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3-06-14 02:19张佳齐
关键词:安徽空间文化

方 胜,张佳齐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信息载体,又包含丰富的空间信息,综合其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认识才能有助于形成对区域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和对区域人类文明史的解读[1]。与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由“人”口传身授而代代传承的,其表现形态为人、物、空间的综合[2]。故而,非遗的衍化与区域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非遗保护工作也更看重对其周边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3]。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确定了3 61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数以千百计的省、市和县级非遗名录,说明绝大多数非遗已经纳入了政府保护范围。基于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统计公布的非遗名录内容(非遗名称、类别、申请地区或单位、保护单位、传承人等),综合自然、人文、经济等多维地理环境信息,使得对研究区内现有非遗的空间分布及其地理环境关系作整体性研究成为可能。这类研究通过运用区位熵、最近邻指数和核密度等空间计量方法,对全国[4-5]、长江经济带[6-7]、珠江-西江经济带[8]、山西[9]、浙江[10]、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1]等大小尺度区域内非遗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类型结构进行测度和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非遗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一些学者也关注到了非遗分布的影响因素问题。非遗作为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事项,受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和河流水系等是影响研究区内非遗分布、起源与传承发展的主要因素。非遗还构成了各地方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一种本地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商业化和旅游开发价值。对此,一些学者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适应不同区域分布特征的非遗保护策略[12-13]。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事务和现象的起源、分布、变动及其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间关系的学科,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为其研究对象之一[14]。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生态和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主题[15]。非遗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同时,非遗需借由人及一定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场所来展现,这便使其具有了空间属性[16]。基于非遗传承地的地理位置坐标,整合其他属性数据,则可以通过GIS等技术进行数字建库。因此,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地图可视化功能可作为开展非遗研究的有力工具。

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及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非遗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但同时相关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鲜有研究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来探知非遗的历史发展过程,已有的相关内容也多只是按时间序列的统计和分析。为此,个别学者引入标准差椭圆方法[17],为解读非遗背后隐含的历史空间认知提供了有效借鉴。第二,关于非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定性化的描述为主,较少地采用数理统计模型来分析非遗空间分异的驱动力和影响因子。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是近些年来解决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从自然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研究[18-19]。第三,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仍不完善,比如较少有对政策制度的关注等。目前,关于安徽省非遗的分布研究较少,且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上述不足。有鉴于此,文章基于已公布的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安徽省的非遗资源空间分布和历史地理演变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安徽非遗项目的保护开发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自然生态多样,文化发展自成一格,非遗项目数量众多、类型齐全。十几年来,安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古徽州“一府六县”为主体范围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模式的先头兵,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近些年,安徽省逐渐完善省级文化生态区制度,相继设立了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9项、省级680项。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公布的资料,对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数据进行摘录和核对,并对收集到的非遗项目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和统计:有多个申报地区或单位的非遗项目,按其所在县级行政区进行拆分;既是国家级项目又是省级项目的同地区同一非遗项目按照1个项目数量统计,且将项目类型不一致的按国家级项目来认定;根据官网公布的项目介绍或文献资料统计各非遗项目的起源时期;最后以项目发源地或者保护单位作为定位点,通过百度地图拾取坐标系统,得到681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地理坐标点数据。

行政区、河流水系、湖泊和道路等矢量数据来自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公布的1∶100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DEM数据来自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提供的GDEMV3 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安徽省各市的人均GDP、博物馆数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和各市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公报。

基于上述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建立安徽非遗项目地理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安徽非遗项目进行时空分布的分析与可视化表达。

(三)研究方法

1.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标准差椭圆。通过标准差椭圆方法,可以从全局角度显示和分析要素的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20]。将非遗所在地抽象为点状要素,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对安徽非遗项目进行时空上的整体分析,用标准差椭圆的偏角和长轴来反映非遗各历史时期和总体空间格局的主导方向及演变趋势,以中心的偏移轨迹体现安徽非遗演变的历史地理过程和发展差异程度。

最近邻指数。最近邻指数R是表示点状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相互接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本文利用其来评价安徽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类型。

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地理要素的集聚程度和集聚区域,采用核密度定量表征安徽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

2.GeoDetector因子探测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是一种探测空间分异性并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统计学方法,其优势在于共线性免疫,也不需要作规一化处理[21]。本研究主要利用其中的因子探测器,计算式为:

(1)

二、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安徽非遗的地理重心演变

非遗是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产物,其研究离不开历史属性。根据已有研究,可将安徽非遗起源的历史阶段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和明清共6个时期。按照文献资料记载可以确定或大致推测各项目的起源年代,最终统计为674处(见表1),另有铜陵牛歌、贵池民歌和全椒民歌等7项非遗尚无法确定其起源时期。

表1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历史时期类型数量分布

基于非遗项目的地理坐标点及其时间属性,利用ArcGIS 10.2软件的标准差椭圆工具可以得到各历史时期安徽非遗项目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见图1)。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安徽非遗总体呈西北-东南的分布格局,但在时间上,非遗在各历史阶段上分布标准差椭圆的范围、主趋势方向存在明显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安徽各历史时期的非遗中心基本沿着总体标准差椭圆的长轴分布,并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发生了明显的空间动态变化: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非遗中心位于安徽北部,并逐渐从西北方向往东南方向移动,隋唐五代时期和宋元时期的非遗中心位于安徽南部的长江两岸,而明清时期的非遗中心则趋于非遗分布总体标准差椭圆的中心。

图1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历史时期中心分布图

最后,结合各历史时期的类型数量分布,对安徽非遗项目的历史地理演变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以北地区开发较早,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六成以上的非遗项目在此集聚。因此,该历史时期的非遗中心位于安徽北部的淮南市寿县境内。先秦时期的非遗项目类别涉及6大类,以民间文学和传统技艺居多,“老子传说”“庄子传说”和“鞭打芦花”等民间文学既富有神话色彩又具有教化意义。

2.发源于秦汉时期的非遗项目以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学为主。豆腐、桑皮纸、歙砚等传统制作技艺闻名于世,“孔雀东南飞”、垓下民间传说、二乔传说等民间文学展现了当时人们浪漫的精神追求。该时期非遗标准差椭圆的短轴较长,说明其分布较为分散,同时长江以南地区的非遗数量有所增加,因此此时期的非遗中心向东南方有所偏移。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非遗数量最少,传统技艺类非遗占主导地位,有阜阳剪纸、皖南木榨油、紫金砚等,传统制作技艺涉及的种类较之前增多,体现了当时人们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此历史时期,长江以南地区非遗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当时皖江地区已得到了充分开发,但淮河流域非遗数量依旧最多,因此该时期的非遗中心向南移动幅度不大,仍处于安徽中部偏北的位置。

4.隋唐五代时期的非遗数量明显增加,达到了68项。其中,以庙会活动为主的民俗类非遗数量急剧增加,且主要富集于皖南山区。九华民歌、徽州民歌、齐云山道场音乐、九华山佛教音乐的发展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宗教在安徽尤其是皖南地区逐渐兴盛起来。这一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非遗占到了一半以上,非遗中心也产生了较大距离的移动,到达了芜湖境内的长江北岸。

5.宋元时期的非遗数量出现下降,以花鼓灯为代表的传统舞蹈类非遗数量明显增多。由于黄河夺淮加之战乱频繁,黄泛区民生凋敝。而皖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相对安定,特别是北宋时期徽州府的正式设置,标志着徽州文化的逐渐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富足的生活催生出了徽派传统民居、徽笔、徽派盆景、徽州竹雕、徽菜系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非遗项目。这一时期的非遗中心向东南偏移至铜陵境内的长江南岸。

6.到了明清时期,由于距今时间较短,加之安徽在该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徽商的兴盛,使得众多的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保留。在安徽省9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源于这一时期的就达56项。文化的繁荣尤其体现在戏剧和曲艺的发展上,这一时期徽剧、庐剧、黄梅戏、花鼓戏、目连戏、凤阳花鼓等遍地开花,徽班进京更是国粹京剧诞生的标志。此一时期的非遗中心移动至安徽中部,且基本位于非遗点分布总体标准差椭圆的中心。

(二)安徽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

从行政区划分统计来看,安徽省各市非遗的数量分布具有明显差异(见表2)。通过自然断点法,将安徽省非遗项目在各地级市的数量分布状况分成5个梯队。首先,黄山和宣城两市居第一梯队,分别占全省的15.6%和12.2%,其中,黄山市的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的数量均为16个地级市之首;其次,合肥、亳州和安庆为第二梯队,占比为7.5%~9.7%;阜阳和宿州为第三梯队,占比分别为6.3%和5.7%;芜湖、池州、滁州、淮南、六安和马鞍山为第四梯队,占比为4.0%~4.8%,各市的非遗项目数量非常接近;最后是蚌埠、淮北和铜陵,其非遗数量最少,占比仅为3.4%、2.6%和2.5%。

表2 安徽各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分布

通过ArcGIS 10.2软件的平均最近邻工具运算,得到安徽非遗总体的最近邻指数值为0.426,表明其在空间上总体分布为聚集分布型。随后,运行ArcGIS 10.2软件的核密度分析工具,生成安徽非遗项目的核密度分布图(见图2)。结果表明,安徽非遗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南部密度大于北部和中部,其中中部地区密度最低。在分布形态上,安徽非遗总体呈极核区与轴带分布,其中以黄山为中心形成了1个高密度核心区,涵盖了黄山市大部分区域和宣城市绩溪县全域;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中心形成了1个次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以九华山及其以东的长江干流、颍河-淮河干流为轴形成了2个中密度聚集带,其中沿长江中密度聚集带与黄山高密度核心区相连接;还有一些范围较小的中密度核心区散落在亳州、淮北、宣城市区及其周围;低密度区主要分布于蚌埠西北部、滁州中部、淮南寿县南部、合肥北部和南部、六安西北部、安庆西部以及宣城东南部等区域。

图2 核密度分析图

三、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 因子选取

根据相关理论,并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将影响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维度(见表3)。1.自然因素:文化生态学认为,一定的地理空间是区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形载体[22],由各种自然生态要素组成的地理空间具有差异性,必然会影响到人们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因此选取海拔(X1)和河流水系(X2)2个因子作为该影响因素的表征。2.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是区域文化生态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组织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生态条件,因此选取交通状况(X3)、文化环境(X4)、政府政策(X5)3个因子。3.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X6)、文化产业(X7)及产业结构(X8)3个因子。经济发展和生计活动对延续文化传统、传承技术发明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经济发展因子可以反映出地区的经济实力,而文化产业和产业结构则体现了该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程度。

表3 解释变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二) 因子作用分析

以安徽各地级市的非遗项目数为因变量,以上述8个因子为自变量,导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最终得到表4的运算结果。

表4 模型运算结果

在自然因素中,河流水系(q=0.705)达到了显著水平。通过ArcGIS 10.2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工具将安徽非遗与境内河流水系进行空间耦合(见图3a),随后利用空间查询工具查询,结果显示安徽主要水域的15km缓冲区范围内共覆盖了580个非遗点,占总量的85.2%。河流在一个地方文化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首先,河流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资源,如巢湖有巢氏传说这一非遗项目就表明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人类在此聚居繁衍生息,而巢湖作为一个地名也成为其地方重要的一个精神文化符号。其次,河流又是各地方之间连接的交往通道,尤其是上下游人民可以通过水路频繁交流来往,长此以往在一定的流域范围内就会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地理区。最后,河流的水利与开发更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建造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芍陂”即安丰塘,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作用,后人围绕此工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从图3a中还可以发现,在淮河、长江、新安江等干流以及颍河、涡河等重要支流的两侧聚集分布着较多的非遗点。

图3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因素中,交通状况(q=0.712)、文化环境(q=0.811)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文化环境因子对影响安徽非遗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大。通过对图3b分析,可得出安徽省内国道和省道的5km缓冲区范围内共覆盖了585个非遗点,占总量的85.9%,表明交通与非遗显著相关。从本质上来看,非遗仍属于文化范畴,历史文化传统是非遗产生的沃土。从历史发展和地理条件等方面考虑,本文将安徽划分成以淮河文化区、皖江文化区以及包括黄山市和绩溪县全域的徽州文化区三大文化地理区(见图3c)。实际上,安徽北部的淮河流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辐射,而皖南地区则具有吴越文化特征。淮河文化区内有244个非遗点,非遗项目类型齐全且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的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淮河文化区内的非遗主要呈现出南北交融特点,兼具农耕文化与水乡文化之风格。同时,由于战争与自然灾害交织,该文化区的非遗还具有明显的尚武特点,武术类非遗项目突出,涉及战争题材也比较广泛。皖江文化区内分布有307个非遗点,历史上皖江两岸戏剧文化、书画文化、宗教文化独树一帜,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文学艺术成就卓著。以古徽州府为中心的徽州文化区内有130个非遗点,虽然该区域面积占全省面积比重小,但其非遗数量占全省总数的约1/5。明清徽商兴盛,他们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宗族观念深厚,产生了以徽州三雕、徽州楹联匾额和徽州祠祭等众多徽州文化代表性非遗项目。

在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q=0.627)、文化产业(q=0.430)和产业结构(q=0.129)等因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因素对于非遗分布响应强度较高的经验有所不同,但与现有关于安徽地方经济与非遗分布相关性不明显的结论相一致[24]。究其原因是,当下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尤其非遗产生的历史经济环境与现代经济发展格局差异比较大,因此导致经济因素中各因子与非遗分布的相关性不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安徽非遗在各历史时期的总体空间格局呈现西北-东南方向分布。非遗中心基本沿着总体标准差椭圆的长轴分布,中心轨迹为西北-东南-西北,整体向东南方向转移。发源于远古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非遗数量较少,隋唐五代之后非遗数量开始明显增加。安徽非遗的历史地理演变基本与安徽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脉络相一致,非遗所涉的题材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时社会文化的状况。

2.安徽非遗呈现出极核区与轴带集聚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黄山、宣城两市为安徽非遗数量分布的第一梯队。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在黄山形成了1个高密度核心区,在合肥形成了1个次高密度核心区,分别在长江两岸、淮河和颍河两岸形成了2个中密度聚集带,低密度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

3.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计算,得出文化环境、河流水系和交通状况等因子与安徽非遗的空间分布相关性显著,文化环境是主导因子。85.2%的安徽非遗分布在主要河流的15km缓冲区内,说明河流在一个地方文化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非遗的文化艺术特征。政府政策因子以及经济因素各因子与安徽非遗相关性较弱,说明安徽非遗未能充分得到政府和市场的重视。

(二)建议

1.将历史研究与非遗阐释有机融合。是当代与过去的连接。我们保护和传承非遗,就是为了认知历史与过往,在文脉传承中塑造文化认同、地方认同乃至身份认同。因此要将非遗研究与历史研究、记忆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地方的历史文化渊源,进而丰富和提升非遗的意义与价值。

2.加强整体性保护实践。就安徽省而言,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等3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为区域范围内的非遗集中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政策保障。从空间分布特征和自然因素的分析中,得出安徽非遗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还有合肥、长江两岸以及淮河-颍河两岸,具有河流指向性。由于地理接近性,这些地区的非遗表现出相同的文化特性。因此,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打破行政壁垒,以流域范围或特定的非遗类型为对象,合力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统筹协调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3.重视非遗的经济价值。对安徽非遗的活化传承要适度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进行生产性保护,实现非遗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融合。

文章主要对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进行了研究,但还有更多市、县级非遗名录有待进一步挖掘。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还缺乏更多的尺度分析,如城市与乡村非遗类型的划分、文化空间的考量较少等。此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略显不足,如历史文化因素的选取和解释、政策因子的量化等,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安徽空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谁远谁近?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