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芹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冲击,有的更是危及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随着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地方政府也出台各项惠企政策,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政策的落地实施,使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尽快步入正轨。本文对后疫情时代昌吉州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希望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改变经营现状,持续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一、引言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波及全国各地,我国经济整体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生产出口国,疫情对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尤其给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新疆昌吉地区。虽然昌吉州政府提出各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迫使很多企业宣布停止经营或转产。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后疫情时代昌吉州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特点,剖析面临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生产经营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改变昌吉州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发挥中小微企业带动就业、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进而促进昌吉州经济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对昌吉州经济发展的贡献
中小微企业作为促进昌吉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全州所有企业数量的90%,尤其是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于昌吉州在促进就业、融聚民间资本、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多方面具有加速发展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经济实体,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通过对昌吉州中小微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昌吉州中小微企业遍布各个行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量50.8%,带动占比35%的就业;批发、零售业占企业总数量16%,带动占比18.4%的就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总企业总数量10.8%,带动占比12.8%的就業;由于中小微企业经营业务分布在第一二三产业,而且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持续调查发现,昌吉州中小微企业带动了80%就业数量,贡献了50%以上的GDP和50%的税收入,中小微企业不“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后疫情时代昌吉州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面对新冠疫情,原本发展形式较好的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市场经济的巨变,导致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昌吉州地处新疆西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农业和服务业带动经济发展。据调查,昌吉州中小微企业中数量最多的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行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而这些行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较为严重。通过对昌吉州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得出如下特点。
1.企业数量多,经营韧性差。昌吉州全州中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数量庞大,但是通过持续跟踪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差,特别是近三年受疫情的影响,持续经营能力更受到不良影响。在跟踪调查中发现,有半数的企业无法持续确认,或者能够找到企业名称,但是不知道具体企业地址,这就说明中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搬迁或者关闭时没有到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导致持续跟踪较难。而且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一般较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避免更大损失,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但是经营韧性较差,即生命周期较短。
2.企业竞争激烈,创新活力高。由于中小微企业创建相对容易,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领域,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大多比较“接地气”,其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日常消费需求密切度很大,市场竞争激烈。同时,由于受疫情和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很多企业想方设法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多企业转向研发为主,新产品新服务研发逐年递增,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3.弹性就业明显,实际就业贡献大,人工成本“高”。由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性决定很多中小微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这就导致在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员工就业较为灵活,员工就业稳定性不高,而且实际就业人数比登记数据高很多,这就说明中小微企业对就业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登记数字,说明中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中小微企业是重要的岗位供给方,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在疫情影响之下,人工成本有所上升,一方面表现在人员使用等方面增加额外成本,另一方面营业收入的下降也增加人工成本在收入中的比重。特别是多数中小微企业是以销售产品获取收入,疫情的存在城市实行静态管理以及民众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民众不敢消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从不同规模来看,不同规模的小微企业职工薪酬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相对而言,大规模的中小微企业职工薪酬占比更低,这也和不同规模中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同有关。
四、昌吉州中小微企业经营现状
1.企业经营能力方面。昌吉州中小微企业总体资产收益率较低,盈利能力堪忧。调查数据显示,昌吉州过半数中小微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面较大,但是有些亏损企业的毛利率较高,有些企业接近30%。通过持续调查发现,昌吉州中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整体税收负担不高,税费负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表明在疫情期间,政府针对中小微企业出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税收负担构成来看,增值税占据了绝大部分,说明中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主要是以增值税为代表的流转税为主,且各个行业的增值税均占较大比例。
2.企业营运方面。企业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和利用效率,通过对昌吉州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发现昌吉州多数中小微企业营运能力各指标普遍差,市场主体经营压力大。多数被调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生产经营业务回款周期慢;流动资产周转率降速快,资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先降后升,总资产营运能力不佳,这说明昌吉州中小微企业总体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不容乐观。
3.企业偿债能力方面。货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货币资金对中小微企业的持续经营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持有货币资金不足,会影响其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第一,昌吉州不同规模中小微企业持有货币资金占比不同,但是多数企业持有货币资金较低,说明企业流动比率低于正常水平,短期偿债压力处于高位,多数被调查企业具有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第二,昌吉州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经营主体偿债能力较弱,各个行业资产负债率都较高,且大部分行业均处于上升趋势,这也说明中小微企业也有一定长期偿债压力。
4.企业融资能力方面。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财务核算制度不够健全,资金运筹能力相对较弱,营收规模相对小,因此其在金融机构的信用度不高,当需要融资时一般难以较快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部分中小微企业会因此转向民间借贷,因此产生较高的资金成本,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调查数据显示,近90%的中小企业都有外部融资的需求,说明外部融资需求很强烈,主要的融资渠道首先为向亲戚朋友借款,占比40.5%,其次为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占比34.18%。相对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向亲戚朋友借款具有融资速度快但可能融资成本更高的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但是各种审批过程花费时间较长,而且可能需要各种担保,贷款额度有限、偿还期限有较大限制,这些附加或者限制条件导致许多中小微企业转而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
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能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借款的中小微企业数量相当少,而且所取得的贷款数额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较低,但是中小微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也对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有一定影响。例如建筑行业就能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借款,这说明中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取得资金支持有较为明显的行业差异。虽然政府从政策层面出台一些普惠金融政策,但政策的落地实施需要时间而且很多时候金融机构需要提供担保等限制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的落地实施,成效不明显。
综上,从企业营业收入情况看,在疫情大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盈利能力整体下滑,生存压力较大。从企业成本控制方面,企业的刚性人工成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持续影响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融资方面来看,中小微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从政府政策层面来看,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不能满足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致使政府扶持政策落地效果打折扣,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所以,昌吉州中小微企业大多经营压力大,生存空间小,亟待改变现状,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中小微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促进昌吉州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营商环境。①积极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一是财政部门足额落地实施地方承担的留抵退税资金,及时辦理中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及时调度库款,确保留抵退税应退尽退,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确保减免政策落实落细。二是税务部门依法落实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及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等优惠政策。同时,按照政府要求,完善中小微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确需收费的要降低收费标准,允许经营困难、暂无缴纳能力的企业缓交或免交。三是汲取先进经验做法,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设置专项发展基金,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例如,昌吉高新区还设立中小微企业孵化“种子”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和新建生产线扩能改造,实施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创新销售模式拓展国际市场。②降低水电等成本费用方面。一是政府部门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在电价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手续。二是住建部门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气全面落实“欠费不停供”政策。三是国网供电公司落实疫情期间区州关于“欠费不跳闸”“欠费不停供”的有关政策,保障生产不受影响。各个部门联合落地实施相关政策确保降低企业水电气等成本费用。③实施社保费缓缴和发放失业保险政策。一是人社部门多种渠道宣传,明确告知企业阶段性社保费缓缴政策,对州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摸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同时税务部门依托公众号、企微税等平台做好缓缴政策宣传,确保企业和参保人员对缓缴政策和办理程序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二是人社部门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经过相关部门认定,按每名参保职工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④充分利用融资支持政策。认真落实2022年11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金融机构要创新延期贷款产品和服务,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提前对接企业延期需求,为企业提供差异化贷款延期方式、线上续贷产品和贷款延期线上办理渠道;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的便利度”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办理流程,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不盲目限贷、断贷,同时用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2.主动转变发展思路,提升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①企业自身发力,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开源节流。后疫情时代,首先中小微企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消费者需求特征,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服务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其次,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动力,只有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中小微企业要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得一席之地,必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就一身真本事。同时,由于很多中小微企业是以服务为主要生产业务,所以也要想方设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日常活动中,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企业将获得的资金充分利用,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②积极寻求数字化发展转型。首先,企业进行数字化管理后,会将一些重复的工作淘汰,企业员工会更高效的从事日常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经营效益,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相关数据,持续改进经营管理。其次,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筛选企业数据,让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相关资料也轻易能够获取,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更有利于管理者做决策。再其次,由于通过数字化经营,企业产品研发人员可以轻易获取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反馈数据,可以更好地促使企业生产更好的产品或提高更优质的服务。总之,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借助互联网打通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产品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3.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增强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①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带动就业、政府鼓励就业方针,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培训力度,落实好各项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员工素质能力。②规范加强专业技术学校及培训机构建设。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完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标准,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同时利用社区、农牧民夜校、技校、网络培训等平台,多形式开展会计基础、税务、计算机、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培训班,搭建中小微企业进修交流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③强化中小微企业内部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企业领导与高管人员,要加强国家大政方针及政策学习研读,通过参加企业家论坛、峰会、年会等形式交流学习,开拓经营思维,提升理念,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针对中层干部,要通过邀请专家教授、组织参加专场讲座、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等形式,开阔视野、提升管理能力。针对基层员工,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及会计、经济、统计等专业技术能力培训,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实现个人能力提升,同时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统一。
六、结语
中小微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将推动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后疫情时代,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中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不佳。而要突破这一现状,不仅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还需要企业练就内功,增强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最后,希望中小微企业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改变经营现状,持续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