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新 刘丞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新时代进一步完善航天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11所(京)〔简称:11所(京)〕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专业研究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对航天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领,为单位科研经营、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一方面,当前职工队伍中青年职工占大多数,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但由于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收入和需求之间产生了落差。另一方面,青年职工由于同学分布广、所处的单位情况各异,收入福利、工作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当代社会信息传播快,相互比较之下会产生一定影响。
对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和航天精神的宣传教育以传统手段居多,方式方法较为单一,缺少必要的同频点和职工共振区,创新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与“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
▲11所(京)举行建所65周年升旗仪式
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向下传递过程中,容易存在纵向衰减现象,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适应科研单位特点和中心任务工作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没有在员工中树立起思想政治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意识。
一方面,结合单位性质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契合度还不够高、针对性还不够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抓手还不够多,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新颖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仍需要不断探索建立。
一方面,型号发射和市场开发任务具有高强度、高密度的特点,在项目密集交付周期内,职工每天持续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烦躁心理,进而减少幸福感。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个人心理困扰等方面带来的问题,也会影响到组织氛围和组织运行效率。
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的发展目标,所党委、行政、工会、共青团四级联动,形成以党委为核心、党政工团组织为纵轴、各基层组织为节点,层层向外辐射的思想政治工作聚合网。通过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服务保障、人才管理、价值激励、心理疏导等方面作用,统筹推进11所(京)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内涵,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强化效益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质量与效果作为第一追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从偏重常规性工作转向全局性、战略性、有效性研究上来,更加突出过程的创新性、方法的科学性,追求质量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强化服务意识,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服务科研的能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实际工作中,使思想政治工作与职能工作目标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强化重心意识,把科研经营管理和自主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来抓,主动关心科研人员的实际困难,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强化责任意识,围绕航天事业的发展大局,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群众的激情和奉献意识,提升业务能力,推动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拓展外延,保障整体效益最大化。强化管理,发挥政治效益。要牢固树立“抓工作开展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以先进理论引领群众、先锋形象感染群众、创新活动吸引群众,把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结合起来强化政治引领。强化作用,发挥经济效益。要瞄准科研经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载体,通过开展“党员传帮带”“合理化建议大家提”“我为企业谋发展”等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党员群众发挥作用提供舞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发挥与单位经济发展协同共进。强化激励,发挥人才效益。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坚持“以奋斗者为本”,加强激励关怀,增强科研人员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人才效益。
构建政治建设“强心”工程,提升政治引领力。狠抓“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以学习型党组织为牵引,夯实思想基石。持续深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育平台建设,通过党委领导带头学、联系中心工作研讨学、围绕原著读书学、网络课堂动态学等方式,将理论学习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牵引,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航天史、航天液体动力发展史作为干部职工学习教育的“必修课”,作为基层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必选题”,使红色基因植根在党员围绕岗位建功立业的思想中、行动中。结合航天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先进集体”“红旗党支部”“金牌班组”为引导,以点带面,构建典型选树、结对共建、交流展示的平台,着力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同时,固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品牌、特色、亮点,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库。
构建思想建设“凝心”工程,提升发展推动力。11所(京)围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从质量专题形势任务教育、科学作风培养等方面入手,引导干部职工改变固有认识。始终把“三个惟有”和“三个一流”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与“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目标相匹配的思想观念,为确保后续任务圆满完成打好基础。通过专题辅导、“三会一课”、集中轮训等多种方式,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围绕上级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和“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创新突破为高质量贡献航天力量”的目标要求,向职工讲明集团公司和航天六院未来发展的形势,用成就鼓舞士气,用发展愿景激励斗志。
构建队伍建设“暖心”工程,提升和谐保障力。落实“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把培育心齐气顺想干事的员工队伍作为重点,以心态感知为前提,将员工心态指数提升作为重要目标,积极探索建立以安全感、公平感、归属感、认同感和业绩贡献度为主要内容的“四感一度”量化考评机制,总结归纳凝聚人心的关键行为,引导基层单位把工作重心从“组织活动、争取荣誉”调整到“凝聚人心、带好队伍”上来,形成“既要业绩指标,也要人心指数”的工作导向。形成“1+N”合力,建立帮扶台账。借助基层党组织、人力部门、工会、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的力量,深度挖掘影响队伍心态的思想问题、情感问题、待遇问题、激励问题、发展问题、工作问题和家庭问题,建立动态更新的困难职工信息和问题帮扶台账,精准实施帮扶,把解决员工队伍的操心事、烦心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构建宣传工作“入心”工程,提升岗位执行力。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准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积极稳妥组织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等报道,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进一步放大宣传效应。大力宣传基层一线、平凡岗位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评选,树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鲜明导向。
构建文化“塑心”工程,提升文化影响力。发挥党的思想领导作用,建立11所(京)文化沟通融合机制,推进所的战略愿景融合、管理制度融合、价值观融合、行动规范融合。开展分众化的思想文化教育,针对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理论成果交流、专题党课,激发勇担重任、争当表率的热情和决心;针对一线员工,通过专题报告会、座谈会、文化大讲堂等,将文化教育与确保型号任务成功结合起来,帮助一线员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
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的过程中,11所(京)在中心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以来,面对繁重艰巨的科研经营、改革发展任务,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全所干部职工以奋斗者的姿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航天人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众志成城、执着奉献,圆满完成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发射,以及以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重大任务,为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的二十大为加快航天强国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向新征程,11所(京)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形势,11所(京)将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和生命线作用,不断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乐于奉献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