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齐氏家族
弘扬民族文化 代代有人扛旗
齐白石一生艺术成就卓然,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开“齐氏画派”之先河。他的诗、书、画、印都达到很高的造诣,融为雄浑的艺术整体,在晚清艺坛颓风颇盛的逆流中,刮起了一股质朴、率真的清新之风。浓厚的乡土情结和高度的家国情怀是齐白石毕生的精神境界,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和创造精神,更是中国画坛的楷模。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九十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由雕花木匠、民间画师成长起来的艺术家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齐贳政,母亲周氏。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小名阿芝,号白石、白石翁等。齐白石四岁跟祖父学的第一个字便是“芝”字,到七岁时,他把祖父肚子里的三百多个字学得滚瓜烂熟,祖父教不了他了,他便到外祖父周雨若的蒙馆里读书。
一年后,齐白石因家庭变故辍学,在家牧牛、砍柴、种田,什么活都干。闲时他喜好画画,常以习字描红纸画人物、花卉及动物。15岁后,他先后拜同乡齐仙佑、齐长龄、周之美为师学木匠,先学粗木活后学细木工,后来以善于雕花而名闻乡里,人称“艺木匠”。
1882年,齐白石给一户姓蔡的人家雕花。在雇主家,他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如获至宝,借回了家,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初悟画理画法。之后,他开始在雕花活计之余,为雇主画神像功对。
1888年,齐白石拜湘潭画家萧传鑫为师学画像。后又经萧传鑫介绍结识另一画像师文少可,并得其指教。
翌年,齐白石又拜湘潭名士胡自倬(胡沁园)、陈作埙为师。跟胡自倬学画工笔花鸟草虫,跟陈作埙学诗文,从此他以画像、画中堂以及女眷用的帐檐、袖套、鞋样等维持生活,不再做木匠而是成为专门的画匠。
卖画之余,齐白石刻苦攻读唐诗、《孟子》及明清小说。1890年至1901年間,他除了画神像外,兼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以仕女为多。他的工笔美人画相当漂亮,形象细腻逼真,人称“齐美人”。
1896年,齐白石开始学篆刻,以丁龙泓、黄小松两家刀法入手。1899年,经人介绍,齐白石又拜湘潭著名诗人王湘绮为师。1900年,齐白石用卖画得来的钱,典住星斗塘附近的梅公祠,新盖一间书房取名为“借山吟馆”。只此一年,他在“借山吟馆”作的诗就多达几百首。这正是两个世纪交接的时期,齐白石的诗画篆刻渐渐成名,逐步由一位雕花木匠、民间画师成长为具有士大夫文人修养的艺术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902年,齐白石结束了过去只图“奉养老亲,抚育妻子”“不作远游之想”的日子,开始了“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
10月,他应同乡夏寿田邀请到西安做画师。其间长途跋涉,边走边停,每逢奇妙景物,他就画上一幅。其中最得意的有两幅,一幅是《洞庭看日图》,他60岁时补题了一首诗:“往余过洞庭,鲫鱼下江吓。浪高舟欲埋,雾重湖光没。”另一幅是《灞桥风雪图》,题有诗句:“蹇驴背上长安道,雪冷风寒过灞桥。”并刻有“曾经灞桥风雪”石印一方。
在西安,齐白石住了三个月,浏览了碑林、大雁塔、华清池等名胜。当时,以诗文名噪一时的樊增祥正在陕西做臬司(相当于省法院院长),他非常喜欢齐白石的诗画,两人结为好友。樊增祥推荐齐白石去作“内廷供奉”,为慈禧太后作画。齐白石坚辞不就,这反倒让樊增祥更为敬重。
1903年春,齐白石又随夏寿田前往北京。途中,他在华阳登上万岁楼,饱览了华山美景后,画下了《华山图》;又渡过黄河,远眺嵩山,画下了《嵩山图》。在北京,他结交风雅之士谈诗论画,闲暇时常去逛琉璃厂观赏古玩字画。两个月后,夏寿田劝他做官,并给他纹银几百两去捐个县丞,齐白石谢绝了夏寿田的好意,绕道天津、上海返乡。
这一次,齐白石行程万里,饱赏钟灵造化,明白了前人画谱的造意布局和山水的画法都是有根据的,从而画技大进。之后的八年里,他又先后游历了南昌、桂林、广州、钦州,画下了长江小姑山、阳朔山水、北仑河口、肇庆鼎湖山等祖国美景。在钦州东兴时,他还顺道去北仑河南岸的越南芒街一游,见野蕉数百株,丛立成林,映得满天都成碧色,便画下一幅《绿天过客图》,成为他的得意之作。齐白石一生没有真正到过国外,这次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出境。
至此,齐白石五次远游,“只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而且鉴赏了许多珍稀秘籍、名画、书法、碑拓,从先人作品中得到借鉴启示,这在他的绘画生涯中是一段相当重要的经历。直到晚年他仍对人说,这“五出五归”,对他作画印章风格的改进,大有助益。
齐白石感觉这几年路是走得不少,但书却读得不多,还只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半。归家后,他天天读古文诗词,从根基下苦功。有时他与旧日诗友分韵斗诗、秉烛联吟,往往一字未妥,删改再三。在描述自己读书生活的诗中,齐白石写道:“饥肠索句苦中吟,世态深窥欲碎壶。茅屋雨声诗不恶,纸窗梅影画争妍。”他还特意刻了“要知天道酬勤”“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印章以自勉。
1922年以后,齐白石在国内国际声名鹊起
1910年,齐白石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画一遍编成《借山图卷》,共计52幅(现存22幅),后又画成《石门二十四景图》。直至1916年,他一直住在家里,想安心过日子、卖画。但连年兵乱,齐白石便应樊增祥之邀来到北京,在琉璃厂南纸店靠卖画为生。
此时,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与胡佩衡看到了他的画,很是赏识。陈师曾对胡佩衡说,齐白石“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画家能画得出来的。”陈师曾特意造访了齐白石,劝告他说:“你的品格不错,但画法太拘谨。”在陈师曾的启发下,齐白石进行了“衰年变法”。后来两人成为莫逆之交,齐白石自称:“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师曾劝我自出新意,变通画法。我听了他的话,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
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画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首次将齐白石介绍到国外。展会上,齐白石声名大振,画价暴涨。对此,齐白石在自传中不无欣慰地写道:“两尺长的纸,卖到250银币……还听说法国人在东京,选了师曾和我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我作了一首诗,作为纪念:‘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
1923年,陈师曾病故,齐白石十分伤心,他说:“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我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有今天。”的确,1922年以后,齐白石在国内国际声名鹊起。外国人都拥至齐白石家里买画,琉璃厂的老板也对他热情起来。
1927年,齐白石应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邀请,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中国画教授。翌年,齐白石的《借山吟馆诗草》印行。1933年,《白石诗草》印成,书中选的俱是《借山吟馆诗草》所不曾选入的詩作。至次年,已三次拓印印谱,故齐白石从1934年始自称“三百石印富翁”。1936年,齐白石又一次远游,这次他游重庆、内江、成都、青城、峨眉,并与神交多年而未曾见面的黄宾虹、金松岑等人相见。定居北京后的齐白石,以画花卉草虫著称,较少作山水,但凡作均反复措意,不落前人窠臼。
诚实做人是齐白石一生的准则,对待艺术他也是如此。没见过的东西,他从来不画。有一次,齐白石画芭蕉叶子,他画好了两边的叶子,在画到中间的叶子时,忽然下不了笔,自言自语道,这叶子是向左还是向右呢?于是就不画了,出去看芭蕉,不看清楚不轻易下笔。
“残年遭乱,死何足惜,拼着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齐白石辞去被日伪控制的北平艺专和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职务,为了摆脱日伪大小官员不断的骚扰纠缠,他在自己的居所外装上了铁栅栏,并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的告示,甚至在1943年一度停止卖画,以“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的诗句,表示宁可挨饿,也不取媚于恶人丑类。
北平沦陷后,齐白石画过一幅《寒鸟》,一根枯枝上立一只鸟,仰首上视,题曰:“寒鸟,精神尚未寒。”意喻沦陷区人民精神不死。在题画诗中,他把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比作“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的群鼠,或比作泥脚越陷越深的螃蟹,题写“沧海扬尘洞庭浪,看君行到几时休”。有人劝他不必如此露骨讽刺,他说:“残年遭乱,死何足惜,拼着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1946年,齐白石到南京、上海举办画展。1951年,上海人民以各种形式投入到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中,以支援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同年7月,上海百余名书画家为集资捐献飞机“鲁迅号”,在上海跑马厅举办书画折扇义卖展览会,齐白石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他画和平鸽,并题“愿世界人都如此鸟”,将所得款项用于爱国捐献运动。翌年,齐白石被聘为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作《百花与和平鸽》,向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献礼。
为了画好和平鸽,齐白石下了番特殊的功夫,因为之前很少画鸽子,他就让儿子专门养了一群鸽子。每天,齐白石都要观看鸽子的起落。在画飞起的鸽子时,鸽子尾羽有多少根?这个问题突然跳进了他的脑中。于是他让儿子逮了一只,数一数尾羽。当时那只鸽子掉毛,数出来是12根,齐白石便按12根去画。创作的东西与实物对照,形成了他的画风。
虽然齐白石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他的画价也越来越贵,成为国内外藏家注目之人,但他一直保持节俭的风气。宣纸外边包着一张皮纸,叫纸皮。对于纸皮,齐白石从不浪费。他认为找张纸就能画,不见得非用好纸,好纸他反而舍不得画了。他在纸皮上勾画了许多样子,后来很多纸皮画都成了很珍贵的东西。
在生活上也一样,齐白石很是节省。吃饭都是量米下锅,几个人几勺米,绝不浪费。每次有大型的宴会,他总穿着一件蓝布袍子,多少年都不曾改变。后来在他的一次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说:“老师您这过生日了,不能一年到头老是穿这件。”最后学生们凑了钱,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仅1953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齐白石一生共作画两万多幅,其中很多画都流露出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有人称齐白石晚年的画作“独出匠心,用大笔,泼墨淋漓,气韵雄逸”。1953年在齐白石九十寿诞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说他的笔法,有的细如雕刻,有的气势磅礴。文艺活动家田汉还用“半如儿女半风云”来形容他的艺术风格,意思是他的画里,有细如儿女之情,又有如风云变化的气魄。齐白石的许多画富有寓意,一次,老舍用“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请他作画,他在画面上没有画蛙,而是在山泉里画了蝌蚪,让人们联想到,在这里是可以听到蛙声的。这种独创的精神,正是他艺术魅力之所在。
1955年,齐白石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荣誉奖。同年,他与陈半丁、于非闇等14位画家集体创作巨幅画作《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1956年,齐白石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周恩来、郭沫若、茅盾参加了授奖仪式。
1957年正月初一,儿孙们向齐白石拜年祝寿,他见儿孙满堂,心里特别高兴。拜年完毕,他又叫孙子齐金平为他磨墨,他说,今天早晨,我还要画一张画。这次,他的手已不太听使唤了,画完一幅牡丹,落款时,手已颤抖得很厉害,子孙们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齐白石的绝笔。同年9月16日,齐白石逝世于北京,享年93岁。
齐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继清末民初海派画家之后,他把传统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毛泽东的忘年之交: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齐白石与毛泽东既是同乡又是忘年交,白石老人比毛泽东年长29岁。
解放初,齐白石赠送毛泽东一方青石雕花砚。砚长26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心爱之物,曾亲手刻砚铭:“片老真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齐白石本来想以此宝传家,但出于对毛泽东的敬爱,遂将此砚赠送。毛泽东特别喜爱,留在办公桌上用。
1950年春,毛泽东邀请齐白石做客中南海,在品茗赏花共叙友情后,特留他共进晚餐,吃的是富有湖南风味的家乡菜肴。毛泽东边吃边对齐白石说:“你原名纯芝,我原名润芝,两人小名都叫‘阿芝。你我可以称得上是同乡同名兄弟,你年长,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哟!”听了毛泽东一番风趣的话语,齐白石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毛泽东接着说:“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收藏你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
齐白石回家后,即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送给毛泽东。
没几天,著名收藏家、楹联家张伯驹来访,齐白石很高兴地谈起送了两幅作品给毛泽东的事。当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时,张伯驹不由“啊”了一声,原来此联写错了一个字。出自清代安徽完白山人邓石如之手的后一联原句为“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却写成了“云”。
齐白石经张伯驹提醒,马上紧张起来:“毛主席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我竟然送他一副错字对联,不但对毛主席不恭敬,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张伯驹忙安慰老人说:“齐先生,你这个‘云字改得比邓石如的‘天字好。他上联如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你的‘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心情才平静下来。
毛泽东收下书画,对于“天”改“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之后,各书法家写此联时,皆以“云是鹤家乡”为准,原来的“天”字反倒被人忘了。
1953年1月7日,齐白石九十虚岁生日。毛泽东特送上湖南特产茶油寒菌、湖南五开文笔铺特长羊毫笔一对、东北精装野人参一支和鹿茸一架,以祝贺白石老人九十大寿。
齐良琨:“齐派画艺”第一位继承人,曾与日寇浴血作战
齐白石共有12个子女,除长子齐良元、次子齐良黼未学画外,其他子女都受益于齐白石的教育和培养,成为画家。尤其是三子齐良琨、四子齐良迟、五子齐良已、女儿齐良芷、幼子齐良末颇有成就。
三子齐良琨,生于1902年,他是“齐派画艺”第一位继承人。齐白石51岁时与长子、次子分炊,三子齐良琨尚小,便留在身边。18岁时,他被齐白石带到北京上大学,成家之前一直和齐白石生活在一起。少时,他就从父学画。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刻苦,进步很快,深得齐白石怜爱。齐白石在自述中曾夸赞说:“良琨这几年跟我学画,在南纸铺里也挂了笔单(润格),卖画收入的润资倒也不少,足可自立谋生。”
齐良琨继承了父亲的画艺,尤以工笔草虫见长。为了画好草虫,年轻时他发动村里的小孩捕捉各种昆虫,交一种就奖励一个铜板,捉到少见的、特殊的虫子还多给些奖励。他对那些小生灵有浓厚的兴趣,观察细致入微,百看不厭。即使到了晚年,在他的画案上还能看到许多昆虫标本。他笔下的蜻蜓、蝴蝶、螳螂、秋蝉、蚱蜢等个个形态生动逼真,惹人喜爱,而且色彩鲜活明丽,令人赏心悦目,达到了源于自然而美于自然的艺术境界。
在抗日战争期间,齐良琨基于民族大义,投笔从戎。当日寇侵入家乡时,他挺身而出,率领农民成立了一支抗日游击队,自任队长。他们辗转于崇山峻岭中,与日寇进行浴血作战。这期间,身居沦陷区的齐白石,横眉冷对侵略者,闭门谢客,画群鼠和螃蟹图讽刺敌人以泄愤。父子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同样高尚的民族气节。
周恩来:“白石绘画艺术是国宝,要好好继承,发扬光大”
齐白石第三代,人才济济,孙辈成为画家的有:齐佛来、齐燕来、齐自来、齐由来、齐仁来、齐西来、齐可来、齐金平、齐灵根、齐展仪、齐秉淑、齐秉正、齐灵甫、齐育文等。
齐金平,系齐白石第三孙(齐良元三子),1923年生于齐白石故居,他长期跟随祖父学画,齐白石言传身教,将其创作心得、手笔用墨之法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1946年,齐白石特为他制印一枚,勉励说:“我这一辈子为了这支笔,不断耕耘,才有了今日,你们现在比我当初条件好多了,但不要忘记爷爷幼年所受的苦,应当继续把艺术发扬光大。”1953年初夏的一个早晨,齐白石起得很早,大呼:“金平,快给我把墨磨好。”齐金平磨好墨后,齐白石边画边说:“太像叫媚俗,不像就是欺世,画画要讲似与不似,要把握好这个度。”这天早上,齐白石一共画了四张写意花卉画,菊花、寿桃、牵牛花和荔枝,全部送给了齐金平。齐金平也牢记祖父将艺术发扬光大之训言,几十年来,不敢松懈。他的作品秉承祖父遗风,雅俗共赏,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和青睐。
齐氏第四代也有著名画家,如齐秉清的长子齐耕夫、三子齐博夫,齐灵根的大女儿齐艳芳等。
齐耕夫,1932年生于北京。这个齐家第四代长孙诞生时,齐白石已经67岁,他的出生令齐白石非常高兴,齐白石亲自为这个曾孙起名为“耕夫”,期望他将来做个踏实耕耘的人。
齐耕夫从小随齐白石学画,因其聪颖过人,悟性甚高,颇得齐白石喜爱。他画的昆虫,齐白石说:“足以与吾乱真。”18岁那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支援西藏,并且由于射击出色,援藏八年间曾担任陈毅等多位首长的警卫员。
直到1963年,齐耕夫转业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间上有所宽裕,才重新提起画笔。齐耕夫两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周恩来对他说:“白石绘画艺术是国宝,你要好好继承,发扬光大。”几十年来,齐耕夫不辜负周恩来的嘱托,刻苦磨砺。在弘扬齐派艺术的同时,自铸新格,他画的哈密瓜堪称一绝,为齐派艺术增添了新的景观。由于他在齐派绘画领域的开拓和杰出成就,与国画大师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齐子如、崔子范、娄师白、田世光、陈大羽等一同被列为“齐派十大杰出画家”,其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珍藏,名列英国牛津出版的《世界500名杰出艺术家传》。
毕加索曾说,齐白石“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与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人不同,齐白石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家,作品不属于画工画的范畴。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在由文人画家统治了数百年的中国画领域,以一个农夫的质朴之情,以一颗率真的童子之心,运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文人画坛或画工画领域前所未有的境界。这种境界,得到了传统文人阶层与广大平民百姓的交口称赞,并确立了齐白石在画坛上的历史性地位。
齐派艺术把中华民族绘画和民间艺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再面向现实大胆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给中国画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齐白石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树起了一面民族文化的旗帜,他的子孙能遵循齐白石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进行学术研究,将“齐派画艺”发扬光大,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齐派艺术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它在艺术领域有高度的成就,更重要的是齐派绘画能够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因此,必将永放光彩。
朱希祖家族
传承文化 一心为国
史学大师朱希祖一生有诸多身份,史学家是其根本。他凭借一腔爱国热情,一心只为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唤醒国人的民族士气。在朱希祖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不仅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更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体现了传承文化、一心为国的家训。
一只名震北大的“兔子”
朱希祖,字逖先,1879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他自幼家贫,在乡下教书的父亲在朱希祖十四五岁时就去世了。因父亲去世前正教他《左传》,朱希祖从此不翻《左传》。1905年,朱希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省官费留学生,于同年7月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攻读历史,1909年夏卒业。
朱希祖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学者章太炎。朱希祖与黄侃、钱夏、鲁迅、马裕藻、许寿裳等共同受业于章太炎,听他讲说文、音韵诸学。章太炎自撰的年谱中有一条专门赞赏朱希祖的史学功底:“逖先博览,能知条理。”这话看似轻描淡写,却是许多学者奋斗一辈子也得不到的荣誉。
1909年8月,朱希祖回国,应杭州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沈钧儒之聘担任教员,讲文学史。此时,该校教员还有鲁迅、夏丏尊、许寿裳等人,皆为一时之选。1910年12月,朱希祖至嘉兴中学任教。
1912年3月20日,浙江教育司司长沈钧儒向朱希祖发出邀请信,朱希祖携带眷属,走马上任,当上了教育司第三科科长。1913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国语读音统一会,朱希祖作为浙江省代表出席。会议代表们在审核音素、采定字母时众说纷纭,久争不决。朱希祖主张采古文篆籀经省之形为字母;既采其形,复符本音;凡声母四十二,韵母十二,介母三,名为“注音字母”。代表们表决通过,朱希祖因此名动京师,国立北京大学马上聘其为预科教员,兼清史馆协修。朱希祖的教学生涯,从北大开始。
1919年,朱希祖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代理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朱希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史学系的系主任,他还发起成立了中国史学会,是现代史学的开创人。他制定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史学课程体系,使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最早在中国大学开设史学课程的教授。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大有几位“卯字号”名教授。所谓“卯字号”,就是几个属兔的大师级人物,两只“大兔子”是陈独秀和朱希祖。四只“小兔子”是胡适、刘半农、刘文典、林公铎。
朱希祖在北大任教时期,朱家客厅就是一个“文艺沙龙”。朱希祖的儿子朱偰在《我家的座上客——交游往来的人物》一文中,主要写到朱家做客的章门弟子:“来得最多的是钱玄同、沈尹默、沈兼士、马裕藻。”
陈独秀也是朱希祖家中的客人。“父亲请他上坐,谈着办《新青年》的事情。母亲偷偷地去看一下,见陈独秀说话的时候,先挺一挺眉毛,眉宇之间有一股杀气。”
在北大任教期间,朱希祖做了很多事情,但都很低调。他曾在北大极力主张通过公费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北伐之前,北大经费得不到保证,公派留学生姚从吾和毛准经常断炊。朱希祖让姚从吾写文章,他帮助修改发表,以稿费当生活费,还拿出自己的钱贴补他们。
抗日战争时期,主张政府开馆修史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朱希祖深痛国难严重,重新研究南明史,以发扬民族精神。1934年,朱希祖执教于中央大学。此时,日寇步步紧逼,华北局势危急。1935年8月13日,朱希祖看报纸得知,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在陆军省被刺死,他在日记中写道:“永田为稳健派中心人物,激进派恨之入骨,故有是难。日本军人不服从命令,不守法纪,亦为中日将来之大祸,而吾国华北风云恐又将为彼激进派所掀动矣。”后来局势的发展,果然如朱希祖日记中的预料。
在中日战争的阴云下,朱希祖、朱偰父子,开始对南京六朝古墓进行调查。为何要调查六朝古墓?“杜外人之觊觎,扬先哲之耿光。”维系中国文化的六朝遗迹、石刻等,不该湮没在荒草之中,无人问津。强烈的爱国之情促使朱希祖父子挑起调查六朝古墓的大梁。
朱氏父子等人联手调查六朝陵墓,足迹所及,西至安徽太平,东至丹阳经山,南至江宁秣陵,东南至句容淳化,北至长江。举凡史料记载,野老传闻,无不按图索骥,遍加访问。他们是最早用现代考古方法对南京地面文物进行考古的,发现了齐宣帝永安陵、齐高帝秦安陵、齐武帝景安陵等13处六朝古墓。他们共实地调查14次,直到第五次中央古物保管委員会才加入。
抗日战争既起,朱希祖尝论“借历史以说明国家之绵延,鼓励民族之复兴”,他主张政府开馆修史。1940年2月国民政府接受朱希祖关于筹办档案管理总库和国史馆的提议,于重庆歌乐山设立国史馆筹备委员会,聘请朱希祖为总干事。
年迈的朱希祖经常为躲避空袭而喘息不安,加上重庆多雾,冬多阴雨,夏多蚊蚋,饮水不洁,他时常生病。1944年,朱希祖的身体时好时坏,几度住院。7月5日,朱希祖病逝于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终年65岁。一代史家朱希祖遽归道山,“及身未见中原定”,他没有支撑到山河重光、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
朱希祖是民国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大藏书家。爱书,读书,购书,藏书,著书,是其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生活的全部。“不与人物接,不为山海游。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这首带有自嘲意味的自题,可谓朱希祖为书奔走一生的“自画像”。
朱希祖藏书,大约开始于留学日本时期,到北京执教后,更是南北奔走,东西驱驰,节衣缩食,以求善本。鲁迅有诗云:“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乃藏书人的一种境界。在鲁迅的日记中,曾提到两人一起逛琉璃厂买书。
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说:“尤其是在旧书业的人们中间,提起‘朱胡子来,几乎无人不知,而且有点敬远的神气。因为朱君多收藏古书,对于此道很是精明,听见人说珍本旧钞,便揎袖攘臂,连说‘吾要,连书业专门的人也有时弄不过他,所以朋友们有时也叫他作‘吾要,这是浙西方言,里边也含有幽默的意思。”
朱希祖孙子朱元曙回忆:“先生一教授耳,哪来巨金,又何能‘悉付以现?我手头有一份希祖先生附在日记里的账单:1929年2月4日,本日先生连薪金加稿费共收入458.8元,支付31家书店欠债527.25元。2月9日日记写道:‘(今日)阴历除夕,上午8时起,各书店前来索书债,约二十余家,一一付给。在他日记里也常有‘书价太巨,未购的记载。”
大凡藏书家都有自己的书房或藏书楼,朱希祖的书房名为“郦亭”。1924年,朱希祖购得一部明抄本郦道元的《水经注》,此书后经学者王国维鉴定,认为系自宋本抄出,而宋本现存已残缺不全,故“不得不推此本为第一(水经注诸版本)矣”。朱希祖视此书为自己藏书中的珍品,并以“郦亭”二字命名其书房,由章太炎为其题写,朱希祖的诗集出版时名为《郦亭诗稿》。
频繁出入书肆,不断搜寻冷摊,如此“吾要”之下,至1937年,朱希祖的个人藏书已达到25万余册,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其中抄本、稿本、古本方志、笔记及杂著等珍本善本多达700余种。在朱希祖的藏书中,南明史是一个重要的类别,这是朱希祖治史的研究方向。收集的有关海盐的史志、方志、诗集,也是朱希祖藏书中一个重要类别。浙江海盐,是他的故乡,是他向着学海扬帆出发的地方。据《郦亭藏书目录》统计,朱希祖的藏书分经、史、子、集和海盐地方史志五个部分,史部书籍最多,约2000余种,并多有藏书题跋,故朱希祖素有“读书藏书家”之称。
1934年2月,朱希祖应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聘,到南京任史学系主任,“郦亭”的760包善本被辗转运到南京的住宅。在内忧外患的年代,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朱希祖那一代学人的头上。藏书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一样,几经颠沛流离,在飘摇的旅途不知何处可安身。自从1935年开始,朱希祖为他的藏书免遭兵燹而忧心奔走,寻觅安稳的、理想的藏书之所。
1937年,朱希祖因战事日迫,匆忙中只来得及装运60大箱善本和方志图书,由十辆卡车运送到安徽宣城,暂存车站库房。从朱元曙《郦亭藏书的艰辛与悲凉》一文可知朱希祖为藏书东奔西走的情形:“9月16日开始运书至徽州,暂存徽州师范学校。19日,先生返南京处理事务,途中遭遇轰炸。20日,连夜抵宣城,督运书籍。10月2日,运书完毕,先生返回徽州。时上海战事日趋危急,敌机四处轰炸,先生恐徽州亦被波及,乃决计迁屯溪,并由水路运书前往,存三门呈洪宅。后,先生又觉不妥,乃于18日至隆阜,与学生戴伯瑚商议,戴伯瑚为清代著名思想家戴震后人,最后决定将书藏于戴震藏书楼,托戴伯瑚保管。”
当朱希祖和夫人张维看着最后一包书籍安放在戴震藏书楼,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从朱元曙的记录中,我们仿佛看到朱希祖冒着敌寇飞机轰炸的危险,风尘仆仆地穿行于皖南山区,忧心如焚。朱希祖的奔波和操劳,无疑为国家保存了一脉书香。
值得一提的是,朱希祖留在北平的藏书托给亲戚看管,也非常幸运地躲过了日军的抢劫。从作家纪维周的《民国藏书大家朱希祖》一文可知:朱希祖在北平的老宅和藏书差点被日军强行没收。留守的张太太情急之下,找到周作人,恳请他看在老朋友的面上,务必设法保护朱希祖的房产和珍贵藏书。在周作人的关照下,朱希祖的房产和珍贵藏书,也有惊无险地得以妥善保存。
朱偰:“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亦当尽其一技之长,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
1907年4月15日,朱偰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小虹桥的外祖父家。此时,他的父亲朱希祖在日本留学。后来,朱希祖日本留学归来,先后在杭州、嘉兴教书,朱偰跟随父母居住。1913年,朱希祖担任北京大学预科教授,接家眷北上。朱偰告别江南,定居北京。
朱偰曾专门撰文回忆他的父亲如何教育他:“余幼受庭训,未入小学,先君于课馆之暇,常躬自授读,谆谆教诲,期望良殷……余年十一,始受读《楚辞》《文选》;先君更于课余灯下,亲为讲解《史记》,至《伯夷传》,尝问余姊弟曰:‘贾子谓贪夫殉财,烈士殉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太史公则云君子疾殁世而名不称焉。尔等试各言其志。余侃侃陈辞:殉财殉名,皆非所好,争权夺利,更所鄙弃;窃慕君子疾殁世而名不称,愿以德行学问自勉。”朱偰的回答得到父亲的赞赏,他也颇受鼓励。
新文化运动期间,朱偰近水楼台先得月,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和《新潮》杂志。1919年8月,朱偰考入京师公立第四中学,学习德文,为后来留学德国打下基础。
1928年,朱偰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學。
回国后,年仅25岁的朱偰就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国立编译馆编审,讲授财政学、世界经济、经济名著选读等课,次年任系主任。朱偰针对当时国内的财政热点问题——废银元实行纸币制、反洋货倾销、关税自主等做了专题讲座,在各大报刊发表论文,从此声名鹊起。在重庆时,战火毁掉了朱偰精心准备的《中国货币问题初稿》,但他无暇悲伤。他所做的,是用手中的笔,为时代书写。报刊上不断出现他抨击日寇侵略、研究战时经济的文章。随着抗战进入僵持阶段,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大学教授所得薪水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朱偰为了另谋出路转而从政。
1939年10月,朱偰入国民政府财政部,任“简任秘书”。三年后出任财政部专卖司司长。他在官场不肯同流合污,“环顾大小官僚,无不结党营私”,虚于周旋,感到精神苦闷。
财政学是朱偰的专业,在文学艺术和文物考察方面,他也拥有广阔的舞台,如作家艾煊所言:“朱偰是一位学术界的奇人……天资聪慧,博学多闻,精力旺盛,一双脚跨进了好几个学科的殿堂。”
1932年7月初,朱偰与朱自清(朱自清在北大求学时是朱希祖的学生)同乘邮船回国,途中联句解闷。朱偰才思敏捷,胜朱自清一筹。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与朱偰君一同赋诗,朱得句敏于我,诗成,皆出彼手。”
在文学创作方面,朱偰先后有几部游记作品出版。《行云流水》《匡庐纪游》《汗漫集》《入蜀记》四部游记作品被誉为“新徐霞客游记”。
自从在南京中央大学执教开始,朱偰便与这个古城紧密相连,以至于将自己的生命镶嵌进这座古城。他对南京的评价深刻而饱含热忱,在比较中国长安、洛阳、金陵、北京四大古都之后,他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自1932年至1935年,朱偰开始考察金陵古迹,包括南京的陵寝坟墓、玄观梵刹、祠宇桥梁、城郭宫阙和南京城墙等,并经摄影、测绘,编撰出版了《金陵古迹图考》。又在2000余张照片中,精选317张,编成《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一书。朱偰怀着对金陵古物的一腔热爱,又以六朝陵墓摄影百张编成《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
1935年6月,朱偰听闻北平形势危急,出于强烈的爱国热忱,开始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宫殿苑囿、寺庙陵寝进行研究,并于当年夏天返回北平,实地测量摄影,摄影五百余幅,完成了《元大都宫殿图考》《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北京宫阙图说》三部专著,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朱偰在《北京宫阙图说》的序言中说:“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亦当尽其一技之长,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使大汉之天声,长共此文物而长存。”
朱偰的“金陵三书”和“京华三书”出版,诚如文物专家单士元所说:“在当日著书发表,实能启迪读者热爱祖国之心,非仅为考古之作也。”
一系列文物考察的书籍出版后,朱偰的声名不仅在大江南北广为传播,还迅速传到了延安。
1951年9月22日,南京市人民委员会派人约请在南京大学任教的朱偰,说是刘伯承和陈毅想见一见先生。
第二天,当朱偰践约前往时,刘伯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他说:“昔日在延安读你书(指朱偰著《金陵古迹图考》)时,很想与作者一见。可那时我在解放区,先生在国民党统治区。今日书与作者俱在面前,可谓如愿以偿。”
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四处奔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云南实力派人物卢汉奉国民政府之命,率部赴越南受降。这是中国唯一一支出国接受日军投降的部队。1945年9月21日,朱偰以财政部代表身份,从重庆飞河内,处理日军受降相关事务。他将亲身经历逐日记录下来,写成了《越南受降日记》及回忆文章。
在故乡海盐或者杭州西湖之畔建一个藏书楼或者私人图书馆,是朱氏家族几代人的梦。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朱偰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巨大喜悦之中。他想起了去世的父亲朱希祖,朱希祖在世时非常喜欢永安湖风景,梦想着在此起一座小楼,定居藏书两相宜,但他没有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山河重光,朱偰继承了父亲未竟的梦,“尝发愿建天风海涛楼于云岫峰上,倾听天风海涛,坐对云帆沙鸟,并聚集南北藏书七十万卷,辟为图书馆,以竟先人未成之遗志”。随着内战的爆发,私人图书馆或者藏书楼的梦想似乎不合时宜了。但朱希祖的藏书有了新的归宿。
1950年朱希祖将所藏南明史料最珍贵的部分捐给北京图书馆。1954年4月,北京图书馆成立海内著名作家手稿部,与朱偰商量,将朱希祖遗稿捐献。朱偰最初“未忍割爱”,后“毅然应征”,将全部手稿捐出,“仅保存日记数十册,及郦亭诗稿原稿数十页,以作家人纪念”。1956年,由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和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出面,动员朱偰将家中所藏明钞宋本《水经注》及《鸭江行部志》、宋版《周礼》等海内孤本,捐献给国家。
20世纪60年代,朱偰将所有的“郦亭”藏书捐给了南京图书馆。至此,涵养了朱氏家族文脉的藏书,经历了岁月动荡,战争硝烟,如江汉朝宗于海,化私有为公藏。
朱希祖后人:一门儿女皆专家
朱希祖有六个子女,除朱偰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次女朱倓也对南明史颇有研究,曾写过《班昭》。她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曾任广州市中山图书馆馆长,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女中英杰;她也是著名史学家罗香林的夫人。
朱希祖长女朱倩的学问非常好,可惜15岁因肺结核夭折了。朱希祖在她去世前一心想把她培养成如才女李清照、班昭般的人物。她很小就会背《长恨歌》,十岁属文,已清新可誦。
朱希祖的另外三个子女,朱侃、朱侨和朱倞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但都在各自的领域学有所长。次子朱侃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学的是农业,后为贵州省农林厅的高级工程师,曾是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三子朱侨毕业于北大经济系,四子朱倞1944年从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曾在赴偭远征军当翻译。
在朱希祖孙辈中,也有人从事文史研究。朱倓的长子罗文,哈佛大学毕业,是佛罗里达大学历史系的退休教授,从事蒙古史研究。除此,朱氏后人虽无继承家学者,但大多各擅其能。
朱偰有两位夫人,生有10个子女。四女朱元春说:“大姐朱元晔上世纪50年代初参军,做空军地勤,后转业。二姐朱元昱是田径教练,曾破过全国800米纪录。”朱元春曾获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恢复高考后,妹妹朱元智考取了包头师院数学系,是江苏省戏剧学校语文老师,小弟朱元曙考取了南师大中文系,后来做了南京梅园中学的副校长。”朱元春兄妹受父亲影响,受家庭熏陶,十分喜欢文史。“父亲从没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只是启发我们独立思考。他给我们讲诗歌,并说,他的父亲告诉他读诗要探本求源,直追汉魏,切不可与齐梁作后尘,他也经常和我们说文史。”
朱希祖去世后,历史学家顾颉刚写了一首挽诗,有以下几句:“叔皮有子述先人,又产曹昭笔有神。得月楼高钟秀甚,九原应喜看传薪。”将朱希祖比作史学家班彪(字叔皮),将朱偰比作班彪之子、史学家班固,将朱倓比作班彪之女、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表达了对这个文化世家的赞美。朱希祖及其子女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自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深植于心,外化于行,践行了传承文化、一心为国的家训。
(责编/陈小婷 责校/张超 来源/《中华家风》,廖峰、李凯、万晶琳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