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欣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作为彝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现有彝族人口约84 万,彝族文化在贵州大地生根发芽,彝族服饰文化在贵州当地也大放异彩。随着人们对彝族服饰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州彝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是由于彝族服饰文化相关的英译作品较少并且质量不高,彝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之路面临阻碍。立足于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探讨如何让目标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准确地传达彝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减少彝族文化内涵的流失,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并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巴斯奈特(Susan Bussnett)与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的引言中,并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她的文化翻译观,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并非单纯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实质上是文化交流。其中文化交流既包括文化内的交流也包括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翻译的单位应该是文化而不是传统的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翻译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源文本的描述,应该走出语义等值的局限,实现文化中的功能等值,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翻译的规范和原则也是不断变化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国内研究中, 文化翻译观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 包括诗歌、戏剧及小说, 以及电影字幕的翻译, 也有国内学者将其运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当中。因此文化翻译观在当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彝族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勤劳聪慧的彝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彝族文化的浩瀚篇章。服饰作为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向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支系众多,彝族服饰形态也各有特色,不仅有地域、年龄、性别、盛装、常装之分,也有用途之分。根据各地彝族服饰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型、红河型、乌蒙山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六大类型。在服装颜色基调方面,以黑色、红色为主。关于黑色,一方面因为黑色吸热耐脏,另一方面,与彝族人民“尚黑”文化有关,他们不光将黑色包含于山水名称中,而且在彝族方言中,彝族可以称作“诺苏”“聂苏”“纳苏”等,这些名称中都包含黑色之意。关于红色,这与彝族人民的“敬火”文化有关,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非比寻常,所以,人们会将代表火焰颜色的红色作为服饰颜色的另一主要基调,也会将火焰作为纹样图案绣在本民族服饰上。纹样图案是彝族服饰的又一重要特色,彝族服饰上的花纹图案,多以花卉植物纹样、虎、鹰、龙、火焰图案为主,这是与彝族农耕经济、祖先崇拜有关,彝族人民自名为虎、鹰、龙的子孙,这在彝族神话传说、彝文典籍中都有体现。在服饰上绣上这些图案,具有护身符的意义。综上所述,彝族服饰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关系密切,它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敢,及对美好明天的强烈追求。
贵州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近几年才重视,翻译团队建设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虽然贵州部分高校组建翻译团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但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团队建设不够成熟。其次,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需要译者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较高的文学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译者对相关少数民族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对该民族的相关知识有较高的了解。在这种高标准、高难度下,对译者的要求会更加严格,译者的翻译工作将会漫长且辛苦,得到的回报通常与付出不能对等。因此译者的数量不充足,导致已完成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化作品数量较少。
译者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时,本质上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与碰撞。由于这种差异,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在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达不够精确,导致在翻译时传达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导致已完成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作品的质良不高,不利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翻译并非单纯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实质上是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是在各民族受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沉淀而形成的。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服饰文化作为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其蕴含的民族特色更具有代表性。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翻译难点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译者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时,如果未能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就会造成译文准确度不高,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基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思想,贵州彝族服饰文化的英译策略应当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准确传递少数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突出彝族服饰文化的独特性,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具体的翻译方法可分为音译加注法、意译法、混合译法。案例分析如下:
例1:天菩萨
译文:Tian Pu Sa(Men's Hairstyle of the Yis)
彝族男子流行蓄发,将头发蓄在头顶上。彝族男孩在四、五岁时,会在头顶的前方留一块头发,成年后就会以此处蓄起的头发挽成一个发髻。此处的发髻是很神圣的,不能被触摸。该发髻被彝族人民视为“天神的代表”和“保护神”。用汉语译过来就是“天菩萨”(戚嘉富,2016)。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单位应该是文化而不是传统的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传递。所以,在翻译彝族男子发髻“天菩萨”时,采用“音译法+注释”的方法,在保留彝族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明确了“天菩萨”的含义,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2:查尔瓦
译文:Chaerwa(Woolen Cloak)
彝族男女喜欢在身体外面披着一种类似披风的衣物,名叫“查尔瓦”。查尔瓦是约定俗成的彝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穿的披风。查尔瓦用捻制的粗羊毛线织布拼接而成,拼接的织物一般有13 幅,每幅宽七八厘米,多为白色或染为黑色、深蓝颜色。查尔瓦的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的衬布,下边吊有30 厘米的绳穗,样式奇特,华丽大方(戚嘉富,2016)。彝族人民身穿查尔瓦用来抗风防潮,查尔瓦用羊毛制成,所以御寒效果极佳。彝族人民也可用它作为地毡、被子,在日常劳作休息间隙或露营时作为御寒佳品。在翻译时采用“音译法+注释”的方法,使读者明白其含义、用途,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3:赛装节
译文:Fashion Show Festival of the Yis
彝族有专门的服装展示盛会——赛装节,它的性质类似现代时装秀,在赛装节这一天,彝族少女身穿自己设计、制作的服装进行展示,这是彝族女子表现自己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节日。此处通过使用意译法,不被源语的结构、语言形式所束缚,根据译者对彝族民族文化的理解采用恰当的英语将其表达出来。因为赛装节类似于现代的服装展示会,所以用Fashion Show Festival of the Yis 作为翻译即可。
例4:女子佩戴的鸡冠帽、荷叶帽
译文:cockscomb hats and Lotus leaf hats(Before getting married, girls wear cockscomb hats. It’s in cockscomb shape. Married women wear Lotus leaf hats. It’s in lotus leaf shape.)
彝族姑娘出嫁前戴鸡冠帽,形状似公鸡的鸡冠,用硬布剪成鸡冠的形状,再用银饰镶嵌而成。结婚以后,彝族女子要佩戴“荷叶帽”,形似展开的荷叶。此处采用了混合译法,为了更好地传达源文本含义,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彝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此处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进行搭配,达到了更好的翻译效果。
贵州彝族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是彝族少数民族文化的凝练,做到恰当地翻译彝族服饰特色词汇绝非易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更要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化的对等,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彝族服饰文化翻译的规范化、多元化,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