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成
商丘市立医院感染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感染性腹泻又称急性胃肠炎,常因进食不卫生、生冷或刺激诱发,因此急性感染腹泻在临床上更为常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呕吐等,病原体多为细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丙类传染病[1-2]。临床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多在基础治疗上用以抗生素抗菌活性,常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类药物使用过多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毒副作用和增加细菌耐药性[3-4]。中药治疗具有解毒增效协调脏腑的作用,且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在人体内药效稳定。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在中医病症中属湿热之邪蕴伏中焦引起吐泻之症,连朴饮具有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的功效,可治上吐下泻、胸闷心烦。现对连朴饮与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治疗急性重症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110 例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6.5±3.2)岁;病程5~12 h,平均病程(8.56±2.34)h。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7 例,年龄21~59 岁,平均年龄(37.2±2.9)岁;病程4~13 h,平均病程(8.69±2.19)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关于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5]:大便每日≥3次且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伴有呕吐、发热、食欲不振,伴有脱水症状出现,粪便常规检查有多量红细胞、白细胞。(2)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者。(3)患者无其他心脏等重大器官疾病者。(4)精神状态良好,能自主沟通者。
排除标准:(1)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异常者。(2)女性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不便纳入者。(3)对受用药物过敏者。(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5)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及时补充钾、钙,让患者机体恢复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0.4 g 盐酸左氧氟沙星(济南利民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 mL∶0.2 g,国药准字H20066224)溶解于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与0.4 g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正大晴天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L∶0.2 g,国药准字H3202639)溶解于5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缓慢滴注,1 次/d,每次滴注时长不少于3 h,连续治疗3 d。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朴饮联合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硫酸阿米卡星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连朴饮药方为:制厚朴6 g,姜汁炒黄连、石菖蒲、制半夏各3 g,炒香豉、焦栀各9 g,芦根60 g,1 剂/d,水煎至400~600 mL 分早中晚饭前冷服,连续治疗3 d。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 个月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期的身体状态,且叮嘱患者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反复发生感染性腹泻。
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1~2 mL,采用血常规检测仪进行血常规检查;留取新鲜粪便5 g 采用粪便常规分析仪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观察记录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增多例数,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 即为白细胞增多;粪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转阴例数,即粪便中已不见红细胞和脓细胞、偶见3个以下或不见白细胞为转阴。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疗效标准[6]进行评估。痊愈:治疗后患者病症均消除,患者体征、血常规及粪便常规检测指标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者体征、病症、常规检测指标有所改善,少数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治疗后患者病症、体征、常规检测等指标均无变化或没有明显变化。
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时间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腹痛、腹泻、发热和呕吐等症状的消退时间。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治疗后,观察组血常规中白细胞增多比率低于对照组,粪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检查结果情况 例(%)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例(%)
观察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临床病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时间情况(±s)h
表3 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时间情况(±s)h
组别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值P值发热6.02±1.98 5.17±1.14 2.759 0.007呕吐6.75±1.83 5.51±1.32 4.076<0.001腹痛9.42±1.63 7.74±1.55 5.539<0.001腹泻13.69±2.27 11.81±2.54 4.029<0.001
细菌感染性腹泻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多为急性起病,主要与细菌的数量及毒性有关。现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习惯转变、膳食结构变化,饮食无节制,且饮食结构较为混乱,食入腐败不洁食物等致使脾胃功能受损,病原体侵入胃肠道黏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细菌急性重症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病症的常用办法,其中左氧氟沙星最为普遍,该药作为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 解旋酶活性,阻止细菌DNA 的合成和复制而致细菌死亡,不易和其他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7]。阿米卡星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较强的稳定性,有报道显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长期使用会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8]。
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属于中医中的“霍乱”范畴,是以骤然发作上吐下泻为特征的疾病,由于发病在挥霍之间,便可导致缭乱,故名霍乱。表现为粪便多为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同时还伴有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9]。此病多发于夏秋,中医认为其原因是夏秋季节时脾胃运化能力下降,饮食不当、外感阳虚湿气重,致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功能紊乱[10]。因此引入治疗热霍乱常用中药方剂连朴饮与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联用,其方又称“王氏连朴饮”,为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字孟英)所制,首次载于其1838年撰著《霍乱论》下卷中,药方为:制厚朴6 g,姜汁炒黄连、石菖蒲、制半夏各3 g,炒香豉、焦栀各9 g,芦根60 g。其中厚朴与黄连为该方君药,黄连:清热解毒、厚肠止泻;厚朴:行气化湿、消痞除闷;芦根、石菖蒲、半夏为臣药;芦根:除烦止呕、清热生津;石菖蒲:芳香化浊、化湿开胃;半夏:燥湿和胃、降逆化痰。焦栀与香豉为佐使,焦栀:泻火除烦、清热利温;香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历代名医良方注释》中说该方“治法不在止泻止吐,唯求湿热一清,脾胃得和,则诸证自愈”,是以苦寒药与辛温之品合用,如黄连、栀子等属苦寒,厚朴、半夏等属辛温,苦辛通降,其用意于清热燥湿、宣通气机,以达清升浊降、止吐泻之功,达理气和中之效。
本研究采用连朴饮联合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腹泻,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示联合连朴饮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此外,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粪便常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增多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连朴饮使用能改善患者血常规和粪便常规检测结果,推测改善常规检测结果的可能是连朴饮中含有抑菌成分,从而改善因细菌引起的胃肠道炎症感染引发的急性腹泻,彭丹等[11-13]的研究显示,连朴饮组方中黄连、半夏、栀子等中药中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中栀子助黄连使其湿热下走利尿而出改善发热症状,芦根因其味甘性寒可止呕生津,石菖蒲半夏化湿和中脾胃协调改善腹痛腹泻。根据以上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数据对比说明连朴饮联合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腹泻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为避免造成感染性腹泻,需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切忌大吃大喝,少吃辛辣刺激、多油高糖等食物,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
综上所述,用连朴饮联合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中药方剂因症可调节其中药材用量,加减化裁的方法或能提高疗效。本研究纳入病例为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致病原因、轻重缓急不一,所以研究结果较为单一,待后续进一步纳入大量样本进行更全面更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