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力扎布
(复旦大学 历史学系 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 雍正年间清朝与准噶尔部的战争爆发,乌兰察布盟盟长扎萨克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率兵出征,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间,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出任乌兰察布盟盟长。由盟外之人出任盟长,在清代历史上绝无仅有。丹津为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也是上三旗正白旗蒙古人,作为雍正皇帝的奴仆,得到信任和重用。
清代在外藩蒙古建立盟旗制度后,各盟会的盟长都是从本盟扎萨克中选任。而在雍正年间出现了一个特例,由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出任乌兰察布盟盟长。对此史籍缺载,仅见于档案,以下略加考述。
一
晓克主编的《土默特史》中提及,“1737年(乾隆二年)左翼都统、三等子爵、兼乌兰察布盟盟长丹津病故。”①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90页。但未注明史料出处。在新近刊布的伊克昭盟杭锦旗和归化城土默特旗档案中见到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有乌兰察布盟盟长衔,虽然未见到正式任命公文,从署有官衔的诸多公文可以证实丹津曾出任过乌兰察布盟盟长,并推断出其任职时间。
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清廷恢复了自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以后因与准噶尔部战争暂停的外藩蒙古会盟,不过停止从京城遣派大臣,令外藩蒙古自行会盟,并在内外扎萨克十盟会各添设副盟长一员,协助盟长办理盟务。理藩院奏准以喀尔喀右翼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罕贝勒詹达固密为乌兰察布盟盟长、乌拉特辅国公垂扎木素为副盟长。①雍正六年四月《理藩院为任命达什喇布坦、齐旺班珠尔为伊克昭盟盟长、副盟长札杭锦旗扎萨克贝子策旺班珠尔文》,《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5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26条,第51~53页。同年八月,扎萨克多罗达尔罕贝勒詹达固密去世,②《清世宗实录》卷72,雍正六年八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084页。继任者及继任具体时间不见于史籍记载。在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的一份公文中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有乌兰察布盟盟长、副将军职衔。③雍正十年正月二十八日《归化城都统、副都统及处理蒙古民人事务同知为约期会审台吉诺瑞强抢运送军粮之民人韩福一案至盟长四子部落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辅国将军及协理台吉等咨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法制研究中心、土默特左旗档案馆编:《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清代蒙古文档案选编》(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页。标题中的辅国将军,应为副将军。显然詹达固密去世后,同盟的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接任了盟长之职。
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出征准噶尔的清军在和通脑儿战败,形势十分严峻,清廷紧急征调内扎萨克蒙古兵防守西北游牧边界,并随时准备支援喀尔喀前线。十一月,调四子部落、茂明安、喀尔喀、乌拉特、鄂尔多斯兵二千名驻防乌拉特部西界形胜地方,由鄂尔多斯部郡王查木阳和四子部落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统辖。同年十二月,又任命二人为副将军,驻防古尔班赛堪(即固尔班赛罕)地方。④《清世宗实录》卷112,雍正九年十一月乙丑条,第489~491页;卷112,雍正九年十一月己巳条,第495页;卷113,雍正九年十二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508~509页。据《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阿喇布坦多尔济于“雍正九年,诏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罕,防噶尔丹策凌。十年,移驻伯格尔。十二年,移驻扎布堪。十三年,撤大军还,诏阿喇布坦多尔济以兵千人留驻乌里雅苏台。乾隆元年,自军还”。⑤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39《扎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鄂木布列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97~298页。也就是说,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于雍正九年(1731年)领兵驻防后,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撤军后才返回本旗。在其出征期间由协理台吉代掌旗务。⑥雍正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盟长归化城都统、副都统为将罪犯多尔济押赴京城秋后问斩、其家眷收监、家产查没事致署理四子部落旗王阿喇布坦多尔济旗务之协理台吉等之咨文》,《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清代蒙古文档案选编》(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24页。由于阿喇布坦多尔济率军远戍无法履行其盟长职责,因此,清廷任命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兼任乌兰察布盟盟长。
丹津何时接任盟长的呢?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清军在和通脑儿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带兵北上驻防。如前所述,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阿喇布坦多尔济仍是乌兰察布盟盟长。五月的公文中都统丹津没有盟长头衔,⑦雍正十年五月二十日《归化城都统、副都统、办理蒙古民人事务同知及协理同知处理事务之笔帖式等为会审杀害运送军货人员抢劫驼马案一事致乌拉特镇国公及协理台吉之咨文》,《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清代蒙古文档案选编》(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8~22页。而在九月的公文中丹津有:ulaγan čab-un čiγulγan-u daruγ-a böged köke qotan-u qosiγu-yi ǰakiruγči sayid”,即“乌兰察布盟盟长及呼和浩特城都统”职衔。⑧雍正十年九月十日《乌兰察布盟盟长、归化城都统为牧养军用骆驼咨盟长杭锦旗扎萨克贝子策旺班珠尔文》,苏雅拉图、巴音主编:《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57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109页。此后,其盟长职衔在公文中频频出现。例如,雍正十三年(1735 年)四月,伊克昭盟副盟长贝子罗卜藏咨丹津咨文中称丹津为乌兰察布盟盟长、呼和浩特都统。①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一日《伊克昭盟副盟长鄂尔多斯贝子罗卜藏及协理台吉扎布等为遭受旱灾人数呈报理藩院并自钦命驻扎神木办理蒙古民人事务理事司员索要四至闰四月份赈灾粮事致乌兰察布盟盟长归化城都统之咨文》,《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清代蒙古文档案选编》(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1~33页。乾隆元年(1736 年)五月一份通缉逃人的公文中称丹津有乌兰察布盟长衔。②乾隆元年五月十二日《准格尔旗贝子罗布桑为缉拿逃人何济格尔呈盟长杭锦旗贝子策旺班珠尔文》,《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5卷),第182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286页。同年八月二十一日,乌拉特旗扎萨克辅国公阿穆尔龄贵的呈文中仍称其为盟长。③乾隆元年八月二十一日《乌拉特旗扎萨克辅国公阿穆尔龄贵为查报自喀尔喀推河撤回之军情呈乌兰察布盟长、归化城都统文》,见金峰主编:《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土默特左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印,1987年,第239~240页。同年十月二十日的公文中,四子部落扎萨克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有乌兰察布盟盟长职衔。④乾隆元年十月二十日《达拉特旗扎萨克贝子衙门呈报将发遣之贼丹巴一户人赏给协理台吉额墨根之事给盟长杭锦旗贝子策旺班珠尔文》,《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5卷),第213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324~325页。从上述记载来看,丹津任乌兰察布盟盟长应在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二十日至九月十日之间,九月十日已经是盟长。其卸任时间应在乾隆元年(1736年)八月二十一日至十月二十日之间。任职四年多。丹津于乾隆二年(1737年)的四月去世。⑤《清高宗实录》卷40,乾隆二年四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720~722页。清代外藩盟长由本盟内扎萨克担任,为终身制,卸任者一般都因为有疾辞职,或被革职。丹津卸任可能是因为原盟长四子部落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已从前线返回,恢复了其盟长职务。前引《土默特史》称乾隆二年“兼乌兰察布盟盟长丹津病故”,不准确,因为丹津已于乾隆元年(1736年)卸任。原乌兰察布盟副盟长乌拉特辅国公垂扎木素,则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以虐索所部罪,削职”⑥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41《扎萨克辅国公巴克巴海列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310页。。继任副盟长不见于史籍记载。
在雍正年间的清朝与准噶尔部战争中,清廷多以盟为单位派遣外藩扎萨克出兵和办理征调驼马等事务。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以后,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率领乌兰察布盟兵丁出征,当时乌兰察布盟内各旗扎萨克或年幼,或不适合任盟长,在此特殊情况下,清廷任命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担任盟长,代理盟务。归化城土默特与乌兰察布盟接壤,归化城作为漠南军事重镇又是当时征调外藩扎萨克兵、转送驼马物资的集结地,丹津出任盟长,便于就近调度乌兰察布盟军务和处理其他事务。乾隆元年(1736年),清朝与准噶尔部战事结束,双方开始议和。四子部落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率军返回本旗,丹津卸任,恢复了阿喇布坦多尔济盟长之职。乌兰察布盟和归化城土默特作为近邻关系非常密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土默特左翼旗台吉喇嘛扎布因战功封为扎萨克辅国公,清廷设土默特扎萨克旗,隶于乌兰察布盟,不久喇嘛扎布因罪被削扎萨克,仍归本旗效力。⑦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112《土默特辅国公喇嘛扎布列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11页。
二
丹津出任乌兰察布盟盟长和其任归化城土默特盟首领都与其得到雍正皇帝信任有密切关系。明末归化城土默特附属于察哈尔部林丹汗。天聪六年(1632年),林丹汗西迁时,归化城土默特没有随之西迁,躲入山中。天聪八年(1634年),后金再征察哈尔时,归附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军出征林丹汗子额哲时,发现归化城土默特部首领顺义王子俄木布的乳母之夫毛罕私自允许漠北喀尔喀部人经归化城与明朝进行贸易。贝勒岳托杀毛罕,将年幼的顺义王子带回沈阳。同时将土默特部分为左、右两翼,命古禄格楚琥尔和杭高分领左右两翼。崇德三年(1638 年)授予二人左、右翼都统职衔。顺治四年(1647年),杭高因故被削职,由托博克任归化城土默特右翼都统。归化城土默特部两翼都统世袭。
归化城土默特左、右翼两旗不是外藩扎萨克旗,但在清前期清廷将其视同外藩旗,“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原在四十九扎萨克内”,①《清世宗实录》卷12,雍正元年十月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17页。享受外藩扎萨克待遇,都统世袭,而且跟外藩旗一样定期朝贡。入关后清廷逐渐免除其朝贡义务,至康熙四十年完全取消贡物。②达力扎布:《清初外藩蒙古朝贡制度初探》,《清代蒙古史论稿》,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86~89页。雍正六年(1728 年)档案记载:“呼和浩特(归化城)土默特两旗于呼和浩特之地为一盟。”“以左翼旗都统丹津为首领,右翼旗都统根敦副之,协助办理事务。”③雍正六年四月《理藩院为任命达什喇布坦、齐旺班珠尔为伊克昭盟盟长、副盟长札杭锦旗扎萨克贝子策旺班珠尔文》,《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5卷),第26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51~53页。归化城土默特盟的首领不称盟长(čiγulγan-u daruγ-a),称作“为首”或“为首领”(daruγlaǰu),与外藩有区别。从崇德年间开始归化城土默特一直独自会盟,比丁和审理案件。顺治朝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颁给外藩盟会的敕书是七份,除内扎萨克六盟外,另一份就是颁给归化城土默特的。乾隆朝《大清会典》记:“归化城土默特会盟集于本城,不设盟长,听简命大臣裁决。”④乾隆朝《大清会典》卷79《理藩院一》,线装书局影印本,2006年,第711页。雍正年间,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为盟会首领,乾隆二年丹津去世后,停止左翼都统世袭,由京官代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清廷裁汰土默特两翼都统一员,副都统二员,只余副都统一员,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汰土默特都统,归绥远城将军直接管辖,归化城土默特两翼旗成为名副其实的内属旗。⑤王玉海:《归化城土默特二旗的内属问题》,《蒙古史研究》(第5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
丹津曾祖古禄格楚琥尔,崇德三年(1638年)受封土默特左翼旗都统职,并授一等男爵。康熙五年(1666年),古禄格楚琥尔卒,其长子乌巴什泰被招入京,隶蒙古正白旗。其第四子锡喇布留归化城,袭都统。康熙九年(1670 年),锡喇布卒,其长子古睦德袭都统。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以废职罢都统,令古睦德回京师,授佐领,隶蒙古正白旗,由其叔父古禄格第五子阿喇纳袭都统职务。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以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兵丁萎靡、法度废弛”⑥《清世宗实录》卷12,雍正元年十月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17页。,革土默特两翼都统,调京员为都统。左翼都统阿喇纳被削职后,重新启用此前被罢黜的古睦德,古睦德以京员身份赴任。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古睦德卒,长子丹津袭职。丹津初授侍卫,在京兼佐领职,康熙四十三年由京城到归化城任职。⑦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112《原授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列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11~714页。虽然调京员任都统,左翼仍是本家族之人,而右翼不同,在京八旗官员扎喇克图、俄赫、新泰、楚宗等相继担任都统,流官任职。⑧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113《原授土默特右翼都统托博克列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17页。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谕归化城都统丹晋(即丹津)曰:
“前圣祖皇考由宁夏亲征漠北时,巡狩归化城地方。见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官兵士众萎靡,弓马不娴,法度废弛,因将两旗都统革退。另选在京都统、副都统、参领等员管辖,历年训练有方,军律严整,旧习渐改。是以数年来,将在京选用之例停止。今尔保送之官兵人等,尽皆弓马娴熟,且两旗兵弁,行伍整齐。凡有行围及出征等事,与内地兵丁一体效力。此皆我皇考教育所致也。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原在四十九扎萨克内,其都统、副都统等官皆系国初归附之土默特功臣子孙世职。今既己弃咎从忠,允宜遵复旧例。楚宗著授京城额外都统。楚宗员缺,将原任都统阿必达之子副都统艮敦补授。艮敦员缺,著丹晋将尔两旗内应补人员与原任都统、副都统世家子孙及参领内,人材可用、仪表修伟、向能管辖兵丁、曾经效力行间人等,查明保送引见,以便简擢。”①《清世宗实录》卷12,雍正元年十月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17页。
雍正皇帝恢复了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都统世袭旧制,归化城土默特右翼以原削职的都统阿必达子艮敦(根敦)为都统,并将左、右两翼视同外藩扎萨克。
作为在京八旗官员的丹津有一定见识,其任都统后在归化城的行政和文化建设方面都有所建树。雍正二年(1724年),丹津疏请在归化城修建孔子庙,在土默特左、右翼各设满学教官一人。②《清世宗实录》卷15,雍正二年正月庚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62页。雍正六年(1728年),丹津被任命为归化城土默特盟会首领。雍正九年(1731年),清军出征准噶尔部,命丹津与副都统五十六酌办归化城驻兵事宜。第二年丹津任乌兰察布盟盟长。雍正十二年(1734年),乌兰察布盟乌拉特部发生灾害,丹津遵旨查阅户口,发归化城帑赈济灾民。同年,为加强对归化城土默特境内民人管理和审理蒙古与民人交涉案件,丹津奏请归化城增设理事同知一员。清廷没有依其奏请在归化城添设理事同知,而是在和林格尔、坤都伦、托克托、萨拉齐驻扎笔帖式,令与原设同知协办事务,三年限满更换,成为乾隆年间在归化城设立道、厅的雏形。③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1985年,第292页。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丹津奏请募商驼挽运军粮,以商人所纳米就近接送,省时省费,保障了清朝出征大军的后勤供给。同年十二月,雍正皇帝派大臣赴归化城,视形胜之地筑城屯田,以丹津及根敦协理。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于归化城北设立军马厂,诏丹津掌管牧务。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清廷派遣兵部右侍郎通智协理归化城都统事务,旋升为兵部尚书,全面管理归化城事务。④《清世宗实录》卷147,雍正十二年九月甲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830页。《清高宗实录》卷23,乾隆元年七月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534页。此时丹津年迈多病,于乾隆二年(1737年)病卒。⑤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112《原授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列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14页。
丹津出身于古禄格楚琥尔后裔原留住归化城的一支,不过丹津与其子达鼐都是在京城长大的,承袭蒙古正白旗佐领职务,在皇宫担任侍卫,属于上三旗之人。后来被派遣出任边疆职务。丹津出任归化城都统长达三十多年,并于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时兼任乌兰察布盟盟长。去世之后,雍正皇帝有旨“再丹津骨榇若欲进京,令其进京”。⑥《清高宗实录》卷40,乾隆二年四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722页。其独子达鼐自雍正三年(1725 年)至十年(1732年)任西宁办事大臣,管领青海蒙古事务,⑦达力扎布:《西宁办事大臣达鼐事迹考》,《清代蒙古史论稿》,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420~440页。父子二人同朝担任管理外藩蒙古的重要职务,可谓显赫一时。丹津与其子达鼐都在皇宫中作过侍卫,是皇帝比较了解和信任的“奴仆”,从《雍正朝朱批奏折》中雍正皇帝与丹津父子间奏对和朱批可知其主仆关系一直很密切。
综上所述,雍正九年(1731年),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罕卓里克图郡王阿喇布坦多尔济率兵远戍,乌兰察布盟盟长暂缺,又无合适人选,在形势危急下,雍正皇帝任命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出任乌兰察布盟盟长,其任职时间在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间。虽然归化城土默特当时仍在四十九扎萨克旗之内,由盟外人出任盟长亦是清代绝无仅有之事。丹津作为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都统出任乌兰察布盟盟长,是因为当时形势所迫和雍正皇帝对其比较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