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2023-06-14 05:30唐丽娟王俊
关键词:科技人才长三角队伍

唐丽娟 王俊

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综合评价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呈现高端人才集聚能力日益加强,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等发展态势。通过与沪苏浙比较,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育高端人才能力、科技人才的优质科技成果、双一流大学发展等方面还有差距。同时还存在高端创新型人才仍较缺乏、性别歧视现象、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从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和政策环境,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集聚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新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升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推进安徽科技创新。

关键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G8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43(2023)02-0199-06

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十三五”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科技部关于科技人才工作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國战略,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人才支撑。虽然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通过与沪苏浙等长三角区域省市进行比较,全面分析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1.1 高端人才集聚能力日益加强

近年来,安徽省实施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围绕主导产业,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广泛汇聚海内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皖创新创业,高端人才集聚明显。两院院士从2011年的25人增长到2020年的38人;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累计数从2011年的36人增长到2020年的355人,增长8.9倍;截至2020年,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274个[1-5],具体情况见图1。

同时,安徽省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力度,集聚了一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十二五”以来,省学术带头人从2012 年的403 人增长到2019 年的859 人,年均增幅10%;专业技术人才从2012 年的243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414.6 万人,年均增幅6.9%;农村实用人才从2012 年94 万人增长到2019年186.5万人,年均增幅10.3%;高技能人才从2012 年的91.6 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148.8 万人,年均增幅7.2% [1-5],具体情况见图2。

1.2 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研发人员数量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R&D 人员数达27.9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36.2%(见表1),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9.5万人年,较“十二五”末增长了46.6%,其中科研机构1.1万人年,高等院校2.4万人年,企业15.1万人年,分别占总数的5.6%、12.3%和7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4万人年[6],占总数的 71.9%。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R&D活动人员60人年,较“十二五”末增长了94.8%。

1.3 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科技创新发展程度为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研发投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创新人才发展优劣情况。2020年,安徽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为883.2亿元,同比增长17.1%,研发投入强度为2.28%,较上年增长0.25个百分点。安徽省研发投入强度自2012年冲上全国第10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从2015年的147.9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37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20.1%,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2.82%增长到 2020年的4.95%,年均增长 0.426个百分点。2020年,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及其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位居全国第6和第4,分别较2015年上升2位和3位。

2 长三角科技人才发展情况比较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力地增强了长三角人才集聚效应,但也给安徽省带来挑战。

2.1 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

相比于沪苏浙,安徽省引进、培育高端人才能力不强,且科技人才的优质科技成果较少。一方面,安徽省国家级研发平台数量和沪苏浙相比相差不大,但高层次科研人员相对较少,尤其是“两院”院士数量相差较大。截至2019年,安徽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家,比浙江省多1家,是江苏省的39%,上海市的25%,但安徽省“两院”院士仅38人,约是浙江省的70%,江苏省的37%,上海市的21%。另一方面,安徽省优质科技成果仍需加快形成,科研人才的产出绩效仍有待提高,创新活力亟待进一步激发。2019年,安徽省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是浙江省的73%,江苏省的15%,上海市的15%。

高校建设和科技人才发展两者之间存在互赢共生的关系,有效的高校建设会助力科技人才的引培,而科技人才的优质发展也会促进高校的全面建设。但纵观安徽省高校建设方面,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和沪苏浙相比,差别不大,合计120所,位居长三角第2,沪苏浙分别是63、167、109所。而安徽省双一流大学数量不多,仅3所,位居长三角第3,低于上海市(15所)、江苏省(13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省科技人才的有序发展。

2.2 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安徽省研发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员比例较多。从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上看,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体量最小的安徽,2019年拥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17.5万人年,位居长三角地区中的末位,其中研究人员占43.6%,基础研究人员占21.1%,应用研究占26.4%,均位居长三角地区第2,仅次于上海市。相比于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安徽省比较重视基础研究,投入了大量人力用于基础研究开发。

2.3 人才发展环境方面

与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省市相比,安徽省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优劣势同时存在。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安徽省研发投入总量和研发投入强度均低于沪苏浙。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投入增速位居长三角地区之首,具体如表2。同时,安徽省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逐渐显现,政府引导全社会研发经费成效较好。安徽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的比重与第一的江苏省差距不太明显(安徽省76.5%,江苏省79.4%),高于上海市(38.7%)、浙江省(76.3%)。

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上看,近年来安徽省更加重视地方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与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逐步缩小。2019年,在长三角地区中,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378亿元,虽然位居第4,但和第3位的上海市(389.54亿元)差距不大,且其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位居第2,仅次于浙江省(5.1%)。

2.4 科技人才政策方面

上海市先后出台了“人才30条”“高峰计划”,着重集聚各类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江苏省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6条”,突出创新创业导向,坚持产才融合发展。浙江省出台人才新政“25条”,构建“人才+资本”的市场化引才体系,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安徽省出台了“科学中心10条”“安徽人才30条”,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部署,聚焦长三角一体化、科学中心建设等,着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制定的科技人才政策看,各具特点,但是相互之间存在同质性、竞争性和差异性,缺乏区域一体的同步性、融合性和协调性。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端创新型人才仍较缺乏

截至2019年,安徽省拥有“两院”院士38人,远低于沪苏浙。同时,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作为研发活动最为集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安徽省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仅3.7万人,远低于上海市(7.5万人)、江苏省(9.4万人)、浙江省(5.9万人)。

3.2 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女性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撑起半边天,但就业的机会仍远低于男性,在科技活动中,这种现象也依旧存在。2019年,安徽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女性占研发人员的比重分别达30.2%、30.6%,分别比2015年增长2、1.2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一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具体如图3所示。

3.3 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

从人才区域分布来看,合肥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几乎占据了安徽省半壁江山,而池州市、宿州市、黄山市占比不足全省的2%,16个地市中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R&D活动人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6个,可见安徽省区域之间的科技人才投入存在不均衡现象。

3.4 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2019年,安徽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754亿元和研发投入强度为2.03%,均位居全国第11,经费投入强度的竞争力不足,与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有明显的差距,制约安徽自主创新的发展。这也影响了安徽省关键技术领域发明专利产出,2019年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的比例达18.1%,远低于北京市(40.3%)、上海市(22.6%)、湖北省(19.2%)等周边或发达省市;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有效专利数的比例达24.8%,低于北京市(43.5%)、上海市(29.3%)等。

4 几点建议

4.1 着力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和政策环境

一是营造爱才氛围,大力宣传在皖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典型事迹,及时介绍各种合作发展的机会和前景,切实反映安徽省期望与创新创业人才合作的真情,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强化对战略科學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导向。二是提供完善周全的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开放高效、分类适用的外国人才服务管理体制,促进外国人办理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各环节密切衔接。三是贯彻落实新阶段江淮人才政策,高标准建设一批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务区,扩大“江淮优才卡”实施范围,在住房保障、金融贷款、家属安置、子女就学以及平台支持等方面,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政策,为人才提供便利。

4.2 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集聚作用

一是加快推进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支持实验室探索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面向海内外选好建设带头人,大胆挑战世界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培养集聚一批具有重大创新潜力的基础研究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二是推进省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支持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重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共同投资、合作经营,建立若干省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三是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树标提质,加快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立柔性人才引进使用机制、高效可行的成果转化机制及灵活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广泛集聚海内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四是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皖合办实体性教学科研机构,吸引高端人才来皖开展研究、“带题指导”。

4.3 着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新机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突出品德、业绩与能力的综合考核,探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不同指标设定不同的适用范围,指标参考值涵盖国际、国家、地区标准与产业、行业、企业标准及系统、部门、机构标准等,并不断动态扩充和完善。二是改进创新人才评价和考核方式。推行代表作评议制度,尤其是要推进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与影响,实施贡献评价人才提升行动,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三是转移人才评价主体,推广实行用人主体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制度,下放评价权限,由用人单位和业内人士制定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R].2017:2-3.

[2]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R].2018:2-3.

[3]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R].2019:2-3.

[4]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R].2020:2-3.

[5]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R].2021:4-7.

[6] 李红兵,李颖,陆婉清,等.安徽省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科技,2020(11):9-13.

[7] 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3-69.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nhu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ANG Li-juan   WANG Ju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11,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team in Anhui Province is conducted,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team in Anhui Province is showing a trend of increasing high-end talent gathering capacity, continuous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ersonnel, and increasingly optimiz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team. Compared with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there is still a ga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hui Provinc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team in terms of introducing and cultivating high-end talent capabilities, high-qual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a lack of high-end innovative talents, gender discriminatio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al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Suggestions which include creating a strong atmosphere and policy environment that respect talents, leveraging the talent gathering rol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ew mechanism for evalu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capacity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team in Anhui Province, and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eam; constructi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責任编辑:叶松庆)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长三角队伍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