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路径探究

2023-06-07 09:44段宏鸣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创传统产品

段宏鸣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务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一、文化创意产品兴起的背景

(一)持续有效的政策引导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2022年6月)等文件中,指出要用推动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思路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保障人民高品质生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国家政策的倡导和扶持下,围绕文化创意产品的全系列开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文创产品发展的开发路径,使结合现代元素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全方位开展起来。

(二)正在崛起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品带着自身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新的时代,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许多文化创意产品以其独特的魅力频频跳入公众视野,引起公众强烈反响的现象背后,是正在崛起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激发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的文创产品积蓄着历史记忆与情感体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自身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前提下,强调了中华智慧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动态文化基础。

(三)东方美学的时代呼应

在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时代,中国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美学的传播有了更清晰的时代坐标。经济自信和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一步唤醒了文化自信,人们开始寻找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生活方式化和生活美学化的打开方式。中国文化开始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美学方式,并在当代的语境下重新打开。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和冬残奥运会期间,“冰墩墩”和“雪容融”相继跻身文化创意界的“顶流”,一“墩”难求、一“融”难求的火爆场面令人记忆犹新。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正是文化创意产品中中国元素的延续传承。“冰墩墩”和“雪容融”从形象到名字无不渗透着中国元素。“冰墩墩”的形象基础是熊猫,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是我国的国宝;冰,象征着纯洁、坚强;“墩墩”寓意着敦厚、敦实、可爱。“雪容融”以中国红灯笼为原型,在中国张灯结彩象征着喜庆;雪,在中国象征着洁白、美丽;容,寓意中华文化的包容、宽容;融,寓意融合、温暖,相知相融。除此之外,各地的文化创意产品也频频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先是湖北省博物馆以其“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为原型,推出了牛肉面套餐里编钟造型的鸡蛋和一系列编钟造型的饼干、冰激凌、夜光灯,后有甘肃省博物馆以“镇馆之宝”——东汉铜奔马为原型推出的“丑萌”铜奔马玩偶,其俏皮可爱、自带喜感,一时引起很多网友的惊呼:“太可爱了,太萌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唐代仕女盲盒,有化妆的仕女、办公的仕女、喝奶茶的仕女。各地动物园也纷纷推出了可爱的动物文创,虎头雪糕、熊猫咖啡……这些现象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当代语境和设计的高度融合,赋予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以精神内核和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在当代语境的另一种演绎。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不足

(一)传播力有限

现有文创产品将传统符号的元素原原本本复刻出来,用传统工艺流程和工艺手段打造,呈现在不同的物料载体之上,多以观赏器皿和收藏品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它们工艺绝伦,器物精巧独特,但是由于工艺的复杂性和物料的稀缺性以及传统手艺人的稀少,甚至有些手艺面临失传和后继无人等原因,其保有量非常有限,几乎不能实现量产,再加上价格高昂,传播力非常有限。

(二)升级传统制造技艺、融合现代科技形态存在障碍

大众对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全龄化,使得传统文化必须要融合更多科技元素,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这类产品的出现丰富了市场,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障碍与问题:一是表现形式;二是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方式;三是销售渠道,新的科技带来新的销售方式,而使用新技术的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如何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式消费,人们能否适应新兴的互动式体验消费,尚待研究;四是消费人群的准确定位[1]。

为了使文化创意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不断研发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审美价值以及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如文化创意衍生品、数字文化创意产品、沉浸式体验类文创产品等。

三、文化创意产品的特点

(一)满足精神需求

这依赖于文化创意产品对文化内核的感受及设计的审美,也就是文化创意产品既要好用,还要超越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在各种感官上起到疗愈、装饰的作用,例如冰墩墩、雪容融,除了能当装饰物和摆件,还能让拥有者拥有一份自豪感。奥运期间无论是外媒记者、参赛运动员、普通观众,谁能拥有一只冰墩墩,那都是喜滋滋的,这意味着冰墩墩带给大众的是一种精神的满足感。

(二)满足实用要求

即在生活需求层面,能够起到功能性的器物价值。一件只有观赏性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期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就比较困难。如各地出现的文创雪糕,有大雁塔造型的,有熊猫造型的,有编钟造型的,尽管造型不同,但首先都是能食用的。

(三)叠加人文情怀

这是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只有取之天成,顺其自然,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享用它。比之追逐潮流的世俗欲望,人们更看重自我的真实感受,温柔、平和、沉静、儒雅,拥有一种通达与潇洒。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所采用的“金镶玉”式样,既喻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以德比玉”,又喻示着“金玉良缘”的美好相遇,体现了中国人与奥运会的美好相遇。它的设计创意新颖独特,打破了以往各届奥运会奖牌设计采用单一材质的传统,玉和金的结合,有温度、有硬度、有润度,融入了典型的东方意趣。整个奖牌尊贵、典雅,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德比玉”的价值观,中国特色鲜明。自此之后,中国原有的使用“金镶玉”工艺的文化创意产品又盛行了起来,这些产品让人们触摸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简单有用,轻盈自在,在有了一种感知后,又出现“更热爱”的通感和共鸣,很好地阐释了东方意趣,滋养了我们的人生。

四、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路径

(一)借力“双创”,走出融合发展新路径

文创产品以文化为核心,依靠创意(设计、科技等)的形式将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内涵进行物化表达,最终以有形的、可操作的载体形式呈现出来,以此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艺术性强、个性化鲜明的产品[2]。

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生活方式、审美趋势等有机结合,一要拓宽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把文化资源数字化,通过扫描、建模、渲染等操作建立数据化资源;通过记录分析,规范技艺流程,明晰文化内涵。二要积极引导,促成合作。让传统艺人走进企业,传习传统技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获取市场需求,根据需求开发产品。三要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展示和推广,包括开发数字文创产品、应用程序、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网站等,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体验的内容,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加消费者的黏度。四要充分发挥风景区、文旅服务项目、博物馆、手工创意作坊、非遗传承场所、电商平台生态优势,增加体验类文创产品的开发。用艺术、设计、信息技术重构文化元素,实现技术创新,打造沉浸式场景,结合AI技术驱动,推动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

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性、渗透性,使其很容易联动其他产业要素形成资源聚集圈,驱动产业的空间聚集,通过创新建构集聚产业链,并通过“融资、融智”推进聚集品牌市场化,以此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影响力[3]。

文化创意产品要依靠人的智慧、技能,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这种溢价要能够满足或者高于人们的期待值,用户才会接受文化创意产品自身的价值以及有形、无形的文化主题、灵感和智慧。让产品通过设计创意变得与众不同,才是文化创意产品的魅力所在和核心动力,才能让用户因为这种创意的附加值而产生消费。

“双创”时代视域下,通过文化创意这种方式,影响和带动就业,夯实了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用产业化推动就业,持续赋能,带动区域经济,促进地方发展,培养全龄段人群的创业创新精神,催化文化创意就业和创业,推动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助力乡村振兴,探索跨界融合新路径

文化创意连接文化与振兴,挽救消散的乡村记忆,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多要素的结合,提升乡村软实力,成为乡村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不夸张地讲,中国传统文化70%在乡村。乡村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携带着中华文明传承的密码,将文化创意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能让更多的乡村进入人们的视野,能让更多的村民口袋鼓起来,通过深挖内涵、传承发展,更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衢州柯城余东村,他们通过《余东画村迎亚运》中大胆鲜艳、意气风发的人物形象震撼了杭州亚运会博物馆的很多观众,让这个村跳入了公众视野,也让这个村收获了“中国乡村毕加索”的美誉。但是还有众多村庄难以进入人们的视野。文化和乡村美学元素融入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概念发生根本改变,它是文化符号、精神内涵的综合体,承载了文化精神,体现了创新能力,凝聚了文化和情感的附加价值。各地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方式各不相同,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都值得深挖,在摸清乡村文化脉搏、了解乡村文化资源基底环境的基础上,找准特色乡土文化,寻求产业突破口,提高乡村的辨识度,还要用年轻化的渠道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4]。

众多有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和资源分布在乡村,在乡村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制作,能够增强乡村群众的文化自信;借助农村的文创资源和手工艺资源优势,培养乡村文创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推动传统手工和现代技术的融合,让文创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提高从业者的收入;通过开展培训,打造乡村文创品牌,提升制作工艺水平,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吸引人才,增加就业。

深挖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搭建乡村文化创意生产与传播平台,彰显文化个性,提升乡村数字服务水平,优化精品内容创作,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化与沉浸式体验项目结合起来,开发和打造品牌创意文化产品,探索文创产品与乡村振兴融合新路径。

(三)依托“文创+”多维价值转化,营造共享型文化生态

“文创+”模式依托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社群的视角,是多元化联动的发展形式,支持应用VR、AR、全息技术、三维图像显示技术、娱乐交互技术以及文化资源数据化处理等。

“文创+”多维价值转化,能够贯通产业、文化、社会、传播等各个领域,使这些领域相互连接,共同提升文化创意的竞争力,同时要优化互联网条件下的文化创意环境。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和业态,既能彰显文化特色,又能推动经济发展,讲好产品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文化底蕴得以凸显。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增长和文化消费市场扩张的重要动力和主要工具。中国“文创+”模式已形成了以用户生成内容(UGC)大爆发为代表的原创新模式、以商业模式创新等软创新为主的产业创新模式、资本驱动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合作新模式[5]。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人员和技能人员,以新的方式创造和整合了文化传播技术。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形式,设计方式也将进入集思广益的群志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不可或缺的创新来源,加快创新周期,增强兼容性。

此外,在处理电子类文创产品的线上板块时,最好引入在线管理方式,保护数字产权,推动产业化升级,借助跨界实现价值共创。

五、结语

以文化自信为底色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资源,可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创造业态、塑造品牌,有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乃至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创新赋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旅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探寻更多路径,推动文化创意产品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文创传统产品
陶溪川文创街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