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机械工程冶金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为例

2023-06-05 03:51鹏,黄
湖南有色金属 2023年5期
关键词:机械装备制造业育人

曾 鹏,黄 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接班人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深入发掘,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三全育人”的高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程构建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6]。“课程思政”打破了原来重专业轻思政的课程壁垒,旨在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高职院校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也需要融入工匠精神、诚信精神、劳模精神等机械装备制造业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7-8]。本文依托高职院校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将制造业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以机械工程冶金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旨在探索技术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1 机械装备制造业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1.1 机械装备制造类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及问题

湖南省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强省,万亿级智能制造岗位群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专业群以数控技术为核心专业,深度对接湖南工程机械支柱产业。通过对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上下游企业的深度调研发现,目前人才培养质量还达不到智能制造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相比还处于相对较落后的状态,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对进工厂的抵触情绪较大,相比于制造业的工作,更希望从事直播带货、快递外卖、房产销售等服务业,缺乏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部分进入制造业工厂的学生也因为工作环境不佳、工作形式单一、工作内容困难等,出现怕苦、怕累、不肯钻的现象,缺乏深钻细研、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9-10]。中联重科的人力主管反映,只要学生肯学,肯钻,通过企业的培训都能满足岗位需求,但可惜的是能够坚持留下来的不多。可见,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养、制造业行业企业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

1.2 制造业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文化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成功制造业企业、优秀制造业企业家、优秀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主导形成的行业精神、组织行为、产品文化及整体业态环境等内容共同组成的。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孕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机械装备制造业典型,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出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爱国敬业的文化精神,也涌现了诸如华为、大疆、比亚迪等一大批创新文化精神的企业[11-12]。这些示范力量引领我国工业化建设不断跨上新高度。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在内的工业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诚信精神等,与时俱进、集成创新,阐释机械装备制造业当代价值,提升中国特色工业软实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总结起来就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

1.3 机械装备制造业内容融入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2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从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看,产业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建设要牢牢把握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产业的需求;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看,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同时符合产业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教学全过程要注重融入机械装备制造业文化,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与制造业相适应的职业素养。

2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2.1 加强党建引领,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要融入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是依托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所有专业教师、教职人员的思想认识、思想站位,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二级学院要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学院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成立学院层面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学院重大工作与年度计划中,定期召开“三教改革”、课程建设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参加,形成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强大推力。制定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相关制度,把教师融入机械装备制造业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工作的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方面,确保课程思政改革落到实处。

2.专业群层面对于课程思政的整体系统设计。由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基于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内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整体系统地制定课程思政整体布局。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紧紧围绕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等制造业精神内核,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职业精神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课程思政的推进做好整体布局。

2.2 加强团队建设,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力量,需要系统构建机械装备制造专业群层面的课程思政资源库,才能全面有效推进机械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二级学院内部发起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以赛促建”,发动专任教师联合辅导员组成育人团队,进行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通过对课程思政竞赛效果和实施效果的有效评价,以评促学,见贤思齐,调动学院老师的积极性,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在二级学院的开展,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团队,全面提升学院教师课程思政整体水平。

鼓励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针对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确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紧紧围绕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在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时,某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要紧紧围绕思政体系。挖掘开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以采用植入法和内生法。采用植入法,可以通过引入制造行业企业真实案例、新闻、校友榜样事迹等,加强思政育人效果。采用内生法,可以从课程内容本身出发,深入挖掘内容中的深层内涵,类比到相应思政育人元素上,建立起课程内容与思政育人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3 全面系统设计,实现一课一体双主线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前提,在课程设计时,需了解课程内容,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明确课程思政育人主线、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一课一体双主线的全面系统设计。

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首先就是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才能明确在课程中挖掘何种思政育人元素,才能明确课程中融入思政育人的总体方向。课程思政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制造业岗位、专业和课程本身的特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为装备制造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装备制造业岗位工作特点与要求,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确立了“技术过硬、扎实肯干、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专业素质总目标。

其次,确立课程思政育人主线:(1)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专业课程的知识脉络,抽丝剥茧般理出该课程的知识主线,知识主线要连贯地将课程各模块的内容有机串联起来,这是专业知识的需要,也是确立思政主线的需要;(2)依据知识主线所蕴含的内容、原理或内涵,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同时在供给中寻找联系;(3)确立思政主线,要契合专业课程的知识主线,两条主线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同时思政主线需要牢牢把握积极向上的思政方向,要牵引诸多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教育意义。

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教学主线与育人主线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特点,也满足思政育人的层次性与整体性的需要。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细化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修订课程标准,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2.4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主阵地建设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效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有了新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教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数字化改革,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活力与积极性。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课堂主阵地建设,提升学生制造业精神内核,更需要创新教学手段。

为获得更佳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师可在传统的说教方法上融入案例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对比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结合线上线下的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习者的认同感,形成具有鲜明制造类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前布置一个讨论题,将国内外的时事热点,比如我国神舟十六号航天飞船圆满完成太空飞行任务事件,让学生课前在通过网络,搜集国内外对于这事件的评论与看法,课中以组为单位进行阐述和汇报,充分了解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进入制造业强国过程中几代工程师的不懈努力,认识到在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3 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3.1 围绕课程思政体系,重构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融入制造业文化与精神内核,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机械工程冶金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为例,在“一点、双线”课程思政体系下,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思政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以学生对机械工程冶金材料的递进式认知为突破线,设计了五个教学项目,让学生认识材料的应用、明晰材料的性能和结构、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生学习历练成长为突破线,对应教学项目,确定了五个成长阶段,引导学生自信、立志、勤学、自强、进取,实现育人目标。

紧扣“材料成材”与“学生成才”共通点,材料成材需要经过铸、锻、焊等冶金处理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过程的磨练,而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也需要通过学校的学习和社会的实践才能成长成才。紧紧围绕此共通点,从课程内容中内生思政元素,做到盐溶于水,润物无声。例如,全面比较铸铁和钢,发现铸铁的强度和韧性均不如钢,却以其良好的铸造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职教学生应该饱含自信,在技术技能上奋发努力,立志成为行业中的工匠。在进行钢的热处理试验时,让学生亲身经历钢从800℃的高温进入水中急速冷却后强度硬度成倍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感知,这就是“炼”,百炼方可成钢。

3.2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人人、时时、处处育人

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对于课程思政教学而言,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

“机械工程冶金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按照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共生相长”原则,探索“三探究、五融合、四维度”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学应不止于课堂,以启发、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行动力,让学生自发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机械工程冶金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依托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平台,聘请装备工匠、技能大师和企业专家进课堂,担任兼职教师,开展榜样人物走进数控协会、材料协会,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材料,提升职业素养,树立百炼成钢,技能强国,人人出彩的成才价值观。课内教育为主,课外引导为辅,学校、企业、家庭形成育人合力,实现人人、时时、处处育人。

3.3 构建多元化激励性教学评价,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为激励学生探究、提升学生信心、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成长,校企共同制定了多元化激励性评价体系,由基础性评价、探究激励性评价和成长激励性评价三部分组成。针对素质目标难量化、难评价、难考核的情况,采用多任务考察多主体评价的形式,并设置了9组观测点,对知识技能掌握度、探究任务达成度、行为习惯养成度进行了科学评价,同时引入增值评价,对学生课后主动成长提升情况进行了有效激励,切实发挥了评价引导作用。

4 结 语

融入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在机械工程学院的有效开展,推动了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的全面推行,营造了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保障了专业群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化和层次性,团队建设与制度保障大力提升了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思政资源库建设与一课一体双主线方法助力课程思政教学在课堂实处落地生根。在“工”字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影响下,机械装备制造业学生职业素养逐步增强,企业认可满意度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机械装备制造业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