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皓
“屋前果树,屋后竹园,一年三季树上的果子不断,地里一直有菜、笋、瓜,水里有吃不完的茭白、菱角。”清晨,翻开《闲有家:爱与生活的随想》,跟随季云的文字穿过时光走廊,走进季家园,一幅如诗如画的家园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初看“闲有家”三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赋闲在家,在家里闲着。直至读了季云的散文集《闲有家》才知道,“闲有家”典出于《周易·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处“家人”之始,宜于严防邪辟,才能保有其家,不会发生忧悔之事。古人把防范闲邪、严整门庭秩序和守住情志,看作家道治理的头等大事。
《闲有家》全书13 万字,34 篇文章,分三个主题:“人生如歌”记录作者早年的家庭生活,“游味生活”讲述游历生活中的体味,“闲有家”分享持家之要、齐家之道。季云用简单、平实、自然的语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最真实的视角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闲有家”的美好和意义。
闲有家,首先要“闲”其心。从《亲历儿子毕业礼》《我们仨的冬至》《七杯茶歌》《两公婆的恩爱》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季云很重视家庭建设,以母性的光芒温暖着家人的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无论工作担子多重,季云下班后买菜做饭,一家人围坐边吃边聊,一直是家庭主基调。家乡的菠菜,新叶像英俊的王子骄傲地挺立,又纯又脆又甜;平常空心菜,自带睥睨一切、横而不流的主角气场,需要的只是速度和激情,不变的是对烈火的追求;一盒黄豆酱,承载着古老而时新的文化。在季云眼里,“一家人在一起,你洗一把菜、他温一壶茶,你支把劲、我搭把手的日子”,是“真正的好日子”。
其次,要“闲”其神。家道初立,应当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奋努力。季云经历六次高考,饱尝艰辛和不公,历经常人无法承受的绝望,但她仍然感恩高考,年轻人或许以为她是故作姿态,我作为同龄人却感同身受。我和季云一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高考是农村孩子唯一“跳农门”的机会,我们拼了命地想抓住它。无论经历多少委曲和苦痛,终于得偿所愿,赶上高考,改变了我们穷苦的命运,重塑了我们的人生轨迹,感恩之情,无以言表。
第三,要“闲”其志。《闲有家》是一部有关家事的“菜根谭”,但不囿于小我,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家国情怀。季云的儿子名叫“与点”。“与点”出自《论语·先进》,原意是指孔子赞成曾点的想法。故事说孔子让众弟子各言其志,众人志在为政,唯有曾点志在“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赞赏曾点追求的是“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大境界,志在把国家治理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理想国。从“与点”之名可以看出,季云夫妇希望儿子长成仁德通达之士、国家栋梁之材。
常言道:积善之家有余庆。季云夫妇为人正直善良,在工作、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他们理想不变,追求还在,回归家庭,关门静养,积蓄力量再出发。他们四口之家有三位博士和一位业余作家,可见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事业发达的根本。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基础,国是家依托。“闲有家”,国之基,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