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涌现出大量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他们各持一说,彼此批判、诘难,也相互影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思想流派所创造的学术成就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战国时期也成为中国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之一。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产生原因
“百家争鸣”的产生具有深层次的社会背景。
首先,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代,铁器得到广泛运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所催生的新兴地主阶级已经基本掌握了国家权力,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七国争雄的局面。
其次,礼崩乐坏,王权尽失。东迁之后的周天子已然失去统治力量,至战国时期,周天子进一步成为“摆设”。然而,即使成为象征性符号的周王室,其内部也存在诸多不合因素,周天子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就更无足轻重了。与王权衰落相随的是礼崩乐坏,根据文献记载,诸侯王的丧葬礼制、诸侯国之间的交往礼仪等几乎普遍存在礼制僭越的情况,就连周天子也无法严格按照礼制行事,这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见,礼崩乐坏已经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再次,“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被打破,知识分子的群体扩大。春秋战国以前的教育被统治者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礼崩乐坏使一部分贵族沦为平民,教育就像被打破的一坛老酒,随之流向民间。这刺激了私人办学的兴起与发展,知识分子的群体由此不断扩大。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社会迫切需求和知识分子积极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战国时期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礼崩乐坏后,旧的统治秩序被破坏,新的统治秩序尚未建立起来。因此,整个社会需要优秀的知识分子提供重建社会秩序的主张。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在激烈的争雄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例如:齐国设立稷下学宫,饱学之士皆可在此著书立说;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豢养食客上千人。
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下层平民开始有机会接受曾经无法触及的教育,招收门徒、讲学之风由此盛行起来,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学而优则仕”是刻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信念,因此这些不同派别的知识分子迫切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任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于是他们在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之间积极游说,极力宣传自己的学说,与此同时各国统治者也在积极选择适合本国的学说加以利用。他们之间犹如自由贸易一般,合则留,不合则去,这种自由的氛围最终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学术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战国中期的孟子和战国晚期的荀子。
孟子,名轲,孟氏之儒的主要代表,他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仁政”。“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施行仁政是作为统治者的必备素养,要施行仁政于天下,需要效法尧、舜、禹等先王圣君。对待老百姓,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通过制民恒产和薄其税敛来保障百姓利益,从而才能保证整个社稷的利益。此外,他还主张人“性善”论,并将人性善發展到了仁义礼智,而仁义礼智又是围绕着仁政展开的。
荀子,名况,是孙氏之儒的主要代表,他的学说主要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虽然对孔子推崇备至,也继承了儒家学说,但是他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了其他各家的学说。荀子提出“天人相分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人各有其职,所以不应与天争职。此外,荀子还认为人可以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即“制天命而用之”,这是对天命论的一次有力冲击。在礼治方面,荀子既重视“礼”,又重视“法”。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恶”论。
道家又被称“道德家”,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他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将人和“道”结合在一起,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人“道”一体,这是庄子所认为的最高境界。庄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主义认识论,他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互相转化。此外,庄子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追求精神和心灵上的自由,这些观点集中反映在《逍遥游》之中。
法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战国前期的商鞅和战国晚期的韩非。法家主张“法治”和加强君权,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为了发展农业,商鞅出台了招徕他国人员到秦国务农等激励措施。商鞅认为商业是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因此他制定了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加重税收等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在刑罚方面,商鞅推崇轻罪重罚的法治思想,希望通过重刑来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他主张“刑无等级”,为了保证法律制度的顺利执行,他还推出告奸和连坐的法令,让民众“有奸必告之”,一人犯罪可株连三族。
韩非主张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他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认为法律需要公平,不能随意改变和逢迎权贵。术,是“人主之所以执也”,是君主需要掌握的。势,即权势,对于君主的重要性犹如水对于鱼一样,君主的权势要重于大臣。韩非认为,对于一个君主专制的政权,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此外,韩非主张历史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他认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果继续用以前的统治政策来治理现在的社会,那必将是失败的。
墨家学派由墨子创立。墨子,名翟,宋国人。墨家主要代表底层民众的利益,墨翟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不同阶层的人们行“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同时他主张尚贤、尚同,在任用人才时,“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在这一基础上,上下级保持统一,最终统一到中央。此外,墨子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阶级的铺张浪费,提倡节俭,反对厚葬。他还主张非命,反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宣扬通过自己的努力即可实现目标。
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西周时期,至战国时期形成了阴阳五行学派。该学派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行,主要分为五行相胜和五行相克两种学说。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齐国人邹衍。邹衍将五行相胜学说发展成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朝代的更替,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依据。这一学说的核心要义为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这实际上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名家由于主张辨别名实关系而得名,他们的辩论过程实际上是对逻辑学的一种运用。战国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惠施是庄子的好友,他的著作已经失传,仅在《庄子·天下》中保存了他的十個命题,这十个命题反映了惠施主张相对的、变化的“合同异”的思想。公孙龙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公孙龙子》一书中。他强调事物是绝对的、不变的,《白马论》和《坚白论》是公孙龙的两篇重要文章。在这些论述中,他只看到个别与一般的差异,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
兵家是研究军事谋略与战法的派别。战国时期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孙膑,他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孙膑兵法》一书中。《孙膑兵法》失传上千年,20世纪70年代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孙膑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他强调战略战法的运用,主张因势利导,也讲究战争的时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农家是以“播百谷,劝农桑”为己任的学派。许行是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农家主张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一起耕种、吃饭,反对不劳而获。
纵横家是由从事政治外交的谋士所组成的学派,他们以“合纵连横”为策略对诸侯进行游说。合纵、连横的中心是秦国,合纵是指游说秦国以外的国家联合起来抗秦,而连横是指游说其他国家与秦国分别结盟,以瓦解合纵的同盟。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要为苏秦和张仪。苏秦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他们的活动对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杂家是将各家学说杂糅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吕不韦,吕不韦的学说主要体现在他聚集自己的门客所编成的《吕氏春秋》一书中。杂家试图兼收各家学说之长,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治国思想。
“百家争鸣”的特点及意义
“百家争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拥有其他历史时代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一,自由。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宣传自己的学说,聚众讲学,不同学派之间可以自由辩论。各诸侯国也以开放自由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合则留,不合则去,并不对其进行限制。其二,平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没有被立为官学,因此他们之间是平等发展,不存在哪一学派更高贵的情况,平等的地位是诸子百家能够自由发展的前提。其三,竞争。诸子百家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自己学派的主张,他们都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和重用。因此,各学派在宣传自己治国理念的同时,还对其他学派进行批评和诘难,他们互相辩论,竞争风气尤甚。
“百家争鸣”的出现,得益于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时代背景。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刚刚诞生的秦朝需要一个合适的治国思想,由于法家思想在秦国崛起及横扫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依然选择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同时,为了给秦代周找到合适的理由,秦始皇接受了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此时,“百家争鸣”的盛况开始走向终点,但是诸子百家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西汉前期,由于社会凋敝,统治者为了快速恢复社会生产力,采用了“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直到汉武帝统治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儒家学派一家独大,其他学派失去了发展的土壤,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结束。
赵孝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