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历史,从结构简单的原始工具制作开始,手工艺就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一个又一个历史进程。尤其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阶段,自然质朴的农耕生活,为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传承提供了适宜条件。从生产到日常生活,传统手工艺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那些没有被工业化代替的传统手工艺在世俗大众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留了我们的民族记忆,彰显着民族制作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
传统手工艺千百年来与世俗大众的生活相生相伴,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糅合着民族情感、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探究其价值内涵,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情怀有更加深入的领悟,深刻认识传统手工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决心。乡村是传统手工艺保存传承的聚集地,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及产业化发展对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人类的社会实践造就了灿烂的文化,文化又对人的生活方式、生产形式、思想性格及艺术个性产生深刻影响。这些影响蕴含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构筑了人们的思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在造物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对自然的认识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乡村传统手工艺曾是乡村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造物技艺,这些造物技艺扎根于生活实际,除实用外,蕴含以下诸方面的文化价值。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认为“天”是万物和道德观念的本原,只有法天效地、顺应自然,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1](《易经》)。“天人合一”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认为人与自然是一致与相通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老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庄子》)。在老庄看来,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整个世界有机关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自然万物的生存合二为一。儒家从道德构建的层面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泰伯》)[4]体现了孔子顺应天道秩序的思想。孟子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讲“尽心、知性、敬天”,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宋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5]。倡导要仁爱人类,也要爱自然万物,显示出对大自然的敬畏爱护之心。“天人合一”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万物互联出发,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天人合一”表现为自然与心灵、现实与审美、形与神、人与物等因素的和谐统一。
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乡村传统手工艺制作保持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造物取材于自然,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与自然保持着和谐与统一。如竹编、草编、柳编等技艺,常常依着大自然的节律,应季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或表现材料的自然品性,因材施艺,选型造物,编织出质地紧密、精致美观的各种器物,宛如自然天成。还因“用”制宜,制作者依据人在用物时坐、卧、走的动态行为和软、硬等生理、心理感受,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如柳筐、竹篓、簸箕等器物,形状各不相同,通过物与人的不同部位的接触,发挥着盛、装、背、挎等功能,最大限度地使人与物的接触融洽、舒适、安全、方便、省力,满足使用者的用物要求。乡村传统手工艺“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6],在装饰上,往往依据所造之物的质地、地域、习俗、风尚等自然生活元素,采用适宜的装饰。砖雕、木雕、刺绣等工艺品的着色,或典雅高贵,或质朴可亲,或热闹随俗,很好地诠释了“范质而施采”的制作技艺。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制作,正如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7]。乡村传统手工艺制作中与自然统一,与物统一,实用与审美和谐统一,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尤为契合。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手工造物活动为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多传统手工造物技艺与我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日常、民族心理、情感记忆相伴相生,密不可分。更多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以普通大众为目标消费者,围绕百姓日常生活,制作出普通、实用、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手工制品。锅碗瓢盆的陶瓷制作技艺几乎横跨中国社会所有历史时期,制作者以粘土等天然物料为原料,通过做坯、画坯、上釉、炉烧等工序,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饮食器皿。每日三餐,杯盘碗碟与我们相伴,走过年年岁岁。无论是乡间饭桌上的粗瓷大碗,还是高级茶几上的精巧瓷器,时时让人感受到造物匠心的质朴情怀。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同时,它的精湛技艺和艺术造诣,还使瓷器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还有更多的乡村手工技艺,用炽热的匠心温暖着世俗大众。灯笼是过去人们夜间行路的照明工具,做成红色、彩色灯笼,称为花灯。在年节、婚嫁、寿诞、农事等各种民间习俗中,花灯成为人们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家庭美满的标志物。因对花灯的喜爱,中国各地花灯因地域、习俗的不同,样式繁多,争相竞秀,大放异彩。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风行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在迎花灯、赏花灯的习俗中传递着爱与温暖。看到红红的灯笼,中国人就会感到安全、喜庆、欣慰。
端午节是一个赋予了多重意义的节日。我国历来有端午节配挂香包、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习俗。乡村巧手绣娘用手工缝制成各种精美香包,装上艾草、菖蒲、檀香粉末和雄黄等混合香料,制成香包手工艺术品。端午节用五色彩线系挂,佩戴在身上,祛病驱邪。一个香包就是一份守护健康的叮嘱,一份爱心的护佑。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制作,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温暖和关怀,以质朴情怀守护着我们的生活。
中国传统艺术常常在抒情、传神、灵动的审美追求中,突出“意”的表达。乡村传统手工艺制作者在对生活观察和领悟的基础上,深谙现实大众的实际需求和审美观念,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概括、突显、夸张等手法,率真表达心灵的感受和生活情趣,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审美情趣。在民居老宅的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栏板、檐条等处,不时可见人物、花卉、禽兽、山水风光等古朴典雅的木雕或砖雕作品。木雕或砖雕制作中的人物以戏曲人物居多,整体构图主题简洁,线条流畅和谐,以能传达出人物神态和主观情韵为要旨。如安徽亳州花戏楼一幅“三顾茅庐”的砖雕,关羽、张飞面有怒色,极不情愿的表情各有不同,刘备的姿态犹如在说服两人,诸葛亮草房中侧卧睡觉,人物神态各异,性格突出,惟妙惟肖。木雕表现戏文故事的也很多,亳州花戏楼“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木雕,赵云胸前系着包着阿斗的红布包,面对强敌毫无惧色,挥舞长枪利剑,杀出重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令人震撼的战斗场面。纵观表现戏曲人物和场面的砖雕、木雕,图案丰富,主题突出,其中人物或扬鞭策马,或凭栏眺远,或众聚计议,形象逼真,灵动鲜活,极富立体感和真实感。制作者在制作以地方戏曲为内容的砖雕、木雕时,往往运用高度的概括力,舍弃非本质的、与主题表现关联不大的部分,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着重刻画那些能体现道德情感、是非标准、理想追求的物象,运用娴熟的雕刻技法,在方寸之间尽显历史风云,真诚地实现表“意”目的,率真地表达审美旨趣。戏曲人物砖雕、木雕的留存和呈现也让我们从中领略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体味民族传统艺术中贯通的审美意识。还很好地表明了戏曲这一文学艺术形式在当时广为流行,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的程度,唤起人们对戏曲艺术繁荣和发展的期望。砖雕中很多留存民间的莲花、牡丹、石榴等花卉图案的雕刻,以及动物、山水风光等图案的雕刻,布局丰满、层次分明,表现了五谷丰登、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美好寓意。其技法之娴熟,雕刻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传统剪纸技艺的审美趣味与中国艺术追求“意”的表达同理同脉,同样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飞剪走纸,剪出人物、飞禽、花草、鱼虫等各种物象,表现纳吉、祝福、驱邪、除恶等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自然的认识和向往。剪纸制作者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处理,运用夸张、变形手法,剪出的图案比原型特征更突出,更引人注目,由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美”演化,使剪纸作品具有返璞归真的审美价值,率真地表达了民族审美情趣。
千百年来,传统手工艺以其丰富的门类提供了农耕时代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类器物,构筑了深厚的民俗生活底蕴,并在生产、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行进和不断深入,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大行其道。与机器制造相比,传统手工艺的原生态和效率的缓慢使得传统手工艺与时代发展似乎渐行渐远。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向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中,传统手工艺似乎成为旧时代的附属品,无所适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对外贸易使传统手工艺虽能够换取一些外汇,但无法迅速便捷地与时代要求靠拢,在人们态度摇摆的现实对待中,传统手工艺时强时弱地在边缘生存状态中延续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传统手工艺两次“推陈出新”,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8],传统手工艺仍在徘徊行进。乡村传统手工艺更是处在尴尬局面中,从业者收入微薄,无法从手工艺制作中得到生活保障。封闭、保守、落后、单一的传承方式制约着手工艺发展,甚至到现在有些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还秉承“行规”“家规”的条条框框,传承难以为继。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条例和政策措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受到关注。但由于长时间缺乏创新,传统手工艺生产与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和偏差,如一些过去用于日常生活的器具制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些制作技艺随之退出人们的视野。有的传统手工艺生产形不成规模,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时断时续,发展面临困境。总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在现代社会面对诸多挑战。
乡村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随着传承传统文化观念的不断提升和国家层面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相继出台,在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下,乡村传统手工艺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地方建立传统手工艺工作站,以工作站为平台,发展乡村传统手工艺[9]。乡村传统手工艺行业属于人员密集型行业,可以带动村民就近创业、就业,能有效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在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方面传统手工艺表现出突出的优势。由此很多地方政府优先选择大力发展特色传统手工艺来推动乡村振兴。许多乡村都兴建了传统手工艺文化博物馆、乡村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馆,举行手工艺创意集市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手工艺的传承保护。
近年来,乡村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不断开展,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更多的乡村民众参与其中,成立手工艺专业合作社,手工艺文化创意公司,进行手工艺文化品牌建设。乡村手工艺行业也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手工皮具、砖雕、木雕、 手工刺绣、制陶、蜡染、竹编、草编等在不少地方形成产业化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如陕西汉中藤编工艺遍地开花,花色品种达几百种,年生产量可达十万余件。除藤编外,汉中南郑区还开发了竹编、草编、棕编、扇编等,“五编”形成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五编”产业蓬勃发展,产品远销欧洲等地,年均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产业辐射周边村镇。仅黄官镇从事藤编的就有近2000人,加入合作社的农户1800多户[10]。山东潍坊各地全力推动乡村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活动,手工艺企业和家庭作坊近2000家,年产值200多亿元。草编、核雕、风筝、泥塑、年画等手工艺产业成为乡村新业态,10多万农民借此就业。核雕技艺从业者从过去五六人发展到2000多人,年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坊子区王家庄子村有2000多人从事风筝生产加工,年产值超3亿元,力争打造“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11]。近年来,很多以传统手工艺为支撑的村落、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迅速崛起,乡村传统手工艺振兴发展的新的生态系统正在构建,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乡村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民族情感、审美追求,千百年来与苍生大众相伴相生,成为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工业化产品虽然充斥在我们周围,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智慧及带给我们的温暖依然令我们留恋。乡村是传统手工艺的富集地,在乡村经济文化建设中,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传承和振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传统手工艺如何在新的时代里焕发生机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我们进行了以下思考。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生产已遍布各行各业及生活日常,工业化流水线制造的产品在标准化、模式化、高效率的要求下呈现出工业文明整齐划一的特色。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人们的习惯、审美各有不同,就会导致喜好有所不同。手工制作工艺可以量身定制,依据个人喜好制造产品,以适应不同人的要求。在人们追求不同消费的今天,手工产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传统手工产品已经不可抗拒地在我们身边流行起来,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影响的不断扩大,手工制品取材自然,低碳生产的特点非常符合当代人们追求绿色天然的生活目标,乡村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加之很多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大都具有恒定悠久的使用历史,有的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不能离弃。更为让人留恋的是,手是与心相连的,手工艺产品是心灵的产物,它的工艺过程、制作智慧、制作态度、工匠精神、审美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本质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温暖着人们的情感。所以,乡村传统手工艺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载体,这种价值是现代工业产品难以替代的。乡村传统手工艺及其制品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这正是乡村传统手工艺及其制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把握乡村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价值,才能找到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意义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升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品质,推进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换,从而实现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2]。长期以来,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经营模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散点分布,经营店铺规模小,工具、设备落后;有的走南闯北谋求发展,没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一些流传至今的乡村传统手工艺及其制品,由于过于强调传统特色而缺乏时代感,被市场边缘化。有的工艺落后,同质化严重。有的虽有一定市场,但由于生产不成规模,人才缺乏,发展萎靡。还有一些由于环境的变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因素制约着乡村手工艺的发展,乡村传统手工艺亟需实现现代转换。
1.关注市场需求,提升应对现代市场的能力
传统手工艺根植社会生活,实用是它最初的目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手工艺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进入市场,手工制品有了商品属性,手工艺与市场有了不解之缘。乡村传统手工艺是市场的历练者,在市场中沉浮升降,一路行进至今,乡村传统手工艺如何在现代市场环境下继续行进?这是很多人都想过的问题。之所以会想,是因为乡村传统手工艺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开发乡村传统手工艺资源,有利于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关注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有效开拓市场空间,是乡村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必经之路。
乡村传统手工艺目前来看有以下几种市场需求,一是实用,如厨房里的炊帚、盛装食物的竹编制品、木质菜板、擀面杖等,在生活中与这些手工制作相伴已经成为某一地域的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这些手工艺品取材自然,无污染、无异味,与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在当今绿色、环保理念影响下,这些原生态手工艺制品很受人们欢迎,市场销量很大,而且销量非常稳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审美需求,除实用之外,做工精巧的传统手工艺品,有的堪称艺术品,深受人们喜爱。像木雕、砖雕、剪纸、毛笔等,人们爱不释手,观赏把玩,从而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三是情感寄托,有的传统手工艺制品随着时代的更替虽然没有了实用价值,但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所产生的精神价值能够满足人的精神层次需求,从而让传统手工艺品变得鲜活起来。所以,传统手工艺制作者应有敏感的市场意识,关注市场需求,依托市场需求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乡村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组织化程度,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技术扩大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影响力,从而满足当代大众对传统手工艺品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地方已进行这方面的实践,使诸多门类的传统手工艺通过满足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
2.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恢复曾有的造物技术和艺术技法,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让传统手工艺获得新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实践中,认真学习和继承千百年来祖先的造物智慧和造物经验,深刻体会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涵、审美规律、造物理念。能够守正创新,融合于现代工艺创作实践中,让传统手工艺“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乡村传统手工艺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特种陶瓷就是在陶瓷制作中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和现代科技,制作出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蚀特点的新型陶瓷,满足更多特殊场合的需要,扩大了陶瓷应用空间,使陶瓷制作工艺再展魅力。乡村传统手工艺更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传统的人物造型、材料工艺等为现代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可供借鉴的材料。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加入传统手工艺的相关元素,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艺术内涵,形成了新的价值定位。比如在服饰类、现代家居软装类、现代包装设计、日常生活用品类等产品中融合刺绣、剪纸等技艺,使这些技艺获得新的生存空间,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换开辟了道路。在现代时尚的木制品中加入榫卯结构,传统木工技艺得到传承;购物袋采用草编制品,手提包用蜡染、刺绣做装饰等,都使乡村传统手工艺获得现代转换。
当前,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完成传统手工艺制作也非常流行[13]。如计算机辅助手工刺绣,通过图像采集和对原始素材进行分析,以一定格式进行存储,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二维动画生成作品的生成模拟和创作模块。陶艺、银饰、雕刻等可以使用三维游戏的设计思路实现作品的生成模拟。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支撑下,与现代设计、现代艺术实现了精神层面的连接,取得的成果令人惊叹,显现出旺盛的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输技术,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开设手工艺学习平台。不同门类的传统手工艺得以动态展示,更多的传统手工艺通过互联网向着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推广,破解乡村手工艺传承困境,为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开辟新的道路。
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创作主体被称为“手艺人”,“手艺人”是乡村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主力军,在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因此,乡村传统手工艺人才也需不断更新观念,提升个人审美情趣、增强自己接收和消化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工艺水平。
目前,我国乡村传统手工艺经营模式多为家庭手工经营,人才技能单一,工作效率不高。传统“手艺人”年龄普遍偏大,创新不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乡村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55-65岁居多,30-40岁熟练的传统手工艺人才严重断层,30岁以下更是寥寥无几。人才匮乏,传承面临困难,培养乡村传统手工艺人才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传统工艺振兴成为了重要的前沿实践领域。乡村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少高校在相关政策实施和推动下,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把传统手工艺纳入教育体系,探索传统手工艺非遗校园传承的道路,代替师徒相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现代教学体系培养专门人才。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保障。很多高校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让民间手工艺人才走进校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走进学校,把活生生的传统手工艺带进校园,促进了传统手工艺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建设和理论研究,让学校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全国80余所高校曾举办过传统手工艺研修、研习、培训活动,超1.8万人次接受培训[14]。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参与其中,先后在传统手工艺聚集地设立工作站,促进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令人可喜的是,乡村身怀绝技的“手艺人”在现代产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也广收门徒,传承手艺,积极培养乡村传统手工艺人才。不少技艺精湛、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作为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人参与进来,加快了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步伐。
乡村传统手工艺经过自身不断蜕变提升,以其独特的实用性能和艺术魅力,重新吸引了现代消费者的目光。在农村,具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艺资源非常丰富,草编、陶器、瓷器、玉器、刺绣、漆器、木雕等,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不少乡村传统手工艺制品通过外贸出口走向世界。在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中,乡村传统手工艺将发挥巨大作用。不少地区以农民为生产主体,运用现代产业组织形式,进行了乡村手工艺产业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率先推进了乡村传统手工艺产业化经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山东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兴旺,从业人员数万人,产品有几十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尤其是草编制品,销往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值以数亿元人民币计。除草编织品外,淄博市博山区的“中国陶瓷琉璃产业”、日照市东港区的“中国黑陶产业”等,都发展为世界闻名的手工艺产业基地。甘肃庆阳民俗活动引人注目。庆阳以其香包工艺精美受人喜爱,每年定期举办香包节。期间各种与大众需求有关的手工艺及其制品也得到展示,因此和市场对接,共同发展。庆阳手工艺产业形成了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专业运营模式。中国民俗学会给予庆阳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的荣誉,小香包带动了庆阳经济增长[15]。兰州雕刻葫芦、天水漆器等传统手工艺产品都极具地域色彩,也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振兴了当地经济。
海南黎锦历史悠久,极具文化艺术价值,是海南省传统手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省抓住黎锦的品牌意义,吸纳大量黎锦从业人员,充分利用乡村闲置资源,推进黎锦产业化进程。经过不懈努力,黎锦已经成为海南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拳头产品,带动五指山、琼中等8个市县近20000农户就业和脱贫。贵州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也是生机勃发,一批活跃于城乡之间的手工艺生产和管理人员,开创特色手工艺文化品牌,建设一批传统手工艺企业和市场,为手工艺向大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传统手工艺年产值可达数亿元,带动贵州全省经济发展,带动百万余人口就业[15]。陕西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陕西华州皮影雕刻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大批当地村民投入皮影雕刻产品制作,皮影雕刻产品市场不断扩展,远销海内外。陕西省镇巴县有着千年造纸传统,镇巴宣纸远近闻名。在不断发展中,工艺更加精湛,品质更加优异,打开了国内外消费市场,在当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当地每年生产各类宣纸近百吨,销往11个国家,年创收近70万美元[16]。还有不少乡村手工艺形成了“前店后坊、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有的在设计、生产中引入新技术,打造手工艺产业数字化;还有的通过直播宣传销售手工艺产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各地通过不断奋发进取、使传统手工艺焕发活力,造就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小手工蝶变成大产业。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实现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保护,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贡献。
乡村传统手工艺以相伴民生的质朴情怀和富有民族审美旨趣的美学观念让人念念不忘。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环境下,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振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本文所述,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光是传承它的技艺,更是要保护它的文化精神,理解感受它所承载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审美追求和文化意义。认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及现代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现实意义,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与尊崇,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换与发展之路。当前,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应改变传统与现代对立的思维定势,以继承、转换和创造的精神实现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