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流动重力观测中相对重力仪漂移估计方法

2023-06-14 11:10:04黄江培杜家云曹颖郑秋月刘东吴宇琴王青华
地震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云南

黄江培 杜家云 曹颖 郑秋月 刘东 吴宇琴 王青华

摘要:针对在陆地百千米以上的时变流动重力观测网络中,相对重力仪非线性漂移率和仪器性能偏差是影响观测结果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这一问题,以1990—2022年云南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为例,对比传统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和贝叶斯平差方法得到的非线性漂移率结果,系统测评了贝叶斯估计方法对于提高重力平差结果精度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贝叶斯优化方法给出合适的仪器权重和非线性漂移率,减少多台相对重力仪性能差异造成的误差和传统线性漂移计算方法造成的有效漂移遗失,提高平差结果的精度。

关键词:漂移率;贝叶斯估计;流动重力观测;平差结果;云南

中图分类号:P31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23)04-0511-10

doi:10.20015/j.cnki.ISSN1000-0666.2023.0060

0引言

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高精度时变重力被视为探测地球内部密度变化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科学研究领域,包括矿物探测(李小孟,曾华霖,1996)、地壳构造特征(陈石,王溪身,2015,汪健等,2015)、地下水变化特征(佘雅文等,2015)和地震研究(卢造勋等,1978;陈运泰等,1980;吴国华等,1995,1997;祝意青等,2015,2018;孙少安等,2015;胡敏章等,2019;Xing et al,2021;刘洪良等,2021;黄江培等,2022)等方面。但在高精度重力获取过程中,受外部环境、仪器设备性能等影响,其数据质量成为众多学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外部环境中的温度、气压、固体潮等影响因素目前已经有被国际学会接受的经验改正公式进行解算;由于个体差异极大,仪器性能方面的一次项、格值系数、漂移率等特征,无法进行统一规定,只能通过仪器厂商的出厂设置、观测前的仪器标定、观测数据的似然估计综合获取。

2010年以前,中国大陆的流动重力观测网络主要采用以Lacoste(拉科斯特)和Burries(贝尔雷斯)为主的金属弹簧重力仪进行流动重力观测工作,金属弹簧型的漂移率基本为(1~3)×10-8(m·s-2)/h(邢乐林等,2010;赵云峰等,2018),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仪器一次项及格值系数的改正研究。2010年以后,CG-5型石英弹簧相对重力仪被引进并广泛应用,其采用自动倾斜补偿、高精度温度控制、电子读数等先进技术,出厂设置将格值进行了处理,参数估计中只需要考虑一次项及漂移率即可,而且在一个观测周期内,可以采用相同的一次项系数解算(郝洪涛等,2016,黄江培等,2020)。

2009年6 月,中国地震局在武汉及江西九江庐山基线场对10 台CG-5 相对重力仪进行测试,显示其静态漂移率呈较好的线性,平均静态漂移率与平均动态漂移率符合性较好,个别仪器线性漂移率较大,最大超过100×10-8(m·s-2)/h(邢樂林,李辉,2010)。通过本次标定,发现平均动态漂移率与静态线性漂移率吻合较好,认为将动态漂移进行线性化计算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CG-5相对重力仪的零点漂移并不是线性的(汪健等,2016;杨雅慧等,2021),并且漂移率变化可达到10×10-8(m·s-2)/h(隗寿春等,2016,2017),因此在一个观测周期内将漂移率当做一个定值进行平差的方法是不恰当的。针对这种情况,学者们提出了分段平差法(隗寿春等,2016)、基于贝叶斯准则的似然估计法(Chen et al,2019)等,其中贝叶斯平差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部分学者的验证(王林海等,2020;杨锦玲等,2021;Zheng et al,2022)。本文基于云南地区近30年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基于传统最小二乘原理的平差方法计算线性漂移及基于贝叶斯原理的平差方法计算非线性漂移率,提出合理的相对重力仪零漂参数估计方案,以期为高精度时变重力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1数学模型

1.1漂移率

相对重力仪零点漂移是指仪器零点随着弹簧的老化、弹性疲劳、测值段的突变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等因素出现的偏移,在不考虑观测误差和测点重力实际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同一测点在不同时间段重复观测的差值。漂移率则是在单位时间内的零点漂移量,一般取1 h为时间单位。设观测值为g,观测时间间隔为t,漂移率v计算公式为(隗寿春等,2017):

1.2最小二乘平差方法

1.3贝叶斯平差方法

2数据分析

2.1漂移率及点值误差

本文收集1990—2022年云南地区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平差方法(ADJ)及贝叶斯平差方法(BAY)分别计算其漂移率,统计结果见表1,表中ADJ即为整期漂移率,BAY取整期观测中每日漂移率的平均值。其中1990—2013年所用仪器为Lacoste金属弹簧相对重力仪,2014年以后采用CG-5石英弹簧相对重力仪,2014年所用数据为在仪器中设置漂移率后的观测数据,2015年以后所用数据为未进行漂移率修正的数据。从表1可见,不管使用哪种型号的仪器,通过BAY和ADJ计算的每日漂移率的平均值都非常接近。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4年以前,仪器漂移率基本都在4×10-8(m·s-2)/h以内,两种方法计算的点值平均误差也没有明显差距;2014年以后,CG-5相对重力仪的漂移率较大,且漂移率明显是变化的,在一个观测周期内,将漂移率当做一个定值处理是欠妥的,ADJ计算结果的点值误差基本大于BAY计算结果。

2.2漂移率变化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一个观测周期内,使用BAY计算的非线性漂移率的数学期望就是使用ADJ计算的线性漂移率,说明BAY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本文以2020-03期为例,进一步分析1个测期内漂移率的变化情况,图1为2020-03期观测网示意图。

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A→B→C…N…C→B→A的测线往返观测模式,一条测线往返观测时间不超过72 h,其中A→B与B→A构成一个往返测段,2020-03测期共计完成82条测线、275个测段,历时91 d。如果不考虑偶然误差,根据式(1)可以计算出每个测段及每条测线的仪器漂移率,然后根据大量的漂移率样本量,拟合出漂移率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为了与BAY计算结果对应,测段及测线编号均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根据式(1)计算的每个测段漂移率,是将每个往返两次观测的不等差均当做漂移处理,即误差全带入,此时如果观测间隔较短,实际漂移不大,求取的漂移率中大部分是由误差引起的。2020-03期全网观测点值平均精度为8.8×10-8m/s2,全网漂移率为26.3×10-8(m·s-2)/h。根据误差理论,一般取大于2倍误差的变化值作为有效数据,即变化大于17.6×10-8m/s2才能视为计算的漂移率是有效的,通过与漂移率取商,得出测段观测时间间隔需达到40 min以上,才能计算有效漂移率。在实际观测中有部分测段观测间隔低于40 min,所以图2a中,存在部分离散幅度非常大的测点,可理解为观测误差大于实际漂移。图2b中采用往返测线作为计算基础,每条测线均包含2段以上测段,部分高达10多个,每个测段均是一次独立观测,偶然误差能够叠加消除一部分,计算采用的有效间隔时间也较长,所以计算的漂移率离散度明显降低。虽然测段及测线计算的结果均是将误差全带入的结果,不过当样本量较大时,通过拟合得出的趋势是准确的。从图2可以看出,CG-1170仪器的漂移率近似于线性,变化不大,但CG-1169仪器的漂移率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图3为整网计算的使用ADJ和BAY得到的漂移率。

从图3可以看出,BAY结果与所有测段和测线计算的漂移率变化趋势(图2)一致,其中使用BAY计算的CG5-1170仪器的漂移率从4月7日以后一直处于ADJ计算结果的上方,且差值在不断增大;在5月17日之前,使用BAY计算的CG5-1169仪器的漂移率处于ADJ计算结果附近上下波动的状态,但是从5月18日之后,一直处于ADJ计算结果之上,并且差值也在不断增大。在ADJ平差计算时,偏离部分的有效漂移率被当做误差处理了,而BAY算法能够极大的拟合这些有效漂移率。

2.3点值精度对比

从表1能够发现,使用CG-5型相对重力仪后,BAY全网计算结果的平均点值精度均优于ADJ计算结果,本文采用2020-03测期数据,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具体点值精度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σ<5区间,BAY计算结果的点值精度明显大于ADJ计算结果;在σ<7区间,BAY结果测点占比达到86%,ADJ测点占比为60.2%;在σ≥9区间,BAY只有4个测点,ADJ有19个测点,所以,BAY计算方法对点值精度有优化效果。本文在空间分布上分析其优化能力如图4所示。

结合图1和图4可以看出,ADJ计算结果点值误差主要分布在测网边缘和远离控制点的地方,特别是支线上,点值精度较差,这是符合最小二乘平差中边缘效应原理的;BAY计算结果点值误差的空间分布趋势与ADJ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在边缘效应上有明显的优化结果,特别是在支线的处理上,能够明显降低点值误差。

2.4实例分析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后,刘东等(2021)和黄江培等(2022)采用相同的相对重力历史数据,分别采用ADJ和BAY方法进行解算,并分别对震前相对重力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对两份解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采用相同的绘图范围和历史数据,并使用相同的色标。总体来看,两种方法解算的重力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漾濞地震震中西南侧的局部区域异常不一致是两位学者对重力变化高频噪声的取舍不同所致。

从图5b可以看出,在震中附近,NW-SE方向上形成了一个弱四象限趋势,沿红河断裂带是以负变化为主。震中附近,红河断裂两侧,有正变化趋势,地震发生于零值线附近,符合学者们的部分经验结论(祝意青等,2018;胡敏章等,2019),所以认为本次地震前相对重力变化特征分析时,基于BAY所得结果是能够有效捕捉震前异常的。

3讨论

陆地高精度相对重力观测中,观测段差往返不符值中包含零点漂移及观测误差,如何恰当地区分两者一直是一个难题。在使用Lacoste仪器的年代,漂移率较小且变化也小,经典最小二乘平差方法由于计算方便,计算机语言也比较简洁,无疑是最优的平差方法。但是CG-5型相对重力仪投入使用后,其漂移率较大,且非线性漂移明显,个体差异也大。从表1可以看出,2015—2022年CG5-1169和CG5-1170仪器的漂移率有明显的下降,上下半年也有明显的差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速率有收敛的迹象,上下半年差距也在減小。所以,从长时间来看,漂移率是变化的,且漂移率变化也是非线性的,这种情况下,把漂移率当做一个定值处理是不恰当的。而BAY能够较好地反映漂移率的变化趋势(图3、4),并且受到光滑矩阵的约束,加强了其稳健性,部分离散度较大的漂移率对其影响并不明显。

地震重力的研究是基于高精度重力观测,研究10×10-8m/s级的重力变化,对于云南测区这种数百千米以上的大尺度构造环境的监测,闭合时间长、仪器多、测网复杂的情况下,漂移率的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更需要BAY这种能够计算非线性漂移率,并且根据仪器性能自动分配仪器权重的算法。

4结论

本文利用传统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和贝叶斯平差方法计算1990—2022年云南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的漂移率,并以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的测段时间间隔需要达到40 min以上,才能够计算有效漂移率。

(2)对于漂移较小且非线性变化不明显的仪器观测结果,ADJ及BAY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对于漂移较大且非线性变化的仪器观测结果,ADJ把漂移率当做一个定值进行平差,会把部分有效漂移率当做误差处理,造成计算结果点值误差增大;BAY能够计算出每日漂移率的极大似然值,较好地拟合漂移率变化趋势,具有更好的数据自洽性,计算结果点值精度能够得到明显优化。

(4)在测网边缘和远离控制点、支线等控制较弱的位置,BAY处理结果的点值精度优于DAJ。

综上所述,BAY适用于云南测区这种空间跨度大、时间周期长的测网,由于BAY需要解算的参数较多,计算机解算过程较长,对于仪器数量少、省网级的解算是值得推荐的,但是对于仪器数量多且型号不一的全国联测网的解算,由于对计算机配置要求较高,并且解算耗时较长,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过尝试,可在将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陈石,王谦身.2015.蒙古及周边地区重力异常和地壳不均匀体分布[J].地球物理学报,58(1):79-91.

陈运泰,顾浩鼎,卢造勋,等.1980.1975年海城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J].地震学报,2(1):21-31.

郝洪涛,李辉,孙和平,等.2016.CG-5重力仪零漂改正及格值系数检测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41(9):1265-1271.

胡敏章,郝洪涛,李辉,等.2019.地震分析预报的重力变化异常指标分析[J].中国地震,35(3):417-430.

黄江培,曹颖,刘东,等.2022.漾濞MS6.4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特征及其孕震含义分析[J].地震地质,44(6):1557-1573.

黄江培,王青华,徐声鑫,等.2020.CG-5重力仪一次项系数变化特性分析及其对观测数据的影响研究[J].地震研究,43(1):101-108.

李小孟,曾华霖.1996.高精度重力资料在胜利油区油气藏探测中的应用[J].现代地质,10(2):250-259.

刘东,郝洪涛,王青华,等.2021.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重力变化[J].地震地质,43(5):1157-1170.

刘洪良,王青华,张展伟,等.2021.河北唐山古冶5.1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华南地震,41(2):71-75.

卢造勋,方昌流,石作亭,等.1978.重力变化与海城地震[J].地球物理学报,21(1):1-8.

佘雅文,付广裕,韦进,等.2015.十三陵地震台gPhone重力仪的仪器性能与水文响应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35(5):901-905.

孙少安,郝洪涛,韦进,等.2015.云南景谷M6.6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的区域性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35(4):613-615.

汪健,孙少安,邢乐林,等.2016.CG-5重力仪的漂移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36(6):556-560.

汪健,王安怡,申重阳,等.2015.南北地震带南段莫霍面重力反演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35(6):931-935.

王林海,陈石,庄建仓,等.2020.精密重力测量中相对重力仪格值系数的贝叶斯估计方法[J].测绘学报,49(12):1543-1553.

隗寿春,徐建桥,郝洪涛,等.2017.零漂改正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力数据处理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37(4):403-406.

隗寿春,徐建桥,周江存,等.2016.重力网的分段线性动态平差[J].测绘学报,45(5):511-520

吴国华,罗增雄,赖群,等.1995.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变化[J].地壳形变与地震,(2):66-73.

吴国华,罗增雄,赖群,等.1997.丽江7.0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变化特征[J].地震研究,(1):103-109.

邢乐林,李辉,夏正超,等.2010.CG-5重力仪零漂特性研究[J].地震学报,32(3):369-373.

邢乐林,李辉.2010.Burris重力仪性能研究[C]//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851.

杨锦玲,陈石,王林海,等.2021.华南陆地时变重力观测数据质量评估[J].测绘学报,50(3):333-342.

杨雅慧,刘洪良,郝洪涛,等.2021.CG-5重力仪格值系数修正与应用研究[J].华南地震,41(4):63-68.

趙云峰,祝意青,梁伟锋,等.2018.Burris型重力仪性能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39(2):178-185.

祝意青,刘芳,李铁明,等.2015.川滇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及其强震危险含义[J].地球物理学报,58(11):4187-4196.

祝意青,刘芳,徐云马,等.2018.重力监测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8):9-10.

Chen S,Zhuang J C,Li X Y,et al.2019.Bayesian approach for network adjustment for gravity survey campaign:Methodology and model test[J].Journal of Geodesy,93(5):681-700.

Nelder J,Mead R.1965.A simplex method for function minimization[J].The Computer Journal,8(1):308-313.

Xing L L,Liu Z W,Jia J G,et al.2021.Far-filed coseismic gravity changes related to the 2015 MW7.8 Nepal(Gorkha)earthquake observed by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in China continent[J].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5(2):141-148.

Zheng Q,Yao X,Chen S,et al.2022.Data quality assessment of time-variable surface microgravity surveys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J].Appl Sci,12:3310.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the Zero Drift of the Relative Gravimeter

in High-precision Time-varying Gravity Observation in Yunnan

HUANG Jiangpei DU Jiayun CAO Ying ZHENG Qiuyue LIU Dong WU Yuqing WANG Qinghua

(1.Yunnan Earthquake Agency,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2.Mile Earthquake Agency,Mile 652399,Yunnan,China)

Abstract

In the time-varying gravity observation network covering hundreds kilometers of land,the nonlinear drift rate of the relative gravimeter and the instrument performance deviation are the main error sources that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In this paper,the drift rates of the mobile-gravity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1990 to 2022 in Yunnan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Bayesian gravity adjustment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method.Then the non-linear dirft rate results from these two methods are compared,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ayesian estimation method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gravity adjustment results is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priate instrument weight and nonlinear drift rate can be given by the Bayesian optimization method,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 of multiple relative gravimeters,and reduce the effective-drift loss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linear drift calculation method.In this way the accuracy of the adjustment results is improved.

Keywords:drift rate;the Bayesian estimation;mobile-gravity observation;adjustment results;Yunnan

猜你喜欢
云南
云南图片库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6:00:24
云南图片库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6:00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最后的秋境
云南画报(2021年9期)2021-12-02 05:07:00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聚焦云南
时代风采(2016年12期)2016-07-21 15: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