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安徽省潜山有“七山一水两分田”,农业人口52万,农村劳动力31.5万人。如何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发挥各类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推进乡村人才技能培训
深入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整合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合作院校、行業协会等优势资源,构建“政府主导+农广校+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新型乡土人才培训服务体系。依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基层干部等提供线上教育培训。围绕潜江市痘姆古陶、油坝舒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瓜蒌、茶叶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加工,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田间实训等方式,分级分类开展乡土人才技能培训。
用好身边的“土专家”“田秀才”
潜山市水稻、瓜蒌、茶叶产业基础好、优势强,这不仅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也得益于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如瓜蒌能手程有余、王传文,种茶达人江成生、曹文志,食用菌行家李品朝等。将“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做到动态管理。强化政策激励作用,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利用媒体对乡土人才优秀事迹进行推介展示,让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芳香四溢”。
健全农技人员“联农带户”机制
潜山市现有农学、园艺、植保、土肥、经管等专业农业科技工作者280余人,基本涵盖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实践中更有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定点联系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定期到村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各类助农服务。建立健全农技人员“联农带户”机制,基层农技人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对子,在重要农时季节上门进行田间技术指导。推动创新技术、科研成果、专技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农村集中。
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才
潜山市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两个,中国美丽田园1个,省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安庆市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17个,星级农家乐170户,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19条。应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力度,多层次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对符合潜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外地优秀人才,通过完善各种用人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吸收高层次创新人才进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现有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民生工程,与培训机构共同搭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培训平台,加快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和实务技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广校潜山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