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措施分析

2023-06-08 02:03:10鉴伟国
吉林蔬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肥料秸秆玉米

鉴伟国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始终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是现阶段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之下,推动了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绿色生态安全。为了切实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就需要注重做好农田土壤资源的科学保护工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做到科学施肥,合理应用施肥方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玉米栽培为例,探讨了土壤肥料的科学使用技术,并提出了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推广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1 玉米种植期间土壤肥料科学使用方法

1.1 整地技术

选择土层厚度大于20厘米,要求保水保肥及灌溉排水良好。播前将上一季小麦秸秆粉碎,长度3~5厘米即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粉碎越细越好。均匀施于地表,用旋耕机进行翻耕,之后将土块耙细。播种前整地做到将秸秆和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5~20厘米,达到待播状态,并注意保墒。

1.2 品种选择与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新近审定推广的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玉米品种。选择饱满、健壮、种子质量达到GB  4404.1-2008规定的种子做种,剔除破碎、无胚和病虫籽粒。播前晒种2~3天。

1.3 玉米栽培技术

1.3.1 种植方式

采用人工点播或机播,可根据劳动力状况和种植时间进行科学选择。目前推广的有2BEY、2BJD-3等型号精量玉米直播机、2BQ-6型气吸式玉米精播机,集播种、施肥等工序一次完成,适宜播深5厘米。

1.3.2 种植时间

直播夏玉米在6月初播种,可采用人工点播或机播,每公顷用种量30.0~37.5千克。

1.3.3 种植密度

机播玉米行距40~60厘米,窝距20~30厘米(可调),密度为57000~67500株/公顷。

1.4 肥料施用技术

1.4.1 肥料用量

一般中等地力田块,在产量6000~7500千克/公顷条件下,N、P2O5、K2O总用量分别180~240千克、67.5~85.5千克、60~90千克。

1.4.2 肥料施用方法

玉米氮肥基肥占50%,追肥占50%,控释尿素可以做基肥一次施入;有机肥与磷、钾肥全部基施。基肥可均匀撒施地表,通过旋耕与土壤混拌。采用机械化播种施肥同步作业条件下,肥料应施在种子侧下方5厘米左右。追肥应在苗带一侧开沟深施覆土。

1.4.3 肥料品种

优先选用玉米专用复混肥料,提倡施用缓控释肥,也可选用尿素、氯化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酸性土壤)、氯化钾等常规肥料,慎用高氯复混肥料。

1.4.4 玉米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

中微量元素肥料则做到因缺补缺、及时监测。若土壤有效锌(Zn)含量低于其缺乏临界值(1毫克/千克),应针对性使用锌肥,可以用七水硫酸锌1千克/亩作基肥施用;若出现缺锌营养失调症状,应立即喷施0.1%~0.2%七水硫酸锌或其他锌肥溶液,每亩喷施50千克左右,间隔5~7天,再喷施1~2次。在晴天傍晚前喷施,喷后如遇雨淋洗,应重新喷施。

1.5 有机替代技术

1.5.1 秸秆还田替代化肥技术

秸秆还田量应为上季作物收获后秸秆的全部量。前茬作物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可替代10%~20%氮、磷、钾肥。将作物秸秆机械粉碎成3~5厘米,在整地前施于土表,翻耕掩埋。

1.5.2 有机肥料替代化肥技术

施用有机肥4500~7500千克/公顷,可替代10%~20%氮、磷、钾肥。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在土壤翻耕后撒施于土表,与底肥同时施用,旋耕细碎平整土地后开沟起垄。有机肥料采用条施和撒施,翻耕覆土深度10~20厘米。

1.6 田间管理

人工直播和机播玉米保证每公顷有效苗在57000~67500株。玉米穗期进行中耕,深度以2~3厘米为宜,结合追肥进行培土,培土不宜过早,高度以6~10厘米为宜。天气干燥时抽水浇灌,拔节期除草时结合覆土,以防暴风雨天倒伏。在玉米全生育期按当地玉米高产的管理要求进行病虫草害防治。

1.7 玉米收获

玉米植株枯萎时进行采收,可采用人工采收和机械收割。要适时收获,过早收获易导致籽粒不饱满,过迟收获易导致果穗霉变。一般可以选用4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此机器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完善、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的优点。

2 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推广措施

2.1 持续加强土壤肥料科学适用经济投入

土壤肥料的科学使用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站、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等多个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托上述几个职能部门,实现现代化施肥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但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益性质,很多工作中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土壤肥料的科学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进行试验推广。由于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直接影响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因此在今后工作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土壤肥力物力的投入,地方财政部门应该将农业技术推广费用纳入到地方的财政预算当中,结合最近几年经济物价的逐年增长情况,适当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另外还应该积极发展市场推广模式和自主推广方式,更好地解决技术推广部门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2.2 持续加强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技术宣传

最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向前发展,农村大量人口外出,农村人口出现老龄化,这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相对较差,接受新鲜知识能力不足,为此需要持续加强宣传和教育。生产过程中要逐渐转变广大农民群众过度相信传统种植经验模式,要充分了解科學施肥重要性。作为技术推广人员,应该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现状,注重加大土壤肥料、适用技术有效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互联网向广大农民群众介绍现代施肥技术和施肥理念。通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试验和引领带动,能够让广大农户真正科学施肥技术取得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应用科学施肥技术积极性,如此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提升农民群众的施肥技术水平。

在持续加强技术宣传同时,也需要注重加强农民群众专业培训,通过邀请农业教授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定期为农村地区的种植大户、农业合作专业社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依托现场教学,现场技术服务,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种植户能够了解最新的施肥理念、施肥方法,掌握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让他们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带头人,进一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新种类不断出现,农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土壤肥料在玉米等主要粮食生产发育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传统施肥模式下,由于化学肥料不规范使用,再加上施肥方法不当,对农田土壤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破坏,土壤生产能力逐渐变差,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低劣,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残留或者药物残留。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有效推广和应用,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正确认识到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调整,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能够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农户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肥料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以此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肥料秸秆玉米
收玉米啦!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40
我的玉米送给你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