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觐麟
5 月26 日,ST 宏图收到《上交所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因上市公司已连续20 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 元,公司股票已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对ST 宏图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而在更早之前,ST 宏图旗下全资子公司宏图三胞陷入了同样困境。2018 年至2020 年,宏图三胞分别关闭门店121 家、252 家、13 家。截至2022 年第三季度,宏图三胞3C 零售连锁业务实体门店全部关闭。
曾几何时,宏图三胞还有着 “电脑大王”的响当当称号。“还记得人生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在宏图三胞买的,那个时候可火了”“以前老师最爱说宏图三胞和苏宁的商业案例,感觉它们就是南京的骄傲”……在宏图三胞门店全部关闭的消息下面,充斥着一波“回忆杀”。
可在近些年里,宏图三胞和ST 宏图身上总是缠绕着“闭店”“退市”等负面关键词。今年4 月,上交所向ST 宏图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其中提到了该公司存在着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另外,ST 宏图还存在虚减负债、未在相关定期报告中披露其对关联方担保事项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名财务总监和高层被处罚。
直到5 月26 日的最后一次跌停,ST 宏图即将正式告别A 股市场,而这一切境遇,并非一朝一夕促成的。
说起ST 宏图与宏图三胞之间的关联,就必须要提起一位关键人物——袁亚非。
在业内,袁亚非是一个评价两极化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处事张扬,有人则认为他眼光独到。1993 年,袁亚非从政府部门辞职,揣着2 万元开始了第一场冒险。
升级后的宏图Brookstone
当时,对电脑一窍不通的袁亚非在南京珠江路的电脑城盘下一间门面,用1 万元付了房租,然后用5000 元作为定金,从广州赊了价值5 万元的电脑产品,剩下的5000 元则用来打广告。“下海”的初尝试很快让袁亚非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通过不断地重复这种做法,宏图三胞就基本有了雏形。
2005 年,经营不善的ST 宏图被袁亚非收入麾下,隨后“杠杆生意”越做越大,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自2011 年开始,袁亚非多次斥巨资收购企业,想要涉足房地产、科技制造、艺术品等多个领域。
2011 年,袁亚非以6 亿元受让了南京新百17%的股权,成为国有上市公司南京新百的控股股东;2014 年到2017 年,袁亚非更是豪掷57.64 亿元收购了国际脐带血库65.4% 的股权;以24 亿元拿下李嘉诚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以4.5 亿英镑收购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店HOF 连锁商场,连威廉王子都曾想一睹其真容。
袁亚非曾经设想过属于三胞集团的宏伟蓝图:在三胞集团的带领下,HOF 走向国际,在中国开出50家分店,跨境电商平台落地,宏图三胞摇身变为宏图Brookstone。
可还没等到实现蓝图,隐藏的问题却先一步爆发了出来。由于三胞集团持有的多个项目都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而集团又拿不到长期贷款,到了2018 年,集团负债已高达504 亿元。有消息显示,三胞集团当时遭到多家金融机构逼债,还有不少金融机构直接抽贷,直接造成了三胞集团债务相继爆雷。
再说回前文ST 宏图与宏图三胞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恐怕与掌舵人的种种冒进行为脱不开干系。
其实无论是ST 宏图的30 多万股民,还是宏图三胞曾经的一众拥趸,无不为“三胞系”的衰落而叹息。
时势造英雄,袁亚非的果敢成就了其自己与三胞集团的辉煌过往,但时代洪流下的潮水方向却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袁亚非的“杠杆思维”固然能够助其迅速起势,但却并非一家庞大企业能长期运用的经营之道。
的确,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兴起,对三胞集团的核心业务造成了冲击,那么转变思维,扩大经营范围无可厚非。但一味豪横地“买买买”,看着激动人心,实际上却是在预支不可控的未来。等到资金链彻底断开的时候,袁亚非一向擅长的“杠杆游戏”也变得不好玩了。
截至2022 年末,三胞集团持有南京新百的股份达35.99%,其全部股份已被冻结。而袁亚非持有三胞集团的股份高达97.5%,这也意味着袁亚非持有的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100% 被冻结。
向来自信又高调的袁亚非终于也从三胞集团的迅速衰落下,看到了自身的问题。
只是眼下,伴随着宏图三胞门店的全部关闭、ST宏图的正式停牌,这场自我反省终究是来得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