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实践型教学研究

2023-06-13 03:35赵燕
新校园 2023年3期
关键词:李大钊革命课文

赵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统编版语文教材承担着坚定国家意志、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占比高达10%以上,对弘扬革命精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首,在“课程内容”这一模块中,不仅将革命文化作为主题和载体形式进行详细阐释,而且在每一个任务群中,“革命文化类”的文学作品都被首先提出,且一以贯之地专排在各个学段中。这一设置,鲜明地体现出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重要程度。

然而,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由于此类课文具有年代感,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二是因为学生年龄小,对革命文化了解不多,感情基础薄弱;三是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经常过度解读文本,上成“说教课”。因此,如何寻找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突破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瓶颈,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新教学体现为四个方向: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什么是学科实践,它等同于学科活动吗? 学科实践是学科素养显性化的体现,是学生在解决学科问题中的学科思考与行动。研究者夏雪梅认为学科实践带有探究性,学科实践不是仅仅去“做”,不仅包含技能,同时也包含着“学”,包含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反思。“做”和“学”不可分割,实践是动手动脑,是整合了技能、态度的行动,带有思考、假设、验证概念的性质。

柳夕浪教授在《实践型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新形态》一文中提出,实践型课程是由情境、活动、工具等要素构成的新型课程形态。它注重围绕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来设计课程,把自下而上的体验经历与自上而下的观念(概念)预设结合起来,从先知后行的旧框架中走出来,让学生在做事中获得关于事理的真知,克服“惰性知识”和“配方型知识”的局限,实现知行合一。

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基本方法有两条:知识情境化,学习实践化。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在小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实施实践型教学,可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借助工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思考和行动,由零散的浅层知识走向结构化的深层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高阶的素养化目标,最终达到革命文化培根铸魂的育人价值。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为例,试做阐释。

一、创设情境

实践型课程将情境视为学生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背景或支撑,并蕴含着探究性、体验性、调适性、建造性等方面的任务,视为学习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要素,关注学习活动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连接。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毕竟与学生生活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只有为学生活动创设必要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沉浸在革命文化中,受到全方位的熏陶、感染,激发起爱国爱党的无限热情,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1.用心设计教学导语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时,在“起承转合”的过程中,教学导语更要凸显凝心、聚力、向心、激情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好教学导语,增强教学语言的冲击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形成共鸣,为后续每一板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坚决摒弃语言的表面化和随意性。比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授课中,整体感知之后,即将深入探究的时候,为了快速地把学生拉入文中的情境,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衔接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吧。1927年春天,军阀疯狂镇压革命者,整个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局势越来越紧张,请同学们放开声音,仔细读一读2~7自然段,看看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势严峻呢?”这一衔接语很快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2.适当运用视听资源

当学到第三部分“被审时”,学生抓住李大钊的外貌描写(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体会到李大钊的沉着镇定,那在这沉着镇定的背后,在他被捕的十几天里,他经历了什么呢?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讲述了李大钊在狱中如何凛然无畏,敌人对他用尽了各种酷刑,从电椅、老虎凳到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的指甲,这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看着视频中的残忍画面,学生无不为之动容,从学生坚毅而泪光点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此时笔者适时助推:“同学们,李大钊所受的苦是一段视频无法表达的,但是,我们在他的脸上看到痛苦和屈服了吗?我们看到的是他那——平静、慈祥、安定、沉着(学生齐读课文相关语句)。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被李大钊的坚贞不屈所感染,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巧设对话情境

当学到这一片段:“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些话,又望了望我们。笔者设计了一个对话情境:谁能在“望了望”前面加上一个词?(深情地、心疼地、不舍地、久久地……)此时此刻,李大钊一定有心里话想对女儿说,而李星华也一定有话对父亲说,请写一写。這个对话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李大钊和李星华的立场,以一位父亲和女儿的身份来写心里话。好多学生在这个环节都联系了自身生活实际,静静地思考,默默地流泪,被李大钊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二、设计活动

1.自由辩论

学习中,笔者首先引领学生基于文本本身,围绕课后题“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在理清写作顺序和整体感知中初步感受到李大钊坚贞不屈的革命者形象。再巧妙抓住李大钊作为“父亲”和“革命者”双重身份,在生与死的矛盾抉择中,展开自由辩论:“如果你是李大钊,你是愿意选择身为革命者的父亲,还是那个慈爱的父亲?”

最后提出逆向问题:既然留下来肯定会有死亡的危险,他为什么仍然选择留下来?他内心那股伟大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在这样层层推进的思考和辩论过程中,抓住人物在关键事件中的言行举止,通过丰富的社会背景、人物生平、革命贡献和家庭资料等,将英雄还原为普通人,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真实而深刻地体悟到,英雄的伟大在于虽然他们的身体、情感同我们一样普通,但是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让他们在关键时刻选择放弃了平凡、放弃了小我,用钢铁般的意志成就了英雄人生。

2.迁移运用

为了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迁移运用,内化为能力和素养,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后练习:

这个课后练习不仅夯实本节课的语文要素训练点,还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生进行思考、比较、探索,最终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还能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工具

柳夕浪教授提出,工具是一 定情境中的活动主体作用于活动对象不可缺少的中介因素,一定情境下的活动工具包括思维工具、操作工具以及语言、符号等交流媒介等几个方面 。

1.借助资料

补充性资料能促进学生理解。在这节课的后半段,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李大钊的人物品质,给学生补充了一段文字资料:李大钊昂首挺胸走向绞刑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面对死亡,李大钊仍然心怀家国,没有一丝的畏惧,这正是信仰的力量。看完这段资料,学生由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到对家国情怀的升华,真正领悟了“李大钊内心的伟大力量”是什么。

拓展性资料能升华学生情感。笔者在课堂临尾,拓展了革命者的图片资料,声情并茂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在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中,还有无数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烈士,如英勇就义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军团……他们心怀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正是因为他们,才迎来了我们今天崭新的中国,才迎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些拓展性资料和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2.依托人物形象,认识革命精神

当课堂进行了大半,学生已经从李大钊的语言、神态、外貌、言行等描写中,体会到了李大钊无私无畏、沉着镇定、信仰坚定等品质時,教师此时依托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悟革命精神。“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李大钊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2022年是李大钊逝世95周年,如果你来到了他的墓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好多学生谈到向李大钊学习对工作高度负责,谈到大义凛然、坚定信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到此时,学生已经从人物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认识到了革命精神。

好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堂,不仅要能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要继续深挖文化价值,在拓展延伸中持续力量。笔者在课堂结尾,拓展了更多的英雄事迹,像英勇就义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军团。还推荐了革命书籍《红岩》《烈火中永生》《长征》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向英雄致敬,在学习中砥砺前行。

四、结语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是有生命的,对此类课文的教学不应该是刻板的训练和说教过程。尤其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必定离不开真实的生活、真切的语用环境,离不开充分的听、说、读、写、思、创等言语实践,而在实践型教学中,就能充分地给予学生这一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小庄小学)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李大钊革命课文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李大钊
背课文的小偷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背课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