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狄娜
点燃火种、照亮乡村的每个角落,阿孜古丽和她的团队给每个人都创造了一束光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绽放。
作为涉及产业、人才和资金的庞大系统工程,乡村振兴始终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一系列问题,也离不开金融的深度参与。曾几何时,有着“中国白莲之乡”之称的石城县,通过新三板定增为白莲产业升级提供了资本支持;“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从黑茶产业入手,利用债券融资手段,提升产业发展;“将军故里”新县,建立招商引资云平台以及拟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后备库,推进当地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以金融助力乡村的道路上,曾任方正证券汇爱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现任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发展中心特约高级专家的阿孜古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早在负责方正证券扶贫工作期间,她就致力于为贫困地区引入资本“活水”,以湖南安化为起点,探索出以教育引导产业,以金融带动产业,以消费拉动产业,以公益创投孵化产业,金融、产业扶贫与教育、消费、公益扶贫点面结合的“2+3”证券公司参与脱贫攻坚的新模式,并将该模式逐步复制到全国2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融资超30亿元投向贫困地区实体企业,推动消费扶贫采购销售过亿元,为扶贫捐赠4500多万元,资助学生2200多人,落地实施扶贫项目达100多项,惠及帮扶的29个县的16万贫困人口,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证券行业特色的帮扶模式。
资本市场知识引导产业发展
“不是在帮扶村,就是在去帮扶村的路上。”——从前,有很多人这样形容阿孜古丽的工作状态。她自己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咱们就帮人做产业,把当地的企业发展起来,这是我们一开始奔着去的一个重点工作。”
“我们是金融公司,是以县域为单位做的工作。”阿孜古丽说,“进入县域后便从金融公司角度帮助他们梳理全县产业和企业,摸底以后按照资本市场一条路帮他们发展,好的企业推上市,好的企业帮助投资、找融资,用这样的手段来推动他们。这些工作非常有意义,也是一家公司履行自己社会责任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她详细介绍过以教育引导产业,以金融带动产业、以消费拉动产业、以公益创投孵化产业,金融、产业扶贫与教育、消费、公益扶贫点面结合的“2+3”模式,“一是聚焦金融、产业,充分利用了方正证券在金融产业方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弥补贫困地区短板;二是金融、产业和教育、消费、公益是体系化设计,用资本市场知识引导产业发展,用公益创投的方式去孵化产业。”
在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樟坡村,阿孜古丽初到时目睹了很多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老人互相帮着插秧,“村里已经没有年轻人了,田里的收入也很薄,只够大家吃点粮食,种点红薯、辣椒、玉米之类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她当机立断,因地制宜引进了一个罗汉果项目,“利用金融搭建了平台,把产业引进来——企业要从罗汉果提取罗汉果糖、给糖尿病人使用,却缺少基地;而村子里正好没有产业,适合发展。”最终,村民们被吸引进来,过去一亩地也就只有1000元的收入,后来变成了一亩地5000元、6000元甚至1万元,很多村民姐妹开始回来在自己家田里种罗汉果。“有一个苗族的姐妹不仅回来了,还学会了算账,她就成了合作社的掌钱人。后来,罗汉果的种植和加工成为村子脱贫致富的产业,民宿也做起来了,而且大家都会敲苗鼓,她就带着姐妹敲鼓表演,游客来了不仅可以体验到长桌宴,还可以欣赏到苗鼓。”阿孜古丽很欣慰,“我们用种子点亮了她们的希望,她们用勤劳成就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走遍县域和乡村调研的经历,让阿孜古丽和她的团队了解到很多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当地人的资本市场意识、企业的规范经营程度都偏弱;由于信息不对称,当地老百姓找不到销售渠道,又不知道如何用电商渠道来销售;当地政府也往往缺乏金融人才和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对资本市场的了解有限。因此,她提出了一个观念:“一切改变从思想开始”,而这也是“智·富大讲堂”创办的由来。
“智·富大讲堂”通过最浅显的语言和案例向当地干部和企业家传输金融、证券、企业管理等知识和相关政策,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资本市场。渐渐地,不少干部和企业家渐渐掌握了金融知识,然后又根据不同的需求带领大家走出去、开阔眼界和思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干部曾告诉阿孜古丽,“你知道你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就是思想的改变。”
“新打法”助力新生态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德苴乡青丰村,交通不便,土路居多,而且干旱缺水、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到了村子刚下车,我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牛粪。因为家家户户都养牛,又不按时清理牛粪,味道发酵得特别厉害,走进农户院子时,每走一步,苍蝇就往前飞一群。”阿孜古丽最初来到青丰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如何解决乡村卫生问题,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作为金融人,阿孜古丽用金融思维和企业管理思维跟县里和村里沟通,最终决定从家家户户都有的厨房入手,这是一个此前很少有人会考虑到的角度。“当时我走进一户村民的厨房,颜色漆黑,放在地下的锅也黑乎乎的。”她想,不是有一句话叫“物质文明看厕所,精神文明看厨房”吗?那不如就来一场“厨房革命”吧!
金融人做事,第一点就是要控制风险,产品也要标准化。青丰村在山区,后面全是树林,树林对防火有很高的要求,而当地也不通天然气,因此要用电做饭。阿孜古丽的团队通过调研,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围绕当地人的身高、生活习惯等进行具体的厨房设计。“而且我們不想被动地‘给,村民是主体,应该尊重他们,所以我们让他们来报名一起参与进来,提出实际的需求。”一开始,村民们提出的要求把阿孜古丽逗笑了,因为完全就是类似北京市民家里厨房的要求,“我就跟村干部说,这个厨房是很好,你们想要,我们也想要。但问题是离你们的生活场景太远了,很快就会损坏的。”专业的设计师们经过沟通,仔细考量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怎样的,那就怎样设计”,摘菜、洗菜、切菜、炒菜、盛菜上桌……一整个流水线下来,非常方便。“柜体用砖,台面用水泥和预制板加强,柜门用民间蜡染布作柜帘,大盆大锅有可以放的地方,腌酸菜的大缸要摆在合适的位置……”阿孜古丽说,第一批他们选了200家作为试点,做着做着有村民退出,最后剩了190多家,“但是没关系,我们看成果、做总结,最后再在全村全县推广。”
“厨房革命”项目完成后,最难的其实是维护。阿孜古丽和团队设立了一个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拿出5万块钱做了‘爱心超市,设立评分制度,村委会选几个靠得住的村民成立评分组,挨家挨户每周打分,厨房用得是不是很好,干不干净?是不是按照操作台面认真使用?用完以后有没有清洗?我们配的电器会不会用,用的过程是不是顺利?”然后,慢慢延伸到厨房干净以后家里干净了吗?家里关系融洽吗?邻里和睦吗?等等。“根据综合评分,大家拿到积分卡到爱心超市换日用品,比如油盐酱醋茶、文具、清洁用品。”阿孜古丽说,村里每两周会开大集,爱心超市开门那天特别热闹,村子里面谁能够拿着兑换券到爱心超市换东西成为骄傲的事情。“后来在全县推广时我告诉大家,不要卡住自己的想象力,这一个模板虽然成功,但希望大家再实践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能动性。”
经历过“厨房革命”之后的青丰村焕然一新,而弥渡县也成为云南省卫生美丽乡村示范县。阿孜古丽后来在回访时回去过一次,还是走进了当年第一次去的农户院子,“现在牛舍和院子分开,定期打扫,院子里有很多鲜花,再也看不到那么多苍蝇了。村民见到我们都特别高兴,会把家里的瓜子、花生、水果都拿来招待我们。”她非常欣慰,“站在金融人的角度,把自己现有的专业和理念应用在乡村的建设中,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标准化、机制化真的非常重要。”
照亮乡村的每个角落
在“2+3”模式中,金融、产业、教育、消费、公益是一个体系化设计。金融带动了产业,而教育则引导了产业。“每一次走进乡村,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太重要了。”阿孜古丽说,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总是怯生生地往后躲,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很希望去改变这一现状。”
进行教育调研的时候,阿孜古丽和团队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国家几乎都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资助,但高中生却缺少很多资助。“可是高中的孩子们要读书,要迎接高考,又是身体成长的时候,不像大学有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还可以打工,这种情况下,离家带着粮食在学校里住宿的孩子怎么办?而且这些寒门学子非常刻苦,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梦想。”因此,阿孜古丽就从这一情况入手,给高中的孩子们开创了一条新路,“我们做了‘自强班的项目,前后做了40多个,一个班基本上有50多个孩子。从高一到高三,我们都会资助他们,让他们安心读书。”“自强班”资助的第一个班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这里曾经是中央苏区秘密金库的所在地。“当资助的第一个班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那种兴奋劲可能比家长还开心。前前后后有那么多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能够如愿考取大学,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
点燃火种、照亮乡村的每个角落,阿孜古丽和她的团队给每个人都创造了一束光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绽放。在她脚步所及之处,乡村里、大山里的孩子不仅开始学习文化,还开始进行综合教育,“每次再回去看到孩子们的变化,都让我特别感动。他们从怯生生的变成了活跃的、愿意分享和讲述自己梦想的孩子。”此外,阿孜古丽还非常关注乡村文化的传承,“中国的乡村很美,民歌也非常悦耳,但现在不少孩子已经不会唱了。所以我们也做了无伴奏合唱团,在参加一些少儿合唱节的时候展示,孩子們的魅力和自信让人温暖。”她说,乡村的孩子需要文化、需要更多精神的滋养,“既然我们有这个条件能够帮助到他们,那就要尽量给到他们。”
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坚持科技性、融合性、创新性。阿孜古丽表示,当下社会特别强调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的ESG,“ESG对中国走向国际化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也希望,能够把国内这些好的经验做成一些更标准化的案例带出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