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学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探究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基于学科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现状,高中历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在本文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性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历史授课方式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说教,教学方法单一,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忽略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课堂节奏很快,把一些概念讲述得比较模糊,知识点之间没有做好恰当的衔接。高中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事件之间有着时间衔接,教师在讲述历史的事件时,可以结合时间轴,把本节课要讲的知识捋清楚,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容易接受、更好掌握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需要记忆的东西就越多,学习压力很大。有的高中历史教师也认为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最重要,于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也难以将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和生活實际相结合,使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很低。
二、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成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指南。教师通过对知识载体、教学活动开展途径的整体考虑,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按照不同学生的学情、历史学科知识结构和历史知识技能认知水平的不同,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维度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以及历史解释能力,从而能够认识历史、尊重历史。
2.创设互动课堂进行探究。
历史课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人物事迹和事件,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不能脱离历史时空而独立存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已学的知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例如,播放相关历史资料或纪录片,让学生进行直观学习,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要注重渗透爱国思想,讲述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中的爱国志士,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提倡小组合作探究。
(1)课后布置作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可以通过布置探究任务的方式,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合理划分和小组分配,让小组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例如,在介绍罗斯福新政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总结罗斯福的经历,查找与之相关的故事,让学生探究罗斯福成长经历,进而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课上进行讨论。在合作任务布置后的学生交流中,往往会有不同想法和理解的出现,针对学生对史料的不同理解,教师需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讨论,确保学生在原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对史料有不同层面和角度的认知,进而培养其历史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从而能够理清王安石变法的脉络。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只是学生的成绩,更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建立。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科书里包含了重要历史事件、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等,这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探究性措施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点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