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玉
打我记事起,姥姥就住在我们家。这在我们农村很少见,农村里都是儿子养老,如果老人不住在儿子家,是要被人耻笑的。姥姥有两个儿子,但是姥姥只喜欢住我们家。爸爸妈妈常说:“谁都有老那天,喜欢就住着,多一副碗筷的事。”
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她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他们都已经成家。但是姥姥谁家也不去,她觉得我家才是她的家。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家老大脾气好,不惹我生气。”老大就是她大姑娘——我妈妈。
听妈妈讲,姥爷去世的时候,姥姥四十几岁。我妈妈和二姨都成家了,大舅没有成家,老舅和老姨才十多岁。那时候,姥姥靠手工给人家做羊皮袄勉强度日,可姥姥硬是咬牙撑着,直到孩子们全都成家。妈妈常常说:“你姥姥太难了,你姥爷活着的时候也干不了啥,砍柴、挑水这些重活都是你姥姥干。水井离家五百多米,你姥姥那小体格,挑两桶水踉踉跄跄的。我心疼啊,所以我14岁就开始挑水,挑不动也咬牙坚持。我多干点儿,你姥姥就少干点儿。”妈妈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烁着泪光,我不知道她是因为回忆起了那段艰难岁月而伤感,还是因为熬过了那段岁月而自豪,又或许都有吧。
姥姥愿意在我们家住,估计也和那段岁月有关。妈妈作为家中的老大,更能够对姥姥的不易感同身受,所以让姥姥顺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姥姥在我家住了17年,期间,哥哥结婚,有了两个孩子,后来两个孩子都上了高中。那时候,爸爸得了肺癌,做了大手术,嫂子因为盖房子被砸成了残疾人,哥哥要干农活,照顾家的重任就落在妈妈的肩上。妈妈实在照看不过来,姥姥便被老舅接走了。不到一年,姥姥就去世了。妈妈一想起这事就掉眼泪,她常常念叨:“你姥姥就喜欢咱家。”姥姥没能在她跟前去世是她的遗憾。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今想来,我们家四世同堂,十口人的大家庭,家庭关系该多难处理。这还不算,那几年,老姨和姨夫闹离婚,两个小妹妹也在我家住。她们和我的两个小侄儿年龄相仿,一住就是两年。算下来,十二口人,吃饭都是挤在一起的。我们家人多,条件不好,那时候爸爸的工资也不高,哥哥嫂子种点儿地维持生活。我、姐姐和弟弟都念书,姐姐读技校,我读师范,弟弟读初中,可是,爸爸的豁达、妈妈的平和、嫂子的不计较,让本来不富裕的家风平浪静。
爸爸在家里有地位,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他做主;妈妈是个老好人,从不说长道短。这或许也是家庭和睦的原因吧。
我从未见过爸爸嫌弃姥姥,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菜里放几块肉都数得过来。姥姥爱吃瘦肉,吃饭的时候,爸爸把为数不多的几块瘦肉都挑给姥姥。时间长了,耳濡目染,我们也会把瘦肉挑给姥姥。我们一大桌子人吃饭,有谦、有让、有情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埋下一颗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姥姥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爸爸也离开我们八年了,但是有关爸爸妈妈和姥姥之间的往事却在我们心头氤氲成最美的画面。那画面里,“孝”和“顺”是最靓丽的色彩。
作者的话 轻掩门扉,静听流年。文章中那如烟的平凡往事,似乎浸润着无法言说的痛楚,但却有家人彼此关爱的幸福和温暖。驻足岁月的河边,过往的日子似乎从远方悠然走来,又似乎静静地停歇在另一个远方。时光不语,岁月无声,我们常常慨叹人生苦短。的确,我们来不及挽留,时光就已经呼啸而过,我们与周围的很多人在脚步的交错中渐行渐远,只剩被拉长的思绪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一径长途中铺展成温馨的画面, 生活的苦与乐因为有爱而凝结出甜蜜的诗行。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思念如月,温婉成詩。既然过去的只能成为怀恋,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调好镜头,找准焦距,记录美好。这时候你会蓦然发现,逝去的只是暂时,而留下的却是永恒。凭栏回望, 致敬普通的“他们”,心怀善良、心怀光亮;放眼未来,祝福普通的“我们”,心怀感恩,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