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斐,许晶晶,李 菲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发病率高的特点[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急性脑卒中的85%以上,表现为一侧手臂无力、口角歪斜、说话困难、腿脚麻木等症状[2]。深静脉血栓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原因是血液在深静脉不凝结,阻塞管腔,静脉回流障碍[3]。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偏瘫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4]。因此,采用合理的方式干预尤为重要。以护士危机意识教育为基础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危机意识,预防潜在的护理不良情况,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下肢抗血栓压力泵是通过间歇性加压气囊,使气囊膨胀,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预防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 年4 月—2020 年9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 例和观察组50 例。其中,对照组:男22 例,女24例;年龄55~64 岁,平均年龄(59.45±2.18)岁;体重58~68 kg,平均体重(62.31±2.15)kg;卧床时间38~47 d,平均卧床时间(43.02±3.16)d;血糖5.6~13.4 mmoL/L,平均血糖(8.15±1.26)mmoL/L。观察组:男25 例,女25例;年龄52~63 岁,平均年龄(56.12±2.98)岁;体重58~65 kg,平均体重(62.61±2.43)kg;卧床时间37~46 d,平均卧床时间(43.08±3.11)d;血糖5.5~13.6 mmoL/L,平均血糖(8.12±1.41)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管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5]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均通过MRI或CT确诊。(2)精神正常,无意识不清。(3)无肝、肾和心功能疾病。排除标准:(1)无法正常沟通。(2)躯体有明显生理疾病。(3)有下肢血管疾病史。(4)恶性肿瘤。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将偏瘫侧肢体放置功能位,抬高患肢20~30°,2 h 协助翻身1 次,护理人员评估患者肌力情况,协助患者每日做3 次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每次10 min,同时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宣教。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干预,护士危机意识教育具体如下。(1)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护士长为负责人,成员组成包括护士长、办公护士、护理组长、总务护士、抢救室护士。分析科室近几年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最终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根本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登记,加强护士的观察和沟通,制定出完善的应急预案手册。(2)将完善的应急预案手册下发给护士,让护士进行知识学习。(3)加强对护士的危机意识培训,让护士具备危机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同时,护士长和护理组长要起到监督作用,以确保护理的高效性。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干预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抗血栓压力泵(美国泰科公司生产的kendall SCD)进行治疗,2次/d,每次30 min。操作方法:在患者的下肢套抗栓压力,通电,调节合适的压力模式,梯度压分为小腿40 mmHg(1mmHg=0.133 kPa)、脚踝45 mmHg、大腿30 mmHg,加压1 min,休息11 s,连续使用2 周。如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查看皮肤情况。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
(1)记录两者患组治疗2周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江苏嘉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检查患者下肢静脉的管壁、血流速度、内径、血流信号、适当行官腔压闭试验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来判断是否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包括下肢疼痛、肿胀和尿路感染等。(3)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4)根据《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救治的疗效分析》[6]评判标准,心功能改善2 级为显效,改善1 级为有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例(%)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干预前,两组患者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情况(±s)cm/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情况(±s)cm/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46)t值P值左下肢干预前14.05±3.32 14.12±3.14 0.105 0.915干预后19.53±5.01 16.25±4.23 3.450<0.001右下肢干预前14.07±3.21 14.14±3.25 0.106 0.915干预后19.21±5.20 16.22±4.25 3.068 0.002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例(%)
下肢静脉血栓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严重者将致残,增加病死率[7-8]。脑卒中的好发年龄大多数在40 岁以上,男性居多,情况严重者将导致死亡,其中,脑卒中后1 个月死亡率达3.3%~5.2%,3 个月内死亡率高达9.0%~9.6%[9-10]。脑卒中患者因伴有偏瘫,必须长时间卧床休息,减少自身的活动量,导致血液回流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下降,易造成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血栓的脱落会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脑梗死主要并发症,因此,预防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十分重要[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下肢抗血栓压力泵能减少患者血液瘀滞,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血管活化,从而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与董琴晖等[12]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通过护士危机意识教育预警性管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其依从性。且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治疗,能够促进血液流速,增加营养成分和氧的供给,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消除肿胀、减轻疼痛的作用,与李晓娟等[13]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1)危机意识教育。使患者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共同参与。(2)下肢抗血栓压力泵是通过计算机检验及调控机体循环功能,自动感应到血管的状态,适时调整充气时间及加压频率,气压通过远心端逐渐向近心端进行干预,使血流指标能有效改善,与王珏等[14]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两者联合干预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干预能够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加快激活自体纤溶系统,帮助瘫痪患者肢体康复,与吴宇航等[15]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