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对颈肩腰痛患者的影响

2023-06-14 02:24郑瑞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1期
关键词:正骨腰背腰痛

郑瑞鹏

河南省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综合二科 450000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僵硬感与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近年来随着电脑、电视以及手机的普及,颈肩腰腿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日趋年轻化。中医认为,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肾精虚损、气血亏虚,若受风寒入侵,会使经络不通,从而导致疼痛。所以,临床治疗应以舒筋活络、益气补肾为治疗目标[2-3]。目前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方法较多,针灸是中医常见的治疗手法,可通过穴位使患者经络通畅,从而缓解临床症状[4]。脊柱推拿可通过对颈椎以及脊柱相关组织进行按摩,临床效果明显。因此,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对颈肩腰痛患者疼痛症状和腰背肌功能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2.14±2.34)岁;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14.67±2.41)个月;疾病构成:颈椎病16例、腰肌劳损9例、腰椎间盘突出8例、肩关节周围炎7例。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2.23±2.51)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15.12±2.22)个月;疾病构成颈椎病17例、腰肌劳损8例、腰椎间盘突出9例、肩关节周围炎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颈肩腰痛临床指标;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全;沟通障碍者;手术指征;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1)取颈椎痛患者双侧肩并、双侧颈夹脊穴、双侧外关、双侧风池,配穴有合谷、曲池、大椎、后溪。(2)取腰肌劳损患者双大肠俞、阿是穴以及腰阳关。(3)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大肠俞、双肾俞穴、腰阳关以及腰俞。(4)取肩痛患者天宗、阳谷、肩中俞、肩外俞、曲池、外关。将针刺入穴位10~30mm深处,局部感到酸麻后将针留置30min,每行针1次间隔10min。1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根据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对患者错位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小鱼际或右手掌根部对患者颈椎部位以及腰骶部推拿治疗5min左右。而后沿着脊柱两边的膀胱经线路自上而下到腰骶部对患者进行推拿,反复推拿30次。再用双手对脊柱正中从里到外治疗20次。同时采用点按法对患者肩井、曲池、合谷等穴位手法刺激。最后使用手掌对患者腰部进行拿捏5min,使患者身体得到放松。1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疗效评判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身体状况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且可进行正常的活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身体状况遇恶劣天气或过度劳累时会稍感不适,但不影响正常活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疼痛、肿胀、功能受限。运用4级评分法对症状进行评分,每项0~3分,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3)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MPQ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具体评分分类为:疼痛情绪评分(PRI-S)、疼痛感觉评分(PRI-A)、疼痛总分(PRI-T)、现实疼痛状况(PPI)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总分10分,分数越低,代表痛感越弱。(4)治疗前后腰背肌力。根据等速测定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定。评定指标包括:腰背伸展状态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以及腰背屈/伸比(F/E)。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5.00%(χ2=4.800,P=0.028<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受限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受限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RI-S、PRI-A、PRI-T、PPI及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I-S、PRI-A、PRI-T、PPI以及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背肌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P、PT以及F/E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PT均升高,F/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腰背肌比较

3 讨论

颈肩腰痛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或外力导致的慢性疼痛。由于该病症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轻症患者有一定自行恢复概率,但容易被患者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长期久坐、弯腰、低头以及睡眠姿势不当造成的软组织被牵拉,发生缺血缺氧情况,造成血管通透性被影响,导致大量炎性因子分泌,从而引起疼痛[5]。中医认为,颈肩腰痛可归纳到“痹症”等范畴,患病原因多为患者久病虚耗、肾气不足、跌打外伤以及劳倦内伤,致使经络不通导致疼痛。治疗应以补益肝肾、息痛止痉、散寒除湿、舒筋活络为原则。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中医针灸可有效缓解颈肩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中医认为,颈肩腰痛主要是由于患者正气不足,导致风寒湿邪入侵到体内,滞留在经脉肌肉、颈部以及筋骨关节各组织处,进而发病。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法,通过对各穴位的灸疗,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以及祛湿驱寒的治疗目的。有研究显示[6],颈肩腰痛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体内脊柱的内外源性与神经性的平衡性被破坏而引起。因此,可通过脊柱局部正骨推拿调整脊柱功能单位力线的分布,使患者体内环境得到平衡,以此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后,观察组PRI-S、PRI-A、PRI-T、PPI以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中医针灸可有效降低颈肩腰痛患者疼痛感。这是因为,颈椎疼痛因经脉闭阻、气血失和导致,因此以双侧颈夹脊穴为主穴,联合双侧肩并、双侧外关、双侧风池,同时搭配合谷、曲池、大椎、后溪等穴位,可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祛湿止痛的作用。中医认为,疼痛源自气血不通,通则不痛,可通过局部按摩推拿的手法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7]。通过局部推拿可使神经根压力得到减轻,并纠正神经根位置,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症状。本文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PT、F/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中医针灸可有效提升颈肩腰痛患者腰肌功能。分析原因:腰部疼痛主要与气血不畅和气滞血瘀等相关,经脉受损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取双大肠俞、双肾俞穴、腰阳关以及腰俞穴位,通过针灸可起到活血通络、舒经通脉以及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通过脊柱局部正骨推拿,可纠正患者错位缓解,打通体内经络,使肌肉得到放松,促进生理功能调节,提高腰肌力水平[8]。

综上所述,在对颈肩腰痛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中医针灸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感,提高腰背肌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正骨腰背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职业腰痛早防治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