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可
1
最近在刷微博时,看见一个网友分享了这么一则故事: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实习归来,他们在带队的教授家里撮了一顿。愉快的晚餐结束后,桌上杯盘狼籍。几个同学抢着要洗碗,教授却满面笑容地阻止道:“不急,有人洗呢。”教授将碗筷放进水池,先冲去油污。然后,轻轻地走到他八十高龄的老母亲身边:“妈,洗碗喽……”同学们一下子都楞住了。只见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萎靡,精神焕发地走到水池边,慢腾腾地洗起碗来,花了半个小时才把碗洗完。教授高兴地对老太太说:“您辛苦了,歇歇吧。”他拿了块毛巾,给母亲擦手。教授搀母亲回房后,又返回厨房,把碗重新洗了一遍。
教授对着诧异的他们说:“做母亲的没有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即使她老了,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儿子需要她,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孝敬父母,除了帮助父母外,还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爱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会正确接受父母的爱,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其实,舍得“用”父母,他们会更开心。让父母帮忙洗个碗、扔个垃圾、做顿饭,就是给父母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给父母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做子女的还很需要他们,让他们有机会表现爱你的地方。这应该是子女对父母更深层次的孝!
2
年初时,表哥结婚了,他还用积攒多年的存款,在大城市里买了套房子。表哥觉得,父母为家庭呕心沥血,吃了不少苦。如今他有了不错的发展,就把父母接到城里一起住。可最近表哥的父母回乡下过年了,而且还说过完年也不打算进城了。
我问表哥,这一年,是不是哪里怠慢他们了?表哥也是一脸无辜,说:“我连碗都没有让他们洗过,还给他们买了不少高级的家用电器,给他们享受生活。平时也没让他们做一点点家务,生怕他们累着。可能是乡下的父母大都不太愿随孩子进城吧,我们这做孩子的也很无奈啊。他们总说自己是劳碌的命,享不了清福,我们也没办法。”
可后来,却听表哥的父母说,刚开始去表哥那会儿,表哥还经常和他们聊工作上的事。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表哥不再愿意和他们老人家说生活上的事。还常说,说了他们也帮不上忙,只會干着急。虽然说什么活也不让他们干,可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内心空虚,感觉自己什么也帮不上孩子们,孩子做的工作,他们也不懂,孩子们的娱乐,他们也不会。于是,父母就觉得自己在家里就是干吃饭,最多余的人。
傅首尔曾在节目上说过:“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你的父母,帮助他们,接纳他们。让父母觉得我和你一起拥有这个精彩的日新月异的令人眩目神谜的互联网时代,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无论时代怎么变,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不变。百善孝为先,我们为人子女,都想好好孝敬父母。但很多人以为孝敬父母,就是照顾父母日常生活起居,把他们供养起来,不让父母做任何事情。可这种做法的结果,只会让父母的内心离自己越来越远。所以,不要让父母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成为了毫无所用的人,成为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3
著名教育专家卢勤说过:“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我们在爱父母的同时,也要懂得创造给父母爱我们的机会。生活中,我们应改变爱的方式,把爱的机会还给父母。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让父母更自信、更幸福。所以,趁我们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一定要学会关注他们的内心,用最好的方式孝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