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锺叔河先生写过不少他统称为题记的文字,或记事或抒怀,或题书或赠人,文体则或白话或文言,或诗词或联语,也有采取打油、嵌名等游戏形式的,皆即兴随心之作,却不无意趣或感慨。久而久之,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可以成就一本书了。
承《书屋》美意,特挑出一百则发表,以飨读者。此类文字锺先生素不存稿,故散逸者多。新世纪来,始渐有反馈,所辑者主要为近作,但仍按写作时序编排。回首一看,跨度迄今已七十七年矣。
花城出版社有意出版,书名就叫作《念楼题记》,也借此机会做个预告。
(辑者:王平)
[一] 《蛛窗述闻》弁言(1946.7)
予喜闻奇怪之事,而乐其荒诞不经。夏扇冬炉,父老聚谈所闻所见可喜可愕之事,予辄挤坐其旁,欣欣然不肯或去。时日既久,颇多积累,惧失记忆,乃于课假中择其雅驯者述之。方丈小室,足不出户,惟尘窗老蛛,蠕蠕网际,一似为予伴侣者。既成此卷,乃弁数言,且命以名。
民国丙戌夏六月下浣之七日。
[二] 油印本《水浒叶子》题记(1976.7)
在评论《水浒》的宣传中,往往感到人物画的资料缺乏,对当时的服装、器物等不熟悉。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的《水浒全传》中,印出了明朝画家陈洪绶(老莲)的《水浒叶子》——四十幅人物画,特将其摹刻油印出来,以供参考。《水浒叶子》原作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和《水浒》这部书是互为表里、大体一致的;在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评论《水浒》的同时,对《水浒叶子》也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必要的评论。
一九七六年七月(于劳改队)。
[三] 清平樂·题红白牡丹图(1976.9)
东风软软,
吹绽姑娘脸。
白白红红颜色浅,
万绿丛中几点。
本来国色天香,
何须打扮梳妆。
小小一帧图画,
深深十丈春光。
○此系旧作,癸巳岁末曾题赠廖世英,因所赠画幅亦为红白牡丹图也。
[四] 读《红楼梦》三首(1976.10)
痛哭花魂与鸟魂,风刀霜剑杀春温。
石兄一把辛酸泪,不为区区儿女情。
*
人间自是有情痴,地老天荒一首诗。
欲报伤心无泪答,眼枯肠断已多时。
*
女娲无术补情天,自刳肝肠忏绮年。
了却身前身后事,秦淮旧梦总成烟。
[五] 题《阅微草堂笔记》(1980.10)
慷慨报仇谁似魅,殷勤念旧孰如狐。
纪翁一杆通灵笔,不画人心画鬼符。
此书盖为余所通读之第一部文言文小说,亦即余所通读之第一部古籍也。忆十二岁时,避倭寇于平江东乡枫源洞,于房东楼上翻得此书一部,已为蠹鱼啮蚀过半。因无他书可观,摸索读之,辄能通解。数月之后,即仿其体作《蛛窗述闻》数十则,残稿犹存箧中耳。今日得此,偶一翻阅,如见故人。四十年来,饱尝忧患,欲求作文如《蛛窗述闻》时恐亦不可得,而余已垂垂老矣。抚今追昔,能不慨然。
叔河四十九岁生日之前夕自题。
[六] 题《钱锺书研究》(1990.4)
钱锺书研究是一个难题。黄裳说钱锺书“是才人同时又是学人”,学人好研究,才人好研究,唯独“是才人同时又是学人”的不好研究。
听说某处发起钱基博纪念会,锺书先生并不赞成,说“不必花不明不白的钱,找不三不四的人,讲不痛不痒的话”。此事我不知其详,但有人征询出版《钱基博全集》的意见,先生复书云“先君遗著有独绝处,然出版尚非其时……弟于此事不敢置可否,蒙不孝之讥而已”,却为我所亲见。又有人曾以蒋碧薇回忆录寄先生,复书云:“蒋廖之争,曲直昭然……仗义主持公道,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事则不可。”因而想到以下三点:
一、研究钱锺书,“之志”固不小,“之事”亦可办,却很难办好也。
二、“尚非其时”的事不必做,“不痛不痒的话”要少说。
三、刊物可以研究《围城》,却不能办成“围城”,要能留得住读者,使他们进来了不急于出去。
[七] 《走向世界以后》小引(1990.11)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陶潜
我喜读清人外国游记,陆续搜集了两百多种。一九七九年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后,开始从中选编《走向世界丛书》,已经印行若干种。现在我已不在出版社工作,编书早已力不从心,但是跛者不忘履,病中偶想读书,有时便把还没有编入丛书出版的这类旧游记翻出来,因为一则线装薄本躺着拿在手中比较省力,二则聊以满足一点旧林故渊之思,这也就是自己确实已经老了的证据吧。
旧书重读,有时仍觉得有些意思,便随手做些札记,仍属“夜读漫记”,不过读和记的都是前人走向世界以后的见闻,便给它安上“走向世界以后”这样一个名目,也别无深意,仍不过是为了满足一点旧林故渊之思而已。
一九九〇年十一月十六日于长沙。
[八] 《同舟共进》(1995.9)
老友寄来一本一九九五年第八期的《同舟共进》,上有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纪事》、严秀《关于〈曾国藩家书〉》诸妙文,美不胜收,最后第四十八面上《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有感》,更是真正的压卷。
作者陈赞煌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在广东战时省会平远县城,参加了当晚全城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火炬游行,通宵达旦,城里所有酒楼饭店的酒缸全都沽空了。五十年后重有所感,遂赋诗二首寄意,诗前小序云:
曾记得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举国欢腾。外电评论说,本世纪中国人有过两次倾酒缸的狂欢盛举,一次在一九四五年秋,一次在一九七六年秋。那么,距本世纪结束还有五年,五年之内,还能有第三次的欢举吗?
我也很盼望着能有这样的欢举,期待着此压卷能成为开篇。
[九] 致《书屋》(1999.10)
《书屋》越办越有看头了,其证明就是我拿到手已经不能放下,总是一口气看到底。当然这也就难免发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这一期评郭沫若《凤凰涅槃》文中引卜辞:“其自西来风,其自东来风。……”便应该是:“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又如第七十七页第一栏倒七行,说葛金烺这个人“曾任刑部主事、湖广司主稿及户部郎中等职,是个四品衔的小京官”。这也不大对。主事虽为正六品,各部院郎中却是正五品,相当于光禄寺少卿、直隶州知州,已经不怎么小。至于四品,乃是道府一级,可以穿蟒着貂,算是高干了。当时的京官,各部尚书为从一品,侍郎为正二品,以上叫堂官,等于现在的部级。给事中、郎中为正五品,员外郎为从五品,主事为正六品,以上叫司官,等于现在的司局级,七品(县处级)才称“小京官”呢。
评汪国真,快人快语,极为中肯。诗有汪国真,文有余秋雨,宇宙间自有此一种诗文,亦少他不得。但居然风靡一时,群奉为圭臬,则读者水平可以想见,可为太息也。
[十] 《学其短》题记之三(2001.6)
“学其短”从文体着眼,这是文人不屑为,学人不肯为的,我却乐于为之。自己没本事写得长,也怕看讲大道理的长文章,这当然是最初的原因;但过眼稍多,便觉得看文亦犹看人,身材长相毕竟不最重要,吸引力还在思想、气质和趣味上。
“学其短”所选的古文,是预备给自己的外孙女儿们读的。如今课孙的对象早都进了大学,而且没有一个学文的,服務已经失去了对象。我自己对于古文今译这类事情其实并无多大兴趣,于是便决定在旧瓶中装一点新酒。——不,酒还应该说是古人的酒,仍然一滴不漏地装在这里;不过写明“念楼”的瓶子里,却由我掺进去了不少的水,用来浇自己胸中的垒块了,即标识为“念楼读”尤其是“念楼曰”的文字是也。这正像陶弘景所说的,“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借题发挥虽然不大敢,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或者也会来那么两下吧。
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一日于长沙城北之念楼。
[十一] 题王稼句《苏州旧梦》(2001.12)
少小时居住在“少人而多石”的大山中,梦想过能够“家住吴门”,也尝尝“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味道。但那个梦完全是诗词意境的扩大延伸,很是虚无缥缈。
真接触苏州,已在改革开放之后,哀乐中年早已过完,无复少小情怀了。觉得寒山寺内、玄妙观前,人气总嫌太热烈,那味道也实在并不怎么清芬,难道苏州从来就是这样的吗?
这本书却总算能圆了我梦境中从江村渔火到现代繁华的“缺环”,真好。
希望王稼句先生把这本书继续写下去。苏州城外的五人墓,埋着五位因“闹事”被砍头的市民;另外还有座坟,葬着又一位“闹事”被杀的顾机匠,碑额云“义无反顾”。这些古迹如果也能写一写,使人们能看到苏州的另一面,就更好了。
[十二] 寄刘文蔚(2004.1)
“写文章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一字曰简单。”此知堂《风雨谈·本色》篇中语也。文蔚君下问作文之道,无能回答,录以应之。癸未冬。
[十三] 题《黄遵宪百年纪念集》(2004.5)
忍死犹寻民主梦,河清难俟海难填。
先生逝去江山在,叹息光阴一百年。
公度先生病中纪梦诗,犹惓惓以开国会行民主为念,而极致忧戚云:“日去不可追,河清究难俟;倘见德化成,愿缓须臾死。”今先生逝世已百年,德化犹未成,河清更难俟,思之唯有叹息耳。
梁通先生为纪念黄遵宪逝世百年,倩人题咏,钱仲联、饶宗颐、李锐、于光远诸老珠玉在前,不敢献丑,辞不获免,匆匆草此,聊表寸心而已。甲申初夏于念楼。
[十四] 题周实《起死回生》稿本(2004.5)
活色生香秘戏图,纤毫画出不模糊。
随园小说升庵笔,却让周郎出一头。
*
白虎青龙斗几场,坎离交媾合阴阳。
洪荒宇宙初开凿,本是人生第一章。
*
做了夫妻失乐园,九霄赶下到人间。
无花果树青青叶,遮住天机若许年。
*
分明来去赤条条,痛苦欢娱总一遭。
生死关头勘不破,灯前掩卷雨潇潇。
袁枚《控鹤监秘记》写性事多夸诞,杨慎《杂事秘辛》状女体嫌轻薄,均难为现代人认同;周君之作,别开生面矣。白虎青龙是万物相生相克的象征,写得颇有力度。《创世纪》中男女赤身相对,本是自然生态,天真既凿,禁忌才多起来。癸未五月夜雨中读之,预感其出版不会顺利。如今都是吃过了智慧树果子的人,拿掉夏娃身上那一片叶子,岂不会要命吗?
○《起死回生》为周实作长篇小说,台湾北极星出版公司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印行时易名《性比天高》。
[十五] 题《秀州书局简讯》寄范笑我(2004.9)
嘉兴范笑我君以办“秀州书局”得名,我亦慕名者,慕名之由不是购书,而是喜读其印赠的《秀州书局简讯》。
《简讯》只记贩书见闻,不登文章,故比《开卷闲话》更为琐屑。这短处其实便是它的一种长处,如记八十多岁英国文学专家临终时犹低声念叨“莎士比亚”,前往探视的某领导出病室后却诧异地问:“老先生怎么到这时还问‘啥是屄呀?”这岂不是“当代《世说》”中的绝好材料。《笑我贩书》出书时,千祈留下此一则,当可与敝处“雷锋(峰)塔怎能让它倒掉再来重修”竞爽矣。
[十六] 和汪君戊子辞岁(2009.1)
山呼万岁年迎丑,
狄克推多气更牛。
尚喜有人弹别调,
不扭秧歌只打油。
[十七] 题《念楼学短》(2009.9)
虽云学其短,有时还是长。
为何短不了,本事冒到堂。
寸铁能杀人,岂必丈八铓。
庖丁解牛时,目中只牛黄。
[十八] 题《开卷》十周年(2010.1)
盼开卷不开天窗;
愿开卷多开口子。
[十九] 嵌名联赠向家中学(2010.6)
向来无后进;
家国有前途。
○平江县向家镇(旧名向家畲)为老家所在地,七至十一岁时居此,但未曾入学。
[二十] 题知堂书寄汪君(2011.2)
过眼浮云八十年,
驴鸣蝉噪想从前。
尔曹身与名俱灭,
此老文章代代传。
[二十一] 挽姜威(2011.2)
更能消几番风雨;
最可惜一片江山。
饮冰室集宋词为联,从中截取二句,姜君曾属书作楹联,未及应命,遽闻噩耗。痛英才之早逝,感人生之无常,忍泪写之,以表哀悼。
辛卯正月初十日。
[二十二] 题《记得青山那一边》(2011.9)
记得青山那一边,初飞蛱蝶映清涟。
可怜茵梦湖中水,不照人间五十年。
我不会作旧诗,但首句借用施托姆原文,还有点意思。后三句自己凑的便不行了,也改过不止一回,现在又改成这个样子了。
○德国施托姆小说《茵梦湖》,巴金译作《蜂湖》,有句云:“我们的青春在青山那一边,现在它到哪儿去了呢?”
[二十三] 俚歌贺仲兄米寿(2012.7)
老兄八十八,老弟来贺寿;
一贺有孝女,生日给你做;
二贺孙儿强,能将环境救;
三贺朋友多,献诗唯恐后。
弟本丑小鸭,也将一首凑。
晚景得如此,还有谁能够。
*
老兄八十八,欢乐亦曾多。
从小母偏怜,儿头常抚摸。
毕业得头名,老父笑呵呵。
弱冠作远游,倾囊一曲歌。
美女聚如云,看杀卫玠哥。
忽忆少年事,喜极泪婆娑。
*
老兄八十八,吃亏吃得早。
兵燹苦流离,病魔相缠绕。
龙门刚一跳,恶浪如山倒。
政协当委员,文革罡风扫。
瞰室鬼何多,运动年年搞。
幸喜八字硬,最后笑得好。
*
老兄八十八,如今得太平。
精金经百炼,炉火早青纯。
悲欢都历尽,心境自清明。
纵有汤时旱,杨枝水一瓶。
洒向三千界,欣欣万木春。
手足扶持稳,放眼看归鸿。
[二十四] 题梅杰《文学史上的失踪者》(2012.12)
梅杰(眉睫)发掘和研究“失踪作家”即近几十年来被冷落和忽视的作家之功绩,陈子善、谢泳诸先生都作了很好的论述,但我还想补充一点:
梅杰关心他本土和本姓的作家,实在具有很不一般的意义。从低一点的视角看,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切己而普世,正是一种扎实有效的研究方法。从高一点的视角看,中国社会根本上就是乡土和宗族的,近年变化虽多,本质却还依旧。梅杰这样做所取得的成绩(包括挫折和失败),其指标性的意义是不亚于所达到的水平和创造的价值,也许还更大一些。
[二十五] 为萧君题《偶然集》(2013.9)
歷经风波亦偶然,
偶然成此册戋戋。
偶然赠予萧工锻,
回首长空月正圆。
癸巳中秋为萧君题此。君名跃华,此二字不好入诗。因思君以锻工学徒参军,而竟成知名作者,何不以“工锻”为别号乎,即援“张打铁,李打铁”之例称“萧打铁”亦可也。
[二十六] 挽张志浩(2014.1)
泪在从前很少流,不怕斗,不怕批,只怕朋友遭冤枉;
笑到最后几多好,又有福,又有寿,还有儿孙问吉祥。
○逝者与俞润泉、朱正和我,是《湖南日报》社因胡风事件受累者,屡被批斗,劳教劳改,从未流泪乞怜,后李长恭冤死,始同声一哭。
○历次运动,大难不死,可云多福;九五高龄,可云多寿;有子有孙,可云多男,故足称“三多”。语云“笑到最后笑得最好”,正此之谓。
[二十七] 题《偶然集》赠王平(2014.3)
“与德为邻”是向善者的话,挂在嘴上就成大话了。我之所以乐与王平为邻者,以其才也。与才为邻,奇文共赏,臭味相投,亦暮年之幸。生年不满百,长来长往者,能有几人哉!
甲午春日,偶见十四年前签名赠书,添写数语,以为纪念。
[二十八] 题《梨花楼读书漫画》(2014.3)
梨花楼内满芬芳,不是花香纸墨香。
画出读书图一卷,沁河凉雾入晨窗。
我不曾习字,不敢题写书名;刚刚在《人之患·自序》中宣布过“不再为患”,作序就更不敢了。但我对沁水河边汉魏古城中的梨花楼确实是忻慕的,谨写四句呈杨栋君。
[二十九] 题《暴方子纪念集》(2014.5)
奉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深慕方子先生“不媚上官媚庶人”之高风亮节,谨集前贤题句以志景仰:
难得居官不爱钱(凤竹孙),
使君今亦餐廉泉(邓邦述)。
茫茫飞絮长安道(俞陛云),
吏治清淳感昔年(段凌辰)。
又“不媚上官媚庶人”为曲园题句,附会成章,续貂贻笑,又妄易一字,大方谅之:
九品微员等芥尘,
如何百载尚传名。
俞楼有句千钧重,
不媚高官媚庶人。
甲午夏应暴玉芳先生属题于念楼。
[三十] 嵌名联赠黄国瑞(2014.12)
国色姿容多靓丽;
瑞香气味最芬芳。
[三十一] 题《左右左》(2015.1)
齐声左右左,全是应声虫。
步步都回头,时时得小心。
一脚踏错了,先生要打人。
可怜幼稚园,如何能脱身。
四岁进幼稚园,最怕的是学兵操齐步走,还得跟着喊“左!右!左!”,厌烦极了。虽然“先生打人”不会真打,小孩子还是害怕的。
[三十二] 嵌名联赠开卷楼(2015.2)
开户市仍远;
卷帘天自高。
楼在南京,开门即市;然陶公云,“心远地自偏”,主人心远则去市远矣。卷帘天自高,古乐府《西洲曲》中句。
[三十三] 题《旧书店情人》(2015.3)
人生在世,总会做梦。《齐物论》所说“自喻适志”的境界,现实生活中总难达到,所以只能去梦里追寻。寻得到寻不到,实在也没有把握,唯愿那旧书店总还会在原处吧。
得张梦蝶君此书,奉题如上。我与张君无缘相识,名字亦未必写得对,但庄生梦蝶的故事印象深刻,便这样写了。如果写错了,乞勿怪罪也。
[三十四] 贺史鹏九十岁(2015.3)
诗词歌赋愈作愈高明,无愧中华作者;
八九十岁越活越精彩,有称南极仙翁。
○史鹏,字翼云,曾作诗吊朱纯去世。
[三十五] 寄崔文川谢作藏书票(2015.4)
多谢崔文川,长安一支笔。
为作夜读图,青灯照孤寂。
愧我腹笥空,家徒四壁立。
梦想书海宽,枯鱼过河泣。
末句从古乐府中盗来,可见枯窘极矣。
[三十六] 《毛边党人》易名《参差》有感(2015.4)
毛边讳姓毛,无非怕挨边。
如今叫参差,可能仍冒尖。
何不剃光头,皈依求升天。
一心归命礼,跪拜最安全。
○“一心归命礼”,僧徒赞颂语。
[三十七] 为董君题《宁文写意》(2015.10)
文人可恃者唯有笔墨。所思所忆,所乐所悲,皆只能托诸笔墨。唐宋以降,书画即是诗文,挥洒无非歌哭,已成传统。宁文之作,纵情写意,直抉心胸,虽欠老到,而精力弥满,神气具足,是文人画能特立独行者矣。
乙未霜降日题于长沙念楼。
[三十八] 题友人著作稿本(2015.10)
文章成败总由天,
人有天资即占先。
大任在肩须努力,
休捐岁月误华年。
大任不等于任大官,也可能是要你写成一本大书,这就得付出自己的努力,苦心志,劳筋骨,光靠天资是不行的。
[三十九] 题《儿童杂事诗笺释》寄李南央(2015.11)
“儿童杂事”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属于民俗学和名物学研究的范围,也是我素感兴趣而志有未逮的方面。我的志趣从来不是写文章,作田人当吹鼓手,出力不讨好乃是当然,愿南央勿笑也。乙未冬至后一日于长沙念楼。
[四十] 题八七版《泽泻集》(2015.11)
三十年前印旧书,
摩挲字迹已模胡。
存亡继绝真难事,
不怕丢差不怕输。
一九八五年在岳麓書社开始重印周作人著作,单行本四十种尚未印完,便丢掉了差事,功亏一篑。
[四十一] 为胡竹峰题《衣饭书》(2016.1)
文章不必有“意义”,即是作文第一义,胡君深明此义,甚难得也。
[四十二] 又题《不知味集》(2016.1)
胡竹峰喜吃核桃,我不喜吃;他喜吃葫芦,我亦喜吃。他喜欢赖少其的字,我不喜欢;他喜欢张岱的文章,我亦喜欢。人本来有同有不同,乐其所同就可以了。
[四十三] 题《瓯风》致方韶毅(2016.3)
期刊自当以观点、材料、文字见长,版式和封面却决定了读者的第一印象。在我看来,这个方面,《瓯风》最好。它大方而不张扬,简洁而不逼仄,有变化而不嫌做作,插图和注释的安排尤见匠心。如果文章又好,翻阅时每每不愿放手,这时总会想起它的编者,不能不对你表示感谢。
[四十四] 题《杨福音书画展》(2016.5)
杨福音的书读得比我好,“宁都三魏”我只记得一篇《大铁椎传》,八指头陀我只记得一句“洞庭波送一僧来”,他却都很熟悉。他的文章也写得好,《在立翁家》短短两三百个字,对话神气活现,而无一语及书画,高明非我能及。
其画作格高韵远,是我心仪的文人画。我尤喜其书写自己的佳句妙语,满纸都是思想感情,确实能动人心魄。
文章与书法,从来就是源和流的关系。右军、鲁公、东坡笔下都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十七帖》亦全是写给朋友亲戚的便条。绘画的情形容有不同,但曹将军无论如何亦无法和王右丞并驾。
文人固未必能书画,书画则必须先有文章。这便是我读杨福音的一点感想。丙申立夏前四日于念楼。
[四十五] 嵌名联赠王平(2016.6)
王道行人道;
平常即正常。
○古之君王,倡王道而多行霸道,视臣民如草芥;而臣民乐见的王道,仅仅只是君王能将自己当作人看待,多讲点人道主义罢了。
○基督说天堂,弥陀讲极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百姓其实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求得安安静静过平常人的正常生活便满足了。
[四十六] 题《倒脱靴故事》(2016.6)
王平写长沙,倒脱靴故事。
我亦老长沙,乐见为题志。
题曰——
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
街巷密如网,户口聚如云。
王君生市井,歌哭与群同。
寒暑忧天变,冷暖感人情。
滴汗和墨写,升斗小民心。
见微可知著,长吁思古今。
○“倒脱靴”,长沙小巷名。“南门到北门”二句,长沙市民习语。
[四十七] 题《日记杂志》(2016.8)
日记杂志,匠心别具。
各话各说,各事各述。
人生无常,转瞬即逝。
歌哭笑谈,留下几句。
[四十八] 嵌名联赠天马学堂(2016.10)
天大能包海;
马快可超风。
[四十九] 题旧锻坊(2016.2)
吹箫悲伍子;
打铁慕嵇康。
萧君未必如伍员之落魄,然业锻仍甚辛苦。嵇康志行高洁,尤慕其对待钟会的态度也。
[五十] 题《念楼序跋》赠盛禹九(2016.12)
禹九年兄哂正(丁酉同年,故称年兄)
同登丁酉科,同逢大时代。
同历雨和风,同看人和怪。
同知潮有信,忍死须臾待。
同保顽健躯,乐观新世界。
丙申冬月廿六日。
[五十一] 打油代作文寄董宁文(2016.12)
打油代作文,有三大好处:
作者想偷懒,能少写几句;
编者也开心,节约了篇幅;
读者笑哈哈,不闻裹脚布。
人生只须臾,交卷匆匆去。
此上宁文君,锺叔河谨具。
[五十二] 题《问津》杂志(2016.12)
天下滔滔皆是也;
后遂无问津者乎。
[五十三] 录《子罕》第三十章书后(2017.1)
思之深则爱之切,故不在其远也。何远君属写此章,云将悬诸座右,以励精进,是能读孔氏之书者。丙申岁暮记。
○《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五十四] 题《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寄淑姊(2017.4)
寄此是想让你看看晚清民国名家的书画诗文,看看他们对官场的描写和评论;还可看看我写的序言,看看我在做什么想什么。朱纯走了十年,如果不做这些想這些,我恐怕活不到今天。个人生死匆匆,历史长河不尽。多看看过去,多想想将来,活着才会有意思一点吧。
丁酉夏于长沙。
○朱纯的大姊淑华,一九二〇年生,久居南京。
[五十五] 题《旧锻坊题题题》寄朱正(2017.4)
本在一地,却劳转寄。
萧君安排,不必生气。
笔墨生涯,偶然游戏。
泥上爪痕,留点印记。
○《旧锻坊题题题》四卷,朱正、姜德明、邵燕祥、锺叔河人各一卷。编者萧君决定四人互相题赠,均由他转寄。
[五十六] 嵌名联赠周实(2017.5)
周道如砥直如矢,
实熟在秋不在春。
○《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完全是正面的歌颂;而人的性格若是太直太尖锐,又会有人不喜欢。
○但我仍愿亲近直率痛快的人,并坚信好的果实到时候自会成熟,别人喜欢与否,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
[五十七] 嵌名联赠萧跃华(2017.5)
跃鱼知水静;
华树想山深。
○《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五十八] 题赠杨益荣(2017.5)
东塘初见士林蓝,
半旧旗袍敌早寒。
《民主》歌声早沉寂,
抚今思昔一凭栏。
四九年春,同学少年聚会东塘农场,传唱《我们是民主青年》等歌曲。杨时任职农业改进所,出面接待,后始知其为地下党员。
[五十九] 赠李羽立(2017.5)
题名知李翌,一见即倾心。
有诗传海内,无意夺天功。
洁净泉中石,清凉林下风。
白头偕老好,扫地掩重门。
新闻干部训练班录取通知第八十名姓名误印作李翌,五十周年纪念聚会时初见,交谈甚欢,一直敬其学行,晚年尤羡其能白头偕老也。
[六十] 题《走向世界丛书》专刊(2017.5)
走向天涯寻世界,
前贤不惧雨和风。
而今国策倡开放,
人类终归要大同。
[六十一] 题新书寄老同学(2017.5)
老来手脚疲,新书仍奉寄。
薄薄小册子,微微表心意。
百年快到头,算是留印记。
石火一瞬间,宇宙长无既。
[六十二] 题《旧锻坊题题题》寄俞晓群(2017.6)
俞晓群君任职辽教社时,曾邀约撰写“载道以外的文字”,颇服其识见,以为非一般出版人可比。如能放手让其主持一出版社,再干十年八年,于图书事业必大有益。可惜这只是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希望罢了,唉!
赠此小书,聊为纪念。丁酉夏至于长沙。
[六十三] 题寄胡竹峰(2017.6)
深喜释传綮,平观周作人。
众生多懵懂,世路总嶙峋。
厌将驵侩避,爱与鬼狐邻。
梦中常到否,乾坤一草亭。
○传綮,朱耷(八大山人)入佛后法名。胡君极喜其作品,《大是懵懂》文中言及所作《乾坤一草亭图》。
[六十四] 题郑小娟画册(2017.6)
画与人俱老,吾钦郑小娟。
胸中存本色,笔下自鲜妍。
碧绿沅湘水,玄黄楚汉天。
夕阳红正好,染得自家笺。
○画册为郑君退休后印成,其中湘西苗女图与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壁画,令人印象深刻。
[六十五] 为严晓星题《从东方到西方》(2017.7)
《走向世界丛书》中不乏“掌故”,惜未能摘录呈正,甚是抱歉。张季直《癸卯东游日记》为丛书百种之一,初编不及收入,故此集亦未论及,承蒙关心,十分感谢。
丁酉大暑前七日。
[六十六] 题《知堂谈吃》寄萧跃华(2017.7)
《知堂杂诗》云:“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愿。诚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恨。饲虎恐未能,遇狼亦已惯。出入新潮中,意思终一贯。”说得很是恳切,也很悲哀。
我很理解他的“誓愿”,就是要将“新潮”(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意思”“法施”于大众。我也“誓愿”要多编多印他的文字,“但得有人看”,便心满意足了。今以此题赠萧君,愿萧君能“看”也。
丁酉大暑前题于病后。
[六十七] 嵌名联赠胡竹峰(2017.8)
春雨泼怒竹,
夏云多奇峰。
○“夏云多奇峰”,陶句。
[六十八] 嵌名联赠梁萧(2017.8)
萧寺羁人怜实甫;
梁园宾客忆相如。
○王实甫《西厢记》句:“门掩重关萧寺中。”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句:“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六十九] 题陈燕《跟锺叔河先生家共厨房》(2017.8)
卅六年前小女郎,今天来写旧厨房。
油烟火气终消散,只有书香最久长。
○一九八〇年入住湖南人民出版社老宿舍时,曾与陈燕父母为邻,共用厨房。
[七十] 题寄杨向群(2017.8)
活了八十七,阅人无算记。
长有联系者,可以屈指计。
喜君耽研读,很少慕荣利。
说过不寄书,还是给你寄。
[七十一] 题《知堂美文选》寄戴军(2017.10)
得惠寄《超解论语》,封四第五行“第一是不盲从任何权威”,这确实是思想者最可贵的品质,作者和君其庶几乎!我今年八十又七,无能为也矣。甚望后来者能出更多更好的书,促进民主与科学的发展进步。
《知堂美文选》为我所编,甚可一读,拙序亦盼能予指教也。
丁酉秋。
[七十二] 病中遥贺老社长百岁(2017.11)
阅尽君王阅尽神,楚虽三户必亡秦。
鲰生病废心犹热,望老人星似北辰。
○一九四九年八月进报社时,李锐为社长,听他说过秦灭六国、六国亡秦、武王伐纣和姜子牙封神等故事。
○《史记·项羽本纪》:“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平江古楚地,李锐和我为平江同乡。
○《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老人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寿命延长之应。”
○我二〇一七年二月八日因脑疾入医院,之后一直都在病中。此作于十一月二十日手术之后。
[七十三] 题《北京日报·五色土》(2018.1)
土能生万物,五色耀京华。
实与名相应,副刊头一家。
[七十四] 题《清代科举考试述录》(2018.3)
科举考试行之几百年,养成了中国读书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后来老八股、洋八股,一脉相承,劣根性则愈益深固。至今《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梅玖、王惠、匡超人、高翰林……一个个地仍然活在我们眼前,不过换上了口吻服装和职称头衔而已;若周进和马二先生之尚不失为好人者,则已成凤毛麟角,不数数见矣!
在吴敬梓之后,还有谁深刻写出过读书人的典型呢?高老夫子、孔乙己、范爱农,够不够得上是典型呢?我看是够不上的。其余则“自郐以下”,更不足道了。
我以为,要了解中国的读书人,无论是清代的还是民国的,即使是现代的、超前的,都必须先读读《儒林外史》,取得形象的感性的认识,再读此《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补充制度的文献的史料,其庶几乎。
戊戌春日记。
[七十五] 题新印本《列那狐》(2018.3)
正如我在文章中写过的,列那狐可说是“我的第一個老师”。七十多年前读到的也是郑振铎的译本,但插图是外文原版钢笔画,十分生动有趣,拟人化的狐狸、狼和狮子(同时又是流氓、神父和君王)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在幼儿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无穷的想象。新印此本的插图却一塌糊涂,有的甚至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东西。书还是《列那狐》,译者还是郑振铎,插图之好坏不同却如此天隔地远,难道这就是儿童文学插图八十年来的“进步”吗?
戊戌惊蛰后一日识于念楼。
[七十六] 题问津书院(2018.5)
是知津矣
因读《问津》而知天津,故摭《微子》篇中长沮此语赠之,望文取义也。孔子曰,“吾非斯人之徒欤而谁欤”,盖亦深赏其人其言矣。戊戌小满。
[七十七] 题友人便服拥书图(2018.5)
一袭长衫体气舒,
归来不复事耕锄。
烦心最是红尘事,
镇日关门理旧书。
[七十八] 挽李锐先生(2018.5)
生来是湘灵湘累复生,千古悲歌龙胆紫;
死去有楚户楚魂不死,万人痛哭寸心丹。
[七十九] 题《念楼随笔》寄胡君(2018.8)
魏文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实文章何能经国,亦极难不朽也。写了几百篇,得有一二篇能在一二人心中引起一点感兴,便很是不错了。即此种福分,我辈恐亦难得一享也。戊戌夏。
[八十] 为戴新伟题《周作人文选》(2018.8)
欲言现代文化(不单单是文学),自不能不读周作人;欲读周作人,自不能不通读其著译。但若只求欣赏,则此四卷拙编,亦可差强人意了。新伟君是识者,当不斥此言为谬妄也。
戊戌七月。
[八十一] 题民国旧本《作文与修辞》(2019.8)
己亥七月托王平君自旧书网购得,为重加封面。犹忆八十年前,先父曾购此书新本畀我,诏曰:“你的作文,其实还可以写得更好一点吧。”如今我已届父亲弃养之年,作文却仍未能“写得更好一点”,思之疚心,实难报父恩也。
记忆中书的封面为绿色,此民国廿四年五月第三版则灰白色,或前者为初版乎?
○《作文与修辞》,石苇编,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光明书局初版。
[八十二] 题郑州读书会(2018.8)
郑为东道主,
奇文快先睹。
读书要交流,
此间真乐土。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八十三] 嵌名题为《平江风情》(2018.9)
平民能富足,
江清山野绿。
风俗重亲朋,
情深仁义笃。
这是我心目中的家乡,戊戌冬写寄《平江风情》,盼能多多报道也。
[八十四] 题方君乡村小屋(2018.9)
半亩方塘留月影;
一楹矮屋听风声。
[八十五] 集蔡皋句还寄蔡皋萧沛苍伉俪(2018.12)
檐边雨一滴一滴,
花开在雨缝子里。
雨缝子里走出来,
空间宽得了不起。
读《一蔸雨水一蔸禾》,觉得很多句子都是诗。从第四章中得此数句,集成仄韵七绝一首,即录呈萧、蔡两君。萧君为造像早该叩谢,蔡君如今真正“走出来”,真正“了不起”了,更当祝贺也。戊戌冬月初六日于念楼。
[八十六] 嵌名联题龚曙光《满世界》(2019.2)
曙色烧熔满世界;
光尘洗净好文章。
上联是我的读后感:欧洲历史上也曾持续上千年的Dark Ages早已被现代化的曙色烧熔,满世界看来亦概莫能外,这当然很好。
下联是我的总印象:作者任高管,入官场,和光同尘自亦难免,而能够坚持本色,坚持写作,文字也洗练干净耐读,这也确实很好。
我与龚君交往甚少,但文章不必熟人的才会觉得好。有上面这“两好”,故为题此十四字。
[八十七] 题《吴门风土丛刊》(2019.5)
吴门风土竟丛刊,
地下先贤笑眼看。
我爱姑苏王稼句,
全倾心血煮铅丹。
○王伯祥《庋榢偶识》卷一《清嘉录》条:“一九六二年八月,颉刚、平伯及余偶拟编印《吴门风土丛刊》”云云。后因故未成,二〇一九年四月始由王稼句君辑成十种交古吴轩出版。
[八十八] 题赠奕舒小朋友(2019.6)
奕舒做三岁,我正出一书。
一书的作者,签名赠奕舒。
祝奕舒快大,早些写一书。
[八十九] 嵌名联贺《开卷》二十年(2019.7)
开心二十年,喜有好期刊为朋友;
卷尾两三则,愧无佳作业报先生。
《开卷》二十年寄我一期不缺;而我为之作文不多,且不佳,滋可愧也。
[九十] 题张建智《中国的狱神庙》(2019.8)
何人来写狱神祠,
破败凋残笔一支。
独特题材文独特,
羡君独特我题诗。
[九十一] 题《过去的大学》之四(2019.12)
书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生命的载体,纸张竹帛,血肉之躯,都会“年寿有时而尽”。不一样的是,人“生年不满百”,书则如果一直有人读,不断有人印,却不会“身与名俱灭”,而会再生。
本书一九八二年在湖南初版,二〇〇五年在湖北再版,二〇一一年在北京三版,今年回湖南四版,三十七年后还乡了。
三十七年,二十三岁的大学毕业生也退休了,书还在印。
它真是一本值得活下来的书吗?只能等读者和时间来检验了。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作于念樓,时年八十九岁,朱纯死十二年矣。
[九十二] 嵌名联赠马国维(2019.12)
国士羞随绛灌列;
维摩病与众生同。
○《史记·淮阴侯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又云:“(韩信)羞与绛(侯)、灌(婴)等列。”
○《维摩经》:维摩称病,佛遣问疾,答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九十三] 为严晓星题张謇《东游日记》(2020.1)
张季直于清季维新人物中,以倡办实业著名;然《东游日记》之言曰,“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而非广兴实业,何所取资以为挹注”,是所重尤在教育也。《纪行诗二十六首》之八云:“爱国先教稚子歌,画沙亦解认山河。生憎卅载中朝使,浪赞挥金铁甲多。”其见识已侪郭筠仙之颂巴力门(parliament,议会),黄公度之倡民选制,超越坚船利炮之说远矣。严晓星先生珍重乡邦文献,寄来此册索题,为略志所感如上。
庚子岁首志于长沙城北之念楼,时年八十九岁矣。
[九十四] 为严晓星题彭小莲遗作(2020.1)
彭小莲写作此书时已重病,书未成已去世。最后她对汪剑说,希望我在核对访谈记录时不要改动她的语气和文字。故书中颇多过誉,使我生惭。严君购得此书,寄令题记,我觉得首先应该说明这一点。
看得出,彭是带着强烈的感情写作的。这感情当然不是对某个人的感情,而是对于“他们的岁月”的感情。这“他们”既包括他父亲彭柏山,也包括所有异己的或被认为异己的知识人,恐怕还包括了彭小莲她自己。逝者已矣,生者何堪啊!
小莲走后,汪剑等友人为她造墓,叫我为题墓碣,仓促写了十句五十个字,抄奉严君留作纪念吧。
庚子岁首于念楼。
题彭小莲墓石
希腊天神界,吾尊雅典娜。
出生于父脑,智慧首推她。
只手操戈戟,横扫鬼夜叉。
姊妹缪斯九,八方飞彩霞。
此中开一朵,洁白小莲花。
○彭君遗作为《编辑锺叔河——纸上的纪录片》,与汪剑合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彭又有《他们的岁月》一书,甚有名。
[九十五] 挽罗印文(2020.1)
辛未同年,己丑同年,丁酉又同年,何幸同逢大时代;
棋局待了,文事待了,大愿更待了,那堪待死老书生。
○罗君与我同生于三一年,四九年同调报社,五七年同为右派,一直保持往来,观棋论文,友情弥笃,其死实令我悲伤也。
[九十六] 为萧湘题铜官窑瓷唐人写诗(2020.5)
长沙胜地有铜官,诗圣曾经呕肺肝。
昔日水师鏖战处,江流犹带甲兵寒。
*
唐人情重本多诗,情坚如石石成瓷。
石破天惊情不灭,诗句长留无尽时。
[九十七] 嵌名联赠宋希於(2022.9)
希望似朝阳,一定会高升普照;
於今猶逝水,如何能永驻长留。
[九十八] 病中得朱正新书,喜极题赠(2022.9)
仲尼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邱明著左传,谨严承其绪。
悠悠三千年,圣哲迢迢去。
后人写历史,几时存一句。
喜见右传成,照夜光如炬。
垂死惊起呼,朱子今再遇。
○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盖谓左氏文辞佳妙,能发扬光大春秋谨严大义,非谓其浮华夸张有如后之文士也。
[九十九] 嵌名联赠唐佩月(2022.10)
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序句)
月明风静听笙箫。
[一○○] 除夕戏作辞年一首示王平(2023.1)
我生辛未本是羊,却愿当条自由狗。
吃饱懒卧自家窝,想叫低声吼两吼。
没有主子牵颈根,也没保安来封口。
胜似人间两脚徒,一世低头跟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