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丹 杨张星
在武陟沁河左堤71+886沁河桥头处,有一个外八角内四方的建筑,从远处看它好似一座八角凉亭,它就是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俗称“八角亭”,是为纪念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经历1982年沁河超标准洪水考验而修建的。
沁河,素有“小黄河”之称。历史上,沁河在武陟决溢频繁,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沁河最大洪水出现在1982年,彼时沁河杨庄改道主体工程刚刚完工。
1982年以前,沁河自东向西流至武陟木栾店附近,河道呈90度弯折向南,河道宽度由800米缩窄至330米,形成卡口,卡口处有一座双曲拱桥。河内滩面高于背河地面最高达7米,形势危如累卵。如果木栾店卡口出现溃堤的险情,就会形成黄沁并溢,影响整个华北平原的安全。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1981年3月14日,杨庄改道工程开工,修建新左堤,对沁河河道裁弯取顺,向右开辟新的河道,宽800米,以期解决汛期壅水的状况。
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的建设恰逢其时。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沁河流域和三门峡以下黄河干流区间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在沁河武陟水文站出现洪峰的前2小时,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出现了1958年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15300立方米每秒,形成了黄沁并涨、全线吃紧的局面,上泄下壅。短短六七天时间,洪水基本涨到与南岸大堤持平。汛情最严重的时候,沁河右岸五车口附近水位高出堤顶0.2米左右,经抢修子埝才免于漫溢。面对如此严峻的防洪形势,尚在建设中的杨庄改道工程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经受住了洪水的重大考验,在堤前水深达3米的情况下,新修的堤防险工坝垛桥桩等工程均未发生任何险情,洪水安全下泄,確保了沁河下游的防洪安全。
提及沁河杨庄改道工程,当地的老百姓无不啧啧称赞,感叹这项工程的神奇。
1983年6月,沁河杨庄改道工程全部完成。沁河杨庄改道工程完工之后,沁河左岸上起沁阳村,下至南贾,河道长34千米,沁河大堤长38.095千米,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明确的确保堤段。据分析,如果没有沁河杨庄改道工程,1982年洪水将淹没沁河南岸5个乡镇、17万人口、16万亩耕地,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该工程随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如今,武陟沁河左岸有险工9处,防洪坝2处,共计210座工程。站在今天沁河左堤的0公里堤防处,会看到两条大堤蜿蜒向前,通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右侧紧靠沁河河道的是沁河新堤,如今郁郁葱葱、美如画卷;向左延伸的是沁河老堤,在斑驳萧瑟中,诉说着杨庄改道工程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
如今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不仅具有工程本身的防洪价值,而且黄河文化价值也越发凸显。
进入新时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号召,武陟第一黄河河务局以沁河杨庄改道工程为依托,本着“纪念历史、启及后人”的理念,将防洪工程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
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是集黄河文化、法治文化、党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场所,占地约1400平方米,共分为两层。一楼展馆以杨庄改道纪念碑为依托,将黄河文化和法治文化融合展示,治黄重地、与河共舞、金堤永固等黄河文化版面,与宪法至上、普法宣传、河湖长制等法治文化版面有机融合、相得益彰。二楼展馆为治黄文化展览室,通过黄河沙盘、历代治河方略版面、多媒体展示、艺术作品展区等多个区域,对黄河文化、治黄历史、治黄名人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新成就进行了全面介绍。
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建设完成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2020年,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被授予“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称号;2021年,被评为首批河南黄河文化融合示范工程; 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河南黄河河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精品线路,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被评为首批“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实践基地,成为打造黄河文化标志性符号、进一步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宣传推介河南治黄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