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培育视域下地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

2023-06-20 14:28肖琼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潜山家国情怀红色文化

肖琼

摘要:对家国情怀的培育体现着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育家国情怀需根植于红色文化。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利用其培育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浸润学生精神,滋养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真正实现学生深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构建。

关键词: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 “红源”潜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学生个体的精神成长,关注学生深层精神层面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对家国的责任意识,这是历史教育的目标。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撑。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能够服务于历史课程的一切可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的种类是多样的。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属于校内课程资源。而校外的社会资源则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以此为基础探索中学生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途径,从而浸润学生精神,滋养学生心灵。同时,这也是充分体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包涵文化传承、国家认同、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核心要义。利用潜山红色文化资源涵养中学生历史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潜山红色文化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史学研究能力中。”通过项目式学习,在参与阅读理解、移情体验、想象推理、分析概括、比较归纳和评价等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得到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

项目式学习的一般流程是“确定探究主题—设置驱动问题—设计活动—任务分工—分享汇报—反思总结”。第一环节,确定研究项目为“潜山地区红色文化”。第二环节,设置驱动问题:(1)怎样挖掘潜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2)哪些因素造就了潜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3)怎样保护和传承潜山地区的红色文化?第三环节,设计活动:(1)潜山红色文化分类展示;(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分析潜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原因;(3)分享传承保护红色文化的方式。笔者结合实际,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大组分成六个小组。

全体学生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关于家国情怀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如第一组学生对红色潜山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红色潜山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大别山地区广大革命群众共同创造的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潜山28年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别山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革命文化与潜山特色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第一组学生又对潜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内涵界定并分类:广义上是近代以来潜山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物质与精神资源,狭义上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潜山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潜山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延续性好。潜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资源,如革命理论文化、军事文化、英模人物、施政方针、文化艺术等。二是物质资源,潜山有丰富的红色物质资源,如遗址、遗迹、纪念馆、党史馆等。学生分享了很多具体的示例,如革命英雄人物有:许继慎、高敬亭、程千里、余良鳌、刘中一、王效亭、王步文、余大化、陈履谦、彭年等。通过阅读、实践、整理、归纳、分享,学生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的浸润本是无声的过程,通过对红源潜山文化的内涵体悟,学生增强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组学生在第一组同学探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研读等方式,分析汇报了潜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原因有:一是党的坚强领导,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是建设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四是建立血肉相连的党群、军民关系。通过分析分享,學生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在根据地不同历史阶段对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重视,在革命洗礼下形成的经得起胜利和失败、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考验的强大凝聚力。党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让中国革命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按照无产阶级的建军路线和建军原则,建立以红军为主体、与地方武装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并紧紧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把主力红军的作战同人民群众的游击战争结合起来,服务于开辟、保卫和建设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红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采取符合当时当地实际斗争情况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把广大群众争取到革命方面来,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筑起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摧不垮的血肉长城。

第三大组同学通过分享第一组同学的资源,并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结合个人体验,得出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有:一是推动文创产业、文旅产业的发展,实现“红源”潜山文化的多元价值;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扩大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三是建立稳定的组织和固定的场所;四是发挥好教育部门的作用,将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等作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四是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不仅从主体意识上认同红色文化,更萌生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其价值体系的构建。

总之,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道路的选择,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情怀,从而坚定对革命道路的自信、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深化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增强了对革命道路和国家的情感认同。

二、进行历史创作,强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创作更易表达情感,生动形象的作品可以让历史活起来,因此采用历史创作的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如根据安徽首任省委书记王步文的革命事迹创作连环画《王步文的故事》,再现王步文焚烧日货的情景。第一部分为中学时代的王步文,目睹官僚军阀专横残暴、人民大众惨遭蹂躏的情景,写下《中国今日大病之安在》一文,抒发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政治不良,从而革新之,社会不良,从而改造之。”“收回民权,发扬民权,打倒军阀。”“和民众团结起来,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挽救危若卵石的中国。”“予决不以一败而心怯,再败而心灰,终必达其志而后已。”第二部分为五四运动中的王步文,他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惩治暗中与日商联系的安庆奸商,并在安庆黄家操场召开数万群众参加的焚毁日货大会。让学生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将革命故事、革命人物、革命事迹生动展现出来,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精神丰风貌和责任担当。

采用融媒体方式创作《“驱张团长”王效亭》,将王效亭组织同学在梅城驱逐潜山县知事张汉的故事通过编辑以视频方式进行播放。1923年6月,北洋军阀在安徽的代理人马联甲委派其走狗张汉接任潜山县知事。在安庆读书的王效亭,利用暑假返乡机会,联合其他同学在梅城组织“驱张团”,高举大旗,冲向知事衙门,揪出张汉,历数其罪恶。潜山县署调动军警进行镇压,王效亭在指挥同学与军警的搏斗中负伤被捕。后来,在省学联及社会各界的营救下获释出狱。让学生根据先烈的革命故事,创新学习方式,进行融媒体创作,学生在创作更深刻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思想在红色历史中升华。

再如进行历史剧创作和表演。主题设定为“红色儿女”,以潜山县的革命烈士和革命英雄人物为原型进行历史剧创作和表演,如学生根据革命烈士陈桂珍的事迹,创作历史剧《母亲》:从1941年起,陈桂珍开始接待新四军、解放军战士,收养伤病员,数年如一日,达数百人之多。许多战士,尤其是病愈归队的战士都写信给她说:“您待我们比亲生的母亲还要亲!”为了给伤病员们购买药品和粮食,她把家里仅有的一条牛卖掉。伤病员们觉得陈桂珍的负担太重,都不愿多吃,陈桂珍猜中伤员们的心思,说:“我们再苦,也要把你们调养好,有了你们,穷人才能翻身!”学生还进行了历史剧表演,让革命烈士、英雄人物走进内心,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力量和精神,并将对民族、对国家的朴素情感真正内化于心。学生又根据革命英烈凌霄的事迹创作历史剧《凌霄》:1934年秋,凌霄在泾县被捕,敌人获悉他党组织领导人的真实身份后欣喜若狂,一面向上司邀功请赏,一面采取软化的手段进行诱降。凌霄不为所动,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施用酷刑,面对烙铁、老虎凳、电击等种种酷刑,凌霄铁骨铮铮,决不屈服。当扮演凌霄的学生大声斥责反动派:“只要我筋骨没断,就不会瘫作软骨虫!”时,全体学生自发鼓起掌来。在历史剧的创作和表演中,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与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悟革命者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自身的责任意识也得到增强。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取革命战争年代潜山进步青年投身革命的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如潜山革命英烈凌霄抗租民生圩的案例。1928年2月,凌霄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宣传鼓动革命。11月,中国共产党贵池特别支部在流坡小学成立,凌霄任特支书记。贵池民生圩劣绅丁梦松独霸田租,欺压农民。凌霄和特支认为,可发动佃农和丁梦松作斗争,推动农民运动深入展开。经过凌霄的动员、宣传,上千人走上街头,进行抗租反霸游行示威。

再如创设情境,展示革命“诗人”吴介唐的相关材料:1931年,革命先烈吴介唐转战皖南途中即兴作诗:“踏遍长淮过大江,关山处处是吾乡。世乱应忘家室虑,途长愿效犬马忙。”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讨论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学生回答:表达了他为革命放弃个人情感、舍弃小家,为人民甘效犬马之劳的广阔胸襟和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感受到革命年代青年的担当,从而受到鼓舞,明确自己作为青年学生的担当,自觉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又如创设情境,呈现烈士名言:

同志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敌人无可奈何,判了我死刑,让我的鲜血去浇灌自由之花吧!

——王步文

为政治翻身,牺牲无愧;为革命到底,流血何妨!

——吴介唐

革命不是我的私产,我无权拍卖。要杀就杀,杀了我一个凌霄,千百个凌霄会踏着我的血迹起来斗争!

——凌霄

这一块,就我是共产党员,没有别人!要杀就杀,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

——张淑华

学生通过烈士名言感受他们甘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革命先烈是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鲜血铸就革命的成功。我们要纪念英雄、赞美英雄,铭记一切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让红色基因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散发更加绚烂的光彩。

四、通过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的参观,坚定学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信念

潜山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纪念馆、烈士故居、烈士陵园等作为校外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直观感受先烈的革命精神,从而提高自身觉悟,增强对革命的理解和认同,并树立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信念。教师可以借助潜山烈士陵园作为教育基地,开展“毅行”活动,在现场向学生介绍:从1927年12月到1935年12月,在这短短的8年间里先后有12位县委书记前赴后繼,牺牲在潜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他们分别是余大化、王效亭、吴介唐、芮兰生、郑志堂、王俊、金阶、王大中、刘正北、叶朗晴、刘汝聪、刘寅宾,这在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他们是潜山革命的中坚力量,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幸福,洒尽最后一滴鲜血。

如参观梅城起义遗址,让学生了解潜山革命史上著名的梅城起义,体悟革命者的豪情和对敌人的蔑视,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是革命者用热血换来的,从而坚定学生做革命接班人的信心和力量。

此外还可以对潜山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革命英雄事迹进行梳理,通过事迹展播、照片展览、事件整理、战斗情境模拟等方式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总之,潜山红色文化内涵深刻、资源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潜山红色文化,传承潜山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引导中学生从中国革命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学生触摸红色文化,真切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4]李飞.运用乡土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研究[M].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20.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潜山家国情怀红色文化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冀中饶阳凹陷潜山演化类型及成藏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