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扬
(山西工程科技职工大学会计学院)
2012 年,我国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建议,即发展极具特色、专业新颖的中小型企业。
专业性指的是使用专项工艺或者某种技术,经过专业的生产线,制造出有极强专业性特点的产品,主要特点是:产品用途专业化、生产工艺专业化、专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性的产品细分。
精细化指的是使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以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出一套高效的管理机制,根据精细化的管控,对产品进行精心的设计加工,主要特点是:企业管理精细化、产品精致化以及精深的工艺技术。
特色化指的是利用特殊的原材料和配方,借助特殊的工艺和技术生产出一种极具当地特色或功能性强的产品,主要特点是:产品极具特色。
新颖化指的是凭借创新研发、科技创新,或者重新对旧产品进行改良升级,能拥有IP 的高科技产品,主要特点是:产品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附加值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政策扶持不力
当前,山西省为了支持“专精特新”方向企业的快速发展,出台产学研合作、信贷支持等利好政策,但相关政策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深度,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因此,山西省在培育新型企业以及促进企业的改革方面动力不足,导致“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2.技术创新不足
立足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自主创新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但相对于东部企业来说,山西省企业专业性不强,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存在市场知名度不足的一系列难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仅凭传统经营方式与淘汰的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找到新型盈利方向。
3.高层次人才短缺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二线城市对他们有无限的诱惑,反观山西省,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工资福利、发展空间均没有竞争力,人才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1.政策趋势及特点
从2018 年起,国家构建了相应奖励制度,扩大奖励政策的范围,创建了以创造型的中小企业为基础的阶梯式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的中小型企业达到100 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 万家,小巨人型的企业有1 万家,并对此扶持工作进行强化。
2.金融服务相关政策
当前,山西省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制度。针对间接融资,鼓励各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包括供应链融资、IP 质押等,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控制与服务效率。鼓励民间银行的发展,优化网络金融的发展,促进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针对直接融资,鼓励建立各种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企业运营基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展中小企业信贷资金和票据发行的规模与途径,推动中小企板块和区域性股票交易所的发展。
1.技术服务业占比攀升
从“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按批次占比逐步攀升,具体情况如图1 和图2 所示。
图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业分布
图2 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情况
2.区域化明显
截至2021 年底,“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山东省3031 家,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北京市2688 家,广东省2492 家,此外,排在全国前十的依次是四川省、河北省、江苏省、上海市、山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在1300 家以上。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总共有4918 家,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辽宁省,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具体数据如图3 所示。
图3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3.股权投资增加
中小型企业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吸收各种创业性投资。我国在2021 年新增了1680 项科技创新型的项目,比2022 年新增了45 项;“专精特新”企业以股票的形式获得的资金达到1 742.79 亿元,比2020年多了500.85 亿元。
通过对我国2010—2021 年间的“专精特新”企业股权产业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新兴产业取得投资的项目达到6243 项,投资资金高达3 299.89 亿;生物医学设备方面有1884 项投资,金额1 380.1 亿;高端设备产业投资金额为717亿左右;化工材料方面获得的投资额为747 亿元左右;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达589 亿元左右,具体占比数据统计情况如图4 所示。
图4 “专精特新”企业股权产业分布情况
4.企业认可度高
基于已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以“专新”为核心的公司,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行业领域,很难应对短期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了追求技术层面的提升,大量的创新必将引发巨额投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以“特精”为核心的公司,侧重点是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以及技术和战略上的差异化,可以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但对公司的经营效率以及盈利能力没有明显的助推作用;以“专精特新”为核心的公司,可以四个维度同时发展,能够得到比“专新”和“特精”更高的运营效率,市场认可度更高。
中小型企业主要以专业化为发展基础,而大型企业则应以产品的多元化促发展。首先,产品的专业性要求企业将自己专业化的技能运用到市场经营中,以专业化的产品生产为重点,确保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与收益;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为产品提供专业的机械设备与高技术人才,并根据相关规定遵守产品制作标准,同时努力寻找与大公司长期合作、稳定发展的机会,促进双方快速发展;第三,高科技企业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主动应对市场的变化,提高自己在各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找准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水平发展。
发展机制的精细化是通过科技中小型企业构建的一个效率极高的管理体系,打造企业文化,实现培养人才的精细化管理,在同类型企业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首先,挖掘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因此,应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高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为产品的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其次,高科技中小企业应构建高效且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高质量企业的绿色发展;第三,应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利益,构建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同时注重顾客满意度,根据顾客意见,调整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最后,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内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每位员工、每个产品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表现在特色化的市场定位、企业知名度以及核心技术等方面。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针对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生产差异化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在特色化领域做强做精;其次,企业应将其独有的资源应用于各类产品和服务中,一方面将地域特色与产品相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产品。另一方面利用独有的资源,开发特色化的服务;最后,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关注品牌的维护和管理,从品牌创立起就设置完善的跟踪管理机制,优化推广手段,确保品牌的稳定发展。
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引入专业型人才,提升科研机构自主创办的能力,或考虑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建科研机构。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IP 产权上,因此,企业应强化对著作权、商标以及专利的保护意识;产品的创新应着手于产品专利申请、新品上市和研发周期管控三个方面,首先,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使用最新技术手段创造出新产品,应申请专利,保护专利产品的生产权;其次,抓住新产品的上市时机,包括新产品研发时机和旧产品的升级时机;最后,严格管控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一个新产品的上市不但需要反复设计和改良,也需要注入工艺,直至批量生产,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研发消耗时间越短,说明这个产品的创新力就越高。不难看出,只有不断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产品创新。
统一省级企业的定义,确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措施,构建中小型科技公司的培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落实。每年滚动调整培育库中的企业,以全省范围内的制造业群体与核心产业链作为工作重心,工信部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发展的企业以及潜力巨大的企业按照相关标准推荐进入培育库,同时优化相关服务政策,丰富服务资源。出台更多关于中小型企业在“专新”与“特精”方面的发展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推动品牌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市场规模。
1.财税政策
设立“专精特新”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以及协同发展和国际化规模发展等,同时推行市县级财政支持政策,发挥协调作用。促进税收优惠政策,与税收部门共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优化税收服务,落实优惠政策,建立长期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企业快速准确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资金政策
首先,围绕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服务这一核心,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精准定位服务为手段,对资金政策进行改革,通过构建名单共享机制,使“专精特新”企业的名单成为各大银行和相关基金部门的共享资源,便于向各类金融机构推送“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的需求信息,指导机构制定针对性的融资计划,开发适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的服务产品;其次,定期开展关于重点产业链高质量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的政策解读活动,通过企业投资座谈会、大规模路演等活动,提供更多企业与资本市场沟通的机会;最后,在省级资本市场开设“专精特新”模块,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属的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
3.创新政策
开展阶梯型产业建设,列出优势产业表,重点推进补链、强联等工作。与全省的制造业群体进行结合发展,加强各方面的协作,促进企业在技术层的强化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创建具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相关特色的载体平台,构建领头企业与小型企业协同创新、信息共享、融合发展的优势生态链。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开展“英才名匠”培育活动,重视高技能人才,积极举办企业交谈会,并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助力中小企业市场拓展。
4.帮扶政策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动,将重点放在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从质量把控到信息化流程的设计,对不同维度的标准进行改良,构建科学的评估系统,为企业管理精准画像。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一对一”专员服务制度,执行属地统一管理,专员分级服务的原则,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并针对服务专员的服务内容、业务能力提升、共享资源的获取、相关政策解读提供精准帮扶。
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专精特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山西省应紧跟国家政策、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断创新技术和服务、提升文化认同感,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升级。
通过适度的政策倾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融资的扶持力度,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1.融资方面
增加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资金支持,促进“专精特新”方面的创新发展,协调各级部门的配合工作,拓宽企业融资范围,鼓励金融机构适时推出新的债券、开拓新的投融资渠道,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融资难的问题。
2.融通发展方面
政府发挥协调作用,通过福利、税收等手段对大企业进行补贴,鼓励大企业将创新资源通过平台与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实现各企业在资金层面与技术层面的共同发展。
人才的培养体现在“专精特新”发展的每个过程中,具体包括生产科技型人才、精细化管理型人才、特色化品牌管理型人才以及创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政府应该制定人才招纳的相关政策,促进科技与经营方面的人才聚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科技型发展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人才管理制度。首先,健全企业内部升职激励机制,定期培训员工,提高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其次,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消耗大量的时间,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就业福利,采用外部聘用的方式,引进外部高技能人才。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核心是科技研发带来的技术创新,即科技研发可以带动应用产业的发展,与市场形势相关联,最终作用于技术创新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非技术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管理人员要为企业制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建立有效的工作奖惩制度,推进技术创新;技术人员定期学习、更新技能,设计创新技术方案;而非技术型人才针对市场做出相关规划,促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的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必须提升市场对“专精特新”思想的认可程度。首先,行业领头者或政府可以通过举办“专精特新”专项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与服务行业和金融行业沟通的机会,促使相关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其次,构建平台促使大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创新性资源共享,推动技术交流,促进技术层面的创新与提升,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把“专精特新”的核心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由于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社会影响力小,企业文化概念不明确,管理层不重视,而小型企业的优势就是结构简单,企业文化更容易渗透到各级员工和各项产品中,所以更应把“专精特新”的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