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蓬”意象及其翻译探微

2023-06-16 21:07刘金凤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
关键词:翻译古诗意象

【摘要】 中华古诗实乃世界之瑰宝。在千姿百态的诗歌意境中,意象的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蓬”是中国古诗中重要的意象,以其凌乱的形象、易随风飘荡的特性,衍生出鬓发凌乱、塞外荒凉、离乡飘零、以身报国的多种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蓬”的英译多误译为“dead grass”“sail”“water-plant”“water-grass”“thistle”“tumbleweed”等。根据中国古代诗歌中“蓬”的植物特征,“蓬”实为盐地碱蓬和碱蓬,可译为“Suaeda”。“蓬”这类意象的具体译法还应结合其在不同诗文语境中时的象征涵义。

【关键词】 古诗;蓬;意象;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0-011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37

一、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中,古诗是颇为耀眼夺目的一株奇葩。古诗中可以窥见古代的人文风情、地理风貌、社会习俗、历史变革,而个人思想感情、前途命运也都深藏其中。诗人大都使用意象传达个人或深或浅的思考、评价、感慨,含蓄而又意蕴丰富。植物意象交融着“物象”与“心象”,即具有诗人情感的植物与诗人的情感相交融[1]。

“蓬”是中国古诗中经久不衰的植物意象。围绕着“蓬”的自然形象,诗人们又赋予了其丰富的思想情感。因“蓬”特有的凌乱的形象、随风飘散的性质,诗人托“蓬”言志、借“蓬”喻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常用以表达无心梳妆之心乱、远离家乡之乡愁、四处飘零之孤独感以及以身报国之志等。

古诗中的“蓬”有多种英译版本。以李白《送友人》中“蓬”的英译为例,其多种英译版本都未能正确传达中国古诗中“蓬”的自然植物属性和独特内涵。一是译为“dead grass”,如美国Ernest Fenollosa(Solitary rootless plant 10,000 miles go away dead grass)和Ezra Pound(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二是译为“sail”,如英国H.A.Giles(And one white sail alone dropped down)、英国W.J.B.Fletcher(You lone sail struggling up the current goes)。三是译为“water-palnt(s)”,如美国Amy Lowell(The lonely water-plants go ten thousand li)、Witter Bynner(Like a loosened water-plant hundreds of miles)。四是译为“water-grass”,如日本小畑熏(You go ten thousand miles,drifting away/Like an unrooted water-grass)。五是译为“thistle”,如许渊冲(Youll drift out,lonely thistle down)、高健(And a wind-swept thistle be thy fate)[2]18-24+80。六是译为“tumbleweed”,如裘克安(Like the tumbleweed swept by the autumn wind)[3]34-38+80。在这些译本中,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蓬”难辨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既导致译文中“蓬”的自然植物形象不定,又造成古诗中其内涵的流失。

中国古诗中的“蓬”应为藜科(Chenopodiaceae)碱蓬属(Suaeda)的一年生陆生草本植物,一般指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和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中国古诗中的植物“蓬”应当译为“Suaeda”。

二、古诗中“蓬”的意象

中国古诗中常见“蓬”的身影。从《诗经》起,“蓬”的意象在中国古诗中得以广泛使用,其凌乱且极易随风飘荡的形象,不仅用于比作女性无心打理的蓬乱鬓发,又寄托着人的情感,表达心乱、远离家乡、四处飘零、身不由己、边塞荒凉、以身报国的意义。

以“蓬”喻鬓发之凌乱。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丈夫久役未归,妻子则无心梳妆打扮,发如蓬草般凌乱,将留守女子的鬓发比为“飞蓬”,既形象甚至夸张描绘了思夫女子无心盘发后头发的凌乱,又隐射了女子内心的无所适从、飘忽不定,“飞蓬”即体现了“蓬”极易被风吹乱、随风吹散的形象特质。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替”。这是诗人鲍照久役归家后对家中妻子妆发的描述,与“首如飞蓬”相似,以妻子的“蓬首”表达自己在外长久游荡而仕途坎坷的愁苦。还有清代唐孙华《夏重谈金陵旧事》“復有故宫妃,飞蓬乱双髲”。

以“蓬”喻游子之离乡飘零。三国魏明帝曹敦的《燕歌行》“秋草卷葉摧枝茎,翩翩飞蓬常独征,有似游子不安宁”将飞蓬比为游子,赋予了“蓬”外出游历或游荡、心无所安的“游子”形象,“飞蓬”即随风飘荡、远离故乡的“蓬”。三国何晏《言志诗》“转蓬去其根,流飘从风移”。何晏将自身比为离根的“蓬”,感慨其在魏晋时的处境、命运,如“蓬”被风吹散,身无所寄,身不由己,命途多舛。西晋潘岳《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潘岳在秋天赴任时有感于自身的仕途和旅途,自己如“蓬”般飘荡辗转。唐代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和《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都叙述了告别的双方各自离去飘零的如“蓬”形象。王绩《登垅坂二首》“转蓬无定去,惊叶但知飞。”诗人亦如“蓬”,随风而动,去留不定。北宋苏轼的《颍州初别子由二首》“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诗人一生出仕、贬谪多地,久离故乡,遂感慨自身一生如“蓬”四处飘荡、身不由己。南宋陆游的《题庵壁》“薄技徒劳真刻楮,浮生随处是飞蓬。”诗人仕途坎坷,多次见证了自己如“蓬”般起起伏伏的命运、辗转漂泊的身影。

以“蓬”喻边塞之荒凉及塞外将士之易逝。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蓬断草枯,凛若霜晨”。立足于边塞,以“蓬”等草本枯萎的景象刻画了边塞的艰苦和战后沙场的悲凉,而且“断”的不只是“蓬”,“枯”的不只是草,还有边塞将士的生命和身体。唐代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中“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诗人在边塞驻守,终年终日骑马视塞,常伴随着随风飘荡的“蓬”,感慨着边塞的荒凉。

以“蓬”喻远赴边塞以报国之志。三国曹植《杂诗·二》中“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安……类此游宕子,捐躯远从戎”,把边塞的将士比喻为随风而去、脱离本根的“蓬”,又将其比为赴边塞从戎的“游宕子”,感慨了自身以及赴边驻塞的军士那被迫离开故土、命运难定的迷茫和悲苦,“蓬”即和远离家乡的游离之苦、边塞驻防的报国之志和思乡之愁相联系。唐代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雁入胡天以归巢,而诗人如“蓬”远行离乡,奔赴边塞,只因肩负朝廷使命,也深怀爱国之情。

三、“蓬”及其误译考辨

中国古诗中的“蓬”是国内本有的藜科碱蓬属的一年生陆生植物,即盐地碱蓬和碱蓬,秋冬季干枯后于近根处折断,隨后被风吹动,有如古代车马的车轮般滚动。而已有的“蓬”的英译版本多为误译,与“蓬”的植物身份或形象并不对等。

(一)“蓬”的释名

在中国古诗文中可以窥见,“蓬”自古在国内就随处可见,还会随着风飘向塞外,亦是塞外常见的陆生植物,如唐代许浑《别韦处士》中的诗句“南北断蓬飞,别多相见稀”所言。先秦《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汉代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不劳翰墨”。[4]866,这说明“蓬”容易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长歪,但是又有直立生长的可能。《埤雅》中言“蓬”“其叶散生,末大于本,故遇风辄拔而旋。虽转徙无常,其相遇往往而有,故字从逢。”[5]230,《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十二册)“遗孤如寄,断蓬无根”,在秋冬季,特别是在边塞荒凉之地,万草枯萎,“蓬”由于枝叶茂盛大于根,也会在枯萎后于近根处折断,遂被狂风吹卷,故古文中常有“蓬断”“断蓬”“蓬离本根”之说,也有“飞蓬”“转蓬”“飘蓬”“孤蓬”等别称,而这些别称都是蓬作根词加上修饰成分组成的词组[6]48-57。南北朝王褒《送别裴仪同诗》“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随风飘荡的“蓬”会如古代马车的车轮一般卷动,其形态大小也状似车轮。《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三册)“孤杨对阙,飞蓬塞门,人生到此,天道宁论。其四”。“蓬”到处飞卷还可能堵塞门户,亦说明其大小似车轮的可信度。唐代于濆《沙场夜》“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蓬”这一陆生植物在干枯后还可以如木柴般燃烧。

文学作品中的植物“蓬”指的是藜科的翅碱蓬、灰绿碱蓬、茜草科的篷子菜[6]48-57。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中文异名有翅碱蓬、辽宁碱蓬、光碱蓬,地方俗称有黄须菜、篷子菜、赤碱蓬等,而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中文异名有灰绿碱蓬、高碱蓬,地方俗称为盐蓬、碱蓬子等[7]97-102。盐地碱蓬和碱蓬同属藜科(Chenopodiaceae)碱蓬属(Suaeda),幼苗均可食用[8]10463-10466。碱蓬属种子可制油,其种子油中的共轭亚油酸具较高营养价值[9]2645-2646。按照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荏子秋未成,可收蓬于酱中藏之。蓬,荏角也,实成则恶。其多种者,如种谷法。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荏油色绿可爱,其气香美,煮饼亚胡麻油,而胜麻子脂膏。”的说法,古文中的植物“蓬”指的应该是藜科碱蓬属的盐地碱蓬和碱蓬。

(二)“蓬” 的误译

Ernest Fenollosa的英译版本“dead grass”意为“枯死的草”,是范围相当广的上位概念,可以指任何枯死的草,而古诗中的“蓬”指的非常具体的一种植物,有着随风轻飘的特性。“dead grass”和“蓬”二者的内涵、形象都不对等,不适宜作为“蓬”的翻译。

A.Giles和W.J.B.Fletcher错误地将“蓬”等同于“篷”,译为“sail”更是错译。唐诗《送友人》中李白和友人皆是骑马而行,离别时才有“萧萧班马鸣”。“孤蓬”是喻指李白和友人皆是如“蓬”般各自远去、在世间孤单飘零之人。

Amy Lowel、Witter Bynner、小畑熏都将“蓬”译为了水生植物。古诗中的“蓬”是在边塞荒凉之地亦常见的植物,并且有随风四处飘荡的性质,而非随水流飘荡,故不可能是水生的“water-palnts”“a loosened water-plant”“an unrooted water-grass”。此外,如“飘萍浮而蓬转”(西晋潘岳《西征赋》)、东晋葛洪《抱朴子》“器小志近者,蓬飞而萍浮”所示,古诗词中随水飘荡的植物一般是“萍”。

许渊冲、高健将“蓬”译为“thistle”,即蓟,“a wild plant with sharp points on the leaves and,typically,purple flowers”(叶带尖刺,多开紫色花)(Cambridge Dictionary),是菊科蓟属(Asteraceae Cirsium)的多年生直立草本,并非古文中的“蓬”。

裘克安的“tumbleweed”在Cambridge Dictionary中意为“a plant of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that breaks near the ground when it dies,and forms large balls that are rolled around by the wind”(风滚草,生长于北美和澳大利亚,枯萎后在地面处折落,随风像球一样四处滚动)。风滚草,学名为Salsola tragus L.,又名俄罗斯刺沙蓬、俄罗斯刺蓟,黎科猪毛菜属的一年生草本,非中国本土植物,和中国的“蓬”亦是两种不同植物。

四、古诗中意象“蓬”的英译

碱蓬属(Suaeda)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共1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10]42-46,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植物。古诗词中的语言短小精悍,字数精简,植物“蓬”的英译也应以简洁、精简为要,可译为“Suaeda”,并在英译文本中进行注释,指明中国古诗中的“蓬”一般指藜科(Chenopodiaceae)碱蓬属(Suaeda)的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和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这种翻译既符合中国古诗词的文本特征,又正确传达了“蓬”的植物身份和意象特征。译文中还可考虑简介“蓬”的植物形态、生态习性,以及附上“蓬”的植物图片,使目的语读者更轻易、更快速地了解“蓬”。此外,“蓬”在不同类型的古诗句中产生有差异的意象,则其英译也应随意象特征而作适当变译。再者古诗中“蓬”的别称都是加上了修饰成分而构成的词组,那么其英译也应加上相应的修饰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字的音、形、意三层面在英译过程中所损失的意象化诗境、情绪特征和审美意义[11]119-125。在以“蓬”比喻女子凌乱的鬓发的古诗中,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飞蓬”可译为“disheveled Suaeda”。在“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类诗句中,“蓬”喻指离乡飘荡的游子,可英译为“the roving Suaeda”。若诗句以“蓬”植物本身渲染边塞荒凉,侧面描述边塞战场将士的死亡, 如古诗句“蓬断草枯,凛若霜晨”,则“蓬”可译为“dead Suaeda”。在“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类诗句中,“蓬”喻指离家远赴边塞、为国驻塞之人,则可译为“the drafted Suaeda”。还可根据译文的句中韵律或句间韵律,选择具有相近语义、不同形态的修饰成分。

五、结语

对于“蓬”的翻译,可以译文中注解具体的学名,选择性地附上植物形态、生态习性等注释,或者可以插图的方式加入植物图片,图文并茂,使“蓬”的植物形象和意象特征更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蓬”的别称以及表达不同意象时的“蓬”,还可加上与意象相关的修饰成分。这些翻译方法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弥补“蓬”的意象在意义、情绪、美感等在外译中的遗漏。在对外译介中国文化典籍时,有必要保持植物、人名、地名、器物等常用且常见名词在各类翻译文本中的一致性,逐渐扩大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文化负载词、文化的理解量,避免不同源文本中相同词项存在相异甚至相反的意义和形象。如若英汉词项名实不符(不对应),会导致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对同一对象的接受效果出現偏差甚至相悖的问题[12]92-95。

参考文献:

[1]邱美.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影响[D].苏州大学, 2008.

[2]高健.再评李白《送友人》的几种英译——兼谈评论译诗的标准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2,(06):18-24+80.

[3]裘克安.李白《送友人》一诗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03):34-38+80.

[4]向光忠.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866.

[5](清)徐鼎,王承略.毛诗名物图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0.

[6]吉发涵.“蓬”与“飞蓬”解[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48-57.

[7]邢亦谦,邢军武.中国碱蓬属Suaeda植物研究中的分类学错误[J].海洋科学,2019,43(05):97-102.

[8]郭凯,许征宇,曲乐,赵晓燕,李纪顺,魏艳丽,李哲,杨合同.黄河三角洲高等抗盐植物资源[J].安徽农业科学, 2013,41(25):10463-10466.

[9]崔洋洋,周凤琴,郭庆梅,赵金凤,陈萌.中药碱蓬的文献考证与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 2645-2646.

[10]彭钼植,雷春英,吉小敏.藜科碱蓬属植物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21,33(02):42-46.

[11]江岚,罗时进.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19-125.

[12]钱伟.茉莉并非“jasmine” ——对“茉莉”一词误译之考辨[J].中国翻译,2017,38(05):92-95.

作者简介:

刘金凤,湖南耒阳人,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翻译古诗意象
抚远意象等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