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破产:金融、科技双重逆风

2023-06-05 11:13:05康恺王颖金焱冯奕莹李飞
财经 2023年6期
关键词:硅谷存款银行

康恺 王颖 金焱 冯奕莹 李飞

2023年3月11日,一名记者在加州拍摄硅谷银行的视频。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3月15日,硅谷所在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到冬季风暴袭击。

就在几天前,美国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银行——硅谷银行也刮起了自己的风暴,并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了疫情以来颇为动荡和艰难的一周。

当地时间3月8日,硅谷银行披露,由于客户存款下降,该行出售了价值约210亿美元的证券组合,导致损失约18亿美元,这些亏损又使该行不得不出售股票,以支撑其资本状况。随后,这一信号被市场迅速捕捉,并被解读成流动性风险。

这打破了周末本该有的轻松。受市场恐慌情绪影响,截至当地时间3月9日收盘,硅谷银行当日股价暴跌60%,创1998年以来最大跌幅。这也导致美股银行板块重挫。同日,美国四大银行—一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市值缩水524亿美元。费城银行指数单日下跌超70%,为2020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美股恐慌指数VIX则一度跳升近20%。

一天后,美国硅谷银行再遭当头棒喝。当地时间3月10日,硅谷银行被美国监管机构关闭,成为美国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表示,已通过其新创建的实体Deposit Insurance National Bank of Santa Clara(DINB,圣克拉拉存款保险国家银行)接管了硅谷银行。FDIC称,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已转移到该新银行。

这让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升温。当地时间3月10日,全球银行股再遭大幅抛售。当日,高盛、美国银行、花旗集团股价下挫4.2%、0.9%、0.5%。标普500指数区域银行ETF当周下跌16.1%,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周跌幅。截至3月10日收盘,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等欧洲银行股价亦大幅下挫。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情绪并非仅由硅谷银行带动。过去一周,除硅谷银行外,银门银行、签名银行亦先后“爆雷”。截至去年底,这三家美国银行的资产规模合计约3300亿美元。不过横向比较来看,其资产规模较摩根大通等美国主要银行仍有不小距离。

在市场风雨飘摇的当下,投资者也不禁考虑,谁将是下一家倒闭的银行?业内人士认为,硅谷银行可能更像是“个案”,因为该行与美国国债相关的风险敞口较大,是在现金流紧张情况下,提前亏损平仓而引发的危机。但也需警惕,其他银行也有相关业务,存在类似风险。

“现代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怕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市场是讲情绪的,硅谷银行的问题普遍存在,对其他银行的担心和挤兑也会存在,已经多家银行连锁出事了,美国金融系统出风险的信号越来越清晰。”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表示,“硅谷银行在美国银行里是个好银行,资产也相对优质,没有乱投资。但在加息大背景下,存款持续流出,资产持续贬值,到了要靠融资才能兑付活期存款转出的时候,公司可能就不行了。”

在瑞航投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庞爔春看来,硅谷银行正处于金融和科技产业的“双重逆风”之中,背后体现了利率上升对银行利润的挤压,以及科技行业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的下行压力。“硅谷银行的例子更多是一个信号,它相比其他银行,正好聚集了这两种不利风险。因而在银行业中更早出现问题。”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愈演愈烈的风暴,美国政府已出手相救。当地时间3月12日下午,赶在亚太市场开盘前,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宣布硅谷银行所有储户的全部账户存款都会得到保护,而不仅是每户的25万美元。紧接着,欧洲市场传来消息,汇丰银行宣布,将以1磅的价格收购硅谷银行在英国的子公司。

随后市场情绪大幅反转。当地时间3月14日,标普大盘止步三连跌、道指止步五连跌。当日,作为银行股基准的费城证交所KBW银行指数(BKX)最高涨6.6%,创2021年1月以来最高盘中涨幅。不仅如此,地区银行股更是数次暴涨熔断。受利好情绪提振,截至3月16日收盘,道指报32246.55点,标普500报3960.28点。

期限错配

自从硅谷银行陷入存款挤兑风波后,市场便开始担心,这会否成为下一轮雷曼危机先兆。

但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硅谷银行与雷曼银行仍有较大不同。因为硅谷银行购买的大多是政府债券和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证券,这些债券大多是安全的,基本可以保证在到期时全额偿付。在他们看来,硅谷银行之所以泥足深陷,还是因为购买的债券太多了。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这些债券价值已有所下降。

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主要资产是长期美国国债和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证券。从2020年一季度到2021年底,其证券投资组合规模已从约270亿美元跃升至约1280亿美元。

2022年,美联储加息七连发,加息幅度累计达425个基点。2月1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場委员会(FOMC)公布利率决议显示,美联储又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此,美国基准利率水平已刷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峰值。

在此背景下,全球负收益率债券存量锐减。市场研究机构FactSet的数据显示,去年6月,全球负收益率债券存量曾一度降至1.63万亿美元低点。今年1月,全球负收益率债券市值自2014年来首次归零。而在2020年末时,全球负收益率债券市值曾触及达18.4万亿美元的峰值,约占当时全球未偿还债券的四分之一。

“其实对银行来说,债券价值大幅下降并非一个问题。因为银行如果能够持有债券组合直至到期,就不会产生损失。但如果为了应对存款提取,银行突然不得不亏本出售债券,那情况就不—样了。”庞爔春表示,“问题还在于存款挤兑,及储户恐慌情绪蔓延。”

正如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贝克尔(Greg Becker)自己承认的那样:“我们银行有充足的流动性来支持我们的客户,但有一个例外:如果每个人口耳相传说硅谷银行陷入麻烦,那可能真的就会有麻烦。”

就在破产前一天,硅谷银行客户曾在一天内挤兑了420亿美元,这占该行存款总额的四分之一。

此外,在庞爔春看来,硅谷银行陷入困境的另一问题在于,美联储加息后,美债长短端利率倒挂。“从银行业整体来看,银行盈利来源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息差,目前美债利率严重倒挂,倒挂后往往会引发微观金融企业层面的业务风险。储户一般在银行存短期存款,银行则向企业放长期贷款。长期债券收益率低于短期债券收益率,如果没有其他对冲手段,那银行的生意一直就是赔的。”他说。

截至目前,美国1年、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4.544%、4.027%和3.568%,这与硅谷银行在2022年前购买国债的价格水平相差甚远。备受关注的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已超过1个百分点,为1981年以来首次。

“更深层次意义上来看,这还体现了疫情期间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久期错配的问题。”庞爔春进一步表示,“疫情期间,美联储开始大放水,曾一度形成了存款热潮,这使得美国各银行拥有大量现金。在利率接近历史低点、且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背景下,许多机构用激增存款购买债券。由于银行是靠支付给存款的利率和借款人支付的利率间的利差来赚钱的,因此存款基数远大于贷款额是一个问题。当美联储转向后,这—切开始转向。”

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一季度末,其存款总额略超600亿美元。到2022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增至近2000亿美元。但到了2022年底,该行的存款则降至1730亿美元。横向比较来看,从2017年底到2021年底,其贷款额只从230亿美元增加到了66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硅谷银行的事例并非孤例。FDIC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底到2021年底,FDIC受保银行的国内存款增长了38%。同期贷款总额增加7%。美联储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国国债额同期上升53%,至4.58万亿美元。

FDIC数据显示,2022年末,受利率影响,美国银行并未兑现浮亏达62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也未能躲过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损伤。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美联储所持有的债券浮亏超过了1.1万亿美元。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Joachim Nagel)亦表示,德国央行因购债而损失了约10亿欧元。

科技逆风

硅谷银行——顾名思义,一手连接着硅谷,一手连接着银行。这让它在过去几年享受着科技与金融行业发展的双重红利。但在科技行业潮水退去,全球流动性盛宴不再之后,它也第一个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硅谷银行与美国近半初创公司及44%的2022年在美上市科技和医疗公司都有业务来往,还为欧洲、印度、以色列和中国的初创企业提供服务。目前,也是硅谷本地存款最多银行。

西雅图当地的科技企业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对西雅图地区的科技初创公司来说,硅谷银行一直是当地初创企业和科技社区的重要参与者,至少有30%-50%的当地初创公司曾与硅谷银行合作过。

在前风险投资(VC)资深从业者庄明浩看来,过去几年,大多数创业者背后都有硅谷银行的身影。“其实很多初创企业并不容易拿到股权融资。硅谷银行不仅提供存款服务,还提供贷款服务,后者就相当于为这些没有什么实际资产的公司提供了其他传统银行没法做的服务。此外,硅谷银行对初创企业的审批流程还很友好。一些传统银行用来审批、调查的时间,可能硅谷银行就把钱直接打过去了。”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成也圈子,败也圈子。让硅谷银行发生存款挤兑的,也大多是创投圈的人。“其实在硅谷银行倒闭前一天,我们就有消息说,硅谷银行就已出现流动性风险了。我们马上就给被投公司发邮件,让它们尽快把钱从硅谷银行取出来。”伦敦某VC机构从业者辛西娅对《财经》记者说道。据她回忆,在此后的几天里,她机构的同事每天不是在发邮件,就是在开会了解情况。

位于硅谷的创业者刘畅正是收到邮件的那批人。他对《财经》记者表示,当地时间3月9日,正准备把手头事情了结时,他收到了一份财务主管发来的邮件,说硅谷银行的CEO(首席执行官)刚发了一个声明,感觉要出问题。

刚开始,刘畅还没怎么当回事。但在几个创业者的群里都炸锅后,他才意识到,可能事情没有自己想得那样简单。随着恐慌情绪升温,他决定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久后,他“扣下扳机”,将硅谷银行的钱转出去。

“我们投资的初创企业一半在美国。在这之中,有一半都转账成功了。”辛西娅也回忆道。

在庄明浩看来,创业者一方面是受恐慌情绪影响,另一方面的确也有现金流紧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意识到,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互联网行业本身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互联网创投行业的宏观叙事(逻辑)已经转变了。”他说。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对创业公司的投资减少了三分之一。从2021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四季度,私人创业公司的估值缩水了56%。随着利率上升,亏损的企业已然“失宠”。高盛编制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以来,目前无盈利的科技公司股价已下跌了三分之二。风投公司警告被投企業,要勒紧裤腰带、创造现金。这与一级市场此前的喧嚣大不相同。仅在2021年,流向创业公司的资金就已接近6400亿美元。

从科技公司裁员情况亦可管窥一二。2022年,美国科技行业出现“裁员潮”。追踪科技公司裁员情况的Layoffs.fyi网站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1050家科技公司累计裁员超过16万人。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科技巨头——Meta再度宣布大规模裁员,约1万名员工将受影响。

不过,由于科技行业与硅谷银行的密切渊源,多数创投机构也表示将与硅谷银行“同甘共苦”。当地时间3月12日,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险投资公司签署了一份声明,呼吁限制硅谷银行倒闭的影响,避免科技公司可能出现“灭绝级事件”。它们表示,如果硅谷银行被收购,投资者将继续与之保持合作关系。

危机边缘

在美国政府及时纾困,储户的钱可以从硅谷银行取出后,硅谷银行风波的负面情绪得以缓解,并开始向市场传导。

在把钱取出来的那一刻,刘畅就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我们在硅谷银行的钱全都转出来了。我们已经收到另一家美国银行的通知,所有转账的钱都到账了,只剩下最后一点零头明天会到。”美西时间3月13日下午14时左右,他对《财经》记者说道。

“被投企业基本上是这周二才把钱取出来,周日的时候心急如焚,周一一大早听到了消息可以取,就提交了申请,周二到账了。”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向《财经》记者回忆道。

在二级市场方面,3月14日,九安医疗公告称,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已可以全额使用,并未受到损失。不仅如此,港股云顶新耀-B(1952.HK)、亚盛医药-B(6855.HK)、再鼎医药(9688.HK)多家生物医药公司披露了相关公告,多数均表示,存放于硅谷银行的现金占比较小,风险敞口并不重大。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则告诉《财经》记者,“(硅谷银行风波)对A股影响不大,国内金融相对封闭,有外汇管制,资本不能自由流动,其实对于国内金融业冲击是很小的,可以说微乎其微。A股的变化主要是受情绪的冲击,而港股受外围市场影响较大,最近走势较弱。”

不过,鉴于风暴的余波仍在传导,投资者们依然担心,金融机构交错的关联,经济衰退,甚至是市场恐慌,都可能导致更多机构陷入困境,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就在硅谷银行破产不到一周时间里,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又多次点燃市场敏感的神经。

“下一个什么时候到来,谁知道?避险情绪依然会较长时间影响市场,而保障各银行应对挤兑的充分流动性,与控制通胀的紧缩要求相背离,政策上左右互搏了,最好的结果是时间换空间,平稳度过危机。”前述资深投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说道。

中金公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认为,所谓金融风险,要区分流动性风险还是债务风险。一般而言,流动性风险具有突发性(即“黑天鹅”),在担忧情绪的助推下往往演变较快。此时,如果央行及时介入注入流动性,稳定市场和资产价格,大概率就不会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破坏太大。

该机构进一步表示,如果是高杠杆和信用问题(即“灰犀牛”),流动性冲击和资产价格大跌,将触发导致债务和偿付问题。此时只靠央行就無法解决,需要债务重组,其对经济和金融体系冲击更大。此时,还需要政府部门介入。

中金认为,自上一轮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部门在强监管下整体杠杆处于较低水平,且资本充足率也相对健康,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上述事件可能无法代表整个美国银行体系。

瑞银也称,目前市场对银行偿付能力的担忧过度了,大多数银行保持强劲的流动性头寸。

2008年后,美欧监管机构要求各银行持有一定水平的高流动性资产。这使得在挤兑事件发生时,银行有能力完全满足一个月的预估现金需求。市场研究机构Autonomous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美国银行平均流动性覆盖率为118%,欧洲银行的平均流动性覆盖率为165%。

市场研究机构Haver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22三季度,美国金融部门杠杆水平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123%回落至75%。

除会否进一步发生金融危机外,市场还关注这一系列风波是否会影响美联储加息政策。此前,人们常说,美联储会一直加息,直到弄出点儿岔子。

“硅谷银行倒闭可能会导致美联储紧缩立场生变。如果硅谷银行的问题得到控制,那么除非通胀意外下降,否则美联储可能会继续加息50基点。但如果形势仍动荡不定,那么美联储将陷入矛盾,可能将降低加息幅度,甚至不加息。”富兰克林邓普顿首席市场策略师多佛(Stephen Dover)说道。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的数据显示,3月9日,市场押注本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76.4%,而到了3月16日,市场押注本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则有64.2%。

美联储在近期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状况,并准备使用其全部工具来支持家庭和企业,并将酌情采取更多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西洋彼岸,即便瑞信风波冲击市场,欧央行仍呈“鹰派”。当地时间3月16日,欧央行如期加息50基点。

“我们对抗通胀的决心没有减弱,我们决心在中期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水平。这一点不容置疑。这个决心一如既往,我们的行动方向、步伐将完全取决于数据。”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应采访者要求,辛西娅为化名)

猜你喜欢
硅谷存款银行
追回挪走的存款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0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能源(2016年11期)2016-05-17 04:57:45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47
银行激进求变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1
从银川跳到硅谷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6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