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质量研究动态的可视化比对分析

2023-06-12 09:05洪铦栋罗炳嘉吴文超马同辉张正勇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热点粮食分析

洪铦栋 罗炳嘉 吴文超 马同辉 张正勇

摘要:本文研究比较了“粮食安全”与“粮食质量”的发展脉络,为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针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主题近10年的中文文献进行了发文量、作者、机构、热点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对于粮食安全关注度要高于粮食质量,二者在作者以及机构上都呈现大分散,小团体局面,反映出国内学者和机构在相关研究上的联系与交流有一定局限。在内容上,粮食安全的研究以国家政策、粮食生产为主题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粮食质量以质量控制措施为主,热点持续时间持久。此外,未来粮食安全的研究趋向于粮食的生态安全,粮食质量则更多关注新型粮食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的研发。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质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关注重点,相关研究在当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如杨学利等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约束、粮食结构矛盾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1];姚学慧等从人口快速增长、农业资源的退化与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10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2];董文根据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特点,将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划分为7个阶段,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讨论[3]。粮食质量作为粮食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近年来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粮食质量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金通对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4];王彤雯等从检测样品数量、检验人员、实验室环境、检验监测保障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粮油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5];买买提吐尔逊·阿布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因素,论述了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的构建措施[6]。

综上,目前国内学者在粮食安全以及粮食质量领域内的研究多关注于其自身相关的内容,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探讨还较少,且已有的联系也多集中于粮食质量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以及质量安全与粮食安全其他层次的关系方面[7],尚缺乏对粮食安全以及粮食质量详细比对研究,因此,本文运用可视化工具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探索分析,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作为数据来源,选取了2005-2022年近15年的文献(2022年数据截止至8月份),使用“粮食安全”和“粮食质量”作为主要索引关键词。在得到索引结果后,我们对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人工复选,剔除重复文献、会议论文、报纸、刊评,并选取题目中出现过关键词或者主要内容的与之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粮食安全强相关有效文献1524篇,粮食质量强相关有效文献715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展示研究领域科学演化的内在机制与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8]。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先对文献进行年度发表趋势分析,得到有关主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接着对研究机构、作者合作进行分析,掌握科研力量布局和识别核心作者群以及不同作者合作关系,分析不同研究机构、研究团体相关研究的影响力。最后通过关键词共现、时区视角图谱对相关研究的具体内容、热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比对、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1. 粮食安全分析

分析年度文献的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热点话题是什么,并能预示未来的研究前景。图1反映了2005-2022年有关粮食安全主题发文量变化图,形式上呈现起伏变化,深入研究后发现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与粮食危机密不可分。2007年粮食安全相关发文量激增其背后是由于当时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各个粮食主产国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对于国内粮食安全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10年再次因为全球性极端天气的影响,不仅使得全球粮食减产,并且各国贸易保护政策限制粮食出口,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量不足,粮价被拉高,对国内粮食安全带来影响,使得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有所增加。2018年以来,受极端天气、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粮食危机从2018年开始成为人们关注重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持续增长,相关发文量呈现增多的态势。

2. 粮食质量分析

根据图2,可以将粮食质量相关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1)初步探索期(2005-2008年),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受到研究人员的过多重视,每年相关文献发文量仅在10篇左右。其中,還需注意的是由于本文数据只选取了2005年以后,故初步探索期的起始年可能早于2005年。(2)波动上升期(2008-2015年),在此期间,粮食质量安全领域所发生的问题逐渐引起学者们的注意,有关粮食质量的研究稳步增长,发文量逐年增加,虽然在2013年以及2015年有所回落但是总体来说有关研究数目不断增多,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3)迅速增长期(2015-2022年8月),由于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及粮食质量问题的不断凸显,使得更多学者愈发关注粮食质量问题,相关研究激增并于2021年达到顶峰的104篇。

(二)作者以及机构分析

1. 粮食安全分析

作者、机构共现图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国内有关研究的核心力量,其中字体以及节点的大小表示作者、机构发文量的多少,而字体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间是否有联系。总体上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呈现大分散、小团体的特点[9]。王雅鹏、何蒲明研究团队发文量有16篇之多,位居榜首,主要研究农村、农民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10]。其次是公茂刚、王学真团队共有9篇,多从农村贫困人口以及扶贫政策视角看待我国粮食安全问题[11]。随后任志远团队从国内主要粮食产区入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共发文8篇[12]。从机构看来,相关研究以各地农业大学以及诸如农科院等国家机构为主,并且科研机构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别以43篇以及26篇发文量位居前2位。

2. 粮食质量分析

对于粮食质量主题来说,其研究作者数目众多,但是大多数都是独自研究,总体上也呈现大分散、小团体的特点,并且不同的科研团队所研究的侧重点差异明显,如杨军、徐波团队主要探究互联网技术在粮食质量监管方面的功能[13];王亚南、陈汲团队主要研究粮油产品在存储阶段的质量问题[14];李雯雯从国家政策入手剖析了粮食质量工作现状以及问题[15]。可见,虽然国内相关研究众多,但是由于作者间缺乏合作,可能导致各自研究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实现多学科交融,故建议各团队应加强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交融和数据成果共享。在研究机构方面,发文量最多的是四川、东北、江苏等地的监测站以及粮食研究院,各个研究机构之间也呈现出联系不紧密的現象。

(三)研究热点分析

1. 粮食安全分析

图5是粮食安全热点突变图,该图通过不同阶段新词短期激增或词频动态显著变化来掌握该主题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16],突现词是根据标题、摘要、关键词的词频增长率确定热点词汇[17],突现词突现度大小反映热点强弱[18],研究显示粮食安全的研究热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且普遍持续时间较短。早期(2005-2009年)热点有粮食、耕地,当时关注焦点集中在耕地不足与粮食产能问题,如郑茜从国内耕地保护现状出发提出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方案[19];胡亭亭从耕地质量、政策、劳动力、基础设施4个方面分析了安徽省耕地问题[20],但是随着2009年国家正式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后,耕地问题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期(2010-2015年),在此期间突变的关键词有粮食生产、水资源、城镇化、气候变暖,期间主要研究了水资源缺失、城镇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全球环境恶化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如张占仓等运用我国2005-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21];赵鑫等从产量和品质、市场和政策、粮食品质和多样性、生态环境和稳定性4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冲击,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22];杨友军探求节水型与增效型的全新农业模式,运用节水举措来消除水资源给当前农业带来的威胁[23]。随着“五水共治”策略在2014年的提出,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水资源以及城镇化问题分别在2014年、2019年得到缓解,并在粮食安全领域逐渐失去关注。至于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的问题仅凭少数国家的改变难以有效遏制,故从2014年提出至今仍然是热点话题之一。后期(2016年至今),主要研究了新时期耕地减少以及种粮人员减少问题,生态保护带来的退耕还林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张科华等指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供求矛盾突出、“谁来种粮”、政策效用递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24];赵颖文等辨析了新时期四川粮食安全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保土地、攻单产、育劳力和强支撑这4个方面提出保障四川粮食安全的应对之策[25]。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面值广大,因此,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至今仍是粮食安全中的两大热点。

图6是粮食安全时间聚类共线网络关系图,由于粮食安全关键词出现次数过多,因此为了避免对整个关系图的影响特隐去该节点,同时为了突出粮食安全研究的主要方向,我们特地选取了中心性排名前10的关键词做了时间聚类分析。共现聚类包括#0粮食安全、#1粮食、#2粮食产量等。共现聚类包含子聚类,例如#0粮食安全中含有价格、土地、大豆贸易等子聚类。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共现聚类关键词所覆盖的时间长度,线上的节点便是子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节点大小表示子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从图6看出粮食安全的热点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其一,是粮食生产,包括#1粮食、#2粮食生产、#3水资源、#4粮食产量,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生产、存储、销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和农民、土地、水源、气候等粮食生产要素。其二,是国家政策,包括#6城镇化代表的国家城市化、工业化战略对耕地数量、劳动力数目所带来的影响,#7粮食贸易代表的粮食进出口对国内供需带来的影响,#8藏粮于地则是18亿亩耕地红线战略的别称,#9国家战略则代表了近年来国家战略对粮食安全的深刻影响。

2. 粮食质量分析

图7是粮食质量热点突变图,结果显示其相关的热点都出现于近10年(2013-2022年),且其中的大部分热点至今依然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关粮食质量的研究呈现出逐步深入的现象,最早出现的热点是质量安全,彼时的学者对于粮食质量的关注大多集中于粮食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后期国内学者从粮食的生产、存储、运输等粮食产业链方面寻找粮食质量的问题所在与解决措施,并且研究的范围不仅局限于粮食本身,还扩展到了食用油等粮食加工产品。

图8是粮食质量时间聚类共线网络关系图,从时间角度分析发现,国内对粮食质量有关研究热点主要可分为3种:(1)高频持久型热点。该类热点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提及频次高。包括质量安全、粮食质量、粮食安全、粮食、粮食检验、粮食检测,其中质量安全、粮食质量、粮食安全、粮食相较于其余二者更受学者关注。此外,粮食安全和粮食检验两个热点研究贯穿始终,从2005年到2022年,每年都有一定的热度,其余热点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断。(2)低频持久型热点。该类关键词出现时间很早,然而并没有在国内掀起很大的涟漪,总的出现频次不高,但持续时间很长,有部分学者每年研究相关内容,包括措施和质量管理。其中质量管理较措施持续时间更长。(3)时效型热点。该类热点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在某一时刻突然出现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在某一时刻突然销声匿迹,如地下库,其从2006年兴起,在2016年渐渐被遗忘。

从内容来看,近15年来国内关于粮食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粮食质量包括聚类#0质量安全,#1粮食质量,从生产、存储、运输、监管等方面对粮油产品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剖析,提出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是粮食质量研究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聚类#5粮食检测,#6粮食检验,从检验检测技术方面研究了如何对即将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预防,对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测,聚类#7措施从国家政策方面解读对粮食质量问题的研究,聚类#8质量管理从监督部门出发考虑如何更好的监管市场粮食质量,聚类#9地下库从粮食存储方面为保障粮食质量提出了建议对策。针对上述两个方面,有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观点,如陶苓等全面分析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并为中国粮食监管、检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26]。

三、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1)粮食安全话题受时事政治、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关研究热度波动明显,而粮食质量相关研究在国内起步晚于粮食安全,总关注度少于粮食安全,但粮食质量是一个持久型话题,近年来受到学者们密切关注,相关研究与发文量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粮食安全与粮食质量的研究人员以及科研机构有一定差异,前者以各地农业大学以及国家机构为科研主力,后者以各地粮食监测站为科研主力。此外,粮食安全中人员以及机构联系比粮食质量更紧密。不过,细致比对发现,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监测站或农业大学普遍都分布于我国产粮大省,诸如四川、东北、江苏等,这显示出我国学者对于国内粮食主产地的粮食质量以及粮食安全是紧密关注的。(3)综合粮食安全和粮食质量研究热点可以发现两者研究方向差异明显,前者从国家政策、粮食生产探究并解决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为主,后者以粮食质量控制措施为主,此外,在粮食安全的研究中很少提及粮食质量问题,但在粮食质量研究中对于粮食安全的谈论不在少数。

参考文献:

[1]杨学利,张少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06):46-49.

[2]姚学慧,尚爱军,柴萍,等.粮食安全现状与粮食安全因素浅论[J].西北农业学报,2005,(01):176-179.

[3]董文.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科技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21):9308-9310+9312.

[4]金通.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22,(06):10-12.

[5]王彤雯,王宠,吕朝辉,等.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2,28(08):40-43.

[6]买买提吐尔逊·阿布拉.粮食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保障[J].农家参谋,2021,(20):22-23.

[7]王金枝. 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 (14): 4-8.

[8]侯剑华, 胡志刚. 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现代情报, 2013, 33(04): 99-103.

[9]项骁野,王佑汉,李谦,等.中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EB/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20107.1032.013.html.

[10]王雅鹏,马林静.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06):98-100.

[11]公茂刚,王学真.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江汉论坛,2012,(08):41-45.

[12]卞鸿雁,任志远.陇东南地区粮食安全与空间格局分析—以天水市为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26(03):371-377.

[13]杨军,刘向昭,李昕阳,等.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溯源监测系统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2,38(01):4-8.

[14]侯勇,王亚南,余波.确保救灾粮油质量安全的实践与体会[J].商品与质量,2010,(29):17.

[15]李雯雯.优质粮食工程显成效 粮食产业发展前景广[J].中国粮食经济,2021,(02):19-20.

[16]沈光.文献计量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热点与动态——基于6240篇CSSCI刊源文献信息的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78-89+116.

[17]安传艳,李同,翟洲燕,等.199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9):1186-1200.

[18]张蒙蒙,刘天平,杨建辉.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和CiteSpace可视化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8):11-19.

[19]郑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相关分析[J].行政与法,2009,(12):49-51.

[20]胡亭亭.安徽省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乡镇经济,2009,25(12):53-56.

[21]张占仓,于英超.城镇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40(02):12-15.

[22]赵鑫,张宝林, 苏晓菲,等.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8,(22):69-71+74.

[23]杨友军.浅谈水资源胁迫下基于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趋势及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1):52-53.

[24]张科华,马松林.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主产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2):43-44+66.

[25]赵颖文,许钰莎,刘宗敏.关于保障四川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与发展应对[J].粮食问题研究,2022,(04):10-15.

[26]陶苓,趙光群.浅谈粮食质量安全监测[J].粮食问题研究,2021,(06):40-41+54.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热点粮食分析
珍惜粮食
热点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热点
我的粮食梦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结合热点做演讲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