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启智
发呆,是对尘世生活的短暂逃离,是置身抑或背向纷繁喧嚣的偶尔走神。
生活需要适度发呆。适度发呆,有益身体健康,让心灵抵达空阔悠然。苏轼有诗写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原来推开俗事,静静地坐下来发一会儿呆,竟然能将平常时间延长一倍。光阴不再苦短,你我又何必心慌?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車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里发呆?其中有个回答获得众多点赞:“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想静静,抽根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一个人,在有“心灵港湾”之称的家庭,尚且可能淹没于多种角色,那么在单位和社会上,他又是上司抑或下属,是同事、老乡、朋友、亲戚、合伙人……这怎不令他应接不暇甚至迷失自我?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整天被劳碌裹挟,更是需要忙里偷闲,享受片刻的宁静,需要对着天空原野,对着月亮星星,或者一棵树、一朵花……发一会儿呆,听一听心灵的呼唤。
一个人若没有时间发呆会怎样?作家王小波说:“假如人犯了错误,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惩办,却不能令他不发呆。如不其然,会引起火灾。”王小波所说的“火灾”,即指心灵焦虑或者情绪垃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轰然爆发。
我常常在小区沿着人工湖散步,经常对着湖中的喷泉发呆,发呆之后又若有所思——湖水本来波平如镜,或者随风荡起涟漪,终归皆为柔美;而喷泉却浪花四溅、激情飞扬,呈现出动感之美。
即便是非常热爱或者十分有趣之事,如果整天为之奔波不歇,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生活宜远离枯燥,有时也要适当远离有趣,以便让趣味永久保鲜。发呆,是最好的办法。发呆,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让我们抖落疲惫的枯叶,吐露精神抖擞的新芽,继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