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玲 高忠莉 章敏 刘朝巍
摘 要 为探究川东北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筛选适合川东北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2022年在四川省南充市以先玉335、先玉1171、成单30、仲玉3号、东单1331、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观察分析这六个品种的株高、茎粗、穗位高、穗位比、穗三叶叶面积等相关性状表现。初步结果表明,先玉335株高最高,比其他品种高4.79%~23.89%;仲玉3号茎粗最大,比其他品种高6.64%~13.81%;郑单958穗位高最高,比其他品种高5.55%~18.01%;郑单958穗位比最大,比其他品种大2.36%~5.49%;先玉335穗三叶叶面积最大,比其他品种大8.98%~17.36%。综合来看,先玉335、郑单958和仲玉3号比其他品种更有优势,具有相对较优良的农艺性状和较大的叶面积,适宜在川东北地区推广。
关键词 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川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3.006
玉米是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自给水平最高、生产优势最为明显、增产潜力和消费需求增长空间最大的粮食作物[1]。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和适应性差异可能与品种聚集的优良基因数量有关,这也是品种更新换代的基础[1]。品种是决定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穗部性状、籽粒含水量等方面[2-3]。研究表明,玉米产量与穗长、单株叶数和行粒数呈显著相关性,且单株叶数和穗型是适应当地生长的基础。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的秃尖长、株高、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类型夏玉米的行粒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
叶片是玉米的主要光合器官,对玉米光合产物的积累有重要作用,叶面积指数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消长是反映叶片生理活性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叶片光合机能大小密切相关[5]。赵继玉等研究发现,不同夏玉米品种每片叶的叶面积随叶位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个品种之间叶面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8~15片叶,而且不同品种每片叶叶面积的差值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年份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6]。
国内外关于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的比较已有较多研究[7-10]。川东北地区玉米品种混杂,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玉米种植的产量,因此探究适宜该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十分重要。农艺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项目组在川东北地区设置品种比较试验,观察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探究适宜种植的品种,为该地区玉米的稳产高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2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充试验站进行,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年平均气温约17 ℃,年降水量980~1 150 mm,年无霜期280~300 d,年日照时数约1 270 h。试验地的土壤养分情况为:pH值6.76、有机质含量12.33 g·kg-1、速效钾含量134.07 g·kg-1、全氮含量2.2 g·kg-1、速效磷含量54.27 g·kg-1。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先玉335、先玉1171、成单30、仲玉3号、东单1331、郑单958等六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3次重复,小区面积63 m2。试验水肥管理等参照当地高产玉米试验田。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在玉米的吐丝期,各处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测量植株株高、茎粗、穗位高、穗位比及穗三叶叶面积。利用高度测量尺直接进行株高、穗位测量,每个处理3次重复。利用游标卡尺测定植株倒数第3节茎秆中部位置的茎粗,每个处理重复3次。
K=h/H×100% (1)
S=l×w×k (2)
(1)(2)式中:K为穗位比;h为穗位高,H为株高,单位cm;S为穗三叶叶面积,单位cm2;l为叶长,w为叶宽,單位cm;k为系数,展开叶系数取0.75,未展开叶系数取0.50。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与绘图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高
六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列于表1。
由表1可知,先玉335株高最高,为284 cm,与其他品种株高差异显著,分别比仲玉3号、郑单958、先玉1171、东单1331和成单30高4.79%、4.98%、10.62%、14.42%和23.89%;仲玉3号与郑单958差异性不显著,与先玉1171、东单1331和成单30相比,仲玉3号分别高5.57%、9.20%和18.23%,郑单958分别高5.38%、9.00%和18.02%;先玉1171比东单1331和成单30分别高3.44%和12.00%,东单1331比成单30高8.28%。
2.2 茎粗
由表1可知,仲玉3号茎粗最大,为3.05 cm,与郑单958差异性不显著,和其他品种玉米差异性显著;与先玉335、先玉1171、成单30和东单1331相比,仲玉3号茎粗分别高6.64%、7.02%、8.54%和13.81%,郑单958茎粗分别高5.60%、6.00%、7.47%和12.69%;先玉335、先玉1171和成单30差异性不显著,与东单1331相比,先玉335、先玉1171和成单30分别高出6.72%、6.34%、4.85%。
2.3 穗位高
由表1可知,郑单958的穗位高最高,为118 cm,与先玉335和仲玉3号差异性不显著;与先玉1171、东单1331和成单30相比,郑单958穗位高分别高出5.55%、11.41%和18.01%,先玉335穗位高分别高出5.17%、11.01%和17.58%,仲玉3号穗位高分别高出4.66%、10.47%和17.01%;先玉1171比东单1331和成单30穗位高分别高出5.55%和11.80%;东单1331比成单30穗位高高出5.92%。
2.4 穗位比
由表1可知,郑单958的穗位比最大,为43.82%,与东单1331和先玉335差异显著;与东单1331和先玉335相比,郑单958的穗位比分别高出2.36%和5.49%,成单30的穗位比分别高出2.23%和5.42%;先玉1171、仲玉3号和东单1331与先玉335穗位高差异显著,分别比先玉335高出5.20%、4.31%、3.06%;其余品种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2.5 穗三叶叶面积
由表1可知,先玉335的穗三叶叶面积最大,为
2 704 cm2,与仲玉3号和郑单958差异性不显著,与先玉1171、成单30和东单1331相比,先玉335的穗三叶叶面积显著高8.98%、10.76%和17.36%,郑单958的穗三叶叶面积显著高7.27%、9.02%和15.52%,仲玉3号的穗三叶叶面积分别高5.58%、7.31%和13.70%;先玉1171与成单30差异性不显著,与东单1331相比,先玉1171与成单30的穗三叶叶面积显著高7.69%、6.00%。
3 小结与讨论
有学者研究表明,玉米品种间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的品种间农艺性状存在相似性[10]。本试验发现,玉米的农艺性状在不同品种间不尽相同:在株高方面,除郑单958与仲玉3号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品种之间差异均显著;在茎粗方面,郑单958与仲玉3号间、成单30与两个先玉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在穗位高方面,除郑单958与仲玉3号、先玉335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在穗位比方面,郑单958、成单30与东单1331、先玉335间差异显著,先玉1171、仲玉3号、东单1331与先玉335间差异显著,其余品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玉米品种会影响玉米叶面积及相关性状,如宋英博等研究表明,玉米叶面积指数是决定玉米单位产量的因素之一[11]。玉米产量会受到叶片的光合时间、光合面积及光合产物的利用与分配等方面的影响,玉米田间叶面积指数足够大、维持时间长,玉米群体总体光合生产能力才有可能高,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籽粒产量。王文琼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叶面积大小存在差异,且会影响玉米生育后期的叶片衰老速率[12]。本试验发现,在农艺性状方面,郑单958、仲玉3号茎粗相对较大;先玉335株高最高,穗位比最低;先玉335、郑单958和仲玉3号具有相对较大的穗三叶叶面积。
综上所述,通过对6个品种的比较,先玉335、郑单958和仲玉3号具有相对较优良的农艺性状、较大的叶面积,适宜在川东北地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树圆.玉米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4(7):252.
[2] 曹改萍,董红建,侯波,等.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21,49(11):1290-1294.
[3] 王广福.播期和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 芮孟閣,魏晓斐,鲁镇胜,等.农艺措施和品种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J].农机科技推广,2021(4):34-36.
[5] 张守林,张丞凤.不同品种夏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5-20.
[6] 赵继玉,任佰朝,赵斌,等.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46-57.
[7] 钱春荣,王荣焕,于洋,等.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特征[J].玉米科学,2021,29(2):60-68.
[8] 于泽涛,王存凯,夏雨晴,等.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模型中品种参数的建立方法与分析[J].玉米科学,2016,24(4):130-136.
[9] 黄智鸿,王思远,包岩,等.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7(3):95-98.
[10] 旦增卓嘎,李青英,扎西占堆,等.鄂西南低山平原播种期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12):60-64.
[11] 宋英博.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产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中存在问题[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7):104-107.
[12] 王文琼,卓名旭,邹康平,等.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形态特征与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8(3):13-17.
(责任编辑:刘宁宁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