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滔
内容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多义词教学无疑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头疼的事情。因为汉字数量众多,且很多时候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导致的意思也会大不相同,从而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正确的使用这些一词多义的词语。因此学习时,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如何去根据语境进行使用不一样的词语,还要教导学生如何去识别这个一词多义的词语到底在句子中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因此导致大多教师在教导多义词时的教育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对学习感到枯燥,甚至还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本文以多义词的基本内容和现有的多义词教学方法为理论支撑,总结出几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义词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是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多义词 研究 分析
汉字、词汇和语法是汉语教学的三大基础,它们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要想掌握好汉语,学生必须要灵活应用这三大元素才行。其次,词汇作为三者的核心,他对于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词汇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的衬托,那么语言也就不复存在;而另一方面,词汇是汉语表达的主要途经,只有用一个个词汇相连接,才能组成一句句动人的语句。而且由于汉语的特殊特性,一个汉字读音可能有多个汉字读音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学生的脑海中,每次听到一个汉字的读音,他总要在脑海中去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词语,特别当有人在说一个词汇时,如果大脑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就会产生误解,从而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使语言失去价值和意义。而语法更是不可能脱离词汇。因为,语法是语言连接的枢纽,作为汉语中一个及不可缺的部分,能否完美把握语法的运用会直接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在汉语教学中,语法的教学一直都是处于重要的地位。
一.对外教学多义词的特点以及规律分析
(一)多义词的学习负担大
许多外国学生都认为学习汉语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感觉负担很大,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原因那是因为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一词多义的情况出现,而拥有多个意义的词汇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无疑是十分吃力的,因为就单个词语的教学而言,学生可能还能勉强对其进行运用理解,但是同一个词却拥有不同的意思对于外国留学生的语言逻辑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认知挑战,因此这种复杂且认知不一样的语言逻辑,让学生在学起来时往往会感到恐惧和厌恶,甚至还会形成巨大的学习负担。
(二)多义词的特点
多义词的理解对于学生学习汉语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一词多义的词语是汉语文化中最特殊的存在,因其放在不一样的句型上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完全不同,甚至还会出现同一个词汇在同一句话里多次出现,但是其意思完全不一样的的存在,因此要学好汉语,就必须要牢牢掌握多义词的运用。
(三)多义词的主要作用
多义词在汉语句子中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些复杂的语境问题。虽然大多多义词其本身有着多种含义,但是学生只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结合起来,就能够大概理解这个多义词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多义词的出现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汉语文化,甚至当学生牢牢掌握多义词的意思后,学生就能够更加容易的通过汉语测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多义词教学的建议
学习多义词的方法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都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尽可能的找到可以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吸收多义词的教学方法。此外,本文通过一些理论方法并结合所学学生的实际知识,对多义性教学方法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关注学习的核心,充分发挥核心的重要优势
由于语言的长期发展和变化,有些词汇渐渐从原来的单独意义演变成了现在的多义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词汇原本的意思可能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少,甚至最终消失。随着时代的发展,直至今日,一词一意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少了。但不管是哪一個词,或者这个词到底有什么意义,在这个词形成的意义语境中,总有一个意思,最基本、最直接的意思,是我们要集中精力去理解的。换言之,这句话是如何被吸收的,甚至整个句子的理解都直接取决于它被接受的程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本身要想明白这个多义词在句子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针对这个多义词举出相关例子,从而让学生得以明白和理解这个多义词的用法以及意义。此外,教师上课前还要准备,加上一些词汇数据和教材的多值分布频率,率先使用更频繁的语言元素对学生进行教学。当然,除了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多义词的意思外,教师还需要注意让学生了解不同词汇所产生的不同意思之间的关联,从而一步步的了解这个多义词到底是表达什么意思,从而真正掌握这个多义词的用法。例如,“点”这个词汇本身就拥有18个意思,但这18个意思并非每一个都能在教师的讲课中提到,即使涉及到学生也很难掌握一切。因此,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点”的主要意思上,即在浅小的痕迹或事情,而至于其他的意义,比如小的或让少的,又或者一点一滴等等词汇去进行教学举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可以这么说,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起来整个过程是相当轻松。因此,由此可见,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效果,抓住重点意义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只有这样,教师在讲解时才会变得十分有效,从而让学生可以渐渐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可以很好把握多义词的用法。此外,随着汉语的教学去到中高级时,许多教科书中的多义词核心的意义在中高级前就已经学习过了,因此如今在教学时,其本身的教学意识也将会被换成另一个核心意思进行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对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对这些项目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梳理,尽可能的先理清楚里面的逻辑,加深自己对于多义词的认知以及理解。
(二)在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汉语网络模式的构建
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多义词本身的意义存在内在的联系,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把这些联系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这样,即使多义词元素一次又一次地复杂化,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连贯起来,便于记忆,不容易失去其中的一个。但对于大多数开始学习多义词的学生来说,仅仅靠自己很难建立一个汉语词汇网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不同词汇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要讲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好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了解多义词的意义,然后再进行自主构建汉语网络。而且汉语教学归根究底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了解多义词这个概念和框架。因此汉语网络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套微观模块化的词汇变化联系网络。如果说语言习得的基本意义是初级,那么形成汉语网络就时更深层次的理解,他可以帮助学生在多义词方面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多义词进行深度加工,并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虽然教学的是一词多义,但对于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种建立汉语网络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学习词汇,也能强化记忆,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构建汉语网络时,必须特别注意的是,汉语教师要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逐步展开每一个多义词,然后不怕麻烦的解释词汇与词汇之间的联系。但是往往有的教师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或怕麻烦,干脆给学生一张汉语网络,让他们背熟记忆,而庞大的汉语网络突然出现,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样的教学不仅失去了汉语网络的作用,而且让学生感到厌烦,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汉语网络中在那多义词的不同含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以及教师为什么要告诉他们这个多义词的意思。因此,教师不仅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每一个多义词都是一种发展模式,而且要讲跨语义派生的过程,只有这样汉语网络教学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结合多义词使用的具体语境进行教学
大家都清楚,词汇是句子的主要基础,没有词汇的连接,句子就不可能形成。而语言句子的形成,其最主要的功效就是使用。而且由于交流必定是需要有特定的语境才可以,因此大家在日常交流时,往往使用的是句子而不是单独词汇。同样,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大家才能清晰明了的知晓这个词汇的真实意思。由此可见语境对于理解有多么的重要,而且一般来说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往往不一样。可以这么说,句子和词汇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相互依赖。在特殊的语境限制下,对话双方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内容,并顺利沟通。例如,“尾巴”这个词有很多含义。其基本含义是“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如鸟、兽、虫和鱼”。从中可以推断出许多其他含义。扩展其他含义,如“事情或未完成工作的结束”、“跟踪器”等。看下面关于“尾巴”的句子:
1.本周的工作尚未完成,留下了一个尾巴。
2.有了你的掩护,我可以摆脱身后的尾巴。
3.大家都嘲笑我,说我像他的尾巴似的。
4.你看,几天后,狐狸的尾巴露了出来。
虽然“尾巴”有很多含义,但是由于不同的上下文关系,在语义上也有所不同。第一句中的“尾巴”值得是上文中的未完成的工作;而第二句话根据上文的可以得出这里的尾巴指的是跟踪者,第三句话根据嘲笑可以得出,指的是一个完全不懂并且模仿别人的人,这四句话中的“狐尾”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短语,指的是那些表现出狡猾和邪恶的真实面目的人。虽然“尾巴”有很多含义,但借助语境更容易理解“尾巴”的不同含义。一词多义具有单义性,也就是说,当一个多义词孤立存在时,它有许多含义,但应用在特定语境时,它只有一个含义。这说明了语境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解释词汇的意思,加深理解,还可以巩固记忆。因此,在解释多义词时,每种意义的解释都应该与相应的例句相结合。在举例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对于高水平、掌握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难度稍高的例子来进一步提高。总之,利用语境来识别词汇的意义不仅在写作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因此,这种方法非常实用,也是检测语言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练习与记忆同样缺一不可
在学习一个新词汇时,无论是技能还是知识,要想达到某一水平或水平,除了对学生自身对与词汇的理解外,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操练进行记忆。学生在学习新词汇后,可以通过大量的操练,不断刺激大脑重复所学内容,直到可以完全掌握为止。然而,有些教材并没有加入单独的多义词操练,即使有多义词操练,也往往与其他内容混为一谈,这一点并不明显。建议教师在上课时,根据教材内容额外加入一些多义词操练,同时巩固所学内容,还要检查学生在课堂上的效果。而且布置任务的操练也必须要有多样性。教师要接受学生对多义词的偏误。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句子中给这个词下一个定义,但是有时候有一些错误的定义会让导致学生判断错误,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才行,及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以及一些课堂活动,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此外,无论在教材或者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注意到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都会有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如今大多数教材和材料通常都为了符合母语而设计的,但实際上这种做法并不十分可取,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误解。而且还会让其他学生在面临的问题包括同义词、别名、文化背景或某个概念时的适用范围缩小,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和操练时,应尽量利用一些实物、图片或视频资料,解释除字面意思外,这样更能让学生明白词汇的意义及相关概念,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而且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最好同时讲解词汇的中国文化、地方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因为有些词除了词义本身外,也有它的起源和背景。这样,对语境的理解才能逐步从以前的记忆向深层次的记忆转变,从而更有效地加深理解和记忆。虽然记忆教学法不是很受欢迎,但在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同样需要记住。因为刚学习的内容都属于短时记忆,所以即使这段时间能够牢牢记住也好,过了一段时间也会被遗忘。因此按照上面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词汇的本质,了解每个词汇是如何发展的,在头脑中形成一套相应的汉语网络模型,还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系统。
总而言之,多义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他既是良好汉语知识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石头。在未来的阅读、写作或交流中,多义词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上所述,我们对词的多义性有一定的理解和理解,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多义词的变化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发生的。在汉语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它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多义词具有中心意义,通过链式、辐射式和融合式的进化,适应社会发展和传播的需要,这也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并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在理论指导下努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任何有价值的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把现有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这样的学习策略可能真的很有价值,可以保留下来。
第三,多义词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虽然以上提到了一些教学多义词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义词一定要用这些方法来教授。这些方法的价值在于,让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更有效、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靳家彦.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解释[J].天津教育,1978(4):28-29
[2]张兆范,张芳兰.词语教学浅谈[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3):103-108
[3]肖婷华.汉语多义词的认知阐释及教学策略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论文.2009
[4]李连伟.语义联想教学法的实施与价值——认知语义学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长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3): 152-154
[5]易靓靓.原型范畴理论在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1
[6]林荫.利用意象图式教学法促进多义词习得[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