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 楚文舒
[ 摘 要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让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扶贫脱贫、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全方位改善;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教育事業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就业创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核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民生建设的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民生建设的关键。
[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成就;经验
[ 中图分类号 ]D960 [ 文献标志码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领导人民不断进行民生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让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46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生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第二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脱贫攻坚顺利完成,绝对贫困彻底消除
贫困问题是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按照2010年国家贫困标准来看,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达到77 0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到97.5%,中国人民温饱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到1990年中国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的第一步目标,贫困人口比1978年减少了11 19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73.5%。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着力全面解决8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0年我国贫困人口为46 224万人,比1978年减少了30 8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9.8%,至此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到5 57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5.7%,为消除绝对贫困奠定了基础。[2]138到202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业税废止,农民负担减轻。农业税是国家对于一切从事与农业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农业税的征税方式包括累进税制、比例税制、复合税制等多种方式并存。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实现了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颁布使我国的农业税趋于统一。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49年到2000年间我国农民向国家共缴纳了7 000多亿粮食。但是随着农业税在我国总税收中所占的比例减少,农业税的地位的下降,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农业税的改革,减税和免税的政策的推行让农民减轻了近500亿的负担,8亿农民直接享受到减税和免税带来的益处。2006年初我国的《农业税条例》开始废止,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关于农业的税收成为了历史,9亿农民彻底告别了农业税的缴纳。农业税的废止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权利,体现了我国税收公平的原则。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第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人们的生活艰难,经济低下;面临着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定、市场混乱等问题。1950年政务院做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统一财经和稳定物价,打响了经济领域的第一场胜仗,为建国初期生产力快速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3],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 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31元,比1978年增加了16 997元,平均增长速度为7.6%。[2]4改革开放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大幅度提升,2020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1 210元;197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2020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08 782.5亿元,增长了1 48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长到2020年的72 000元,增长605倍。随着人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加,中国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第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的需求,让人民不断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福祉加强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用从追求实用到追求时尚,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进入到中国千万百姓家,2020年我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4.9辆,每百户电动助力车62辆,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49.6台,每百户热水器拥有量为100.7台。[2]107住宅销售面积逐年增大,2020年住宅销售面积达到154 878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138 308万平方米,年增长率为11.8%,占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的87.96%。2020年住宅的销售额达到154 567亿元,比2000年增加151 388亿元,占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额的89.03%。[2]4
第三,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1949年全国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分别为55个、896个和21个,到2020年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达到3 212个,比1949年增加了3157个;文化馆为43 687个,比1949年增加了42 791个;博物馆达5 452个比1949年增加了5 431个;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表演场馆分别为17 581个和2 770个。2020年图书出版总印数达到103.7亿册,电影节目制作时间为328.2万小时,故事影片产量为531部。[2]577-578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 945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
第四,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人民现代化生活的一个衡量标准,也是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直接反应。新中国成立之前,供水、供气、排水、排污等设施匮乏。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公用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好转,2020年我国的供水普及率达到99%,燃气普及率为达到97.9%。从建国初期制定的“绿化中国”运动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断进步,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8平方米,是2000年公园绿地面积的4倍。[2]6
(二)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第一,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是推动我国民生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条件和动力。旧中国在巨大的反动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教育事业极端落后,精神面貌羸弱,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利被剥夺,百姓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发展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始发展全民性的文化教育,制定了五年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党中央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招生政策。《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支教计划(2015-2020)》等政策的推出,使农村的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师资力量充沛,保证农村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标志着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制度的逐渐成熟与稳定。2021年中国实现了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化、技术型人才。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育发展水平步入了世界中上水平,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提升国民素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建立了列宁小学、识字班和夜校,苏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兴办学校;到1940年陕甘宁边区小学共有1341所,中学共有7所;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比达到80%;[4]学龄儿童入学率仅占20%,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小学生450人,中学生23人,大学生只有2.2人。[5]42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1982年15岁以上人口和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5.3年和5.2年,粗文盲率为22.8%;[6]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清青壮年文盲的任务。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49年20%增加到2020年的100%。2020年学前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85.2%、小学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99.96%、初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102.5%、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91.2%。2020年我国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比2019年增加0.70万所,增长1.33%;专任教师1792.97万人,比2019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由1949年的11.7万人增加到14183万人,本专科招生人数由1949年3.1万人增加到967.45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由1949年的242人增加到110.66万人;在学研究生由1949年的629人增加到313.96万人。[7]2020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达到797.20万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246.96万人,网络本专科毕业生272.25万人;教育事业在不断改革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公平不断彰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了人才,提升了全民族文化素质,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
第三,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持续增加,教育生均拨款制度逐步确立。1940年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经费总额的6.41%,在政府的各项支出中排名第三。建国初期国家财政困难,但是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由1952年的11.62亿元增加到1965年的39.57亿元,增长率为18.50%。改革开放时期是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1978年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达到94.23亿,是1952年教育经费投入的8.11倍。199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67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04%;2000年國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1990年高出2 280亿元,占GDP的比例2.87%。进入新时代,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2 236亿元,是197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35.98倍,占GDP的比例为4.28%;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53 033.8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 908.15亿元,占GDP比例为4.22%。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创业就业
第一,保证人民充分就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工厂,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工商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45年陕甘宁边区有公营商店348家,工作人员2 500-3 000人;拥有肥皂、造纸、石油等工厂120多个,职工达12 000多人。[8]21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满足了人民在根据地日常产品需要的同时,也使根据地人民实现了充分的就业。1949年中国各个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合理地调整工商业,解决失业问题。1952年7月,政务院通过了《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要求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要对裁员问题持慎重态度,不能随意解雇员工。对于已经失业的人员,全党要有步骤的帮助失业者,对失业者进行救济。1952年11月,内务部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冬令救济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照顾失业人员在就业之前的生活,政府要开展救济工作,对尚未找到职业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救济,防治出现因为失业而冻死和饿死的现象发生。[9]51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政务院所公布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中要求各地区把职业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举办各种培训班,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分配就业制度,城镇的劳动力充分就业,职工人数由1952年的1 603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9 499万人。[10]8改革开放后,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实施,就业形式日趋稳定,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报告》、《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等文件有效的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2020年我国就业人员规模达到75 064万人,是1978年就业人员规模的1.87倍。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极大的激发了社会的创业活力,为劳动者拓宽了就业渠道。《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大力推进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政策的推出,减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税务压力,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创业的政策。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由2019年的850万人增加到1 010万人,同比增长19%。[11]中国共产党不断鼓励民营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发展,新的就业形式和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就业形式持续稳定。2021年中国的市场主体达到1.46亿户,是2012年的市场主体的近1.6倍,年均净增长超过1 000万户。[12]2020年新设立企业占比8.0%,新设立企业贡献岗位数量占4.1%;2020年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从1月的3.2个增至9月5.6个,增幅73.6%;每个创业企业平均创造7.3个职位。[13]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我国是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由农业社会不断向服务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大批农民工开始到城市工作,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挑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建设重心转移到城市。1950年到1957年,大批的农民涌向城市,成为工人或者企业员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与1981年相比,1984年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了2 248.5万人,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例由9.1%上升15.5%。乡镇企业就业人數由1980年的3 000万人,增长到1990年的9 265万人。进入21世纪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改善就业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放宽农民在城市就业、培训和定居的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市的转移。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保障农民工进程务工享有合法的权利,制定了一系列消除进城务工农民工歧视的政策。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帮助贫困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就业,推动农民工城市融入。2020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达到46 271万人,占比61.64%;农民工总量为28 560万人,占比38.05%。[14]2021全年农民工总量增加到29 251万人,年增长率为2.4%;其中,本地农民工达到12 079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1.29%;外出农民工达到17 172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58.71%;农民工月均收入水达到平达到4 432元,比2020年增长了8.8%。
(四)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第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为指导卫生防疫工作做出部署。[15]4931952年3月成立的爱国卫生委员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全国的医疗卫生问题,卫生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在县一级设立了卫生院,把原来的中西医个体组成联合诊所,对伤病者进行救助;并且在全国建立了各种防疫机构,改善了城乡卫生状况,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今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县级医院和医疗资源不断充沛,2020年我国共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 022 922个,比1978年增加了853 190个。其中,拥有医院35 394个,比1978年增加了26 10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 492个,比2000年增加了3 10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 036个;2020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64张,比1949年增加了6.48张;[16]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0年4 786 831张增加到9 100 700张。卫生人员数量达到1 347 992人,比1978年增加了5 591 9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到10 678 019人,比1978年增加了8 214 088;执业(助理)医师达到4 085 689人,比1978年增加了3 107 537;注册护士达到4 708 717人,比1978年增加了4 303 494人。[2]523-524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设立了以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为主要内容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制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等社会保障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1952年6月,政务院做出指示要求对国家工作人员和伤残工人实行公费医疗,国家公费医疗制度初步建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建立起与中国计划经济相适应,以集体和单位为基准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实现了从最初的仅由家庭和单位对城镇职工进行保障的单一社会保障到如今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的转变。[17]2522020年我国共有99 864.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1989年增加了94 154.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1989年的5 710.3万人增加到45 62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2010年的10 276.8万人增加到32 85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也由1994年的400.3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36 131.1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稳步发展,基本实现了人群的全面覆盖。2020年共有21 689.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比1994年增加了13 721.7万人;26 76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比1994年增加了24 941.3万人;23 56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比1994年增加了22 651.4万人。[2]608-609同时,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与慈善机构衔接,覆盖城乡;为社会和人民不断提供医疗救助、灾害救济、司法援助、廉价租房、教育助学金和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并且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2020全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人和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的人数分别为805.1万人、3620.8 万人、73.9万人和372.4万人。[2]5372021年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的人员达到60万人,实施临时救助达到800万人。[18]社会福利制度和拥军优抚安置制度也不断的完善。我国形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在内的项目全面、覆盖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5]296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民生建设的核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阶级中来,为工人阶级普及基础教育知识,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的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队伍培养了革命人才。领导工人运动,设立了工会,号召工人群众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来提升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工资待遇,维护工人自身权益。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人民最大的民生需要是实现民族独立,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赢得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完成了土地革命并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党的八大制定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社会趋于稳定。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民生建设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力保障,在不断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制定了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民生保障制度,计划经济条件下民生建设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民生建设,造福人民群众,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民生建设的领导。党的十三大围绕着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和实现温饱制定了一系列的民生政策,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中国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53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党的十六大对小康的目标和内涵做了描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三步走”战略,为中国民生建设提供了新的目标。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对民生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要,已经走向更高层次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民生保障制度;从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六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阐述[20]7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1]64一方面各级民生建设的部门要强化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推动中国的民生建设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另一方面要不断充实人民的政治生活,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到民生建设的过程中来,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民生建设的凝聚力。[21]35不断把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融入到民生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实践中来,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发挥党委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创造社会活力。
(二)民生建设的保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的政策,进行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22]162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人民性。同时,党中央意识到要实现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就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在打倒军阀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解决人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向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的生活,成为“群众党”。1941年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强调党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突出了人民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五四指示》中指出批准农民通过正当和正确的方式获得土地,表达了党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到民生建设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在《共同纲领》中指出土地改革的最主要的力量是广大的农民,尤其是贫雇农、中农是土地改革的基础力量,要循序渐进的把土地归广大农民所有;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土地改革的理论方针,从而更好的调动无产阶级支持者,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人民群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劳动就业问题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任何政府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的人民提供劳动和就业的机会,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如此。1980年,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中提出要拓宽生产方式,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来扩大就业。党的十六大中提出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指出中国的民生建设应该是建立一个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并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突出了人民群众对于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以人民的立场解决好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否为人民办实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衡量党的建设效果的标准。中国梦包括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重视,充分的听取人民的心声,满足人民的需求。民生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人民幸福就是民生所向。“中国梦”的目标就是对人民群众內心充分了解后,进一步改善民生建设水平而要最终实现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为新时代的民生建设事业注入了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6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加强民生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在百年的进程中克服困难的基石。“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时刻听取民意、体察民情,接受人民的监督,推动党的民生建设事业不断向前迈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人民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党是服务于人民的,党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如果党脱离了群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将会动摇,进入新时代,民生建设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制定符合人民需求和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促进民生建设事业取得成就。民生建设要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不断的实现人民群众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目标。人民群众是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要确保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的民生建设中来,为建立民生事业提供基础和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凡是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进行民生建设,民生建设就充满勃勃生机,凡是脱离人民群众进行民生建设,民生建设就如一潭死水。
(三)民生建设的关键: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民生问题,意识到只有做好土地的分配工作,才能在根本上改善农民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旧有的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制度进行改革,颁布了《兴国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等土地纲领,明确了中国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发动土改运动;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给地主保留了部分土地,提高了农民和地主抗日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团结的政策,发展民族工商业。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之前消灭富农的政策转变为留存富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孤立资产阶级的作用;同时,对于有些发展不大稳定的民族地区暂缓土地改革,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主阶级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手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文明不发达,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把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分成三步来进行,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过旺的社会需求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控制。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按劳分配是促进人民群众收入均衡的一项重要的原则。2013年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为提升农民的收入,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数量,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指出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为农民创新创业的技能培训,要对农民进行救助补贴,保障农民基本的收入,并且为农民返乡创业提高收入水平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问题,以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国务院制定了《城镇廉租房工作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对于廉租房的使用做出了严格的规范,推出了廉租房补贴、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的住房补贴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生建设开始由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民生保障模式转变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1]46民生问题的改革是没有终点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注重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供水供暖、养老问题以及废水污染物处理问题。我国的民生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会公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改革,只有不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新时代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要不断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设计民生建设工作改革,并且不断的推动民生建设工作改革的有效运行。民生建设即要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又要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推动民生建设的改革,建立起完备的民生建设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中国共产党要改革和完善民生建设体系,不断提升社会应急防控能力,妥善处理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突发医疗卫生事件等事故。
三、结语
经过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革发展,对民生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不断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社会稳定公平。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但是民生建设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中国的民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循序渐进的进行民生的发展,中国人民收入水平要随着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要根据国家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水平而具体的制定和实行。[24]20在未来民生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放在民生建设的首位,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安全生产,确保民生建设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要积极支持社会组織、志愿服务、人道救助、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实践证明,凡是在注重发展民生的社会,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很高,不注重发展民生的社会,人民是普遍不满意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N].人民日报,2019-09-23.
[4]张力.新中国70年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N].中国教育报,2019-09-14.
[5]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6]国家统计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EB/OL].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2_1692898.html,2019-08-2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108/t20210827_555004.html,2021-08-27.
[8]张红英.抗战时期我党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成就及意义[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21-23.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大事记(1949-1956)[M].北京:北京新闻出版局,1988:51.
[10]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去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 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6/content_5593210.htm,2021-03-16.
[12]中国新闻网.中国市场主体数量已增至1.46亿户[EB/OL].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1/09-06/9559647.shtml,2021-09-06.
[13]光明网.2020年每个创业企业平均创造7.3个职位[EB/OL].光明网https://m.gmw.cn/2021-01/06/content_1302006090.htm,2021-01-0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2_1692898.html,2019-08-22.
[15]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493.
[16]国家统计局.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 阔步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EB/OL].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bwcxljsm/70znxc/201908/t20190809_1690097.html,2019-08-09.
[17]熊杏林,毛国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制度篇[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252.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3438.htm,2021-03-12.
[19]杨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目标的传承和发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45-53.
[2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8.
[21]楊丽娟,陈阳芳.百年大党民生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历史经验[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30-40.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2.
[23]闫勇,张建.新时代党领导民生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现实走向——基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哲学思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3-22.
[ 责任编辑 ]王立国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Past Century
YANG Hong , CHU Wenshu
(School of Marxism,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Liaoning,116026,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nsuring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making people happy and constantly realizing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Improving people's well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poverty alleviation, education, employment,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nd social security.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PC,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und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o one with large human resources,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in a quality and balanced way. Ensur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improving day by day.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CPC's leadershi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shows that: adherence to CPC's leadership is the co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Taking people as the center is the guarantee of people's livelihood;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people's wellbeing.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