇牙咧嘴。而且田里的泥土又深又黏,我每次抬脚移动都十分吃力。不仅如此,我的手臂也被火辣辣的阳光晒得生疼,双腿还被虫子咬得满是红疙瘩。此外,由于长时间弓着腰,我的腰酸痛极了,连站立都困难。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顺着我的额头一滴一滴地掉入田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当时的我最真实的写照。
经过半天的劳作,我和叔公终于把秧苗都插完了。排列整齐的秧苗像一幅美丽的壮锦,一阵暖风吹过,秧苗们开心地向我挥手致谢。
叔公告诉我,以后的几个月里,还需要多次除草、施肥、杀虫,到秋天才可能有好的收成。原来我们吃的米饭要付出这么多劳动才能得到,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现在,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尊重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当然,爸爸妈妈也再没叫过我“浪费大王”了。
(指導老师:邓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