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孩子的“电诈黑手”

2023-06-06 11:44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金受害人二维码

眼下,学生在家学习的时间增多,然而就在孩子们玩游戏、看视频、刷手机的时候,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了他们。据了解,暑假期间,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者是明星的签名,来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是刷单;有的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然后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来骗取未成年人的钱财,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对此,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深入清理网上涉诈有害信息,今年以来,已经处置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万余起。为了提高大家,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识骗防骗能力,国家网信办曝光了7起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2022年3月,重庆市马某某(12岁)在刷短视频时,看到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信息,便根据指示加入某QQ群,在客服引导下马某某先后转账5笔共计4300元,事后发现被骗。

2022年5月,海南省吴某(12岁)使用母亲手机登录某QQ群,看到有人免费发放游戏皮肤,随后吴某添加对方为QQ好友,并按照对方语音提示,扫描二维码支付6500元,事后吴某母亲发现异常并报警。

此外,还有因相信对方可以帮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或是因网上有人表示要高价购买自己的游戏账号,或是因为进入了某粉丝QQ群,以为可以免费抽奖、领红包,或者可以通过投票得返现等多种方式而遭到诈骗,在曝光的这些案件中,有未成年人被骗金额高达上万元。

有不少家长认为,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网、玩玩游戏,他还小,又没钱,怎么可能会被诈骗呢?问题来了,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到底都有哪些手段?不法分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对未成年人来展开诈骗的?孩子们为什么会频频上当受骗?我们又该如何防止未成年人被诈骗?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几种类型?

我们先来看看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哪几种?公安部网安局介绍,主要有四种:一个是免费皮肤“大陷阱”,也就是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第二种是红包返利“杀鱼盘”,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然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第三种是“防沉迷”骗钱财,就是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者是支付宝账号以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第四类就是假明星发“假福利”,诱骗未成年人进入到粉丝群,然后一步步地进行诈骗。

公安部网安局还介绍,在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一般会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费送福利为诱饵;有的扮演经纪人或粉丝群主,诱骗学生把父母手机拿来,一步步进行诈骗。常见的诈骗方式还有伪装明星要求粉丝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

针对玩网游的未成年人,诈骗手段有哪些花样?

再来梳理一下这些不法分子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诱惑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的?警方介绍,针对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不法分子首先以所谓的送游戏装备或者是游戏币为由,诱导未成年人将他们添加为好友,而未成年人使用的手机通常不会绑定银行卡,诈骗分子就以“未成年人不能进行操作”为由,让孩子设法取得家长的手机。最后,他们又会诱骗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视频通话,偷窥孩子家长的手机验证码,再利用一些网络支付App的漏洞,盗取其银行卡里的资金,实施诈骗。那么,这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游戏类诈骗,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预防呢?咱们听听警方的建议。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刘明竹:游戏类诈骗主要是诱导孩子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进入不明网址链接,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盗刷钱财。建议家长不要将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和密码、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告知未成年人,要告知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只要涉及扫码汇款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如何远离电诈?未成年人反诈指南来支招

目前,未成年人口袋里的红包被诈骗分子盯上。学生们休闲在家,网络生活同现实生活高度融合,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极易受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警方总结归纳了几种常见的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手段:

网络游戏骗局

案例一:黄女士报警称,她10岁的小孩在网上被骗了数万元。黄女士的小孩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條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视频,小孩就添加了对方QQ。对方称领取游戏皮肤需要扫描二维码,孩子扫描对方二维码后跳转到了贷款服务平台。随后,对方让孩子添加另外一个QQ号,并让其下载一个App进行进一步操作。孩子还把黄女士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告诉了对方。黄女士发现她卡里的金额被盗刷后,立即报警。

民警解析:网络游戏的骗局多种多样,“免费领取游戏道具”就是其中的一种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在各类短视频平台和论坛中散布类似“加群领免费游戏道具”的消息,待未成年人加入群聊后,不法分子称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但由于受害人是未成年人,所以需要使用父母的微信进行扫描。受害人扫描后会提示“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不法分子便会告知受害人需通过扫描付款码进行解冻,解冻成功后钱款会自动退回,并且运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反复进行付款,骗取大额钱款后便立刻失去联系。

案例二:13岁的小金是一名初中生,放假期间他在使用母亲的手机账号玩网络游戏时,发现游戏出现了防沉迷系统的提示,要求玩家以注册者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后才能继续登录游戏。因母亲不在身边,而小金想要继续玩游戏,他便在互联网上搜索寻求解决方式。随后小金在某论坛看到一条广告,称可以通过购买“解封卡”破解游戏里 “未成年防沉迷系统”的人脸识别,广告中附有二维码。一心想要继续游戏的小金立刻扫描广告中的二维码添加了对方,经对方以“转账可解锁人脸识别” 等理由不断诱导,小金前后多次通过转账、红包等方式向对方转账数千元。直到两天后,小金的母亲才得知该情况,带小金报警。

民警解析:由于此类诈骗针对未成年人群体,前期诈骗分子多在目标群体活跃性较高的网络社交平台上散布如“XX元即可解锁人脸识别” “加好友免费教学破解人脸识别”等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与其联系,随后以“注册费、解冻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玩家向其转账。在玩家付款后,诈骗分子会编造“系统监测到非本人账户” “触发风控账户锁定”“未成年人需交押金”等说辞,利用未成年人大多瞒着父母私下登录游戏、害怕受到责备等心理,不断要求其继续转账支付;部分诈骗分子还可能利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谎称“解锁防沉迷系统”需要提供父母的银行卡信息,要求提供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或是发送钓鱼网站引导泄露信息,从而盗取资金。

红包返利骗局

案例三:一名12岁男孩在其母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警称:其在一QQ群中看到有人发信息称只要发2.88元红包,就有机会获得数千元的红包返利。男孩私聊该人并发送2.88元红包,随后对方以男孩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被冻结60000元为由,要求男孩通过其父母的微信转账给对方的账户,否则将报警。男孩听信后用其母亲手机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多次。

民警解析: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中散布“红包返利”活动的消息,诱导未成年受害人添加其为好友。随后不法分子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在弹出的付款页面中输入指定的小金额,并称进行支付后并不会产生实际的扣款,还可以立刻获得十倍红包返利。受害人完成支付后发现钱款被扣,不法分子以使用父母手机进行验证才能获得退款和返利为由,指导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再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不断进行扫码付款,并提供虚假的支付凭证后,便失去联系。

假期兼职骗局

案例四:15岁的小张在家玩手机时,有一名自称是“社区工作人员”的人加她为好友,告诉其有在家就可以兼职的工作,并引导她下载某商城App进行刷单返利。小张便用其母亲的网银充值了一小笔资金试水,经过客服指导的一系列操作后,其充值的账户显示盈利,并得以顺利提现。尝到甜头的她再次充值了1万元,岂料,该商城客服经理告知她银行卡错误、冻结无法提现,如果要提现须支付解封费。就这样小张一次次支付了1.5万元、3万元、7万元等,还是无法提现,才恍然大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案。

民警解析: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想赚零花钱的心理,在群聊或社交平台上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 “轻松兼职返利”等信息,實为刷单诈骗。起初一般都会让受害人得到小额收益,从而使其卸下心理防线,在受害人投入大量本金后,便出现不能提现、账户冻结等问题,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进行解封,待受害人无能力投入或有所警觉后,骗子立刻消失不见。

猜你喜欢
小金受害人二维码
可以吃的二维码
小金橘树
二维码
爱“喧哗”的我
受害人承诺与受害人自冒风险中的刑民关系研究——基于英美法系与德国的比较视角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意大利刑法中的受害人同意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