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记者到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去采访吉好也求一家。在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自己家庭以及这几年家里过上好日子的故事编写进《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一书后,很多暖心的回忆又涌上了吉好也求心头。他说,要将党的恩情和各界的关心关怀化为动力,在凉山州正在开展的“树新风促振兴”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中,带着一家人继续加油干好好干,创造美好生活,“扎扎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日子就会一年定比一年好。”
2018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他走进了吉好也求家……
那时,因为家里贫穷,吉好也求16岁的大女儿吉好有作,正辍学在外打工。没能见到习总书记,成了她最大的遗憾。“我是最希望习总书记再来家的人。”吉好有作说。
当天,看到新闻播出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吉好有作,即刻收拾行李,倒火车、坐汽车,连夜赶回家……
没能见上习总书记,吉好有作常常看着总书记和家人的合影,“多想这张合影里有我。”吉好有作说,“我真想亲口告诉习总书记,我们家和村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是曾经做梦都梦不到的变化。”
吉好有作赶回家,发现“家里不一样了”。
几乎每天,家里都有客人,有熟悉的邻里,也有陌生的来访者。
“习总书记就是在这儿和我们合的影。”客人到来,关于习总书记来家时的一言一行,吉好也求每次都兴奋地讲述,每一遍,吉好有作都会认真旁听,至今,她能把每一个细节都复述出来。
“那天比较冷,地上结着霜,习总书记一来到村里,就变得晴空万里。”吉好有作说,阿爸吉好也求常常这样开头。
“阿爸从村口把习总书记接到村里,家里的房门比较矮,习总书记身材高大,只能弯下腰进来。”吉好有作复述,习总书记问了家里洗衣机能不能用,院子里有没有安装自来水,还看了猪圈鸡圈,还问我们每年的粮食够不够吃,还看了我们自制的腊肉……
随着吉好也求不断地讲述,他自己最開始有了变化。吉好有作说,父亲一直很激动、兴奋,也一下子有个很大的干劲儿,“我就想我自己也要努力奋斗、发家致富、耕耘劳作。”
2022年,对于吉好也求一家来说又是“好事情多多”的一年。
这几年,吉好也求养成了算收入账的习惯,“小卖部收入3万多元,妻子马海子呷当环卫工一个月550元,我当防火护林员一个月550元,妻子在产业基地务工一天70元,我在建筑工地务工一天170元到200多元,20亩产业流转地一年1万多元……”吉好也求每算一笔账都喜笑颜开,他高兴地说:“过去一年,我家总共挣了差不多16万元。”
前几年,吉好也求和妻子在村附近的工地上打工,吉好也求拿着锤子敲击石头时,妻子就在一旁帮他扶着石头。当时,夫妻二人感慨地说:“幸福的日子就是这样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如今,“幸福日子要靠自己一锤一锤敲出来”俨然成为吉好也求一家的家风家训。
“以前,只会砍坨坨肉(当地美食)吃,参加了厨师培训后,学会了炒回锅肉和其他菜品,现在天天吃炒菜。”马海子呷对于新生活也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平日里,她也在经营小卖部,并学会了如何用微信收钱。这几年,妇联在村里组建了妇女互助队、妇女卫生健康宣传队和达体舞队。她跟着队伍学会了如何收拾新家,除了在沙发上铺上布,她还专门做了一块大小合宜的花布,盖在电视机上。马海子呷每天将家里收拾得整齐干净,他们家还被评为“洁美家庭”。
最让马海子呷感到幸福的事是,以前自己没有上过学,但她的孩子们全都上学了。
“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的这一良方,为凉山每一个家庭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在吉好也求的大女儿吉好有作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良方“改变了凉山女孩的命运”。当年,吉好有作很早就辍学,在千里之外打工,只想着挣钱补贴家用,到年纪就嫁人生子,没有想过还有其他出路。2019年,吉好有作回到新家并重新回到了课堂。如今,已在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学习空乘专业的吉好有作,不仅走出了大山,未来还有可能飞上蓝天。
19岁的大儿子吉好有子一直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并希望早日通过自己的劳动与父母共同打造家里的幸福生活。去年,吉好有子参加了劳动技能培训班后,跟随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去了深圳,三个多月时间,便为家里带回1万多元。
爱唱歌的吉好有果为习总书记唱了《国旗国旗真美丽》后,就成了大凉山的小明星,到访的客人都喜欢和她合影。吉好有果如今在西昌读初一,成绩一直不错,以往还有点羞涩的她变得活泼开朗,不仅走上了县、州各类舞台,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各类节目。2022年,吉好有果获得凉山州妇联组织评选的凉山州“最美少年”称号,以及学校表彰的“阳光同学”称号。“我喜欢音乐,长大后的理想就是当一名音乐教师,把歌声和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吉好有果说。
还在上小学的小儿子,去年获得了学校“英语进步之星”称号,还表现出超常的运动天赋,曾获得过1000米长跑亚军和踢毽子冠军。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英语教师。
“因为我自己没有上过学,所以希望孩子们在学业上好好努力,用知识去改变自己。”吉好也求说,对于孩子们的这些爱好和理想,原来感觉很遥远,现在觉得有能力有信心支持他们去实现。
如今,前往三河村,山路依旧蜿蜒,但不再颠簸,平整黑亮的柏油路直通村庄;走进三河村,看着青山绿水环绕着一排排黄色彝族新房,到访者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好美!”
吉好也求的信心和底气来自村庄的发展和振兴。乡村振兴在当地的稳步推进,给他们一家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能实现再增收的好机会。
近几年,三河村一直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举措。村里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特点,探索形成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五大产业”。
2022年,三河村在此前已种植3300亩马铃薯、2800亩花椒、370亩冬桃的基础上,又进行了500亩生姜示范种植,并获得了成功,今年,三河村计划在全村推广种植生姜2500亩,吉好也求也主动申请了3亩种植任务。
除了种植业搞得风生水起,农旅产业在这里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三河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打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农家乐和乡村游胜地。去年,三河村新旧址作为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已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三河村负责人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今年将继续在村民的整体素质提升上下硬功夫,继续加大由妇联系统组织的‘彝绣‘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在赋能增收上加强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