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妮,吴承艳,施庆武,王梓禾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经典名方作为中药方剂的杰出代表,是清代及清代以前历代医家总结出的疗效确切、目前仍广泛使用的方剂[1]。当归饮子是第一批百首经典名方之一,在各类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疾病的治疗中运用广泛,临床疗效确切,沿用至今。当归饮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医临床应用总结、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等方面,研究表明该方具有减轻过敏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对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变应性皮炎等均有疗效[2-3]。目前,鲜有对当归饮子进行系统文献整理考证,基于此,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全面整理和研究当归饮子的古今文献,挖掘该方的历史源流、病机与方义内涵、药材基原、临床应用等,就其药物炮制、用药剂量与比例、煎服法中存在争议的关键信息进行探索总结,以期为当归饮子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文献依据,并为皮肤过敏性疾病的精准选方提供参考。
古代文献基于大型中医古籍电子丛书《中华医典》(第五版)[4]、鼎秀方志全文数据库(http://www.ding-xiu.com/ancientbook/portal/index/index.do)、中医典海(http://dh.ersjk.com/)、读秀学术搜索(http://www.duxiu.com/),以“当归饮子”“当归饮”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核对古籍原文;现代文献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当归饮子”“当归饮”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8月30日。
1.2.1 纳入标准 1)1911 年以前的中医古籍;2)明确记载当归饮子主治、组成、用量、炮制、方剂制法、服法等信息;3)同一古籍的不同版本,以较早版本为准。
1.2.2 排除标准 与《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方名相同,但组成与功效完全不同者;仅记载当归饮子方名而无其他相关信息。
1)对检索到的“当归饮子”相关信息进行规范录入,包括出处、成书年代、方名、主治、药物组成、用量、炮制方法、煎服方法;2)以原文记载为准,原则上不作修改,如药物名称、炮制等。
按照上述标准对当归饮子的古籍文献进行收集和筛选,共获取53 条有效条文,涉及44 本中医古籍,按成书年代划分,宋代2 本、元代4 本、明代25 本、清代13本,其中日本医籍1本。其有关当归饮子的主治、组成、药物炮制、剂量、煎服方法有所差异,具体见表1。现代相关文献170篇,涉及21个病种。
表1 不同历史时期古医籍中当归饮子记载
当归饮子又名当归饮,最早见于宋代《严氏济生方》。本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组成,主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㾦㿔”[5]。后世医籍对该方多有收载,部分医家在运用时有所加减(表2),如《普济方》以加味当归饮子治疗疮痒,在《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的基础上减白蒺藜,加升麻、柴胡、羌活、红花、苏木,药物煎煮时将生姜用量增至三斤,并嘱咐病者沐浴取微汗,增强了疏风散邪、活血化瘀之功;再如《外科证治全书》以当归饮子治疗干疥、沙疥,较之严氏原方,减川芎、防风、何首乌、甘草、黄芪,改白芍为赤芍,并加入清热之金银花、连翘,祛风化痰之僵蚕,使全方清热之力更强,且选用性平之祛风药,避免温燥伤阴之弊。由此可见,当归饮子的中心结构变化较小,在遵守该方养血祛风的组方前提下,会根据具体证候灵活加减方中药味、药量。
关于当归饮子主治证候的病理机制,《严氏济生方》原书仅载“心血凝滞,内蕴风热”[5],并未详细描述。后世医家还记载“血燥”[18]、“血热”[20]462、“血气不足”[45],与严氏均强调血病而内生风邪。但亦有医家认识到外邪侵袭这一因素,对当归饮子的病机进行补充,如《外科正宗》曰:“手足破裂,破裂者,干枯之象,气血不能荣养故也。因热肌骤被风寒所逼,凝滞血脉,以致皮肤渐枯渐稿,乃生破裂,日袭于风,风热相乘,故多作痛”[33]258,认为当归饮子主治证候为外受风寒、血脉凝滞、日久内生风热。其他医籍还载“汗出受风”[39]766、“风湿所伤”[21]、“风毒伤血”[46]等外感因素。现代一些学者也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外感风邪关系密切[49-50]。可见,当归饮子所治证候的发生除与血不理有关,还与风邪(既有外风又有内风)紧密相关。因此,当归饮子的病机是血脉不理、风热内蕴。如今多将本方用于血虚风燥者[51],更加强调阴血不足这一方面。
《严氏济生方》及之后的医学著作并未对当归饮子的组方配伍进行剖析,但根据严氏所载主治证候的病机(血脉不理、内蕴风热)与治法(理心血、祛散风热),本方的功用应以理血祛风为主。诚如《张氏医通》所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52],故本方以当归补血、活血、润燥,配伍生地黄、白芍、川芎滋阴养血活血,补中有行,使血脉调畅、正气充足,而邪不可干。以何首乌解毒消痈,配伍生地黄,增强清热凉血之功。方中荆芥穗、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汤液本草》言“荆芥穗,气温,味辛,苦。辟邪毒,利血脈,通利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劳渴”[53],荆芥穗能通利血脉,引血分之风邪外出,则邪气自去。且大队养血药能制约风药的温燥之性,使其祛邪而不伤正。更以黄芪补卫表之虚,防止外风入里,且能益气健脾,使营血化生有源。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润燥、凉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
经考证,当归饮子中当归[54]、白芍[55]、川芎[56]、生地黄[57]、荆芥穗[58]、防风[59]、白蒺藜[60]、何首乌[61]、黄芪[62]、甘草[63]的历代主流基原基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64]的记载一致,提示此方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荆芥穗、防风、白蒺藜、何首乌、黄芪、甘草分别宜选用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块根、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riq.的干燥花穗、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L.的干燥成熟果实、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以上药材基原已无异议,故不作赘述。在药物炮制方面,综合《严氏济生方》原书所载及药物功效,除白蒺藜、何首乌、甘草需炮制外,其余均用生品。
关于蒺藜的炮制,《严氏济生方》明确为炒用。《中国药典》2020 年版[64]367记载蒺藜有小毒,对肝肾有一定损伤。有研究表明,蒺藜皂苷D 在炒制中转化成毒性更小的海柯皂苷元[65],故蒺藜炒制能降低肝肾毒性。
《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仅载“何首乌”,此前已有何首乌炮制的相关记载,如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用黑豆酒煮七次”[66],若严氏当归饮子中何首乌需炮制,理应标明,故推测此处为生品。宋代本草著作并未记载何首乌有毒,如《嘉祐本草》记载:“何首乌味苦,涩,微温,无毒”[67];《履巉岩本草》记载:“味苦涩,微温,无毒”[68];《绍兴本草》记载:“味苦、涩,微温,无毒”[69],故多用生品。生首乌与制首乌功用有别,生首乌解毒消痈,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当归饮子治疗疮疥之证,取何首乌解毒之功。综上考证,《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应该选用的是生首乌。但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生品和制品血清指标与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存在差异,生何首乌组大鼠血清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显著性升高,肝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局部可见肝细胞坏死;而制何首乌组血清各项指标和肝组织结构变化均不明显[70]。可见,何首乌具有肝脏毒性,不宜直接生用。本草著作中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多样,以黑豆制多见。刘振丽等[71]考察不同炮制工艺下何首乌成分含量的变化,从测定的3 类成分含量考虑,黑豆汁炖稍优于黑豆汁蒸;采用辅料优于清蒸;高压可以缩短炮制时间,节约成本。《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中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有黑豆汁炖[64]184,与古籍记载、现代研究相符,建议照此法炮制,以减轻药物毒性。
《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中甘草的炮制方法为“炙”,有学者考证后发现蜜炙甘草的历史悠久,为现行各标准中甘草最为常用的炮制方式[63]。《中国药典》2020年版[64]89中“炙甘草”的炮制方法亦为蜜炙法,故可按此标准进行炮制。
今地黄分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64]129-130,《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中“生地黄”仅需“洗”,并无其他炮制方法,更类似于今之鲜地黄。
2.4.1 药物剂量换算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药剂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由于《严氏济生方》成书于宋代(约123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之久,其度量衡与今相比亦有巨大变化。所以,有必要对原书中当归饮子的药物剂量进行换算。此外,宋代以后的医家结合自身经验,对当归饮子的药物剂量进行增减,体现了该方的剂量演变过程,也应予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72]391,430中宋金元时期一两为41.3 g,明清时期一两为37.3 g,《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 首方剂)》[73]中亦按此法折算。故根据当归饮子药物剂量比例,推算每服各药物剂量,如《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每服四钱(16.52 g),方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的质量比为2∶2∶2∶2∶2∶2∶2∶1∶1∶1,可知当归的每服剂量为1.94 g,其他药物也按此折算,则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的剂量分别是1.94、1.94、1.94、1.94、1.94、1.94、0.97、0.97、0.97 g。以此法推算,其他古籍中当归饮子每服药物剂量并统计历代本方的药物剂量比例,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历史时期当归饮子每服药物换算剂量及剂量比例
由表3 可知,剂型是导致用量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宋金元医书中当归饮子均为煮散剂,明清著作中则多为汤剂,且汤剂每服剂量普遍大于煮散剂量,这应该与汤剂药材未经捣碎、直接煎服有关。历代煮散剂中,除《济世全书》所载剂量与其他医书记载相差10 倍左右,其他医家所用药物剂量相差较小,可知当归饮子的古代煮散用量相对稳定。较汤剂而言,煮散有利于节省药物资源,缩短煎煮时间,便于保存、携带,易于推广临床,因此建议以原文煮散剂型加以运用开发。
2.4.2 药物比例考证 中医方剂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绝对剂量有关,还和药物比例密不可分。《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的质量比为2∶2∶2∶2∶2∶2∶2∶1∶1∶1,后世医家多沿用此比例,占比约45.9%;各药质量比为3∶3∶3∶3∶3∶3∶3∶2∶2∶2的记载占比约21.6%。值得注意的是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质量比为1∶1∶1∶1∶1∶1∶1 的记载占比为86.5%,何首乌、黄芪、甘草质量比为1∶1∶1的记载占比为78.4%。由此可见,当归饮子方中药物配伍比例相对固定,能为本方的新药研发和临床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综上所述,参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74],充分尊重原方用法用量,结合现代研究,建议根据古代当归饮子主流用药比例,以煮散形式进行研发,每服药物总剂量为16.52 g,其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各1.94 g,何首乌、黄芪、甘草各0.97 g。
《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的制用方法为“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5]。由于宋代煮散的制备工艺和服用方式与今存在差异,因此需对当归饮子的饮片粒径、生姜药引的剂量、加水量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于饮片粒径,《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对药材的处理方式为“㕮咀”[5],之后的医籍中多沿用此法,亦有“剉散”“剉碎”“剉”等记载。焦其树等[75]认为唐代以后,铁器早已广泛使用,因此“㕮咀”不再是字面意思用口咬碎,应和“剉”意义相同,均可理解为用磨钢、铁、铜、竹、木等工具对药材进行切削粉碎或捣碎。而“剉”与今“粗捣筛”的工艺类似,即将药物制成粗末。姜云耀等[76]将经典名方散剂中的药物状态“粗末”为研究对象,发现2~4 mm 的粒径符合大多数研究者对粗末的定义,现代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粒径范围中药的优势。因此,可以将当归饮子煮散剂型中的药材粒径规定为2~4 mm。
关于生姜剂量,《严氏济生方》所载当归饮子的药引生姜为5片,后世此方煮散时,生姜或5片、或3 片、或不用生姜。但前文建议的当归饮子煮散剂量与原方剂量相近,故生姜剂量拟定为5 片,与该方其他药物间的用量比例更加符合原方古义。
关于加水量,《严氏济生方》记载当归饮子的煎煮水量为“水一盏半”,本书成书于宋代,故考证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中有关“盏”的相关文献,其云:“又古方药味,多以铢两,及用水皆言升数。年代绵历浸远,传写转见乖讹,或分两少而水数多,或水数少而分两多,轻重不等,器量全殊。若不别精粗,何以明其取舍?今则加减合度,分两得中,削旧方之参差,洽今时之行用……凡煮汤,云用水一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也。务从简易,庶免参差”[77]。宋代已明确规定“升”的具体量值,故此处宋一大盏约为宋时一升,宋一中盏约为宋时五合,宋一小盏约为宋时三合。《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指出宋代的量值一升约今之702 mL[72]378。故宋一大盏约702 mL,宋一中盏约350 mL,宋一小盏约210 mL。《严氏济生方》中并未明确“盏”的大小,苑祯等[78]认为宋代医书中没有标明大、中、小盏者,当以中盏为容量标准,即350 mL 左右。但在《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74]和《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 首方剂)》[73]中,宋代经典名方中的“一盏”均为300 mL。为了统一起见,宋代“一盏”的折算当以一中盏为300 mL 作为基准数据。综上所述,《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中“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即为加水450 mL,煎取240 mL。
关于服用方法,《严氏济生方》所载当归饮子的服用方法为“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后世医书所载服法包括:“食远服”9 条、“温服”8 条、“不拘时”“无时”等7 条、“空心服”1 条。“食远服”“空心服”旨在保证一定程度上的空腹,防止饮食与药物并进而致内热不得除;“不拘时”“无时”缘于本方以主治皮肤疾病为主,疾病轻重变化不定,不定时服用以尽快缓解病情;“温服”即因此方病机为血脉不理、内蕴风热,适当温服取汗能使风热之邪向外透散,有助于疾病痊愈。综上所述,当归饮子的服药方法相对灵活,结合《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首方剂)》,建议在饭后2~4 h或空腹时服药,且服药1~2 h 后方可饮食;症状较重或发作不定时者,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服药,不必拘泥。用时均温服,服后温覆取微汗。
2.6.1 古代临床应用 《严氏济生方》记载当归饮子的主治为“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㾦㿔”[5],将其用于血脉不理,内蕴风热所致的疮疥、赤疹㾦㿔。疮疥与今《中医外科学》[79]中疥疮相似,临床特点是夜间剧痒,在皮损处有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可找到疥虫。赤疹㾦㿔则类似于瘾疹,即西医的荨麻疹。
后世医家基于本方血病内蕴风热之病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不断扩大当归饮子主治范围,除丰富其所治的外科病种外,还将其运用于儿科、妇科等其他科别中,如治浸淫疮[40]、风癣[9]、湿毒[9]、燥痒疮[9]、手足皲裂[33]258、麻风[42]、瘰疬初发[7]322、小儿初生无皮[39]507、妇人血风疮[20]462、产后口舌糜烂[41]等,充分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辨治思维。
2.6.2 现代临床应用 在CNKI中以“当归饮”“当归饮子”为主题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62篇,其中临床研究170篇,涉及皮肤系统、眼耳鼻喉系统、妇科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具体见表4。
表4 当归饮子现代临床应用
由表4 可知,当归饮子的现代临床应用较为集中,主要用于皮肤系统,其次还用于眼耳鼻喉系统、妇科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当归饮子在皮肤系统的应用总频次最多,涉及的病种也最广泛,包括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变应性皮炎等,其中荨麻疹的应用频次最多。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当归饮子可运用于各种血虚风燥型皮肤疾病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挖掘研究。
当归饮子是严用和创制的理血润燥、祛风止痒的经典名方。本文系统考证其历史源流、病机与方义内涵、药材基原与炮制、药物剂量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当归饮子养血祛风的整体结构稳定,可根据具体证候灵活加减养血和祛风的药味、药量;本方的病机为血脉不理,风热内蕴,故全方以养血、凉血、活血而达理血,再配以祛风散邪之品以兼顾病机;方中各药物主流基原争议不大,可以遵循《中国药典》2020 年版选用;除甘草、白蒺藜、何首乌需要炮制外,其余均用生品。此外,由于白蒺藜与何首乌具有毒性,应严格把控其炮制工艺;在剂量和煎服方法上,主要按《严氏济生方》所载进行研发;其主治病症广泛,如疮疥、赤疹㾦㿔、湿毒、风癣、手足皲裂、麻风、血风疮、浸淫疮、瘰疬等。现代临床则将其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疾病的治疗,与古代记载切合。
通过当归饮子的古今文献整理研究,并结合《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等相关文件,建议研发时可参考当归饮子的关键信息(表5),以促进其复方制剂的全面开发。
表5 当归饮子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