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若迪基
在春风拂面,花香四溢的美丽时节,中国·丽江二十一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功举办,这是丽江文艺界的一件大喜事,必将对丽江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华大家庭里,纳西族人口只有三十多万人,却因知书识理,精英荟萃,享誉中华。就纳西族文学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家文学的文脉是非常清晰的:从明代开始,开明的木氏土司就接受中原汉文化的洗礼,形成了以木公、木增为代表的木氏作家群,开启了纳西族书面文学的先河。清代出现了桑映斗、牛涛、妙明等作家。二十世纪前期出现了李寒谷、赵银棠等作家,50年代出现了牛相奎、木丽春、戈阿干等作家,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杨世光、王丕震、周善甫、白庚胜、拉木·嘎吐萨、沙蠡、人狼格、白郎、蔡晓龄等一大批作家。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出现了和晓梅等作家,近年来出现了黄立康等一批新锐青年作家。由此可见,纳西族的文脉从明朝以来从未间断过,连绵不绝,且越来越壮大。纳西族的作家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变迁中纳西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可以说,纳西族作家是丽江文学的拓荒者,纳西族文学是与时俱进的文学,是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聚焦21世纪纳西族文学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由老、中、青三代梯次形成的队伍。一些在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登上文坛的作家,在新世纪依然创作旺盛,创作出版了不少作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新世纪初登上文坛的一些作家,正在成为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一些80后、90后作家正在文坛崭露头角。我自己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先后在北京参加了王丕震作品研讨会、和晓梅长篇小说《宾玛拉焚烧的心》作品研讨会;参加了《白庚胜文集》、白庚胜长联在丽江的捐赠仪式;参加了张春和电影《愿》《红麦》首映式;主持召开了由和良辉、白庚胜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纳西族作家作品选》(四十部),在丽江的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主持召开了纳西族青年作家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作品研讨会等等。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我向纳西族作家学习和表达敬意的一个过程。王丕震先生用18年时间创作出版了142部作品,3000多万字,成为中国文坛的传奇。白庚胜先生,过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评论、文艺组织管理上,他给人们的印象是著名学者和文艺界的领导。没想到对他诗(古体、新诗)、词、赋等各种文体都得心应手,散文洋洋洒洒、情真意切,让人不忍释卷。随着《白庚胜文集》50卷的出版,他的作家、诗人、翻译家身份,他的文化集大成者的文化大家地位,会被人们广泛认识和推崇。张春和是著名美术家,多才多艺,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纳西族影视文学和电影艺术的大半个天空,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电影导演之一。和晓梅作品曾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九届湄公河文学奖、《人民文学》2012年度中篇小说奖等众多重要文学奖,是继赵银棠之后,纳西族最优秀的女作家。黄立康是80后纳西族青年作家,目前担任着《壹读》杂志的执行主编,其散文集《巴别塔的砖》入选2021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该作品荣获了“2021年度云南省优秀作品奖”、“第九届云南文学艺术奖”。另外《巴别塔的砖》中收录篇目《B面房间》,于2021年荣获“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单篇散文新锐奖”。黄立康是纳西族很有文学潜力的新锐作家。此外,我的同事人狼格,是著名音乐家,也是我非常推崇的诗人,他的诗语言凝练,想象奇特,思想深邃,常常让我赞不绝口。杨世光、拉木·嘎土萨、白郎、杨福泉、木基元等人的散文,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朴素、真诚的艺术质地,弥漫着厚重的文化气息。2020年我兼任《壹读》杂志主编之后,与兼任副主编的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陈洪金一道,为了将杂志打造成省内第一方阵的知名刊物,开设了“名家有约”栏目,2021年增设了“实力青年”栏目,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古城杯”《壹读》杂志年度文学奖。迄今“名家有约”栏目发表了白庚胜、和晓梅、人狼格、杨福泉、蔡晓龄、和振华、和湛等著名纳西族作家的作品。“实力青年”栏目发表了黄立康、付晓祺、周杰、杨映红等纳西族实力青年作家的作品。在首届“古城杯”《壹读》杂志年度文学奖评奖中,和晓梅、人狼格、和振华、周文英、和剑猛等五位纳西族作家的作品获奖。
在学习纳西族优秀作家作品的同时,我发现纳西族文学中有几道亮丽的风景:
一、学者性作家队伍。这部分人有的先写文学作品,后又转向了研究;有的先搞研究,后又转向了文学创作;有的兼而行之。这些作家主要有:赵银棠、王丕震、周善甫、牛相奎、木丽春、戈阿干、和瑞尧、杨世光、和钟华、李世宗、白庚胜、杨琦、拉木·嘎土萨、白郎、杨福泉、木基元、木仕华、和克纯、蔡晓龄、周文英、和汉钟、和家胜、和湛、杨杰宏、杨正文、杨其昌、杨树高、牛耕勤、张信、和强、和家修、和品正、白浩、和学信、王德炯、和建华(师专)等。
二、军旅作家队伍。这个队伍有的是职业军人,有的是从过军的人,主要作家有:沙蠡、和国才、和强、张春和、和绍全、夫巴、和文友、赵庚等。
三、女作家队伍。如果说二十世纪纳西族文学,女性作家还不是很多的话,到了二十一世紀,巾帼不让须眉,女性作家的崛起,俨然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这个队伍主要有:和钟华、杨一奔、蔡晓龄、木琴香、周文英、和晓梅、和凤琼、王彦苹、和洁花、和松阳、周文华、拉姆周雯、芭纳木、杨映红、付晓祺、杨璇、和丽花、刘宁、和丽琼等。丽江市文联从2020年开始,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作品给予扶持奖励,这个队伍中的诗人杨映红是领取奖励最多的人之一,可见其创作实力非常突出。而1996年出生的刘宁,其诗歌已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名刊发表,我们《壹读》杂志在2023年第三期“实力青年”栏目重点推出了她的诗歌作品,未来可期。
四、纳西族摩梭人作家队伍。过去,纳西族摩梭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作家,如今,队伍有了进一步的壮大。这个队伍主要有:拉木·嘎土萨、和建华(宁蒗)、和绍全、拉他米·王勇、拉姆周雯、芭纳木、何林富、杨丽芬、拉木·古萨、独玛拉姆等。这些作家中,有四位女作家,“女儿国”有了女作家,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五、评论家队伍。创作和评论是文学的两翼,优秀的文学评论对于促进文学创作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纳西族文学创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其优秀的评论家队伍。这个队伍的主要成员有:和钟华、杨世光、李世宗、白庚胜、蔡晓龄、周文英、白郎、杨福泉、李群育、李德祥、杨杰宏、和克纯、张信、和振华、拉木·嘎土萨、木基元、木仕华、和力民、和晓梅、杨陆、白浩、和建华(师专)、白鲁巴等。
除上述亮丽的风景之外,还有两个显著现象:一是只要有纳西族聚居的地方,都有纳西族作家在那里抒写,丽江作为纳西族主要聚居地自不待言,怒江州有张北星、和振华、和文等,迪庆州有杨正文、杨森、李志宏、和大海、陈俊明、王彦苹等。第二个显著现象是,纳西族文学门类比较齐全,每个门类都能罗列出一串作家和作品。
纳西族文学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纳西族的专家和作家们,却依然能深刻剖析出一些自身存在的诸如“有高原没有高峰”、“有大素材没有大作品”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实这些问题,不仅是纳西族文学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文坛都存在的问题。我在此不再赘述。我想說的是,这种自省精神,是建立在高度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学自信,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这种自省精神,也为未来纳西族文学取得突破,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以上是我初浅的一些看法,挂一漏万,有些提法也未必准确,供有关研究者参考。由于自己主要的工作是文艺的组织管理,虽对纳西族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但终究是浅尝辄止,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有关专家,特别是纳西族的作家、批评家们,给予批评指正。
当前,我们正在以豪迈的情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共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发展繁荣丽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文化世界表达,擦亮“文化丽江”品牌,围绕“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大IP,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希望纳西族的作家朋友们,在这一行动中起到头雁作用,引领丽江文艺家取得更大的成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出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作品!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李惠文 和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