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艳虹 杨佩佩 常智勇
“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一直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方式和目标,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功利教育等不良思想的渗透下,关于“劳”的教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有效劳动教育不足、劳动实践机会少、劳动意识相对薄弱、无法体验劳动艰辛、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劳动者等问题。因而,有必要结合相关的田园课程,如“耕读田园”的课程,来培养中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
俗话说“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因此,“耕读”这一词汇对深受农耕文明熏陶的中华民族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自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过耕读的经历,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就是一边耕种一边读书;魏晋时期的陶渊明,更是有“采菊东篱下”的耕读经历。因此,可以说“耕读”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精髓,“耕”是为了填饱肚子,是一个生存问题;“读”则是为了掌握知识,既改变自身命运,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发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丢弃耕读的传统,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应该通过耕读的方式,对传统文明进行继承和发展。
“耕读田园”课程实施的策略
创设校园“耕读田园”基地,带领学生亲身从事“农耕”
所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耕读田园”课程实施的第一步就是创设学习的基地。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寻校园、班级、操场等边缘空余场地,将其利用起来作为班级学生从事“农耕”的场所。教师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和教学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农耕作物。针对场地过小的班级,可以选择利用花盆来种植作物,放在班级向阳的位置,让学生平时观察养护。针对农村较为空旷的中学,除了在校内探寻场地之外,还可以寻找学校周边向阳地带作为耕读基地,方便学生进行种植和养护。如果场地较大,又恰逢春季,则可以引导学生种植几颗玉米。让学生完成种子选取、挖坑、播种、浇水、埋土等环节,体验最原始的种植模式。如果场地不够大,则可以引导学生种植适量的蔬菜,如春季可以种植豆角、黄瓜等;秋季可以种植菠菜、白菜等,让学生体验种植的欢乐。
当然,播种只是耕种活动的第一步,播种完成之后,还应该对作物进行料理,如除草、除虫、浇水等。通过调查了解到,部分学校在开展耕读活动时,大多是“一时兴起”,播种的时候欢天喜地,播种完成之后不管不顾,最终造成“颗粒无收”的结果。若是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耕种精神,仅仅只能将其当作“娱乐”。有条件的学校,在创设耕读基地之后,应当对其进行保护,防止遭到破坏。另外,还应该以“值日”的方式安排班级学生轮流照看作物,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情况,如发芽日期、长了多高、开花日期等,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劳作。农耕是一个长期的活动,绝非一时兴起就能完成,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劳作技能,等到果实成熟之后,教师可以依据作物数量和学生人数,对其进行奖励,让学生将自己的“战利品”带回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耕读兴趣。不过,毕竟是校园课程,所以作物的数量肯定不会很多,这种奖励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精神鼓励,让学生理解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的内涵。
讲解种植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理念
无论是教育还是农耕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违背其规律自然会适得其反。“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树木生长的规律。“天命曰性、率性曰道、修道曰教”是树人的至理。教育贵在顺其性,耕种难在逢其时,因此实施“耕读田园”课程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作物的发展规律。
一方面,在“耕读田园”课程开始时,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即将种植的是什么作物,有什么样的习性,生长周期如何等。教师可以根据目前的校园耕读场地和环境资源,确定学生种植的作物类型。如南方地区可选择甘蔗、水稻、油菜等作物;北方地区则可选择各种蔬菜以及部分水果,在选择作物时尽量选择生长周期较短,对环境要求不是很苛刻的作物。学生的耕种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作物难以实时照料,一旦造成枯萎的情况,对学生劳作的自信心打击还是较大的,这就违背了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提升学生劳作意识的教学目的。在选中作物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设备,搜集与该作物的相关信息,通过课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物习性、种植方式以及常见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耕读田园”的实践环节,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既要“身先士卒”给学生演示作物种植方式,也要对学生在动手环节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和纠正。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物种植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作用,不能采用命令或者指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展开,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根据前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思考种植的方式是否正确,如种子埋藏的深度、土壤疏松的方式等,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耕种技能。通过小组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到作物成熟时,教师可以根据作物的果实数量来对学生进行奖励,如颁发“耕种巨匠”的奖章等,激发学生的耕种兴趣。
开发特色课程,提升教师耕种科研水平
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树立课程意识,不应单纯地将各种实践活动看作是一次性活动,而应将其视为完整的落实和引导。要想把“耕读田园”课程彻底落实到中学,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课程本土文化实地考察和定位,然后付诸到具体教学实践当中。
首先是编辑校本课程,突出地域趣味。目前市场上有关劳动教育教辅教材鱼龙混杂,不能满足不同区域中學的实际情况。所以,各个地方中学要充分根据身边的文化与资源,来策划编辑出适合自己且易操作的校本文化课程。中学教师团队以新课程标准为根本要求,对该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情况、风土人情、文化风俗等客观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然后编撰合适的教材,制定针对性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对国家课程进行有效补充的校本文化课程应适合本校实际,以知识技能普及为主线,以综合,好用,实用为定位。就编撰内容而言,要充分保障课程科学性和加强课程新颖性,既要具备传统农耕知识,又要更细致地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念,在尊重科学和劳动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扩展自身多方面素质,从而较好地为“耕读课程”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保障。
其次是利用校本课程发挥农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使校本课程得到很好的利用,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真正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学应以教师为服务对象,适时地进行培训讲座,请教育专家、行业能手为老师们做训练。这样有助于教师队伍深入了解农学方面的某些专业知识并将其纳入自我理解之中,同时为学员们提供授课训练,明确表述有关知识,可以确保耕读教育的课堂质量。根据中学生特点,教师也可组织开展有关劳动知识竞赛、“劳动光荣”演讲比赛,使学生在“耕”中真正了解“读”、在“读”中学“耕”。
多学科相结合,开展“耕读田园”课程
人文科学与“耕读田园”课程的结合
人文教育与“耕读田园”课程的融合实践,主要包括文学、历史、政治、艺术等常规教学学科与“耕读田园”课程的融合。如语文实践的融合:了解耕读历史,欣赏田园劳动诗词。历史实践融合,包含耕种工具和农耕方式的历史发展,农耕文化继承等内容。政治实践融合,则包含劳模精神解读,劳动所蕴含的经济学内涵等。艺术实践融合则更为广泛,包含农耕歌曲传唱,田园绘画写真,农耕和舞蹈的艺术展现等等。耕读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源泉,在语文,历史,政治和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评析和欣赏耕读作品来增强学生对于耕读的认同。例如田园诗就是典型耕读文化的产物,晋代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以其农耕体验为基础,写下《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这样一些诗篇;在音乐和美术中,有许多描写农耕场景的歌曲和画作,例如音乐作品《劳动号子》就是劳动群众集体创作的生活乐章,画作《拾麦穗的女人》则显示出劳动尽管辛苦,但人们仍然从劳动中寻找着快乐等等。它们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全面彰显着劳动之美。教师在农耕教育中要融入人文学科,深化学生对劳动实践当中传统文化,艺术审美和模范精神的认知,促使他们对于劳动价值进行认可。
科学与劳动实践的融合,则主要包括理科课程与“耕读田园”課程的融合。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知识,理科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的农耕种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如物理实践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作机械的使用方式;化学实践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化肥生产和施用,农药施用和检验等;生物实践融合,则包含了生物育种,种养技术指导;地理实践融合,则包含了农业气候分析,土壤质量检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这些学科和“耕读田园”课程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劳作意识,劳作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生态文明与“耕读田园”课程的结合
根植于农耕文明中的二十四节气凝聚了中国古人在天文、历法、养生等方面的智慧,同时又包含了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深邃的哲学、伦理和美学精神,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5项发明”,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耕读田园”校本课程应以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农耕文化为主线,将劳动教育与生态教育贯彻于学科融合之中,使学生体会劳动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与劳动人民所具有的智慧。教师可以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特点,研究与其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二十四节气中英文诗歌鉴赏、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和风俗介绍等。农耕文明提倡顺应自然,人应该因时、因地地与自然相协调,寻求一条可持续的课程教学道路。教师将二十四节气与文化内蕴相结合进行学科融合教学,从农耕和生态文明的角度介绍各个节气的起源、制作有关食品等,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生态文明所带来的可贵之处,养成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和谐成长的生态文明观念。
勤耕细作方能丰收,“耕读田园”校本课程把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德育相结合,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感受生态文明的美好,使学生在田间劳动和因时因地栽培中感受自然的魅力,懂得顺应自然和尊重规律的意义,并在体验节气之美的过程中理解农耕文化的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确立正确理想信念。
总之,“耕读田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耕种技能,培养学生的农耕意识和务实精神。通过“耕读田园”课程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可以弥补现代化农业从业人员不足的现状。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耕读田园”课程的实施活动,让学生了解作物的天性,养成科学的劳动观。
(作者单位: 龚艳虹,临洮县玉井镇
陈家咀学校,杨佩佩、常智勇: 临洮
县椒山初级中学。本文是甘肃省教育
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
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以劳
动教育为主的中学田园课程研究——
以学校“耕读田园”为例》,课题
立项号:GS[2021]GHB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