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妈妈去读博:让孩子看到人生的不同选择

2023-06-06 10:07柯察金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3年3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

柯察金

本文主人公

张玫是哈佛商学院校友会董事,是荣登美国旅行杂志A+榜单的“中国专家”,是环游世界的资深背包客,亦是拥有15块国际马拉松奖牌的长跑爱好者……不久前,她又重返校园继续念博士,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她说,教育是长线投资,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让孩子看到,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从小镇到哈佛

张玫是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说起来,她自己的教育经历便有些传奇。

张玫生在云南,父母是水电工人。小时候,张玫就住在西洱河边山坡上的工棚里。在大理念完小学三年级,此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她一直在昆明受教育,毕业于云南大学英语专业。用今天的话来讲,起点是小镇做题家。

每每回忆,张玫都认为生命中最早的良师是父亲——尽管他只有小学文凭,13岁便步入工作。所谓言传身教,并不一定来自书香豪门。父亲一辈子以工人的身份骄傲,文化程度不高,求知欲却非常强,乡里图书馆的书,几乎被他读尽,而且那时候他便有眼光,鼓励女儿学好英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方向指得恰到好处。

1994年,张玫被哈佛商学院录取。

张玫和孩子们

和从小待在云南的张玫相比,她3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大为不同。孩子们跟着父母在中美之间搬过好多次家,上的学校也是五花八门,有公立有私立。

哪种成长经历更好呢?张玫直言,时间线不够长,还看不出来,“他们肯定有一部分的缺失,但另一方面,又得到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自如——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更轻松地融入进去。”

去读博的第一天,张玫差不多与孩子们一起开学。她说:“我觉得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让孩子看到,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她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0岁去读博的决定做得似乎挺“美式”——不是将父母的角色全然围绕着孩子,但张玫也不觉得自己的教育观全都是美式的。

“一开始做父母的时候,总免不了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参照物。”在很长时间里,她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方能前进,努力争取才有收获——非常传统的中国人的理念。

在努力这事儿上,直到今天张玫也觉得,中美教育须得辩证看待:比方说中国孩子学中文,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字里行间都是刻苦的功夫,没有一定程度的坚持、对于细节的注重,很难学到很高的水平;数学也是如此,美国人对数字的不敏感程度,常常让她吓一跳。说白了,就是基础教育不扎实。

一个单词里的教育理念

当然了,单纯的强硬手段到了美国,也会水土不服。张玫注意到,美国的学校常会用到“agency”这个词,比如说孩子应该“have agency”。

这个“agency”,指的不是中介,而是主观能动性。“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教育的特点。”

张玫在孩子的养育方面,赞同这一理念,也很重视“agency”。比如,小朋友偶尔会特别想要一件东西,很常见,但这事儿在她家有讲究,也很有意思。有次,女儿想再养一条狗,张玫表示不行,因为家里已经有一条,养一条的活儿已经很重了,怎么还能再养(抛出理由)。这时候,小朋友要么开始哭闹,要么就此打住。但张玫的女儿琢磨琢磨,居然一口气写了份9页的PPT,详细地阐述了再养条狗的好处,甚至是新狗如何与旧犬友好相处的可能性——简直像一份迷你的企业方案。

一家人就这么坐在一块儿,正经八百开了个会。张玫也不生气,只是暗暗发笑:“这孩子就是有‘agency。”

親子间,“渠道”畅通是底线

中国语境里的耳提面命,或许够直接,但往往无效。随着孩子的成长,张玫逐渐意识到,教育中最忌讳的,是父母把跟孩子的沟通渠道完全堵住。亲子间的信任,而且是长期达成的信任,太重要了!

“如果当孩子第一次跟你透露一点消息,就立刻采取打压的方式,那么好,下次他什么也不会再说了,交流彻底堵死——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让沟通渠道保持通畅。”

这种通畅,还表现在家里平等的气氛上。张玫家经常会来很多朋友,只要不是非常正式的场合,不管来什么样的客人,孩子也都是坐在成人的桌上,想问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这其实就是刻意地以对等的方式,给孩子跟成年人交流的机会。

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张玫表示,她的教育其实就三个点:给孩子指清一个大致的方向,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再就是陪伴和支持。

藤校不是必需品

为人父母固然有期待,但方向只能是潜移默化地给,而不是下放指标。父母出身哈佛,孩子也一定要进藤校吗?张玫明确地跟孩子们说,没有这个必要,按自己的想法走就好。

她觉得,当孩子对某些东西想明白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去逼他。至于最后是去大家都崇拜的斯坦福、哈佛,还是国内比较少听说的文理学院,区别其实不大。

如果是在勉强的情况下,孩子得到一些东西,也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张玫认为,孩子在生活方面失去的,与藤校所带来的增值是不对等的——“如果孩子最后身上的活力、激情、爱好、健康都给磨没了,这才叫得不偿失。”

她清醒地意识到,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藤校,“像我家三个,我就知道他们有的适合,有的不适合,没有必要拿同一个模子去套。”虽说仨孩子都不算天才,但学业不落下、成绩还不错,又有体育和兴趣方面的爱好,这就足够。比如女儿迷上裁裁剪剪,经常会在二手店里买很多衣服回来重新做。张玫不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反倒很支持。现在,女儿甚至拥有自己的网站,销售自己翻新和设计的衣服。“环保”二字不必刻意再教。

宽容不等同于放纵

话说回来,鼓励支持与任由放纵是一回事儿吗?张玫继续说了个故事:有段时间,她带孩子去练网球,开车来回要5个小时的车程。结果孩子总是在球场上打得漫不经心,很不认真。一两个礼拜后,张玫跟孩子坐下开了个小会,平静但认真地说:“不是想让你感到内疚,但如果你继续这么吊儿郎当地练习,我觉得,我没受到足够的尊重,也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陪着你。”然后她给孩子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在练习场上打起精神来;要么,在家附近找地方自己随便玩玩。

她强调,的确是要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也一定教会他们什么是尊重。

经过这次开会后,孩子选择了继续坚持,在球场上打得格外认真努力,跟大人也没闹别扭——道理说明白了,进退都在自己手上。

教育亦是长线投资

说到底,张玫觉得培养孩子,跟哈佛商学院的理念其实是一样的,要做长线投资。做生意不要紧盯着赚小钱,做教育也不要紧盯着从98分到100分。

正因此,张玫不但自己爱旅行,也喜欢带孩子出去。旅行是最好的长线投资之一:不但锻炼身体、拓展见闻,也增进关系……其实早在20多年前,她便提出了游学的概念,与国内的众多学校合作,将游与学紧密结合。

“我最舍得投资的,就是带孩子一起出行。”不必坐大巴跟团,不必上豪华邮轮,有时甚至没有什么花费,只是陪孩子在户外徒步几公里。

家里三个孩子,她最喜欢的方式是一个个单独带出门,“这样,可以不把时间都花在管后勤、吵架或者赶飞机这些事情上。就是放慢脚步,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一起走,可以有一些共同的记忆。”

旅行中,有时候是大人看着小朋友,有时候是小朋友“逼着”大人。四月的地中海,张玫觉得这个季节太冷了,但孩子坚持要下水。没有办法,她就陪着一起下去,游了一会儿身体热起来了,又觉得底下是个小天堂。就这样,大人和孩子互相“逼”一把,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一点点,收获会很大。

另外,旅行經常能让孩子书中的东西“活过来”。“孩子在课堂上研究过希腊的政治经济,看到橄榄油、葡萄酒等,没有多少体会”,但当张玫带着孩子来到希腊,看到漫山遍野的橄榄树,课本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生动了。

一边游,一边学。她把朋友找来,做孩子的导游,一边登希腊的山坡,一边讲述荷马笔下伟大的史诗。伴随着扑面而来的远眺的风景,孩子听得意犹未尽,主动说:“妈妈,回家以后我们再把《奥德赛》重新读一遍。”

内驱力的魔力,可见一斑。伟大的经典常常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同他们的切身体验融合,经典也便不再遥远。

旅途中所见,也是最好的美学教育。徒步时见到的那些美景,跟看到毕加索的画、莫奈的画,听到贝多芬的音乐,不遑多让。

张玫会对孩子说:“你记住现在这个景色有多漂亮,以后生活里遇到再大困难的时候,你也可以想一想,世界上还有其他更多的美好等着你……”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