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到基层心到基层
——检察日报社开展系列融媒采访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2023-06-05 14:18徐盈雁
法治新闻传播 2023年5期
关键词:记者站日报社检察

■徐盈雁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落实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生动展现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的新部署新要求,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新实践,检察日报社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基层行”融媒采访系列报道活动。

2023年4月中旬到10月,从首都北京到南海之滨、长江两岸、关中平原、北国边陲,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检察日报社选派32 支采访队伍,走遍全国31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采访175 个单位500 人,推出31 组融媒报道。这是检察日报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既在基层行融媒采访中推动自身主题教育落实落地,又通过基层行融媒采访创新做好检察机关主题教育宣传报道工作,助推检察系统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提高站位:党编委带队采访,面向全国征集62个报道主题

作为最高检机关报,检察日报社成为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单位。如何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和最高检党组部署,认真贯彻、一体落实、务求实效,特别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抓好调查研究?检察日报社认为,除围绕自身报业发展抓实主题教育,更应基于最高检机关报这一定位,聚焦制约检察事业发展、困扰检察基层和队伍建设、影响法律监督质效、妨碍司法公正廉洁等问题,通过沉下去、接地气的实地采访,把脉问诊,以智力成果助力最高检解决一批深层次问题。

方向明确后,融媒采访随即启动。为确保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检察日报社编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此次活动:确定采访范围全覆盖,对全国31个省级检察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进行一轮集中采访;要求采访内容贴实际,依托全国各记者站,提前征集报道主题并推荐基层检察院接受采访;明确采写力量最优化,由报社党编委共13人分工带队采访,并在全社范围竞选优秀记者参加报道,最终组成32支采访队伍;主打报道方式为融合,力求以多元融媒思路谋划采访报道,每组报道除文字报道外,配发视频等新媒体报道,以融媒报道模式进行全景式展现。

报道方案下发后,各地记者站和本部记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各地共报送报道主题62个,内容主要涉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比如,海南记者站报送的“精准打击走私犯罪,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辽宁记者站报送的“铁路检察护航中欧班列,服务‘一带一路’”、福建记者站报送的“助力企业合规建设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主题,体现了检察机关聚焦服务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能动履职促推高质量发展。又比如,上海记者站报送的“打造超大城市公益保护‘上海模式’”、浙江记者站报送的“探索新形势下诉源治理工作方法,勇谱‘枫桥经验’检察新篇章”、甘肃记者站报送的“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等主题,反映了检察机关坚持为人民司法,依法办好检察为民实事,以能动履职保障民生福祉。再比如,山东记者站报送的“‘一站式’简案快办新模式”、安徽记者站报送的“强化检察侦查”、北京记者站报送的“科技赋能反洗钱”等主题,彰显了检察机关强化法治担当,努力答好维护公平正义检察答卷,以能动履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从记者报名情况来看,既有以首席记者、领衔记者为代表的资深业务骨干,也有参加工作不久、刚取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的优秀新生力量,大家同台竞技,以赛促干推动融媒采访见行见效。

经编委会讨论,最终选定32 个报道选题,确定由28 名优秀记者与13 名党编委自由组团完成采写,各新媒体编辑部同步介入,提供融媒报道技术支撑。

策划过程中,编委会及时跟进最高检新一届党组新理念、新部署,侧重做好“重强扶弱”工作。在报道选题确定上,除严选基础深厚的刑事检察、发展迅速的公益诉讼检察选题外,积极向起步较晚、发展较缓的民事检察、行政检察选题倾斜,在报道比重方面注意平衡好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同时在采访力量配置上,精选精干力量向检察宣传报道薄弱省份倾斜,比如首席记者和领衔记者均承担了边疆地区的采写任务。

为压实压紧责任并加强督促指导,报社编委会要求编委会办公室建立融媒采访台账,由专人督办,定期通报活动进展。

深化“走转改”:共采访175个单位500人

经统计,此次融媒采访共采访175 个单位500 人。作为一家全国性法治类大报,检察日报社始终奋力践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检察故事,弘扬法治精神。开展此次融媒采访,正是检察日报社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引导采编人员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提升学习实效、锤炼业务本领、提高传播效果,把主题教育成果转换为检察宣传成效的一次大练兵。

深入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新闻报道工作亦不例外。最高检党组明确指出,与党和人民的更高要求相比,检察工作还有不小差距。这些“差距”,正是检察宣传报道所应关注的:不仅要及时反映“差距”,更要通过调研采访提供“缩小差距”的思路和方法。检察日报社组织开展此次融媒采访,首先要求以新闻调研的方式,发掘全国各地检察机关解决“差距”的新实践。

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梳理32 组报道,每组报道均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整组报道不乏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解决方案,对安徽省检察机关的采访报道《在“一体化”中谋划“高质量” 安徽:加大检察侦查办案力度增强法律监督刚性》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立案侦查权,但由于反贪反渎转隶等历史原因,相关检察侦查工作开展缓慢。对此,最高检新一届党组强调要“加大力度、务必搞准”。采访小组从组织保障、完善机制、夯实质量等角度,解析了检察侦查安徽样本,完成了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关于检察侦查主题的深度报道,更为全国检察机关精准开展检察侦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到基层一线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新闻报道工作而言,基层就是源头活水。新闻实践中,不少记者习惯于跑机关、泡会议,满足于“吃现成饭”,产出的新闻作品言之无物,缺乏生命力。开展此次融媒采访,检察日报社要求各采访小组深入基层一线,通过沉浸式采访,近距离还原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如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让专业、神秘的检察工作可感可触。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解析32 组报道,均能深切感受到各采访小组“行走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交心”的现场感、真实感,都能通过一段段寄托真情实感的文字、一个个冒着人间烟火气的镜头引起共鸣、打动心灵。以重庆为例,围绕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采访小组在4天时间里,共采访了6个检察院、6个司法基地、10 名检察官、8 名社会人士。为客观展现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他们把更多的笔墨和镜头倾斜于检察系统以外的社会各界:实地走访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教育实践基地、涪陵区南沱镇“生态司法修复+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重庆市渔业生态保护基地、江津区米邦沱码头等,并登船巡江;面对面采访了1 名重庆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1 名合川区人大代表、涪陵区南沱镇镇长、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涪陵派出所副所长、江津区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副站长和3 名社会志愿者。最后推出的报道《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司法屏障 重庆:创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推进检察一体化履职》,把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于潜移默化中在广大读者心中播撒下保护长江生态的种子。

用好群众语言——

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关于新闻报道文风问题,党中央反复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对此,新闻媒体积极改进,但仍有一些媒体未完全杜绝满纸空言现象,群众看不明白也不愿意看。检察日报社以此次融媒采访为抓手,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可感的数字,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生动,宣讲检察理念,传播法治能量。

文字的力量可以让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总结32 组报道,一个鲜明的特征是用家常话讲大道理,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负责云南的采访小组关注的话题是检察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他们面对的是“村民居住地与野生动物居住地发生冲突后如何取舍”的采写问题。“过度的人为砍伐、种植等活动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了直接影响”“保护‘犀鸟家园’的关键就在于将这40 户居民从核心保护区中迁出”“直接通知村民搬离自然保护区后,他们又该前往何处落脚?谁来保障他们的生活?”等,记者用这些通俗语言点出村民对野生动物带来的影响,同时说明一定会妥善安置被搬离村民,全文行云流水、可亲可信。“我们对于家园的留恋是来自长期稳定的安居生活,但如果因此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那我们的离开则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记者随后对一位搬迁村民的心路历程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现,营造出浓厚的生态保护氛围感,也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背后的检察力量的高度认可。

为提升这组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检察日报社还在“做亮”标题上下功夫,让标题在“短实新”的基础上更有寓意、更有韵味。比如天津篇的主标题“让古运河汇入新时代”、湖北篇的主标题“古驿站 旧时光 新旅程”、浙江篇的主标题“‘浙’里‘枫’景独好”、四川篇的主标题“检察办案中的生态美学”、贵州篇的主标题“抢滩数字检察新蓝海”、云南篇的主标题“只为山川万物生”、黑龙江篇的主标题“千里江山·北境新卷”等,文字张力扑面而来,颇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做强媒体融合:以高品质短视频融入人心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强调推进媒体融合,如今,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十年来,面对如何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一必答题,新闻媒体一直在探寻“最优解”。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检察日报社深入推进媒体融合改革,特别是聚焦“云端”生活新方式,不断提升融媒报道质与效。开展此次融媒采访过程中,考虑到报道主题专业性极强,报社编委会要求重点打造更直观、更“平民化”的短视频,与文字报道形成互补,把专业性检察工作融入读者心中。

如何把检察工作的“专”融入广大读者的“心”?融媒采访在制作短视频时,注重切换角度,把专业题材做成民生新闻。以上海的报道为例,视频中首先出现的是灯光璀璨的夜上海街头,紧接着切入临街而住的上海居民徐女士的同期声,道出部分城市光源因地点、亮度、时长等原因,给周边居民带来不容忽视的用眼影响和睡眠问题,随后把检察机关如何通过公益诉讼检察职责,联合市容景观管理机构、街道、商家等,彻底解决徐女士烦恼的故事徐徐展开。就这样,以徐女士的民生烦恼进行小角度切入,接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城市管理的大主题,镜头转换收放自如,镜头下的故事真实朴素,检察公益诉讼的力量直击人心。

为把检察工作的“专”融入广大读者的“心”,融媒采访还通过短视频的呈现,实现报道方式的生活化,为读者输送轻松愉悦的观后感。在湖北,采访小组邀请本地“土著”检察干警小姐姐化身“旅行博主”,带领大家跟随她的唯美镜头,打卡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土家商贸活化石庆阳古街,于穿梭在木构凉亭式街道中感受茶马古道的别样风情,在激活大家内心深处文物保护欲的同时,讲述检察办案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为把检察工作的“专”融入广大读者的“心”,对更晦涩、更“难懂”的检察报道主题,融媒采访采取了揭秘式的报道手法。比如,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检察院在法治轨道上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走在前列,采访小组找到曾同步参与检察机关调研的一名民营企业董事长,其同时兼任企业所在行业协会会长,通过这名董事长讲述本行业合规情况,讲清了检察机关依法探索企业合规改革“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总的来看,各采访小组呈现的视频均体现出较强的编导意识,在视频制作中有机融入故事、情感和价值观,借助多元化的表达方式,通过精美制作,形成有看点、有思想的视频作品,吸引读者透过视频看检察。

总结此次报道活动的经验,无论是报社还是编辑记者自身,都有了满满的获得感。通过这样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融媒采访,编辑记者不仅仅在选题谋划执行推广等各个方面得到全方位锤炼,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全媒体报道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样“走转改”的实战,正是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记者站日报社检察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2019年de第一场雪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梦幻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