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飞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发生了变革,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数学思维是数学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学生拥有了数学思维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还拥有了良好的观察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数学问题。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引导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而该过程是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智慧。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出了“启智数学”的理念,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智慧得以发展。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启智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中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过程中,采用“启智数学”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满足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在数学核心素养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所具有的综合素养,主要是体现了人本身所具有的思维创造性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具有的自主性,两者所体现出来的是学生忘记所有数学知识以后,依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启智数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则能够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通过“启智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掌握问题解决策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与数学这一学科的本质特点相契合。数学课堂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训练的重要场所,数学主要是以各种符号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充满了很多猜想和观察。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展开猜想验证、推理概括等方面的思维活动,以便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头脑以及身心,从而打开学生心智,使学生形成健全的智慧体系。
最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養学生的智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通常在6周岁到12周岁之间,此年龄阶段学生所具有的最明显特点体现在拥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是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阶段,采用“启智数学”的教学理念,能够促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发展。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的智力挑战提供条件,在开发学生潜能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促使其智慧能够得以良好发展。
二、“启智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中的应用原则
利用“启智数学”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工作,若想要充分发挥该教学理念的作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守相应的原则,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保障。
(一)灵动多变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了“启智数学”的教学理念,那么便要求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灵动性,当面对所有学生时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学工作能够得以展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以便实现顺学而导,从而获得“活学活教”的效果。当教师利用自身智慧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智慧,促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生长。
(二)和谐直观原则
智慧具有的最明显的外部特征为和谐、愉快,将学生放置在较为和谐的氛围中,那么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言论,此时学生的思维因为没有被束缚而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启迪智慧成为可能。
(三)思辨说理原则
“启智数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得到释放,智慧得到激发,所以需要创设出具有较强思辨色彩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展开的活动、提出的问题等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得学生能够对关注的点进行求证,能够在同伴智慧的碰撞过程中做到思辨说理,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让其形成良好的批判精神与反思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内化数学知识,以便构建出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使得学生以原本的智慧结构为基础对智慧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四)问题驱动原则
此原则是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数学问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如果想要发挥出问题的作用,在问题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数学能力与思维特点,使所设计出来的问题难度适中,避免问题过难或是过易的情况,若是问题难度太高将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与排斥,而问题太过容易则难以让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在数学问题的设置上应当做到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和争辩,从而将学生思维打开,对学生创造性发散思维进行锻炼,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三、“启智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在“启智数学”的思想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满足“启智数学”的要求。“启智数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能够使智慧得到提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启智数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利用数学联想形成数学思维习惯
从数学联想的本质来看,主要是按照知识间所存在的某种联系形成的思维形式,此种思维方式主要是起到了转换思维以及启发学生思考所采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受阻,那么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展开更加丰富的联想,将数学问题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通过联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便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对于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跳出以往的学习困境,面对思维困惑时能够做到不放弃,并积极进行思考,久而久之便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出“启智”的作用。例如,当对梯形面积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圆木排放的横截面呈现给学生,能够看出该横截面呈现出梯形的形状,让学生求得梯形面积时,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想法:算圆木的总数量时是否可以利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此时,作为教师应当让学生能够继续大胆地联想,不断进行研究,对自己想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之后,学生还能够联想到若是再搬来相同数量的圆木摆放在一起,那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能够将圆木数量计算出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让数学呈现出生活化特点,而且学生通过联想还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启发学生智慧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二)借助数学体验积累数学思维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借助学生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将其转变成数学经验,而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具体形成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展开数学游戏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并只是抽象现象,是能够可见、可用的,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拉近生活和数学两者间的距离。当学生体验数学时,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思维经验。例如,当对“秒的认识”进行教学时,如果想要让学生能够对“秒”有正确的观念,需要先让学生体会到1秒有多长,可以利用视频让学生听钟表跳动的声音与节奏,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之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听到过哪些类似的节奏,最后让学生思考在1秒的时间中能够做哪些事情。如此一来,帮助学生构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对“秒”这一时间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逐渐产生数学思维经验,对1秒的含义进行铺垫,从而有效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也为其他时间单位的学习以及建构奠定良好基础。
(三)体会数学抽象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主要是将生活中的事例转变为数学问题,或是将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出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品质。所以,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数学知识所具有的抽象特点,教学时应当利用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抽象中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不断形成抽象思维。例如,当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教学时,教材中给出了买书的场景,以便将算式“14×12”引出来,之后再编排点子图,让学生通过不断探索得到最终的结果。借助直观的数学模型,能够将生活中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直观的数学算法。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对所具有的计算意义加以明确。如此一来,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会了总计三次的抽象过程,也就是先由情境抽象为直观模型,之后将其抽象为计算思路,最终抽象为竖式计算法。在上述三次的抽象过程中,第三次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学生在思维上实现了飞跃,而这第三次抽象过程除了要遵守抽象规律以外,还要满足学生的思维实际,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当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抽象,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四)借助数学图示了解数学思维方法
图示主要是利用图形的方式来体现数量关系以及相关数学信息,所体现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或是存在的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利用图形将其表现出来,使得数学内容从抽象转变为直观形象,以便有效打通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智慧的作用。将图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形象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撑,以便起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例如,当对“异分母加减法”进行教学时,学生常常会犯各种错误,既有将分子和分母各自相加的情况,也有分子不变只将分母相加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主要是因为受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数学思想的影响。如果想要打破学生在思维上的惯性,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并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图示法让学生将相应的分数画出来,然后利用图形直观的特点,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并找出自己犯错的原因。利用图示进行书写教学,小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只有将图形都分成相同的份数才能够相加。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启发,所以教师应当有效利用图示法进行教学,锻炼学生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五)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数学思维锻炼
根据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到,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缺乏抽象思维,在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应当利用直观的知识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教师应当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知识呈现方式,将数学中十分抽象的理论和知识以一个十分直观的形象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锻炼。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和演示功能,通过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这些功能,能够让原本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对学生的感官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对“角的认识”进行教学时,先在课前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以便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角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还可以将点、射线、射线的旋转等都体现出来,之后还可以在演示时让学生对影响角大小的因素进行探讨。根据课堂教学实践能够了解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相较于强行记忆数学知识短时间提升学生数学成绩而言,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且学生在学习时也具有更高的效率。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完成知识的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思维不仅是数学素养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更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启智数学”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到锻炼与培养学生數学思维上,以便能够实现“启智数学”,从而高质量完成数学教学工作。本文对 “启智数学”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授课,主要是从利用数学联想形成数学思维习惯、借助数学体验积累数学思维经验、体会数学抽象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借助数学图示了解数学思维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数学思维锻炼五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做好上述五方面的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